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2021-01-09 國史春秋

朱元璋勤奮,但苦於分身乏術,不然朝廷機構必精簡到超乎想像。胡惟庸被罷免之後,朱元璋乾脆不再設宰相一職,如此等於往自己身上加了一副重擔。

唐朝時候,三省六部,宰相多如牛毛,如此得以維持朝政機構的正常運轉,而朱元璋將大權獨攬一身,可以想像他忙的程度。據說,朱元璋一天批閱上千奏摺,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司空見慣。縱觀古代歷史,泱泱數千年,最為勤政帝王,非朱元璋莫屬。

(朱元璋)

朱元璋生平最恨兩類人,一是汙吏;二是謀逆。為了懲戒汙官,他用60兩銀子劃界線,凡貪汙超過者一律處死。而對謀反者更不手軟,除殺頭、滅族外還發明了諸多酷刑,而最讓人毛骨悚然的莫過於「剝皮實草」。

如何操作?就是將受刑者肉皮用利器與骨肉分離開來,然後將空皮囊塞入稻草,懸於高曠之處,令見者喪膽,時刻謹記安分守己。而大將藍玉就受次「禮遇」,塞滿稻草的皮囊還被在全國「巡迴演出。」據說遊到蜀地時,藍玉女兒於心不忍,遂託夫君蜀王朱椿向朱元璋求情,才得將父親皮囊留下。

(藍玉)

朱元璋於1368年南京稱帝後便開發動始統一天下的戰爭。藍玉之前在姐夫常玉春帳前聽令,1371年承傅友德西徵四川,開始獨當一面。此後的十幾年間,藍玉率軍東徵西討,平南滅北,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尤其在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中一舉摧毀北元殘餘勢力,北元名存實亡,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畫上圓滿的句號。而當時的藍玉如「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風光。

由此可見,藍玉為朱元璋鞠躬盡瘁二十餘年,建功無數,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關係。所以藍玉同朱元璋的關係很近,並不是簡單的君臣,而是盤根錯節一般。藍玉是名將常玉春妻弟,而常玉春女兒為太子朱標正妃,藍玉女兒又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所以藍玉同朱元璋既是兒女親家,又是朱標的娘舅。

(朱標)

但是,藍玉同太子朱標的關係最近,一來外戚的政治嗅覺使然,二來為儲君站隊等於為將來綢繆。反過來講,朱標的太子之位能堅若磐石,無人覬覦,同藍玉這隻老虎在身邊助威有很大關係。顯然,這個局面使朱元璋賞心悅目,因為兒子能做守住家業必須看臂膀是否堅硬、強大。

然而,藍玉的這種存在很尷尬,如一把雙刃劍。因為於朱標是錦上添花,於別人就成了一種威脅。朱標就是一塊布子,他活著,可以將藍玉罩得很完美,他去世,藍玉的形象立刻猙獰起來。

所以朱標去世,藍玉就像是一頭闖入人的鬥牛,引來驚慌一片。顯然,朱元璋要「為民除害」,因為藍玉雖可以給朱標做僕人,但是在政治經驗不足的皇太孫朱允炆麵前就是權臣,亦可變主人。歷史上鮮活的案例比比皆是,漢之霍光、王莽,魏之司馬懿,北周之楊堅,五代十國之趙匡胤等不勝枚舉。所以朱元璋必需要除掉藍玉,如此江山無虞,他才能走得無憂。

所以,就算藍玉低調做人,小心翼翼做事,卑微地活,但朱元璋也會把他寫在「生死薄」上,更何況我行我素,居功自傲,一副作死的節奏。總結朱元璋問罪藍玉的四大理由:一、豢養家奴,廣納義子,橫行霸道,圖謀不軌;二、捕魚兒海之佔侵犯元妃,敗壞軍紀;三、武力破喜峰口關,拆自己家門兒,影響惡劣;四、不甘心做太子太傅,以太師自居,目中無人,觸犯龍顏。

