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海豐阿東:賣蟹的草繩,賣魚蝦的厚塑膠袋何時消失?
我很少在那些賣水產的水產攤上買水產品。因為他們的秤不準。出售貨品的時候,其中的貓膩太多了,讓人防不勝防,買水產品,成了雙方鬥智鬥勇的遊戲了。
編輯
以前買魚那賣魚的會幫你把魚都給破了,清理完裡面的東西給你放在厚厚的塑膠袋裡。看這樣子那你挺輕鬆的,回去用水衝衝就可以烹飪了。其實這當中的代價你也是付出了。那給你加工魚可不是給你白幹的。那魚在稱的時候,至少給你缺少10~20%的分量,因為那魚肚一破,魚本身的重量就被破壞掉了,你想要找他算帳,證據沒了,門都沒有。當然遇到那些精明的每一刻,他說一聲這魚你不要加工,我回去自己弄,這賣魚的知到今天遇到一個識貨的,手法無法玩弄了,立馬找個藉口重新稱一下魚,價錢就就降了下來,你想想看他替你加工加工魚,就那麼一會功夫,讓你支付兩元錢,你樂意嗎?
以前賣蟹也是這個樣子。身上捆著粗粗的草繩一起放在秤上稱。那吸了水的草繩分量挺重的。後來大家意見多了,就改變了方式,不這樣做了。論個賣,分量大的價格高,分量輕的價格低,這樣雙方都滿意,一目了然。當然了,這樣做你以為就不會有什麼坑讓你跳了。其實錯了,這蟹也分陽澄湖的和別的什麼地方的,那價格上下很大了。這當中把別的地方的蟹放在陽澄湖的水裡面,養上一段時間,這叫洗浴蟹,價格就洗上去了,嘿嘿,有坑你還是照樣得跳啊。
問題就在那裡,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只是監管的沒到位,所以對於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要麼明知吃虧也只能吃虧了,誰叫你那嘴沒辦法不去享受那些東西,只要監管不到位,有些事情避是避不開的。比如那個電子秤玩花頭的挺多的。做生意的從你身上哪怕是擼下一點點小毛毛,他也會不斷地去做,也是不肯放過的。
現在隨著攝像頭的普及,大數據的應用。監管技術的提高。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種現象將會慢慢消失。因為監管到位了。就像現在小區裡面上門偷盜的現象就已經很少聽說了。放在門外的自行車也很少會被小偷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