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動自行車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電動自行車一般由電氣系統、操縱系統、裝飾件部分、車體件部分、隨車附件組成。電氣系統主要由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換器、閃光器、燈具、喇叭、主線束等組成;操縱系統由調速把、制動把、制動拉線、制動器、開關等組成;裝飾件部分主要包括車身覆蓋件和後尾箱等;車體件部分主要包括車架、前叉、方向把、後平叉、後衣架、鞍座、後減震等專用件和電動自行車專用標準部件(如中軸、曲柄腳踏、飛輪、鏈條、調鏈器等);隨車附件由充電器、保險槓、後視鏡等組成。電動車最為核心的部件為車架、蓄電池、電機、控制器、充電器。
電動自行車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全球電動自行車發展現狀
2015-2019年,全球電動自行車市場供給量呈現波動增長的態勢。2019年全球電動自行車市場供給量達到3972萬輛,較2018年增長11.01%。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19年,全球電動行車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9年,全球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規模為189億美元,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流向國外市場的電動自行車數量下降,臺灣、日本等地的產能未能及時補進,導致全球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規模增速下滑,僅實現4.36%的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中國電動自行車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城市概念的火熱,兩輪電動車市場不斷發展。雅迪、新日、小牛電動相繼上市,一些單車企業也開始向該領域進軍。不過,隨著新國標的實施,兩輪電動車市場迎來洗牌。
隨著我國電動行業的穩步發展,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穩步上升。根據2017年3月15日國家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白皮書》及中國自行車協會,截至2018年末,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受政策等利好因素影響,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量為3609.3萬輛,同比增長10.1%。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後,行業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數據來源:工信部 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收益方面, 2020年1-6月電動自行車營業收入377.4億元,同比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16.7億元,同比增長31.6%。
數據來源:工信部 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電動自行車發展趨勢
1、電動自行車市場增長空間大
電動自行車作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用於居民日常代步和休閒娛樂。伴隨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也提出了更適宜的要求,電動自行車因其經濟、節能和便捷而深受歡迎。另一方面,城鎮化和經濟發展帶來城市人口和機動車數量激增,交通擁堵、城市環境汙染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近幾年電動自行車迅猛發展,有效緩解了短程出行的交通壓力,符合和諧有序現代交通體系的發展趨勢,電動自行車行業受到了政府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消費升級趨勢下產品個性化程度提升
目前,中國正處於消費升級大潮,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新事物從本質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交通、通訊、文化、娛樂等多產業均飛速發展,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被喚醒,對產品的要求顯著提高。在交通領域,電動自行車因其環保、便捷的特性迅速取代傳統自行車成為短途出行的主流方式,隨著電動自行車市場趨於飽和,消費者已由早期的產品需求,不斷向品質、功能、個性、體驗需求轉變。為順應消費者需求的轉型和消費心智的升級,電動自行車製造商未來將著力解決消費者的痛點,摒棄體驗較差的傳統低端車型,大力發展以智能化、高端化和個性化為代表的新一代高端車型,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形象。
3、電動自行車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目前電動自行車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市場較為規範,依靠同質化的產品來獲取市場份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行業內部變革向縱深演進,以產品創新為核心的品牌發展道路成為行業主旋律。《新國標》的頒布是電動自行車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高自行車行業附加值的抓手,該規範的實施將進一步加速市場分化,使得行業呈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隨著一部分不合規的企業淘汰出局和新技術的採用,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產品價值也會隨之提高。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