一番操作下來,藍玉在朱元璋的心裡徹底涼了,於是還賜了他一個「涼國公」的爵位。由此可見,藍玉被開刀只是時間問題。其實,皇帝想處死一個人表面上是「居功自傲」,而實際上是「功高震主」,所以朱元璋需要走一套「合理」的程序。

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讀如患)告發藍玉謀反,之後,立刻被下獄。錦衣衛就是詔獄系統,一種專門滿足皇帝意識形態的機構,只要結果,不計過程。因此,僅三天後,藍玉就被處「剝皮實草」酷刑,夷三族,株連過萬。朱元璋下手之麻利,顯然是「蓄謀已久」。

藍玉真的謀反嗎?眾說紛紜,鳴冤者塞道。但在朱元璋的眼裡,江山社稷至高無上,所以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張人皮,而是一種清除障礙之後的震懾,餘威嫋嫋,刺人魂魄,所以也不會在意別人的流言蜚語。漢高祖劉邦不是也殺韓信了嗎?

不過,劉邦要比朱元璋柔和了許多,晚年提倡忠誠的風氣,不惜親自上手「炒作」。他對許多人「以德報怨」,比如勸韓信自立的剻通、刺殺自己未遂的貫高既往不咎,另外還將項羽手下大將季布重用。反而將恩人丁公處死,理由是對其主人項羽不忠。

歷史證明,朱元璋除掉藍玉並不明智,如果藍玉健在,燕王朱棣靖難篡位很可就是一場春夢,亦或連夢都不敢做。但朱元璋不會去看事情積極的一面,只著眼現實可能存在的威脅。因此,他嘴上稱藍玉是自己的李靖,霍去病,最終卻讓他做了韓信、周亞夫。

朱元璋殺伐果斷,四大案,人頭滾滾,觸目驚心。所以有人說,明初為官最辛苦、最煎熬,早上穿走的鞋,晚上還不知道能否脫回來。還有一種說法,說朱元璋上朝時腰帶提得很高,則說明心情不錯,今天不會殺人或少殺人。如果腰帶一旦拉得很低,那就預示又要大開殺戒。因此膽子小的朝臣便戰戰兢兢、抖作一團。

但是朱元璋並非胡亂殺人,反而理由一貫「正當」,一、貪贓枉法;二、謀反作亂。以至於他曾言之鑿鑿頒發的「免死鐵券」都成了一堆廢鐵。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朱元璋嗜殺的本質,為我獨尊的性格,對生命價值的漠視,這也是古代多數帝王的一種通病。

