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13:16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諸暨站 楊凌燕 陳小棟 劉瑞安 唐祥 編輯 趙仙芳
日前,諸暨又一次向社會發出募捐倡議書,為環衛工人奉獻愛心,提供免費早餐。
倡議引發極大關注,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捐款。
截至昨天下午16時,總金額已達211萬餘元.
90後律師為「愛心早餐」捐款1萬元
50元、100元、500元、800元……連日來,市慈善總會的帳戶上不斷匯入備註了「愛心早餐」的善款。據了解,日前有位叫黃璐瑤的女士,個人捐贈了10000元。
記者聯繫到了黃璐瑤,了解到她是一名在杭州打拼的90後律師,杭州市諸暨商會青年會秘書長,今年還被評為了浙江省優秀志願者。「我就是想通過實際行動,支持家鄉的公益項目。」黃璐瑤說。
其實,這並不是黃璐瑤第一次為家鄉的環衛工人獻愛心了。去年年底,我市籌建「愛心早餐」公益基金之初,她就倡議青年會的會員支持家鄉公益。不到一周的時間,41名會員積極響應,一共募集了44000元愛心款為「愛心早餐」公益基金添磚加瓦。前幾天,黃璐瑤看新聞得知這個愛心之約的號角再次吹響,她毫不猶豫拿出手機掃了倡議書上的二維碼,捐贈了10000元。
別看黃璐瑤只是個年輕的90後,從小受家庭薰陶的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公益達人。2010年,黃璐瑤加入大學生志願者隊伍,開始志願者生涯。2012年,她前往貴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區安龍縣普坪中學支教。2013年,黃璐瑤的同學得了尿毒症,她組織義賣,籌到了80000元愛心款。2014年,她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修讀碩士,在異國依舊堅持義工行動。
2015年,她在朋友的幫助和努力下共同創立格桑梅朵藏區青年志願者協會,致力於搭建浙江與四川藏區精準幫扶的橋梁。2016年7月開始,協會承接了共青團四川省委、中國扶貧基金會、四川省民政廳、中國公益研究院的「童伴計劃」項目。
2016年12月起,她引領協會自主開發項目執行反饋系統、資金流向公示系統,搭建藏區首個精準結對幫扶的網際網路公益平臺,並啟動「花兒計劃·N+1」精準結對幫扶項目、「花海計劃·一人一書」構建班級圖書室項目。2018年年底,格桑梅朵上屬管理機構之成都心溫度公益發展促進中心落地,她擔任理事長一職。近兩年來,該公益中心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並在疫情期間聯合諸暨籍企業為武漢提供36500雙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20臺紫外線消毒車、300桶消毒液。
「經常有公司聯繫我,讓我幫忙對接去山區做公益。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需要幫助和關愛的人。『愛心早餐』這個項目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幫助公眾轉變做公益的理念,讓大家意識到公益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黃璐瑤說。
為「愛心早餐」盡一份綿薄之力
「給環衛工人獻上一份愛心!」日前,陶朱街道迎賓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華城新天地小區門口設置了流動攤,志願者們向居民發放募捐倡議書。在一旁的捐款箱前,不少居民排著隊捐款。
自我市發出為環衛工人募捐「愛心早餐」倡議書以來,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其中,陶朱街道迎賓社區發動轄區9個小區居民踴躍捐款。李慧琳是華城新天地小區的物業經理,她不僅發動20多名物業管理人員捐款,自己也帶頭捐了600元。她說,作為一名服務行業工作者,特別能體會環衛工人的艱辛。她希望盡一份綿薄之力,讓環衛工人能在冬天的早上吃口熱騰騰的早餐。
暨陽街道也發動轄區內的23個社區積極為環衛工人獻愛心。日前,八一社區在先鋒微家平臺上號召在職黨員為環衛工人捐獻「愛心早餐」,當即就得到了20多名黨員的積極響應。為了帶動居民踴躍參與,社區舉行了一次簡單的捐贈儀式。「有位叫塗相管的黨員因為在次塢上班抽不開身,就讓妻子拿著500元錢來代捐。」八一社區工作人員葛亞瓊說。除了在職黨員,鳳凰社區老年大學的學員們也不甘落後,紛紛慷慨解囊。
浣東街道東盛、東福、和濟和陶湖4個社區近日也積極發動黨員、社區居民和物業公司人員共同參與捐獻。活動通知一經發出,社區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參加。
截至目前,浣東街道4個社區已發動200餘人次進行捐款,「愛心早餐」公益基金已達31000多元。
16043805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