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賽道競爭加劇,百度智能雲機會何在?

2020-12-23 連線家

【深幾度·雲與計算產業】

撰稿|吳俊宇

編輯|吳俊宇

審閱|梁欣婷

「摘要:上雲、上AI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需要全鏈路的支撐,百度智能雲在服務和支撐政企客戶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自身的市場空間。針對細分領域做深服務,這是百度智能雲最大的機會所在。」

2020年是雲與計算產業的拐點之年。

突發的新冠疫情讓「上雲」成為剛需,新基建政策倡導讓雲計算基礎設施成為政府、企業的建設目標。

各大雲廠商都在進一步謀求市場擴張,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等企業在2020年均取得了突破性業務進展。

尤其是應用層,阿里雲和騰訊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雲廠商在疫情爆發之後幫助政府、企業客戶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對企業復工復產,政府便民服務起到了極大作用。

百度智能雲在疫情之後事實上也推出了一系列AI應用層解決方案,幫助政企客戶解決安全生產的問題,尤其是基於AI能力的工業質檢、工業巡檢方案被接受。

此後,百度智能雲從年初到年末諸多動作也對外部市場變化環境做出了反應。

無論是組織架構調整還是諸多新戰略方向的確定,都展示了百度智能雲自身對未來的考量。

這次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諸多動作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百度CTO王海峰不斷強調「雲智一體」策略,試圖以AI應用層為突破切口與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在具體領域布局上,百度智能雲也在發生變化。

  • 強化自身在金融賽道的固有優勢,拓展更多銀行及金融機構客戶;
  • 適應趨勢,把布局延展至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其他領域;
  • 強化生態建設,扶持補貼生態,建設售前、售中、售後的全鏈條夥伴體系;

從當下諸多表現看,百度智能雲已初步完成了內部組織梳理,也明確了外部客戶、夥伴策略方向。

雖然目前公有雲市場競爭極為激烈,百度智能雲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依舊可以有自身機會。

2020年讓雲計算市場得到了催化,2021年雲計算市場競爭還會更激烈。

01

競爭加劇

目前公有雲賽道上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正在試圖通過新手段進一步擴張市場份額,三家甚至在廣東地區形成了激烈競爭關係。

阿里雲在今年提出了「雲釘一體」戰略,阿里雲與釘釘全面融合。釘釘在應用層成為阿里雲切入政企市場的重要切口。

華為雲BU獨立分拆,升級為華為雲與計算BG。華為雲與計算BG與華為企業業務BG之間的渠道關係也逐漸梳理明確,華為企業業務BG作為統一的客戶界面在前端負責渠道銷售,華為雲與計算BG則是繼續在政企市場提供公有雲、混合雲解決方案。

騰訊雲同樣在通過C2B戰略,以應用層切口布局雲賽道。典型策略是健康碼、騰訊會議、打通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幫助政企客戶提供數位化工具。

其他網際網路雲廠商則是在做出其他抉擇。京東智聯雲作為京東集團轉型產業數位化的基礎,正在強化自身影響力。金山雲在巨頭擴張之前選擇低調上市。

百度智能雲今年是組織架構調整,業務線梳理的一年,整合、盈利、突破是最大主題。

5月百度雲2020年一季度內部會上,百度CTO王海峰提到「力出一孔」,「雲+AI」加速整合,追求規模轉變為考核利潤、扭虧為盈。

今年百度雲智峰會上提出「雲智一體」概念。「雲智一體」指的是,以百度大腦為基礎,將飛槳深度學習平臺以及諸多人工智慧技術提供給各行業使用。

百度AI技術在應用層服務能力是其優勢所在。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文娛傳媒等領域是目前百度智能雲主要競爭方向。

百度智能雲在金融賽道具備傳統優勢,尤其是泰康保險等客戶相對穩定。在為金融客戶提供定製化方案的同時,還可以搭售公有雲資源。無論是定製化解決方案、公有雲資源都是重點盈利點,這一賽道可以迅速獲得營收,而且市場形成了相對明確清晰的付費模式。

