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藏菩薩經淺釋(四)

2021-02-07 南無虛空藏菩薩



【爾時,大眾有從座起向虛空藏菩薩所現瑞方,踴躍歡喜顏貌怡悅,端目專注俱共奉迎。餘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天主、龍主、夜叉主、乾闥婆主、阿修羅主、迦樓羅主、緊那羅主、摩睺羅伽主、五通仙人主[1],各作是念:「我等當辦何等最上最妙供具,而以供養彼大士耶?」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以神力變娑婆世界,除眾穢惡及諸丘山、瓦礫荊棘、坑坎堆阜、曠野險隘,風塵雲霧皆悉澄霽,七寶為地平坦如掌,無量眾寶以為林樹,枝葉花果皆以寶成,名華軟草亦復如是,香氣芬烈普燻世界。】



[1]天主、龍主、夜叉主、乾闥婆主、阿修羅主、迦樓羅主、緊那羅主、摩睺羅伽主、五通仙人主

非人」前八者為實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眾

  「天眾」,「天」是指「神」,包括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中的大焚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等。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的福報。



天,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釋天是眾天神的領袖。


龍,是一條大蟲,因為往昔修行時,乘急,前世修到道的時候,願意修法,特別勇猛精進,尤其喜歡修神通,所以有神通;戒緩,尤其是淫戒守不住,或是嗔恨心大,所以墮為畜生。龍的種類不同,有金龍.白龍.青龍.黑龍。有胎生的龍,有卵生的龍,有溼生的龍,有化生的龍,又有虯龍,鷹龍,蛟龍,驪龍,又有天龍,地龍,王龍,人龍,又有魚化龍,馬化龍,象化龍,蛤蟆化龍。龍有四種苦:1.被大鵬金翅鳥所吞苦2.交尾變蛇形苦3.小蟲咬身苦4.熱沙燙身苦。龍的職業是布雲降雨。可是有五種情形,不能降雨:1.火大增盛2.風吹雲散3.阿修羅收雲入海4.雨師放逸5.眾生孽重。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夜叉」是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

  乾達婆

  



「乾達婆」又稱為「香神」,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專管演唱俗樂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天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常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為「修羅場」,就是由此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往往打敗,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釋迦牟尼說法,說「四念處」,阿修羅王也說法,說「五念處」;釋迦牟尼說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羅王偏又多一品,「說三十八道品」。佛經中的神話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羅王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愛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亂,越亂越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論卷三十五」:「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五眾」即五蘊」,四諦是佛法中的基本觀念。阿修羅聽佛說法,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



「迦樓羅」是指「金翅鳥神」或「大鵬金翅鳥」。這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舊說部中說嶽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它每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諸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緊那羅」是歌神,是專門演奏法樂的音樂家。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五通仙人主,(1)天眼通,,2)天耳通,(3)他心通(4)宿命通︰又名宿住隨念智證通、宿住智通或識宿命通,謂能知曉自他過去之事。(5)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證通、神境通、神足通、如意通、神通或身通,謂可點石成金、變火成水、飛行自在、變現自在的能力。(修成這五點就是了)



【娑婆界中一切眾生無諸苦患,盲聾喑啞癃殘百疾一時除愈[2],其怨惡者鹹生慈心,地獄、餓鬼諸楚痛聲皆悉休息,飲食衣服莊嚴之具自然豐足。其諸眾生妙色端正,支節具足威德第一,除諸結使,心得寂靜,於諸善根深生欣樂,以清淨信安住三寶。一切大眾兩手皆有如意摩尼[3],於其珠內出大光明遍照世界,並奏天樂,雨種種寶雜色寶衣,又雨種種妙莊嚴具,寶鬘、寶蓋、種種寶器、種種天衣、金鎖瓔珞、真珠瓔珞,青紅赤白雜色蓮華,雨沉水香、牛頭栴檀遍滿世界。其路兩邊有七寶臺如帝釋殿。又其臺中婇女盈滿,顏貌端嚴猶如魔後,作天伎樂出五音聲。又於佛上有天七寶,大梵王蓋懸處虛空,供養如來。其蓋周圓百千逾闍那,復以寶網羅覆其上,真珠毦帶垂飾四面。蓋中演出種種樂音,清妙和雅超絕人天。一切大地草木叢林、華果枝葉皆出妙聲,宣暢大乘六波羅蜜諸地行法,聞其聲者於無上道皆不退轉,亦有逮得無生忍者。



