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直播,脫胎於早年間的千播大戰,2019年則成為了電商圈的熱門詞彙。邁入2020年,圍繞電商直播未來的發展卻一直討論不休。有人說,直播是一些頭部主播製造的虛假繁榮,但也有人認為好的直播生態可以開啟電商的新時代,為品牌謀求新發展。
當然,會產生這樣的爭論,也在於當下直播業態正在面臨一些困局。
2019年以來,電商直播猶如坐上了火箭,引發無數平臺、商家的討論和熱議,最終實現破圈。僅2019年雙11當天,淘寶直播的成交額就突破了200億元,交易額過億元的直播間超過了10個,過千萬的更是超過了100個。
通過電商直播造就了許多現象級人物,頭部主播的身價因此水漲船高。主播圈層的二八效應開始愈發突顯,頭部主播霸佔著更高的流量,也因此哪怕出高價還是難求。眾多商家可選擇合作的主播越來越少,門檻越來越高。
頭部紅人的合作收費也一路看漲,許多活動合作下來,商家的ROI(投入產出比)實則並不高。
如何善用直播機制,打造健康的直播生態,讓品牌商家獲取更多收益?這成了聚划算2020年的核心命題之一。為此,自3月16日起,聚划算官方直播正式上線。一種全新的「沉浸式購物『直播微綜藝』」形態就此誕生,每晚8點不間斷直播。這將打破以往電商直播中簡單重複的口播賣貨模式,開創一種專屬聚划算的,聚合遊戲、互動、人設的沉浸式購物體驗PUGC新玩法。也為電商直播未來,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聚划算開啟電商直播新探索
內容一直是直播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優質的內容不僅可以獲取高流量,同時還能實現高轉化。但自直播電商走紅以來,各大平臺的直播卻趨於同質化,多以「叫賣」等口播賣貨模式為主。
長此以往,觀眾只會審美疲勞。基於此背景,3月16日起聚划算直播帶著全面升級的直播內容而來,一檔沉浸式購物「直播微綜藝」——「聚說超划算」。一周七天不間斷,每晚8點準時開播。這檔微綜藝聚合了遊戲、互動、人設的沉浸式購物體驗PUGC等等新玩法。最關鍵的是,還將有聚划算「專享神券」實現直播間內貨品全網最低價的核心賣點。
3月16日聚划算官方直播開播第一天,直播間觀看人數217.7萬,點讚數494萬,大額專享券帶動直播間平均折扣率7.5折,最低折扣低至5折。
此前,直播電商一度是網際網路進程到下半場,商家們流量焦慮的重要救星。直播創造新的流量入口,但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入場,總有人認為流量紅利再度逝去。
然而,事實證明。直播的市場空間遠比人們想像的高。僅從這次疫情期間數據來看,在各大品牌商家的輪番上陣下,多個品牌線上流量創下新高,淘寶直播數據也呈現暴漲趨勢。其中,淘寶直播新開播商家環比增幅719%,在淘寶直播上「雲生活」的用戶增幅153%。淘寶直播商家在2月份獲得的訂單總量,平均每周以20%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比去年同期直接翻倍。
一個千億級的新市場就在眼前。而對眾多商家而言,聚划算這檔新欄目的誕生更是一個應該抓住的機會。目前,「聚說超划算」在首播期間的準入門檻更低,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商家可以嘗試這類創新的形式,對商家而言也是一劑強心針,相信在多方共創的情況下,聚划算官方直播首檔沉浸式購物直播微綜藝一定會擁有不俗的成績。
打造營銷新陣地 開啟帶貨新渠道
從前,商家們的營銷方式無外乎是圖文或短視頻,且渠道穩定。但現如今在這些渠道投放廣告所獲取的轉化越來越低。品牌們急需一塊新陣地,通過新的營銷解決方案,尋求突破與增長。
而聚划算打造的這檔新直播節目就恰好為商家們開闢了一塊新陣地。可以為品牌們提供品效合一的全鏈路營銷解決方案。
目前據了解,「聚說超划算」從周一至周日均有不同主題內容,分別是主打時尚;品質感的大牌日;打造全球地標的看世界;追求大自然、溯源優質研發中心、工廠的雲溯源;開箱類的腦洞日;年輕人專屬的粉絲專享日等;還有適用於周末放鬆的雲逛街,可謂是內容涉獵豐富廣泛,給人們以全新的直播內容體驗。
這些豐富的內容和玩法機制,可以幫助不同類型品牌商家打造專屬營銷解決方案,成為品牌商家營銷的新陣地。
這裡也會成為更多品牌直播帶貨的新渠道。因為這檔欄目將集中獲得淘系高流量供給、專享券極致權益、促購內容互動機制等等,可以實現更高的轉化率。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方面將大流量支援夜場經濟,為品牌們尋求更多增量。
據了解,目前這檔聚划算官方直播欄目主要突顯兩大核心心智。一方面從「划算」入手,突顯「聚划算是真的划算」心智,通過聚划算直播放送「大額專享券」,實現全網低價的效果。另一方面則從「爆款」入手,通過直播形式集中資源打造極致爆款,再現聚划算核彈級爆發力。
無論從內容形式還是權益放送,亦或是主打人群和品類類型,聚划算的這檔新欄目都是有備而來。為此,聚划算還特別打造了boss連麥、明星助陣等多樣化的創新玩法。
在當今直播電商略顯疲態的市場行情下,這些舉動必將在行業內掀起不小的波瀾,而儘早入場的品牌商家們也將獲得更多紅利,通過與聚划算攜手創造更多佳績。
轉自: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