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儀式現場。
紅網時刻7月1日訊(通訊員 王成奇 丁德鳳 記者 賀衛玲)7月1日,《「新時代新力量」青年大學生學習論叢》6本文集在湘潭大學首發,由湘潭大學、湖南教育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全國首部大學生思政理論分享原創短視頻《「新時代新力量」青春分享說系列微課》同步上線。
這既是一場學習論叢和系列微課發布會,也是一堂特殊的思政教育課,學生主創人員分享了創作心得,展示了青年大學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研究和傳播成果。湘大師生以這種特別的方式,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
學習論叢:大學生們的「鴻篇巨製」
6本書、178篇文章、長達140萬字的篇幅……這一串引人注目的數據,是《「新時代新力量」青年大學生學習論叢》帶給人的最深刻的印象。而它的作者絕大部分是學生,並且以本科生為主。
學習論叢徵稿面向全體湘大學生,是一次全校性的「海選」,提交學習體會的有700多位學生。經歷一年半的選題、徵稿、修改、定稿,最終形成了「信仰的力量」「夢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知識的力量」「創新的力量」「青春的力量」6個專題學習體會集,並出版發行。
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校始終突出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原著原文、廣泛閱讀查找資料、獨立思考撰寫學習體會,從而打破了以往老師課堂教、學生被動學、一張試卷考的模式,有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
文學與新聞學院作為這次學習論叢和系列微課具體實施的牽頭學院,該院學生踴躍參與,2017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孫青有兩篇文章入選學習論叢。 「這次參與理論學習體會文章的撰寫,促使自己對一些問題進行追根究底式的探討,在廣泛研讀資料和深入思考之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欣喜感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了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孫青說出了所有論叢作者的共同感受。
系列微課:全國首部大學生思政理論分享原創短視頻
《「新時代新力量」青春分享說系列微課》是全國首部大學生思政理論分享原創短視頻。
系列短視頻分為「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知識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媒介的力量」「夢想的力量」「青春的力量」8集,每集5到8分鐘,總時長61分鐘。
系列短視頻以大學生的視角和語言形態,來學理論、講故事、談體會、作分享,強調以「跳出湖南看湖南、跳出學校說學校」的廣度和精度進行理論闡述,以此凸顯內容的思想性、營造傳播的共鳴感。短視頻中,滄南教授等名師大家、毛主席題寫校名的故事等「湘大標籤」,與湖南、與中國、與時代貼合到一起交融到一起,青年大學生們娓娓道來,鐫刻成一個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時代符號」。
育人新探索:青年學生創造性學習成果展
學習論叢和系列短視頻的推出,稱得上是青年大學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鴻篇巨製」,不僅體量大,而且具有首創性、創新性,叫好又叫座。
「從課程思政的角度來看,論叢的集結、微課視頻的推出,增強了青年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通過他們的創造性勞動,可以影響和帶動更多的青年學生增強政治認同和四個自信,從而達到了將專業價值與中國成就相融,專業發展與責任擔當、歷史使命相融,培養學生報國之志和奉獻精神的目的,實現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陳龍說。
實際上,湘潭大學青年學子推出此學習論叢和系列微課短視頻,並不讓人感到意外,這是該校紅色文化育人方面的自然延伸。
「此次推出的6本青年大學生學習體會文集和8個學習專題視頻,是我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打造『三全育人』體系、構建『大思政』格局,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科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的有益探索,也充分彰顯了我校青年學生政治可靠、思想過硬、勤學善思的良好精神風貌。」叢書主編、湘潭大學黨委書記黃雲清說。
「這套論叢和系列微課的推出,集中體現了湘潭大學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探索與實踐。」看了叢書和視頻後,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劉書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