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產業強市「跑起來」。
自4月底,江蘇鎮江召開產業強市大會,定調要「跑起來」後,「跑起來了嗎」成了不少鎮江區縣條線乃至幹部之間的問候語。
為什麼?近些年,西靠南京、東臨蘇錫常的鎮江,在強手如林的蘇南板塊,其發展勢頭多少顯得有些慢了。
尤其在產業發展方面,「跑起來」對於鎮江來說是一種必需的緊迫感。
5月18日—19日,長三角三省一市的近30家主流媒體走進鎮江,重走總書記2014年視察鎮江的路線,感受鎮江產業發展的脈搏。
無論是在有著180年歷史的恆順醋業,還是幾十年如一日專注實業發展的大全集團,都讓人感受到,鎮江產業強市「跑起來」,並沒有停留在喊口號上。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萬馬奔騰」的同時,鎮江的「跑法」也並非千篇一律。
記者見面會上,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表示,鎮江有空間、區位等諸多優勢,是個「有山有水有故事有前途」的好地方,「鎮江的發展一定能行」。
加速跑
如果再早成立兩年,鎮江的恆順醋業將是一家始建於中國古代的企業。
恆順醋業始建於1840年,也就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之年,距今已有180年歷史。一百多年來,恆順先後完成了規模化、品牌化、資本化和現代化的四次飛躍。
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恆順醋業的食醋產銷量已經連續25年位居全國第一。同時,恆順的料酒生產和銷售也位列全國三甲。
恆順並不滿足於此,而是在迭代中不斷加速。一條長數百米的全自動灌裝生產線上,從空瓶到滿瓶,再到打包成箱,不過幾分鐘。
如果說恆順是鎮江的「老牌明星」,那麼魚躍醫療則是「後起之秀」。
魚躍醫療於1998年起步於鎮江丹陽,發展至今,已擁有中國最大的醫療產業集群,市值超300億。
主打醫療器械的魚躍,今年以來,被工信部列為第一批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障單位。截至目前,魚躍醫療已向全球提供了紅外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等共1000多萬隻,無創呼吸機等各類呼吸治療設備20餘萬臺。據魚躍醫療發布的公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為8.00億元~8.27億元,同比增長50%~55%。
在位於丹陽的魚躍全球生產基地,魚躍正在加速「勾勒」一座包含生命科技研究院、大健康產業加速器等在內的生命科技產業園。
其目標,是在丹陽打造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小鎮,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的圖特林根」。
走進大全集團,集團總裁徐翔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起,大全拿到過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言語中充滿了自豪感。
通過多年的默默耕耘,大全集團目前已經是國內電氣、新能源領域的領先製造商,也是揚中這座「工程電氣島」的頭牌。
比如,大全提供的軌道交通牽引供電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國內主要城市地鐵輕軌系統,其直流牽引供電設備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50%。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曾赴揚中,看望慰問大全集團董事長徐廣福,充分釋放對企業家的尊重。馬明龍說,大全集團在堅守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驕人業績,特別是徐廣福董事長在企業界打拼多年,是令人尊敬的優秀企業家。
對於產業,鎮江人有一份執念和專注,向前跑,不偏道。
彎道跑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鎮江是江蘇少有的沒有民航機場的城市,卻也是少有的、擁有航空全產業鏈的城市。
菲舍爾航空部件(鎮江)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家年輕的公司。但成長至今,已是波音、空客的合格供應商,龐巴迪A級供應商,2019年實現年銷售收入2.8億元。
位於鎮江新區的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內,已有菲舍爾這樣的涉航企業50多家。其中有5家企業的產品,直接為C919國產大飛機配套。
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也已經初步形成了航空全產業鏈,有200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湧現出全國「唯一、第一」的產品40個。
目前,鎮江新區航空產業已經初步形成「四個一」的發展格局,以及六大產業板塊。其中的「四個一」,就是指「一園」鎮江航空航天產業園,「一場」鎮江大路通用機場,「一院」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也是華東地區唯一航空類公辦高等職業院校,還有「一鎮」,即鎮江航空(教育)小鎮。
航空全產業鏈是鎮江產業發展「彎道超車」,突破思維定式的縮影。
澎湃新聞從鎮江市獲悉,近幾年,鎮江以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大新興產業為主導,重點帶動發展12條產業鏈。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配置資源鏈、優化服務鏈,提升價值鏈,從而不斷強化重點產業鏈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帶動作用。
鎮江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兩大新興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1400億元,佔全市工業比重達到36.9%。
重點培育的12條產業鏈,擁有規上企業844 家,佔全市規上企業總數近一半。事實上,對新興產業的「鏈式培育」,也是鎮江產業發展「強身健骨」的過程。
鎮江力爭利用三年的時間,打造出1~2個代表鎮江形象、產業規模較大、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搶先跑
在田徑比賽中,搶跑會遭到警告,甚至會被紅牌罰下。但在產業發展的徵程中,「搶跑」不僅不犯規,而且還很有可能達到提前卡位、「決勝戰局」的作用。
高喊「跑起來」的鎮江,最近就完成了一次「搶跑」。
今年3月19日,鎮江市政府與中國電信江蘇分公司等籤訂了5G網絡建設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成為江蘇首家同時與四大通信運營商籤訂5G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的地級市,籤約總金額達112.5億元。
據公開報導,鎮江將和四大運營商一道,在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進5G產業發展等領域全面開展合作。
接下來,鎮江將把握「全省首家籤約」契機,發布鎮江新基建優勢產業及重點招引目錄,開展新基建專題招商。
成功「搶跑」之後該怎麼跑,鎮江仍需實際行動來檢驗。正如鎮江市委馬明龍在4月底的產業強市大會上說,不能「醒得早卻起得晚」。
澎湃新聞從鎮江市獲悉,今年,鎮江目標建成5G基站6000個,實現各市區主城區、工業園區、中心鄉鎮的5G全覆蓋。
鎮江已明確目標,爭取在江蘇搶先完成5G基礎設施建設和5G產業布局。
當然,無論是加速跑、彎道跑還是搶先跑,有人伸出腿來「絆一跤」,只會摔倒。因此,鎮江也在「比賽環境」的軟環境打造上下了功夫。
澎湃新聞記者從鎮江市獲悉,2019年,鎮江整合了72個部門單位涉企服務資源,創建了196名幫辦員隊伍,建立起「一個部門扎口受理、相關部門負責辦理、監管部門問責處理、一門心思幫辦到底」的工作機制,從而實現企業辦事從「找熟人」到「不求人」、從「自己辦」到「幫您辦」的轉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