爾時,大眾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神變奇特,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各作是念:「此菩薩摩訶薩,既現如斯大神通力,不久必來至此世界,我等今者當設何座以供待之?」】



[2]娑婆界中一切眾生無諸苦患,盲聾喑啞癃殘百疾一時除愈,身體不好想有錢要念虛空藏菩薩名字,虛空藏菩薩經。

「阿難當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無量百千阿僧祇劫修行六波羅蜜,於十方世界一切佛所種種供養,乃至滿無量阿僧祇恆河沙劫,不如有人讀誦書寫、為人解說虛空藏菩薩經及持名號,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算數譬類所不能知。」



[3]虛空藏菩薩要來娑婆世界。一切大眾兩手皆有如意摩尼,於其珠內出大光明遍照世界,如意摩尼。當 令一切眾生所願滿足。



——「不如有人讀誦書寫、為人解說虛空藏菩薩經及持名號,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算數譬類所不能知。」



【當於眾會作此念時,即於佛前有寶蓮華從地踴出,白銀為莖,黃金為葉,金剛為臺,琉璃為實,碼碯為須,梵色寶珠以為須本,頗梨為蕊。其華縱廣百逾闍那,有八十億諸寶蓮華,周匝圍繞。爾時,虛空藏菩薩忽然在彼寶蓮華上,結跏趺坐。又見頂上如意寶珠,以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為圍繞。其八十億菩薩,各各坐餘寶蓮華上。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即便說偈,問藥王菩薩摩訶薩言:

「我自從昔來, 見諸菩薩眾,

有來覲世尊, 先圍繞恭敬,

頭面接足禮, 然後退就坐。

云何此大士, 現斯神通力,

不修菩薩儀, 而坐寶蓮華?」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以偈答曰:

「此大智慧士, 善住深妙法,

不依妄想心, 而來見世尊。」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復以偈問:

「若不見眾生, 及以諸法相,

其心常安住, 諸法真實際,

云何而示現, 自在神通力?

唯願為演說, 除我此疑惑。」



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復以偈答:

「今此大士夫, 勇健入方便,

為熟眾生故, 現此神通力。

若不住實際, 愚惑諸凡夫,

明智開俗諦, 為入真諦故。」】






【爾時,世尊告藥王菩薩摩訶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一切凡夫眾生,不能思量一須陀洹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須陀洹,不能思量一斯陀含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斯陀含,不能思量一阿那含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阿那含,不能思量一阿羅漢解脫行處;一切眾生得阿羅漢,不能思量一闢支佛解脫行處;一切眾生成闢支佛,不能思量一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成熟眾生;一切眾生得般若波羅蜜相應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成熟眾生,不能測量乃至得無生法忍菩薩摩訶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一切眾生得無生法


忍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不能測量得四辯才菩薩摩訶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就眾生[4];一切眾生得四辯才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不能測量住般若波羅蜜究竟首楞嚴三昧菩薩摩訶薩舉足下足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


「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已無量劫得無生忍具無礙辯,究竟滿足首楞嚴定,住最上地決定堅固終無傾動,善知眾生深心所行,應睹神變莊嚴之事。又復應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欲來瑞相,又有見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得離欲地住地入地故,示入無邊空處三昧,於西方沒而來現此,時諸眾生怖畏惑亂,入於俗諦現大莊嚴,為欲成熟諸眾生故。


「又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若現第一義諦無生莊嚴,諸天及人乃至八地菩薩,皆當迷悶無能見其境界行相,善入如是深妙功德。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巧方便慧深入一切諸佛法海,離諸疑惑不依他故,智慧善巧,於諸菩薩摩訶薩中最上幢王。


「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是一切眾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導主,能斷一切煩惱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5]。若有眾生起惡邪見,輪迴迷沒生死曠野,無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時。虛空藏菩薩觀此眾生心心善根,若見眾生諸見煩惱之所惑亂,若見過去善根種子心所行業,於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餘功德隨所堪能。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觀彼眾生隨所應見,於其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


