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的這款工具真是相見恨晚。所以用了一周後緊急推薦給大家,目的是把好東西儘早地分享出來讓大家早用到。
首先聲明,這不是一個廣告,也未收取廣告費。是純推薦,雖然對方有收費服務,但對於個人用戶,免費版本已經很好用了。收費版本只是供有更多需求的用戶設立的,比如需要更大空間,比如需要綁定獨立域名等。如果你要購買他們的收費服務,你就直接諮詢對方客服,不要諮詢小編。
其他工具的痛點
首先小編說說為何覺得它好吧。這就要從遇到的痛點說起。
記錄學習筆記是小編一直的一個習慣。小編也推薦大家養成記錄筆記的習慣。有幾個筆記軟體是小編曾經用過的,
1、有道雲筆記:經常搜索不到東西,有個筆記明顯記在裡面了,而且關鍵詞很明顯地寫著裡面,搜索就是提示沒有。經常這樣。因此如果放大量內容到裡面就比較痛苦。多內容存入而且好查找,只有註冊多個帳號,但反覆切換經常要輸入驗證碼實在太麻煩。
2、onenote:單純電腦上使用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好,目錄結構也非常清晰明了,筆記保存在電腦上也很好,但是雲端存儲難用,目的是為了讓手機裡面也能看筆記。因為同步經常出錯。即使後來註冊了個學校郵箱的1T帳戶的那種,號稱伺服器是國內的,但是同步依然很慢而且經常同步出錯。導致我想手機上查看一下新的筆記很難。但小編經常要在手機上查看筆記,用了一段時間onenote,放棄了。
3、印象筆記:免費用戶每月只有60M流量,意思是完全無法貼圖片或附件,只能是單純的文字,用來做學習型筆記不是很好,因為學習型筆記經常會貼圖上去,有時候還會貼個WORD或者Excel或者ppt或者pdf附件上去。另外免費版一個帳號只能使用兩臺設備。算上手機,2臺以上設備的人很多啊。
接下來說說今天的主角
網站是:baklib,後綴是.com,乍一看網站很難記憶。但是lib就是library圖書館、知識庫的意思。所以實際上只是bak這個名字記住就可以了。當然其實不用記名字的。收藏下網站就行了。
它雖然只有網站,但是打開速度,編輯速度非常非常快。比一般的網站快許多。給人順滑的感覺。由於平時打開電腦總是要開瀏覽器的,所以把網站收藏到收藏夾點擊就打開了。而小編每次突然要查個東西打開有道雲筆記,開軟體需要10秒,別看只有10秒,就是難等啊。
首次打開本網站,自己用手機號註冊一下就行了。然後進去後建議大家下圖選擇。
然後設置個名稱和域名。要記住這只是你的一個筆記本。你可以建立很多個筆記本,每個筆記本支持最大1G空間。別小看1G。比如用來記錄統計學習,你能把1G用文字和圖片填滿,你已經是大神了。你可以不重新註冊新帳戶的情況下,新建多個筆記本,這裡它稱之為站點。是因為你可以設置整個站點是完全公開,還是完全私有,還是憑打開密碼可以外人查看,三種類型。
獨有的公開私有設置
如果你是一個老師,你可以搞完全分享的類型,學生們通過網址就可以看到你整理的筆記,不管你是否使用這個功能,這絕對是這個平臺很大的優勢。如果你是個人,我建議你設置為憑密碼訪問,這樣不完全公開,但可以讓很好的好友查看你的筆記,另外一方面自己也可以在手機上或電腦上純閱讀筆記的時候查看,顯示效果會更好。如果你完全不分享,那就設置為私有。
看下圖,你是可以建立很多個筆記本的,每個筆記本1G空間是獨立的。而且都是免費的。這樣你可以把每個筆記本作為一個專題,比如學英語的、學統計的、學電腦的、學PS的……
看下面是關於筆記本(站點)權限的設置:
下圖是密碼訪問的界面。比如上面我設置的域名是mylib.baklib.com打開後輸入你上面設置的密碼就可以查看你的筆記了。密碼你自己可以隨時修改。密碼這個東西不必設置得太複雜,畢竟只是學習筆記而已,機密級別遠不如銀行卡密碼、郵箱密碼之類的。
每個筆記本都可以備份,甚至備份到自己電腦上來。當然其實必要性不是太大。作為一個產品數據安全是首要地位的。備份只是作為給用戶的一個定心丸使用,有些人可能會擔心萬一哪天這個平臺搞不下去了要倒閉,我的資料怎麼辦。我相信哪怕真有哪一天,筆記可以下載到本地,平臺會提供某種方法展現或導入到其他平臺。
筆記方面的使用方法
下面是記錄筆記方面的使用方法:
下面內容界面就是組織你的筆記目錄結構和撰寫筆記的地方。界面上很多按鈕,你可以自己嘗試,界面可以隱藏左側欄,可以全屏,十分友好。
文件夾可以支持多級目錄。而且可以隨意拖放改變上下位置。筆記文章也支持拖動改變前後順序。
由於大部分時間你可能是在撰寫筆記。所以撰寫編輯器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他採用的是塊級結構,向下堆疊的方式。十分簡潔。可以直接複製粘貼圖片或截圖到文章中。可以插入附件,比如把對於練習數據Excel直接上傳到文章中。這樣時間長了複習起來就很方便,不用到電腦中去找練習數據了。另外一個好處是支持markdown,用過的都知道好。
如何記錄筆記的經驗
許多人不記錄筆記,這樣學習效率100%是不高的。但是大家別鑽牛角尖,因為天才除外。還有些人記錄筆記就是把別人的東西單純的摘抄過來或全篇複製到自己的筆記本中。這種記錄方法不是很推薦。我想說的是,你可以這樣做,但是一定要把這種完全摘抄的筆記記錄到一個單獨的筆記本或目錄中。不要把它和自己撰寫總結的筆記混雜在一起。只有你自己總結撰寫的筆記才是你自己的知識,總結並撰寫出來這個過程就是你的記憶的過程。所以我強烈建議大部分筆記本應該是你自己完全撰寫出來的。試試吧,那樣的學習效果一定會很棒的。
切換不同筆記本(站點)
下圖界面左上方的切換按鈕可以切換到不同的筆記本(站點)
今天的資源就是個網站,網址已經公開給大家了。這裡再重複一下。剩下的給你自己去摸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