感謝朋友們的點讚、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相關焦點

  • 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明朝建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了漠北草原,歷史上稱為北元。朱元璋料到這些殘渣餘孽會對大明政權構成威脅,於是多次派兵徵伐,圍剿元軍殘部。經過朱元璋不斷地屠殺,當年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早已所剩無幾,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軍官脫穎而出,他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藍玉參與過多次圍剿元軍殘部的戰爭,逐漸顯示出優秀的作戰才能。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捕魚兒海戰一戰成名,為何晚年被朱元璋剝皮?
    在著名的藍玉案中,涼國公藍玉被處謀反之罪,他的家族還有親近的同僚等一萬五千多人也相繼被處死,藍玉的死更為殘忍,被朱元璋處以剝皮之刑,作為教材被送往全國各地展覽,並且下令藍玉倖存的女婿保存這個標本。藍玉手握兵權,卻不懂功高震主的道理,讓朱元璋對他極為不滿。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
  • 揭密歷史:倘若朱元璋留下藍玉,建文帝能夠打敗朱棣嗎?
    暟杛駴緶觿燄蹪褄踆躋獶韁壕萢軼婮暰闌鮲憳巉滮穠傎帇焧恴煁楿蝄箵卮湈烏潏侰衧佉螊布猝厔剘赿汚痴魔亽鋑贏歷史上的藍玉被朱元璋以極其殘忍的方式處死了,藍玉被處以剝皮銜草刑,也就是劊子手把藍玉的整張人皮剝下來,然後在人皮中填充稻草。
  • 明朝開國大將姦污北元皇妃,朱元璋為何對其剝皮,斬殺全族兩萬?
    這裡明朝開國大將指的是封狼居胥的藍玉!但是其實藍玉不算是明朝的開國大將,他成名時明朝已經基本穩定了。那麼,北元皇妃又是誰?是元朝餘孽!為什麼藍玉會被明太祖朱元璋剝皮、送往全國展覽,同時還有全族兩萬人被斬呢?我用囂張跋扈、目無法紀、意圖謀反等詞來解釋箇中原因。
  • 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處以剝皮之刑,四處展示,最後人皮去哪了
    1381年,藍玉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右副將軍沐英率領王師30萬,向南徵討雲南,他們一路拿下了昆明、大理,將滇地全部平定,其中以藍玉的功勞為最大。 朱元璋接到消息以後,大喜,當即宣布給藍玉增加500石俸祿,讚美他是「明朝的衛青」,甚至將藍玉的女兒冊封為蜀王朱椿妃,朱元璋和藍玉成了親家,關係自然愈發親密,那麼這樣一位戰功顯赫,且和朱元璋互為親家的大將,為何會落得「剝皮揎草」的下場?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所謂「剝皮實草」也就是將人皮剝下,填充以草物,製成稻草人,懸掛於市井或衙門口,以儆效尤。那麼,朱元璋為何如此痛恨藍玉?非得對他用此酷刑呢?還有,藍玉的這張人皮,最終到哪裡去了呢?1381年,朱元璋下令藍玉親率大軍15萬,深入捕魚兒湖附近,搜尋北元主力,與之決戰。但當藍玉率軍抵達預定地點時,卻找不到北元的部隊。藍玉勞師遠徵,士兵疲乏,心生退意。手下大將王弼阻止道:「朝廷為了此次徵剿北元,勞民傷財,如果就此班師,何以復命呢?」於是,藍玉命令士兵穴地而居,偃旗息鼓,掩藏蹤跡。北元軍隊果然中計,傾巢而出,藍玉揮師出擊,藉助揚沙天氣,大破元軍。
  • 名將藍玉,最後只剩下一張人皮,為什麼他落了個剝皮的悽慘下場?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卷首導語藍玉,安徽定遠人,名將常遇春的內弟。徐達、常遇春去世後,藍玉多次統兵南徵北戰,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藍玉被任命為大將軍,率軍十五萬遠徵北元,大勝而歸。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高興,盛讚藍玉,將他比作漢之衛青、唐之李靖。
  • 朱元璋為何寧肯被罵,也要將藍玉剝皮實草?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他作惡多端只是一個方面,也不足以要了他的命,謀反更是沒影的事,其真實原因不過是朱元璋要為皇太孫朱允炆掃清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現的障礙,才不得不將他剝皮實草,並將其族人及黨羽全部剷除,朱元璋真正要做的其實就是剷除所有可能威脅到皇孫朱允炆的武人集團,這樣年幼的朱允炆才可能守得住朱家的江山,朱元璋也才能死得心安。
  • 明朝的開國大將藍玉真的被「剝皮實草」了
    回答說,該人皮和頭、手足肉身都是涼國公藍玉的。涼國公藍玉為蜀獻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妃子藍氏之父,因被明太祖猜忌,以謀反罪被殺,並剝皮實草,送到各省巡展,最後由雲南傳到四川。因藍妃的緣故,蜀獻王奏請朱元璋將人皮留在四川,請來工匠,將人皮裝成肉身,供奉在這門樓裡,已經有250多年了。《蜀警錄》寫這個,是想寫張獻忠受此啟發,大興剝皮之風。
  • 歷史見聞:朱元璋和藍玉喝酒,三聲退下都不如藍玉一個動作,這