文娛傳媒賽道百度AI技術也相對成熟,正在為愛奇藝等企業提供公有雲基礎設施及各類智能視頻解決方案服務。文娛傳媒企業用雲量大,百度智能雲可以與重點合作夥伴提供解決方案可以服務更多中小企業。

智能製造、智慧城市作為「新基建」重點領域,未來也會有市場空間。比如與地方政府籤約落地相關項目,聯合合作夥伴幫助地方企業數位化轉型。

這類項目價值在於,可以將百度AI技術與產業實際相結合。不過,服務政企客戶存在一定市場風險,地方政府政策連貫性對企業業務開展極為關鍵。

02

突破方向

2020年的雲市場,幾大網際網路雲廠商正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方向。首先是應用層服務,其次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以及生態合作夥伴搭建。

1、利用原有優勢在應用層進行突破,搭建應用層的同時搭售雲服務;

應用層產品是目前ToB、ToG市場的重要入口。

應用層產品由於建設時間短、建設難度低,往往可以在1-2年甚至6個月內迅速見效,這類產品交付給政企客戶之後,會形成較強的品牌效應,為後續提供其他產品服務創造空間。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疫情之後,阿里雲可以以釘釘作為突破口迅速取得政府大單,騰訊雲則是利用微信、小程序等產品迅速鋪開市場。

百度智能雲目前的突破口是,在細分領域發揮AI解決方案的優勢。同比去年,百度智能雲AI Cloud活躍客戶數增長65%,AI解決方案得到了部分客戶長期使用。

尤其是在金融保險領域,企業利潤空間大,通過AI技術實現增效降本的動力強,百度與其共建AI解決方案的可能性較大。

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因為監管政策、安全生產需要,同樣有動力嘗試AI解決方案。尤其是工業質檢、工業巡檢這類技術相對成熟,對實際生產的確存在幫助,不影響這類企業核心業務產品,因此有較大推廣空間。

金融、政企客戶往往不止採購一朵雲,出於招投標政策、企業安全考慮,往往會引入多家雲廠商,甚至還會建立混合雲基礎設施,這都是百度智能雲未來的機會。

2、智慧城市建設浪潮會帶來政府、企業大單,這也是2021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雲廠商的爭奪重點;

對目前各城市來說,「智慧城市」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

推動一網統管、一網通辦,補課信息化。一網統管、一網通辦目前市場相對成熟,背後還往往還涉及政務雲建設。

政務雲同樣不是一朵雲,政府客戶往往會引入多家運常說。這個過程中雲廠商在參與一網統管、一網通辦建設過程中同樣可以順勢搭售雲資源,甚至參與後續其他政府項目建設。

另一方面則是地方招商引資,推動地方企業數位化轉型。「智慧城市」概念是大量地方政府推動此類項目的重要切口。

目前百度智能雲與濟南、貴州的籤約偏向於這種類型。其價值在於,與地方政府推進項目建設,尤其是利用百度整體生態優勢獲得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這一過程中,中小企業可以得到政府及雲廠商服務能力。

3、生態合作夥伴的建設,尤其是成熟應用層夥伴的整合;

隨著網際網路雲廠商在金融、網際網路、政府、傳統行業的服務加速,生態合作夥伴的價值愈發重要。

早在2019年,阿里雲就在投入資金構建合作夥伴生態。2020年,騰訊雲隨著產業服務深入,也在推出相應的扶持基金,構建生態關係。

在這一次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同樣面向行業合作夥伴推出了「雲智生態計劃」,計劃未來三年將重點扶持200家企業,為合作夥伴提供150億扶持基金。

百度智能雲部分客戶及合作夥伴

對百度智能雲而言,其生態合作夥伴建設分成兩類。

一類是基於AI生態的廠商。百度大量開源平臺,如飛槳平臺,這類平臺上的合作夥伴可以採用百度智能雲的技術、算法、算力,數據分析能力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支撐。