[4]一切眾生得四辯才菩薩摩訶薩方便行處及解第一義諦成熟眾生、修虛空藏菩薩經得到四辯才,四辯才。 四辯又稱為四無礙辯。「有四辯。云何為四?所謂義辯、法辯、辭辯、應辯」。


第一是義辯。「所謂義辯者,彼彼之所說,若天、龍、鬼神之所說,皆能分別其義,是謂名為義辯也。」這對義辯的要求就很高,對一切法相、名字的義理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連天、龍、鬼神所說的種種非人類語言或者非人類的辭說,皆能明曉其義,這需要相當的本事。就好像對於世間的各種鳥類、獸類,對於鳥獸之語都能明白它們在說些什麼,「皆能分別其義」,這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高度。

第二是法辯。「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不可沮壞,所可總持者,是謂名為法辯。」法辯和義辯有些相似,都是對一切法相、名字有自在無礙的智解。然而這裡的「法」,特指佛所說的十二部經,以及佛所說的各種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和無漏法,皆能做到智慧解說。而義辯則側重於對於其他物種的語義的精通,二者所指的對象不完全相同,而且所說的次第也有差別。


第三是辭辯。辭是言辭,「若前眾生,長短之語,男語、女語、佛語,梵志、天、龍、鬼神之語(中略),隨便根原與其說法,是謂名為辭辯」。這是方便善巧的一種說法方式。在古印度當時有大大小小的國家,較大的國家有十六國,故每個國家和每個族群乃至每個種姓,都操著各自不同的語言(官方語言或地方語言)。若能做到對於每種方言不僅能聽得懂,而且能準確領會其中的含義,並把其中的含義準確無誤地向大家傳遞,而且還能做到婦孺皆能聽得明白,這就需要有相當的本事。中國方言很多,有的方言非常獨特,個別詞彙(或口頭禪)很難用普通語準確予以表達,而擁有辭辯的智者,對此則能運用自如。可以說,這是隨順眾生根機而善巧方便的說法方式,不僅讓大家聽得懂,而且能極易引人入勝,都能夠非常樂意於接受。

第四是應辯。「當說法時,無有怯弱,無有畏懼,能和悅四部之眾,是謂名為應辯」。從這裡可以看出,所謂應辯,乃是說法之時從容應對,能夠做到隨機應變,或處變不驚。什麼樣的大場面皆能面不改色,娓娓而談。這是對說法者本身所具備的氣質而言,說明說法言辭功力深厚,積澱很深。

修虛空藏菩薩經可以得到四辯才、很少佛經看到可以得到四辯才、有四辯才。。。彌勒,以是因緣,汝應當知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宣說;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遮止。云何名為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宣說


四辯才世智辯聰 一切諸佛之所遮止


辯才的前提:智慧。無礙辯才的前提:大智慧


無量壽經記載可以得到辯才無礙。修虛空藏菩薩經可以得到四辯才。


[5]善治身毒及四大病:如果沒有善根——「若有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時。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觀彼眾生隨所應見,於其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

如果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歸命,以虔誠心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號,虛空藏菩薩在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使者師兄:我一次讀10遍虛空藏菩薩經,夢到有佛給我說話)






