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來源: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推進思政工作有機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各環節,構建思政工作創新發展體系,著力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質量。
堅持德育為首,構建思想價值引領體系。實施大學生公民道德素養提升工程,完善理想信念教育長效機制,利用重大事件、節慶日、紀念日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要節點,利用防疫抗疫生動題材,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營造良好校風、學風。健全以「華大桂聲」為核心的校院兩級聯動式、一體化宣傳工作體系,打造強有力的宣傳矩陣。強化網絡與新媒體的規範使用和安全管理,培育網絡名站名欄、名篇名作、名編名師,製作並傳播以「兩會」「抗疫先鋒」「信仰的味道」等為主要內容的短視頻,增強網絡思政感染力和實效性。探索利用大數據科學分析學生思想行為動態和學習生活狀態,切實做好教育引導和針對性幫扶。
夯實育人陣地,構建思政教育課程體系。統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課程育人主陣地作用,推進思政課分眾化教學改革,制定《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課程思政育人指南》等,優化學科專業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評價方式,打造思政教育示範課程。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新生適應性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誠信感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安全知識教育、生命健康教育、體美勞教育等主題的大學生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推動共性課程與個性課程同步建設、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互為補充。
強化工作創新,構建基地示範帶動體系。以基地建設為切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自主創新,深化學院主導學生工作模式,構建基於學科專業特點的結構化育人體系。建設思想動態調研基地,持續開展大學生思想動態滾動調查。建設網絡思政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大學生網絡文化節、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網絡育人精品項目評選、網絡教育名師評選等相關活動。建設文化實踐育人基地,積極組織好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湖北省實踐育人項目評選等相關賽事活動與作品遴選推薦工作。建設輔導員成長培育基地,承擔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評選、學生工作精品項目評選等活動,以賽促建推動思政工作能力提升。
促進學生成長,構建學習發展支撐體系。強化學業輔導,開展「教授午餐會」「百名教師訪百家」活動,探索基於學習過程的教育引導模式;持續推進課程、師資及校院兩級學習發展中心建設,開展專業教師指導與學生朋輩輔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業輔導體系。強化心理育人,以教育部和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中心為依託,開展面談諮詢、團體輔導和熱線諮詢等,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心理支撐;啟動二級心理輔導站建設,舉辦「心理健康宣傳月」活動,向廣大師生宣傳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危機識別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強化資助育人,依託大數據分析,按照學生困難等級,實現科學認定、分層資助、精準幫扶;實施「冬日送暖」「博雅文化研習營支教團」等發展型資助育人項目,組織「明德講師」宣講團,深入開展學習交流,打造資助育人品牌。強化實踐育人,加強學生軍訓與國防教育,切實做好大學生徵兵入伍工作;加強見習實習課程和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建設,統籌做好學科競賽與創新創業支持服務。加強管理服務育人體系,優化學生事務大廳服務,細化服務流程,推動迎新系統、學生獎助、心理援助、學習幫助等信息化平臺建設。建設智能化學生社區,依託社區輔導員、樓棟管理員、寢室長等實施精細化管理,推動「一站式」服務,加強防火防騙防盜宣傳教育,推進文明社區建設。
加強選聘培優,構建思政隊伍發展體系。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200的比例配備專職輔導員、1∶30—1∶40的比例配備班主任、不低於1∶4000的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師,確保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隊伍足額配備。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輔導員班主任年度考核實施細則》等文件,完善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管理、考核和獎懲等機制。健全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明確規定輔導員可同時參加職員職級、思政教師系列職稱評聘,實現職級、職稱「雙線」晉升,並按「就高不就低」原則享受相關待遇,同時為專職輔導員設置一定比例的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健全輔導員班主任培訓機制,建立國家、省級和學校三級培訓體系,確保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培訓全覆蓋。
(責任編輯: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