一類是傳統軟體廠商。目前傳統軟體企業(ISV解決方案商)是各家爭奪的重點,百度可以為這類傳統軟體廠商提供AI技術服務,甚至是與政企客戶共同推出聯合解決方案。

生態合作夥伴質量重於數量,與重點領域的重點夥伴針對重點客戶推出示範性解決方案,可以帶來實質性市場突破。

03

未來趨勢

公有雲市場的競爭雖然依舊激烈。不過,更重要的市場競爭集中在更多細節層面。

其中包括應用層產品的實際價值,服務客戶過程中的諮詢規劃能力,以及後續服務能力。

1、應用層產品的價值會被進一步放大

雲在服務企業過程中AI場景往往是特定場景特定方案,企圖依靠「工具箱」給各行各業提供方案是不切實際的,這需要拉入合作夥伴參與其中,其中包含銷售夥伴、技術合作夥伴以及服務夥伴。

百度智能雲未來更大可能性是在PaaS賽道提供服務,SaaS類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類產品則是需要依靠合作夥伴支撐完成。開發者、集成商、ISV和終端企業快速構建基於雲和AI的業務系統和應用軟體。

2、雲戰場未來前期諮詢規劃的價值會逐漸被放大

單純的雲資源售賣在產業智能化戰場會缺乏競爭力,前期諮詢規劃、中期落地實施、後期運營運維等全套工作需要帶領合作夥伴共同完成。

尤其是涉足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領域,缺乏前期諮詢規劃的企業往往會給生態合作夥伴以及客戶帶來大量困擾。

2019年,阿里雲就曾經與德勤、埃森哲等數位化諮詢服務機構建立聯繫。

2019年百度戰略投資漢得信息目的就是希望結合其IT諮詢服務和領先的綜合解決方案落地能力服務重點領域客戶。

在今年,百度智能雲已經在與漢得信息針對智能製造領域推出相關方案支撐。

3、後期服務、迭代能力同樣也會被放大

上雲、上AI之後的流程更為複雜,而要持續建設與運營。

在基礎設施構建環節中需要為客戶交付AI中臺軟體,同時幫助客戶完成數據接入,系統集成、業務應用集成。

還需要結合客戶實際業務場景完成定製AI能力開發,幫助客戶梳理和完成業務流,實現AI能力到應用的集成,甚至後續應用場景持續擴展,數據持續積累和模型持續迭代都需要持續參與。

上雲、上AI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需要全鏈路的支撐,百度智能雲在服務和支撐政企客戶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自身的市場空間。

