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勤奮,但苦於分身乏術,不然朝廷機構必精簡到超乎想像。胡惟庸被罷免之後,朱元璋乾脆不再設宰相一職,如此等於往自己身上加了一副重擔。
唐朝時候,三省六部,宰相多如牛毛,如此得以維持朝政機構的正常運轉,而朱元璋將大權獨攬一身,可以想像他忙的程度。據說,朱元璋一天批閱上千奏摺,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司空見慣。縱觀古代歷史,泱泱數千年,最為勤政帝王,非朱元璋莫屬。
朱元璋生平最恨兩類人,一是汙吏;二是謀逆。為了懲戒汙官,他用60兩銀子劃界線,凡貪汙超過者一律處死。而對謀反者更不手軟,除殺頭、滅族外還發明了諸多酷刑,而最讓人毛骨悚然的莫過於「剝皮實草」。
如何操作?就是將受刑者肉皮用利器與骨肉分離開來,然後將空皮囊塞入稻草,懸於高曠之處,令見者喪膽,時刻謹記安分守己。而大將藍玉就受次「禮遇」,塞滿稻草的皮囊還被在全國「巡迴演出。」據說遊到蜀地時,藍玉女兒於心不忍,遂託夫君蜀王朱椿向朱元璋求情,才得將父親皮囊留下。
朱元璋於1368年南京稱帝後便開發動始統一天下的戰爭。藍玉之前在姐夫常玉春帳前聽令,1371年承傅友德西徵四川,開始獨當一面。此後的十幾年間,藍玉率軍東徵西討,平南滅北,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尤其在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中一舉摧毀北元殘餘勢力,北元名存實亡,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畫上圓滿的句號。而當時的藍玉如「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風光。
由此可見,藍玉為朱元璋鞠躬盡瘁二十餘年,建功無數,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關係。所以藍玉同朱元璋的關係很近,並不是簡單的君臣,而是盤根錯節一般。藍玉是名將常玉春妻弟,而常玉春女兒為太子朱標正妃,藍玉女兒又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所以藍玉同朱元璋既是兒女親家,又是朱標的娘舅。
但是,藍玉同太子朱標的關係最近,一來外戚的政治嗅覺使然,二來為儲君站隊等於為將來綢繆。反過來講,朱標的太子之位能堅若磐石,無人覬覦,同藍玉這隻老虎在身邊助威有很大關係。顯然,這個局面使朱元璋賞心悅目,因為兒子能做守住家業必須看臂膀是否堅硬、強大。
然而,藍玉的這種存在很尷尬,如一把雙刃劍。因為於朱標是錦上添花,於別人就成了一種威脅。朱標就是一塊布子,他活著,可以將藍玉罩得很完美,他去世,藍玉的形象立刻猙獰起來。
所以朱標去世,藍玉就像是一頭闖入人的鬥牛,引來驚慌一片。顯然,朱元璋要「為民除害」,因為藍玉雖可以給朱標做僕人,但是在政治經驗不足的皇太孫朱允炆麵前就是權臣,亦可變主人。歷史上鮮活的案例比比皆是,漢之霍光、王莽,魏之司馬懿,北周之楊堅,五代十國之趙匡胤等不勝枚舉。所以朱元璋必需要除掉藍玉,如此江山無虞,他才能走得無憂。
所以,就算藍玉低調做人,小心翼翼做事,卑微地活,但朱元璋也會把他寫在「生死薄」上,更何況我行我素,居功自傲,一副作死的節奏。總結朱元璋問罪藍玉的四大理由:一、豢養家奴,廣納義子,橫行霸道,圖謀不軌;二、捕魚兒海之佔侵犯元妃,敗壞軍紀;三、武力破喜峰口關,拆自己家門兒,影響惡劣;四、不甘心做太子太傅,以太師自居,目中無人,觸犯龍顏。
一番操作下來,藍玉在朱元璋的心裡徹底涼了,於是還賜了他一個「涼國公」的爵位。由此可見,藍玉被開刀只是時間問題。其實,皇帝想處死一個人表面上是「居功自傲」,而實際上是「功高震主」,所以朱元璋需要走一套「合理」的程序。
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讀如患)告發藍玉謀反,之後,立刻被下獄。錦衣衛就是詔獄系統,一種專門滿足皇帝意識形態的機構,只要結果,不計過程。因此,僅三天後,藍玉就被處「剝皮實草」酷刑,夷三族,株連過萬。朱元璋下手之麻利,顯然是「蓄謀已久」。
藍玉真的謀反嗎?眾說紛紜,鳴冤者塞道。但在朱元璋的眼裡,江山社稷至高無上,所以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張人皮,而是一種清除障礙之後的震懾,餘威嫋嫋,刺人魂魄,所以也不會在意別人的流言蜚語。漢高祖劉邦不是也殺韓信了嗎?
不過,劉邦要比朱元璋柔和了許多,晚年提倡忠誠的風氣,不惜親自上手「炒作」。他對許多人「以德報怨」,比如勸韓信自立的剻通、刺殺自己未遂的貫高既往不咎,另外還將項羽手下大將季布重用。反而將恩人丁公處死,理由是對其主人項羽不忠。
歷史證明,朱元璋除掉藍玉並不明智,如果藍玉健在,燕王朱棣靖難篡位很可就是一場春夢,亦或連夢都不敢做。但朱元璋不會去看事情積極的一面,只著眼現實可能存在的威脅。因此,他嘴上稱藍玉是自己的李靖,霍去病,最終卻讓他做了韓信、周亞夫。
朱元璋殺伐果斷,四大案,人頭滾滾,觸目驚心。所以有人說,明初為官最辛苦、最煎熬,早上穿走的鞋,晚上還不知道能否脫回來。還有一種說法,說朱元璋上朝時腰帶提得很高,則說明心情不錯,今天不會殺人或少殺人。如果腰帶一旦拉得很低,那就預示又要大開殺戒。因此膽子小的朝臣便戰戰兢兢、抖作一團。
但是朱元璋並非胡亂殺人,反而理由一貫「正當」,一、貪贓枉法;二、謀反作亂。以至於他曾言之鑿鑿頒發的「免死鐵券」都成了一堆廢鐵。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朱元璋嗜殺的本質,為我獨尊的性格,對生命價值的漠視,這也是古代多數帝王的一種通病。
感謝朋友們的點讚、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