    ,三聲退下都不如藍玉一個動作,這讓他起了殺心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從一名乞丐做到皇帝,其實真的很不容易。當年藍玉帶領著一幫人在北漠多日也沒找到北元殘軍的影子,藍玉心想:這得找到什麼時候!就算是找到了勝算也不大,但是就這樣回去是不是不太好?於是他問身邊的兄弟,回不回?誰知兄弟們的答案非常統一:回!
  • 藍玉是徵戰北元的功臣,為何朱元璋對他不滿?原來他做了這樣的事
    1388年三月,朱元璋親自將十五萬大軍的指揮權交到大將藍玉手中,拉開了徵戰北元的序幕。有藍玉這樣的軍事天才,沒落的北元政權,基本上沒有招架之力,戰役取得了空前的勝利。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明令廢除元朝的等級制度,不搞種族歧視那一套,特別是對蒙古人,要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對以前的元朝皇族,更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保護。可藍玉幹的這件事,不僅在軍中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而且是公然違背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等於是沒把皇令當回事,這是瞧不起誰呢?
  • 如果朱元璋不殺胡惟庸、李善長、藍玉,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
    那麼,假如當初朱元璋不殺掉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當他的皇孫朱允炆繼位後,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對諸多問題進行一番分析。我們先來深入探討一下朱元璋殺這三個人的原因。李善長是明朝的開國功臣。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剝皮實草是種什麼刑罰?被殺根本原因為何
    藍玉是明朝開國功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將,捕魚兒海戰役中大破北元,此後威震天下。不過相比於藍玉的功績,很多人則是因為藍玉的死而認識到此人,並進而了解他整個人生軌跡。 洪武二十六年,曾經的開國大將,帝國功臣,以謀反罪伏誅。藍玉案件,一共有一萬五千餘人受到株連至死,史稱「藍玉案」。
  • 藍玉案:明初四大案的終結
    不世之功、皇親國戚、堅定的太子黨……這些身份似乎足夠讓藍玉在朝廷中立於不敗之地了。然而,歷史證明,沒有什麼地位是真正固若金湯的,一代名將藍玉憑本事登上了高峰,卻也更容易登高跌重。隨著老一代的名將逐漸凋零,藍玉成為新一代將領中的領軍人物。朱元璋對他的禮遇越厚重,藍玉的脾氣和狂妄也就越不受約束,他越發變得目中無人。藍玉北徵時,擄掠了北元的王妃。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關於藍玉案,最大的疑點在於,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是什麼?明朝初期,是一個名將輩出的年代。追隨老朱一塊建國的猛將多如牛毛,像常遇春、徐達這些名將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平心而論,就藍玉的軍事能力來看,不論將他放在哪個王朝,絕對都能成為名留青史的將星。可惜的是,他偏偏活在了元末明初,且投入老朱的麾下。
  • 明朝武將藍玉功比衛青、李靖,為何落得個夷族的下場?
    而常茂也因馮勝將納哈出部下譁變的責任全部推給他,而對馮勝不滿。因此也乘機對馮勝進行攻訐。朱元璋於是收回了馮勝的大將軍印,由藍玉取而代之。至此,藍玉成為明軍的最高統帥。捕魚兒海一戰將藍玉推向軍旅生涯的至高點。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部深入漠北,在捕魚兒海一帶突襲元營。
  • 「飛鳥盡,良弓藏」,盤點歷史上那些因功高蓋主而不得善終的將領
    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對古代任何一個統治者而言,確保江山萬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一些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因為功高蓋主,威脅到了統治者的地位,於是便不得善終,下場悲慘。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個因功高蓋主而慘遭誅殺的將領。
  • 朱元璋幼時為了湯和殺地主的牛,做皇帝後殺盡功臣也不殺他?
    湯和是明朝開國的功臣之一,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從小的放牛玩伴。明朝的開國功勳大多遭到朱元璋屠戮,可是湯和卻得以獨善其身。洪武二十八年,湯和以70歲高齡去世,追封為東甌王,名垂千古。比湯和能力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橫掃蒙古的馮勝、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