針對細分領域做深服務,這也是百度智能雲最大的機會所在。

——END——

主理人 | 吳俊宇 公眾號 | 深幾度

關心數位化,重審網際網路

建議、探討請聯繫微信852405518

相關焦點

  • 百度智能雲的新戰略打法,如何攪動雲計算的固有競爭態勢
    從這個意義上看,最近百度CTO王海峰提出的百度智能雲「以雲計算為基礎,以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的新戰略打法,配合剛剛進行的組織架構升級,就有明顯的破除同質化的色彩,嘗試形成一套新的玩法。可以認為,百度智能雲正在升級雲計算的「競爭門檻」,而行業玩家很可能會像過去在AI融合等方面緊跟百度一樣,補齊這個競爭門檻。
  • 雲服務競爭是場馬拉松,AI能力為百度智能雲提供超強耐力
    如果是放眼全球,那麼數字將更為驚人,權威機構Gartner最新預測,認為2020 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2579 億美元。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雲服務市場面臨的都將會是增量競爭而不是存量競爭。龐大的市場,加上廣闊的增長空間,讓百度不斷提升百度智能雲的權重,也就很好理解了。
  • 重新定義雲與AI的關係,百度智能雲用聚焦打法「破圈」
    然而,變數總在發生,既然同質化是趨勢,那麼主動打破「同質化」反過來恰好是形成新競爭優勢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看,最近百度CTO王海峰提出的百度智能雲「以雲計算為基礎,以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的新戰略打法,配合剛剛進行的組織架構升級,就有明顯的破除同質化的色彩,嘗試形成一套新的玩法。
  • 三連冠,百度智能雲持續引領中國AI雲服務市場的秘訣是什麼?
    而事實上,這已是百度智能雲在AI雲服務賽道連續三年領先友商,佔據AI雲服務市場份額第一位置了。持續引領源於過硬的AI技術實力支撐而在友商大力追趕下,百度智能雲仍舊能持續引領AI公有雲服務賽道,佔據市場份額第一位置,則源於其獨特的「雲智一體」模式,構建起了百度智能雲過硬技術實力。這從百度智能雲在AI公有雲服務市場細分賽道的表現,便可見一斑。
  • 新基建序幕拉開,百度智能雲就緒
    對於AI(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而言,2020年似乎一點也不「壞」。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卻為AI+雲服務市場帶來了絕佳的機會點。先發制人如果說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新基建建設是外部大環境對於百度智能雲的利好機會點,那麼過去一年多時間內組織架構的不斷調整則是出於百度智能雲對於當下大環境的準確判斷、以及其「先發制人」的長遠戰略。
  • 2020百度雲智峰會舉行,「雲智一體」成百度智能雲核心競爭力
    雷鋒網了解到,在5月18日舉行的夏季百度雲智峰會上,王海峰提出了百度智能雲的全新戰略,「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並公布了百度智能雲的最新業務架構。調整後的百度智能雲業務架構分為三層,底層是百度大腦,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和安全,是百度核心技術引擎;中間層是平臺,包括通用的基礎雲平臺、AI中臺、知識中臺,以及針對場景的平臺和其他關鍵組件,比如多媒體平臺、雲原生開發平臺、物聯網、區塊鏈等;頂層是4大賽道、8大行業解決方案。
  • 百度智能雲力出一孔,把準產業智能化需求脈搏
    文|鄰章5月7日,百度智能雲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內部會,會上百度CTO王海峰分享了百度智能雲最新戰略打法——「以雲計算為基礎、以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從現實來說,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百度智能雲不僅能為產業提供雲計算基礎設施,其更能將雲計算與其領先業界的AI技術相結合,為產業提供高效且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的實際需求。可以說,對給行業帶來融合雲計算和先進AI技術的解決方案,百度智能雲擁有更為豐富的經驗與心得。
  • 百度智能雲擴列:新生態下的「正和遊戲」
    至於第三方報告和客戶紛紛青睞百度智能雲的原因,還要從半年多前的戰略變陣說起。2020年5月份的百度智能雲第一季度內部會上,百度CTO王海峰宣布了百度智能雲的新戰略,即「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彼時傳統的雲計算已經陷入了資源規模之爭的局限,新基建的紅利期逐步顯現,百度智能雲的選擇是向「雲與AI」深度融合的「雲智一體」轉型。
  • 獨家|百度智能雲新入職兩位副總裁 增強to B競爭力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5月11日下午消息,新浪科技獨家獲悉,百度方面透露,百度智能雲於上周舉行季度會。當天,百度智能雲核心中高管團隊集體亮相,覆蓋基礎雲、AI PaaS、行業賽道、產品、運營、銷售等部門。
  • 雲智一體趨勢下,百度智能雲打通技術與商業的共生閉環
    按照百度副總裁朱亞立的話來說,就是要「健全百度智能雲AI能力應用中的解決方案和交付夥伴生態體系,夯實百度智能雲的AI優勢」。正是看到了行業痛點所在,百度智能雲此次在生態上「動刀」,推出了構建雲智共生生態模式戰略,朱亞立對這套新的生態模式有非常詳細的解讀:「新生態以百度AI技術為核心優勢,賦能生態夥伴,在重點行業賽道選擇頭部優質夥伴與夥伴開展集成與被集成的合作,把技術變成真正的生產力,把數據真正轉化成知識,知識來遷移,技術來創新的前提下使各個行業擁抱產業智能化
