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借嶽鵬舉的一句豪言壯語「還我河山」作題,在自己僅限的層次試解「還」字。謹以此為敬。
說文 還(還)
在「來」字中,我們知道,生命本是天上仙,宇宙中眾多的生命,穿過層層天界,從天上來到人間。
(沒有看過「來」字解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來字轉跳連接)
這裡試解「還」字,希望可以探索到其中「還」的奧秘,返回美好的家園。
(甲骨文 還)
(行,道),表示四面八方的道,也是縱橫十方的道,中間是大道。(目,側目),這裡的「目」在上方,特指天目(或天上眾神的眼睛),瞅著下方的人,是一種期盼。(「罒」,「目」倒),也暗含了「慕道」的意思。就是說,人要尋得大道大法。同「」,方,方向,方法,方正,正直。「」,是標準或界線。「」 ,是反方向的人。從宏觀來看,「還」,就是天上的大眼睛或天上眾神的眼睛都瞅著紛紛往下走的神,這些神穿越特定的界線之後,就轉生為下界的人了,他們的目地是尋「」 道,在道中完成一個圓滿的循環,最後得法圓滿、返本歸真,回歸屬於自己真正的美好家園。眾天使注視著眾人間,期盼著親人們回歸天國世界
但是,神一到人中,就是等於進入了「迷」中,在這個最苦最迷的世界上,我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幸福,失去了能力;我們什麼真象也看不見,什麼真理也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就沒有什麼;我們只有用體力和四肢辛苦地勞作,才能養家餬口;常人更不用說,即使貴為帝王,也在生老病死、饑渴寒累的威脅之下;再加上戰爭、瘟疫、地震、沙塵暴、洪旱災害、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無常」的天災人禍不時發生,我們就這樣在「因果報應」中兜著圈子,我們就這樣在「六道輪迴」中苦苦掙扎。我們在千百年的輪迴轉世中,死了又生,生了再死。一世變動物,一世變人,一世變鬼,一世變天人,一世變植物,一世變物質……苦啊,迷啊,難啊,何時是個盡頭?哪年哪月我們才能回到我們幸福的「天國」?哪年哪月我們才能回到我們可愛的 「家園」?如果找不到返回去的真法是萬分危險的,就再也回不到天上了。返 本 歸 真
周 散氏盤 還(還)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界的神越來越多,以人為中心的宇宙空間形成。
三個人字代表眾人,圍繞著宇宙的中心,逐漸形成良好的循環。呈現的是一個「哀」字。
「哀」
「哀」,「衣」字中間一個「口」。「衣」,依靠,依靠是相互的,人們得法回歸天上是眾神的依靠,眾望所依,眾望所歸,而人們回歸的依靠是「口」,「口」,代表中心,是眾神注視的地球,宇宙的中心,道心,傳法說道的地方——得法。體現的是人們得法圓滿回歸天國唯一的依靠。
孔子杏壇講學圖軸
但是,「」 (道)變成「」 +「」 ,道變的越來越隱秘,人的行為加重了,各種困難與磨練也出現了。唯獨不變的是天上的大眼睛,還是睜的大大的,在注視著這個宇宙的中心,地球,中國,神州大地。期盼著終有一天,曾經的眾神都能尋得正法圓滿回歸天國。
「哀」字,同時也體現了眾人在眾神的眼裡,迷失的太重了,尋法之路艱辛而迷幻重重。目光流露的是慈悲與愛,哀與期盼。
所以,「還」,就是返本歸真,就是儘量往「道」、往「法」的方向返回,也就是往最高宇宙特性的方向返回,當你在人中尋求得正法大道,完成修煉,你就圓滿了,你就修煉成功了,你就又成為一個偉大的高級生命了,你就回到「天國」了,你就回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家園了。
東漢 曹全碑 東漢 史晨碑
南北朝 金剛經石刻 南北朝
晉 王羲之 三國 鍾繇
唐 柳公權 唐 顏真卿
前後2500多年的時間,「還」字基本保留著這段時期的內涵,這種期盼,這樣的得法回歸的美好願望。
《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體楷書「還」。
簡化字「還」,「」寫成「辶」,道法的形跡更難尋找。「不」字,更是把天眼與宇宙中心傳法說道的信息完全去掉了。單從字的表面,已經很難聯繫到有什麼應該「還」的了。而且,充斥著「還」等於「不還」的信息。有借不還,有出不返的現象在時下時有發生。
南宋時期,嶽飛不僅給我們留下「精忠報國」四字訓誡。更留下「還我河山」壯志情懷。
在「還我河山」中,我看到兩層內涵。一個是,精忠報國,一定要收復失地保我大宋完整的河山。另一個是隱喻,一定要回歸到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的家園。
現在「還」字的「口」,又清晰可見了,大法已行於世間,眾生得法圓滿,回歸真正屬於自己天上的美好家園有望。相應「來」字連接:
為你而來
天 清 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