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惟惟
您印象中國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其實自古以來,很多古書上對國人的身高也有過各種各樣的描述,大家比較熟悉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就屬兵馬俑了。很多人都去過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如今所發掘的六千多具兵馬俑中,其「立俑」的高度一般在180釐米到190釐米不等,平均高度更是達到了185釐米。
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都大膽的推測,秦兵馬俑是不是秦始皇按照真人1:1比例所打造的呢?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秦人的平均身高基本都達到了180釐米以上?
再比如史書明文記載,秦朝末期出現的項羽「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這句話裡面的「長八尺餘」,描述的便是項羽的身高。如果按照秦朝時期的度量衡標準來換算的話,一尺約等於23.1釐米,即便項羽只是高八尺,那身高也幾乎達到了184.8釐米的高度。
這也就意味著項羽很有可能是一個身高190釐米甚至200釐米的彪形大漢,而現在我們走到大街上,身高達到這個標準的人也不多見,難不成隨著時間的變遷,中國人的平均身高還越長越回去了?印象中,比較常見的成年男子的身高在170釐米至180釐米之間,而成年女子是在155釐米到165釐米之間。到底有沒有官方的數據,告訴我們現在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到底是多少嗎?
近日,國際權威雜誌《柳葉刀》發布了全國範圍內,00後也就是年滿19周歲後的男女平均身高。男性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荷蘭的183.8cm,女性也是荷蘭的170.4cm,男性最低為東帝汶160.1cm,女性為瓜地馬拉的150.9cm。全球平均身高最高的區域為西北歐和中歐,身高最低的為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和東非。
這項研究使用了來自193個國家的6500萬5至19歲兒童的數據,還報告了1985年至2019年的數據,該研究表明學齡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是他們健康和飲食質量的指標,在世界範圍內差異很大。
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中19歲的孩子之間相差20釐米,這代表女孩的八年增長差距和男孩的六年增長差距。例如,研究表明,孟加拉國和瓜地馬拉(世界上女孩最少的國家)的平均19歲女孩的身高與荷蘭(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國家)的11歲女孩的身高相同男生和女生。
通過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19歲最高的國家位於西北和中歐,包括荷蘭,黑山,丹麥和冰島。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韓國和東南亞某些新興經濟體中,兒童平均身高在35年來最大的改善。例如,2019年中國的19歲男孩比1985年高8釐米,其全球排名從1985年的150高上升到2019年的65高。超過韓國的175.5cm。日本19歲男性身高則為172.1。在亞洲中國僅次於黎巴嫩(26)、土耳其(54)、以色列(61)和喬治亞(62)。另外我們熟悉的國家比如美國的數據是176.9cm,印度166.5cm。
女性方面我們也是東亞第一,我國女性身高是163.5cm,超過了韓國的163.2cm。而大家比較關注的美國是163.3cm,英國是163.9cm,印度是155.2。
事實證明,在1985~2019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幅是特別顯著,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將近9cm,女性增幅也非常可觀,全球排第三。而且,我們目前的身高已經追平了南歐國家,像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的一些中等發達國家。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欣喜,感覺自己的下一代有希望了,畢竟無論是白富美還是高富帥,都不希望自己的身高方面矮人一等。但是也有很多網友表示,為啥東亞人在潛意識中都覺得自己就長不過歐洲人呢?
因為無論是從身高數據上看還是從現狀下看,我們的確沒有歐洲人高大。其實決定我們身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65%靠遺傳因素(先天的基因),35%靠後天環境(營養,睡眠,日照等)。眾所周知,亞洲人喜歡吃水稻、麵食、豆漿等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物,而歐洲人喜歡吃牛羊肉、火腿和牛奶等高脂高熱的食物,長期的飲食習慣也導致不同種族間身高的差異。
還有一種地緣說法,由於地殼也在逐年的變動,歐洲大陸正在北移,而高緯度離心力小,歐洲人也就就越長越高了;而相反亞洲整體位置向赤道移動,在離心力加強的作用下增大重力場,這樣就被壓扁了一些,中國人就越長越矮了。
看了這個最新的平均身高表,大家有何感受?您的身高達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