  • 「雲+AI」沉錨,百度智能雲鎖定百度AI產業智能化航道
    「勝利者效應」下,百度雲+AI實現三級跳「勝利者效應」原本是生物物種科學研究的一個經典結論,那些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物種,下一次競爭更加容易獲得勝利,也即「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回顧百度雲+AI戰略的發展歷程,百度此次組織架構上的深度整合某種程度上即是多次「勝利者效應」下的結果——百度的雲+AI實現了三級跳。
  • 「進攻者」百度智能雲
    7月3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雲+AI貫穿全場,成了新的主旋律。新主角百度智能雲壓軸亮相,正通過「雲+AI」成為雲計算市場的「進攻者」。國內雲計算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騰訊雲、百度智能雲等競爭對手日益崛起。阿里雲雖然在公有雲市場始終保持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但壓力逐漸加大。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在單一業務上取得永久的成功,企業必然需要不斷挖掘新引擎。為此阿里做了這麼幾件事。
  • 雲智一體的百度智能雲,智能經濟時代的增長密碼
    完成組織架構和戰略方向上的調整後,百度智能雲在2020年進行了業務架構的升級,構建了三層新架構:底層是百度大腦,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和安全服務;中間是平臺,涵蓋基礎雲平臺、AI中臺、知識中臺,以及針對場景平臺和其他關鍵組件;上層是行業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包括百度智能雲重點聚焦的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核心賽道。
  • 落子圖譜漸清晰,百度智能雲的「星辰大海」
    1 「雲」巔之戰,百度飛馳 在以「智者先行」為主題的峰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在現場發表了題為《壯「智」凌雲 加速產業智能化》的主旨演講,全面展示了百度智能雲基於「雲智一體」獨特競爭力。選擇這個時間節點開展公開活動,更像百度智能雲對外交出的一份年度答卷。
  • 三度蟬聯AI Cloud市場第一,百度智能雲的奇兵和陽謀
    不久前的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官方也向外界展示了一組數據:百度智能雲AI Cloud的活躍客戶數同比去年增長了65%;百度智能雲對外開放的AI能力已經有270多項,服務了260多萬開發者,日均調用量超過1萬億次。
  • 百度智能雲8大新品20大案例展現豐碩成果
    王海峰在2020百度夏季雲智峰會上發布百度智能雲全新戰略  日趨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正在成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百度智能雲全新戰略升級,「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
  • 雲+智能的羊群效應顯現,百度用「雲智一體」坐定頭羊位置
    「雲智一體」一方面可以看作百度智能雲持續發展一個新的階段,另一方面,也代表百度將自己最先嘗試與落地的雲+智能進一步往前推進,它的背後,是雲+智能這一協同模式的羊群效應越發顯著,百度作為其中的「頭羊」,既需要鞏固自己的地位,也需要為「羊群」引導新的路徑。
  • IDC報告顯示巨頭玩家齊聚中國雲市場,百度智能雲增速最快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雲(IaaS+PaaS)市場再現BAT競爭格局。其中,百度智能雲取得最快增速。在2019年2月22日,百度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百度首次公布了其雲業務業績數據,在2018年第4季度實現營收11億人民幣,比2017年第四季度營收的兩倍還多。媒體根據營收數據計算,百度智能雲已列市場前三。
  • 百度雲做了什麼,把順風局打成了逆風局?
    百度的持續動蕩,也體現在股價層面;從4月初的181.22美元/股,跌至101.10美元/股,(截止2020年4月24日晚22:00)。受困於疫情因素外,百度在雲業務層面的持續頹勢是加劇股價持續走低的重要原因。回顧百度雲的發展軌跡,不難看出曾經的明星產品也面臨中年危機的尷尬。
  • 智能雲「亮劍」百度世界2020,組合拳盡顯「藏經閣」真本事
    在相繼舉行的智能雲分論壇上,從大咖分享到新品發布,從戰略布局到實踐應用,我們都能看到百度智能雲承載著百度在雲+AI方向的諸多價值輸出。作為人工智慧的雲平臺,百度智能雲加速提升著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水平。(百度CTO王海峰:百度智能雲持續聚焦社會價值及商業價值兼具的重要賽道,加速提升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的智能化水平)仍記得,在今年5月的百度夏季雲智峰會上,百度CTO王海峰重點提出百度智能雲的全新戰略: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