相關焦點

  • 觀虛空藏菩薩經
    爾時,長老優波離,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白佛言:「世尊,先於功德經中,說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能除一切惡不善業,治王旃陀羅乃至沙門旃陀羅諸惡律儀。如此惡事若欲治,當云何觀虛空藏菩薩?設得見者,云何共住布薩僧事?若優婆塞破五戒、犯八戒齋,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犯四重禁,在家菩薩毀六重法,出家菩薩犯八重禁。如是過人,世尊先於毗尼中說,決定驅儐如大石破。
  • 虛空藏菩薩經
    藏則有大寶自在取之,不受到品困。所以被認為是掌理大日如來的福智二德。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是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的。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儘量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益,故名。虛空藏菩薩經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譯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
  • 虛空藏菩薩經(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復與無量無邊阿僧祇恆河沙數菩薩摩訶薩俱。皆從他方異佛剎來。爾時世尊,欲為大眾說四辯才、三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爾時,西方過八十恆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依其中眾生,成就五濁。彼國有佛,名勝華敷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今正為諸大眾轉妙法輪。彼有菩薩摩訶薩,名虛空藏。已從彼佛聞深妙法,得諸禪定。時彼菩薩,見於他方無量無邊阿僧祇數諸大菩薩,身升虛空往詣東方。
  • 藏經閣|虛空藏菩薩經
    虛空藏菩薩經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譯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復與無量無邊阿僧祇恆河沙數菩薩摩訶薩俱,皆從他方異佛剎來。爾時,世尊欲為大眾說四辯才三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
  • 虛空藏菩薩經【原文】一卷
    虹光法師閱藏推薦大乘大集部·第0064部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其諸菩薩見此光已,乘虛而往至彼惡世,為諸眾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彼佛國土亦具五濁,與此世界等無有異。汝今應往娑婆世界,禮拜供養聽受正法,並為彼國諸惡眾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  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聞佛語已歡喜踴躍,與八十億菩薩同時發聲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渴仰欲見彼佛!今當承佛威神詣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禮覲供養聽受正法,亦為彼國諸惡眾生,說破惡業障陀羅尼。」
  • 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經》,又經名 《懺悔盡一切罪陀羅尼經》,亦經名 《不可思議方便智救濟一切眾生經》,亦經名《能滿一切眾生所願如如意寶珠經》。 信眾依《觀虛空藏菩薩經》的敘述,此尊上大菩薩形像是:『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現。菩薩身長二十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
  • 第 26 課 | 虛空藏菩薩咒
    師傅教我念佛咒2017年8月5日佛咒:虛空藏菩薩咒注音: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修持利益:常念誦虛空藏菩薩咒,毀禁惡名皆悉除滅,心得清淨;能得十方諸佛及諸菩薩之所護念。念誦虛空藏菩薩咒,臨命終時淨除業障,十方諸佛放金色光,皆來迎接為說妙法,隨意往生清淨佛國。
  • 八大菩薩:虛空藏菩薩與虛空藏咒
    八大菩薩:虛空藏菩薩與虛空藏咒虛空藏菩薩名號的梵音是 Akasagarbha,祂的密號「庫藏金剛」。所謂「虛空藏」,就是福德智慧二藏無量,寬廣如虛空。大慈大悲,常度化眾生而不休息。《虛空藏經》載:佛陀住佉羅底翅山時,虛空藏菩薩從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勝華敷藏佛所來詣。祂不但得一切秘密義﹐且以大悲心去救度眾生。
  • 以虛空做佛事的虛空藏菩薩
    關於虛空藏菩薩的身相,根據《虛空藏菩薩經》和《觀虛空藏菩薩經》,菩薩身長二十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其頂有紫金色如意珠,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如意珠中有十方佛像現。虛空寶雨隨所願釋迦牟尼佛曾在《大方等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中向速辯菩薩解說虛空藏菩薩的得名因緣,譬如大富長者有無量庫藏、財寶重報,能行布施、心無慳吝,行於布施時,貧窮往者隨意所須,開大寶藏悉能給與,彼諸眾生皆得適意,長者施已心喜無悔。
  • 虛空藏菩薩 | 功德浩蕩遍虛空
