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一起分享易學魅力!
挺喜歡下象棋,可是水平一般般,一直徘徊在業三、業四的段位,所以時常留意象棋教學的小視頻。
個人感覺,象棋講得好的,當屬陝西金牌教練孫根成大師。棋下得好是一方面,關鍵是他能把下棋運子的思路講出來,而且講解細緻清晰,讓人能夠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
不像外星人王天一,一臉的苦大仇深,人狠話不多,直接就是幹。若論實戰水平,當然是王天一厲害,畢竟人家是特級象棋大師。
看這些教學視頻對提高下棋水平有用嗎?管點用,起碼大局觀提高了,學會審時度勢了。但下棋一是需要天賦,二是需要時間。要想有大的進步,絕非朝夕之功。
研習奇門遁甲跟下棋差不多,都是在運子。象棋運的是車馬炮卒,奇門運的是天幹地支。看大師下棋,行棋運子,開局貌似平常,但到了是中殘局,優劣懸殊,立見高下。
慢慢的自己也悟出了門道,原來高手的長處就在於謀篇布局,講究整體的子力協調,攻殺部署明確,兵力前呼後應。
孫子兵法說:先勝而後戰。勝敗在開戰之前就已經註定了,過程只是兌現結果。
講解奇門的文章視頻也看了不少,自己琢磨一件事,往往會鑽進死胡同,進去出不來。看看別人的東西,一語點醒夢中人,豁然貫通,很是奇妙。
但也有一部分人的講解方式,還是以陰陽論陰陽,以術語解術語,以囫圇換囫圇,讓人聽得雲裡霧裡。
借用一位網友的評論:奇門的解讀,不光要了解表象和本象,還有要有發散性思維,要懂得延伸。還要追隨時代發展的腳步,解析新生事物的內在屬性,以滿足現實推測的需要。
這段話說得好,但是把人們早已模糊淡忘的天幹地支、陰陽五行,用現代語言通俗淺顯的表達清楚準確,的確不太容易。
現代奇門始於張志春,功不可沒,但張志春也有缺憾的地方。對奇門理論框架的解讀還是不夠精確,以致於給後來奇門研習者引起了一些誤解。
舉個例子,拿三奇乙丙丁與三吉門開休生來說吧,得奇與得門孰重孰輕,哪個重要呢?當然是得奇為重。
張應該是認同了《御定奇門寶鑑》的說法:有門無奇,猶為可用,有奇無門,則當另擇。
這還得從奇門排盤布局說起,60甲子飛布九宮,而且也只有這種飛布方法,能從60甲子分離出三奇乙丙丁。三奇六儀排布順序,儀順則奇逆,儀逆則奇順。以戊為起點,花開兩朵,各行一路,對立分布九宮。
也就是說從奇門立式開始,從大象上就已經定性成兩派,或者兩個對立面:六戊為庚之黨羽,三奇為甲之腹心,六戊為兇,三奇為吉。
《奇門法竅》把三奇稱為萬神之主,三奇加臨,如人君在內,大將守門之象。三奇是跟著甲的,你都和「人君」在一起了,自然是吉不可言。
而八門是六旬之一的旬首十個時支帶出來的,所以開休生三吉門從先天上就矮一截,相對三奇層次自然要低一些。所以《奇門法竅》把三吉門比作門第,瓊樓寶殿,相府侯門。
門為人事,較為親近,吉兇體現在一人一事,具體層面。
三奇的力量就相對大多了,首先體現在層次高,第二時間長久,第三範圍廣涵蓋多。
奇門的許多知識點,最後還要歸結到布局排盤上尋找根源,不理解式盤,混淆概念,又怎麼能斷局呢?
市面上的大部分奇門書籍講得都是對的,但它告訴你的只是結論和斷語,解盤思路、為什麼這樣斷,卻沒有寫出來。
而且這本書提出問題,答案卻藏在另外一本書裡,搞得跟小孩子捉迷藏似的。
這就需要你有點創新精神,用全新視角,把它提煉歸納出來,總結成為自己的東西。
奇門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至少沒那麼神奇。呼風喚雨,可能嗎?困住十萬大軍,騙鬼呢!調理改運,能改你就是神!
西方有個腳本論,認為人人生來都有一個腳本,人生軌跡只不過是腳本的履現。有的人像鴻篇巨製,屬於史詩級別的,人生波瀾壯闊,氣吞山河,想想偉人就知道了。
而有的人腳本短小精悍,乏味可陳,愁苦哀怨,活得跟祥林嫂似的。
奇門術數相當於腳本的註解,只是把你的人生際遇作一如實描述罷了,準不準,還得取決於斷卦水平高低!所以奇門和下棋一樣,消遣娛樂,當作一種思維訓練方式也挺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