不管是騎馬愛好者還是專業的馬業從業人員,被馬踢的事時有發生,本人或大或小也被踢過不少次,醫院也進過,可謂挨踢經驗豐富,今兒個做一小結,以饗讀者。
先看個小視頻,了解下挨踢有多悲催。
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真事,可謂血的教訓。
在一些繁育型馬場,很多馬白天都要牽到大運動場去,餵草和飲水都在運動場內進行,馬匹在吃草和飲水的時候經常打架,某一匹「馬王」會很囂張,必須自己先吃,誰靠近踢誰,可見馬匹是非常「護食」的動物。
有一次,我給一匹種公馬洗完澡後拉出去牽遛,突然牽馬繩和籠頭連接處的掛鈎掉了,它低頭吃草,我擔心這傢伙要是打滾的話我又得給它重新洗,於是我慢慢從馬匹左側靠近,用手拿著掛鈎去夠籠頭,希望能趕緊掛上去,不料當我馬上就要成功的一剎那這馬猛地抬起左前肢並向我的腳狠狠的一砸,砸到我的大拇指腳趾頭上了,頓時靴子裡悲傷逆流成河。。。
過了大半年吧,大拇指腳趾蓋才從新長出來。。。
這也是我經歷的一個真事,但受傷的不是我,是馬場另一個人。
那天,我們把馬拉倒調教圈準備配種,把母馬固定在調教圈柵欄旁邊,公馬一進調教圈就興奮的不行,兩個人都拉不住,愛愛的時候公馬還有咬母馬的惡癖,站在公馬左前方的ta為了阻止公馬咬母馬便舉起雙手在公馬面前揮舞並恫嚇它,公馬的確不咬母馬了,但咔嚓一聲把常哥揮舞的手給咬了,半天才撒口,直接去醫院縫了好多針才保住了手指頭。
你可長點心吧,動它食物它都踢你,動它女人它不得跟你拼命啊。。。
馬的周圍有安全區域和危險區域之說,馬的視力模糊,有盲區,從頭和屁股後邊接近會被馬認為是威脅,所以正確的接近方法是從馬的側面(很多人習慣左側面)慢慢靠近、同時吹個口哨示意一下(因為馬的聽力比視力強得多)。
紅色是危險區域,藍色是安全區域
我有一個朋友平時跟馬相處的還挺愉快的,但有一次進馬房打掃,馬房挺小的,關門的時候可能是聲響太大把馬嚇到了,這馬一個飛踹整個人就飛到牆上了,去醫院拍片子一看肋骨折了3根。
對於經常接觸馬的騎手、馬工或者獸醫來說,除非是自己很熟悉的馬,在一隻手觸碰馬的時候另一隻手一定要小心撫摸馬匹或維持人馬距離。
我是馬獸醫,對馬匹檢查深有體會。獸醫經常要檢查陌生馬匹,記得上次中國馬會馬都賽之前的獸醫驗馬環節,20多匹馬必須一下午檢查完畢,重點是檢查前肢,我見王志老師(賽事獸醫主管)每次摸馬匹前肢時都十分小心的用另一隻手撫摸馬匹或維持與馬的距離,這樣即使馬匹突然尥蹶子踢人,人也會第一時間感受馬的異樣並及時逃脫,避免受傷。
最後這一條想說的是懂些馬匹行為學的知識是重要的,馬匹的視聽嗅觸跟人都很不一樣,所以你不能用人的思維來解釋馬的行為。
比如視覺。人類視野只集中在正前方,而馬由於是草食動物,隨時做好準備逃跑,所以視野幾乎是360度全景的,但是缺點就是看的很模糊,不清晰,聚焦不好。
假如你現在牽著一匹馬,你的前方和後方分別如圖所示:
而馬兒眼裡的世界卻是這樣的:
注意馬兒視野左側那個拿相機拍照的人,雖然他在馬匹後邊,但他的一舉一動早已在馬兒的眼裡了,所以不要自以為是的以為你藏在馬兒後邊它就看不到你奧。
有一次我在調教圈騎馬,來了一個很好奇的女孩,她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馬,走到調教圈附近很好奇的看著,當我騎到她身邊時她突然舉手跟我和馬「友好」的揮手打招呼,不料馬匹突然歪脖子躲閃,差點把我閃下馬背,女孩也嚇壞了。你以為你離馬挺遠,但是在馬的眼裡你已離它非常近甚至已構成威脅,因為馬眼的結構決定馬對距離的判斷很差。
總的來說,馬是逃跑型而不是攻擊型動物,它攻擊你一定是因為它覺得你侵犯它了。因此,想要享受與馬在一起的樂趣,首先要嘗試了解她、懂她才行。
另一個感受就是我的很多馬圈朋友其實大都受過傷,比我嚴重的多了去了,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喜歡馬和熱愛這個行業,有個朋友曾跟我說馬跟其他動物不一樣,人一碰就離不開了,跟吸毒似的。。。在這裡,向那些為馬業發展默默奉獻,即使被踢也不退卻的馬友們致敬。
中聯騎士聯盟月河灣馬術
十四年專注馬術推廣,國內馬術領航者,中國青少年馬術的「黃埔軍校」,冠軍教練執導,體會與眾不同的馬術魅力
【地址】:朝陽孫河/順義馬坡/朝陽東壩/房山閻村
【諮詢電話】:1369318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