    虛空藏菩薩經(節選)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羅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處,與無量大比丘眾。復與無量無邊阿僧祇恆河沙數菩薩摩訶薩俱,皆從他方異佛剎來。爾時,世尊欲為大眾說四辯才三明梵行住破惡業障陀羅尼經。爾時,西方過八十恆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依,其中眾生成就五濁。
  • 虛空藏菩薩法門略錄
    又弘一大師云:「經中屢云:聞名持名。因其法最為簡易,其所獲之益亦最為廣大也。」故今暫舉持名如下:《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時有十佛剎微塵等他方諸佛,為欲莊嚴毘盧遮那道場眾故,示菩薩形來在會坐,其名曰:觀自在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維摩詰菩薩、善威光菩薩、滅諸蓋菩薩、寶手菩薩、大慧菩薩、普賢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 虛空藏·菩薩
    中國大乘佛教--八大菩薩摩訶薩之一。尊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在無量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
  • 什麼是虛空藏菩薩?
    這時釋迦牟尼佛告訴眾人說:」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是一切眾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導主,能斷一切煩惱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眾生起惡邪見,輪迴迷沒生死曠野,無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時,虛空藏菩薩觀此眾生心心善根,若見眾生諸見煩惱之所惑亂,若見過去善根種子心所行業,於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餘功德隨所堪能,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觀彼眾生隨所應見,於其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
  • 虛空藏菩薩名號和咒語的功德利益
    是賢士以此方便智故名虛空藏。——《大方等大集經卷16》一、持虛空藏菩薩名號的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無量百千阿僧只劫。修行六波羅蜜。於十方世界一切佛所。種種供養。乃至滿無量阿僧只恆河沙劫。不如有人讀誦書寫為人解說虛空藏菩薩經。及持名號。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
  • 虛空藏菩薩咒與真言,虛空藏菩薩咒注音
    微信LJYMJX【智慧菩提】虛空藏菩薩具大慈悲、大願力,凡至心祈求虛空藏菩薩,凡事平安吉祥如意虛空藏菩薩咒,根據我國民間相傳可以增加記憶力,增長學習能力,提高辦事效率。念誦虛空藏菩薩咒能夠在臨命終時淨除業障,往生於清淨的佛國。
  • 虛空藏菩薩咒
    虛空藏,梵音名 ?kā?agarbha (音譯阿迦舍檗婆),密號:庫藏金剛。漢譯又作虛空孕、虛空庫、虛空光等。佛教八大菩薩之一。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如願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名。 虛空藏菩薩為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功德浩蕩遍滿虛空,智慧無邊恆沙難喻,忍辱心如金剛,精進猛如疾風,具足一切三昧。為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一切人天所應供養。當知一切佛子學佛無不由戒入門,而戒律之考核為虛空藏菩薩所專司。大抵六塵不染,日間尚易,夢中難免。而夢中持戒如何,即為菩薩考試。
  • 你知道虛空藏菩薩和地藏王菩薩有什麼因緣嗎?
    有讀者想要了解虛空藏菩薩,也有人認為虛空藏菩薩的【藏】和地藏王菩薩的【藏】或許有什麼因緣,所以今天文章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首先,「虛空」是什麼意思呢?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名虛空。有些人說,虛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 古梵文陀羅尼推廣——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及其陀羅尼簡介
    大藏經中,有關虛空藏菩薩的陀羅尼有很多,如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虛空藏遍照陀羅尼、虛空藏菩薩法身陀羅尼、虛空藏菩薩施加持水救病苦陀羅尼,以及多種虛空藏菩薩真言。又如,漢傳佛教《蒙山施食》法事中,極為常用的虛空藏菩薩普供養真言:唵誐誐曩三婆嚩伐日囉斛(oṃ gagana sambhava vajra hūṅ.)
  • 我念「虛空藏菩薩咒」 增強了記憶力(附咒文)
    十幾天前,忽然想起來念《虛空藏菩薩咒》,來提高記憶力, 因為最近感覺記憶力越來越差,於是把代辦的工作和私人事情,記在手機記事本上,後來竟然連記事本都忘記看了。        於是,每天早上開始誦七遍《虛空藏菩薩咒》,並飲下念咒所供的水,這是祈求虛空藏菩薩加持過的水。         此後,每日心中默念虛空藏菩薩咒和藥師咒(即:藥師灌頂真言)。
  • 虛空藏菩薩的傳說與在翡翠雕刻中的運用
    在翡翠雕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佛教的題材,各種觀音佛像都是熱門題材,今天軒哥就帶大家來看看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的常見形象是身呈寶色,頂上戴著五佛冠,右手屈臂持著寶劍的形象。它的這把寶慧劍的邊緣還有顏色的光焰,然後虛空藏菩薩的左手置於腰側,握拳持寶蓮,寶蓮上有如意寶珠,整個身體是坐在寶蓮花上的。虛空藏菩薩所持的寶珠、寶慧劍,人們認為是代表著福氣與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