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娘是《水滸傳》中可有可無的角色

2020-12-23 有客祁祁

孫二娘綽號母夜叉,是《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中僅有的三位女性角色之一,原先與丈夫菜園子張青在孟州十字坡經營酒店。夜叉是印度傳說中的神祇,原指「以鬼為食之神」,足見其兇惡。女性夜叉亦出自印度傳說,後被佛教吸收,在佛經中往往以美豔之形象出現,有時扮演考驗修道者的角色。




因著這些屬性,「夜叉」一詞在使用上如涉及女性角色,便產生了形象上的分歧。「母夜叉」作為一個綽號,可以指其形象美貌,也可以指手段兇殘,抑或二者兼具。


不過,小說中並沒有對孫二娘容貌是否美豔做直接的描寫,又或者說,對比於其他在容貌上著名的女性(如潘金蓮、閻婆媳、李師師、一丈青等等),孫二娘在角色的外型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設定。這與孫二娘獨特的身世有關。


初登場時,孫二娘與丈夫二人專在酒裡下藥,迷倒旅人,奪其財物,再將其殺害,做成人肉包販賣。當然,十字坡酒店戲裡戲外都惡名昭彰,許多人直接以之為黑店代稱,上門之客基本上有去無回。(至於為何這麼有名的店,還有那麼多人會著了他們的道,這又是另一個奇處了。)




孫二娘的父親是出了名的綠林大盜,其心狠手辣的性格,倒也算是家學淵源。這賣人肉的黑店,也就算是孫二娘所繼承的家業了(據小說情節看,這門生意在孫二娘夫妻手上似乎還頗有發展,甚至開了分店)。


她的丈夫菜園子張青,是她的父親選中的女婿,性格較為仁厚,與孫二娘形成鮮明對比。《水滸傳》凸顯現實荒謬之處在這裡明顯可見,即便是溫柔敦厚的張青,依舊跟著妻子在賣人肉、開黑店,顯然溫厚的性格與行為的良善未必相關。


更進一步說,《水滸傳》從來不是一部標舉善良風俗的小說,更不用談有什麼教化功能。孫二娘與丈夫的性格差異,並沒有終結十字坡酒店的邪惡生意,但張青加入這「家族企業」之後,也確實帶了一些改變。


張青曾與孫二娘約定出一些原則,有三等人不可下手:第一是雲遊僧道,當初花和尚魯智深到酒店裡喝酒,被麻倒之後便是靠著這條規矩才保住性命;第二是風塵女子,這些人用身體賺的辛苦錢,謀不得;第三是流放的囚犯,因這些人裡面有許多「好漢」,不可錯殺了。


而這三條規矩,正暗暗勾勒《水滸傳》建構的價值輪廓。在這草莽故事中,傳統的仁義道德並不具有主導地位,象徵正義與秩序的官府,是個腐敗的萬惡淵藪,故事中充滿著來自結構的惡意。


很多人從這個角度來看《水滸傳》,便認為梁山好漢們正在對抗著這吃人的體質。山寨口那面寫有「替『天』行道」的大旗,人們口裡吶喊著的「劫富濟貧」口號,似乎都為嘯聚山林的「好漢」們染上幾許浪漫色彩。




然而,《水滸傳》從來都不是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在濃濃的悲劇氣息中,往往更透露出荒謬的色彩。或者,悲劇與鬧劇有時驚人的相似,甚至存在著相同的本質。


水滸世界有自己的規矩,這是私家的正義。梁山泊是私家正義的集合體,每個來到梁山的好漢,來自社會不同階層,都帶著各自的價值觀。但來到這山上之後,脫落了人間的束縛如林衝、呼延灼等,便也能接號令、打城池;若是本來就殺人放火如李逵、魯智深等,便是得其所哉,是梁山第一等快活人。這些人在山上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共識──有原則沒細則,只有一句模糊的替『天』行道,這「道」的模樣是什麼,卻是宋江說了算、大哥說了算。


嚴格來說,《水滸傳》中的「道」缺乏了論述基礎,人們很難具體說明這個「道」的價值根源為何。大抵來說,便是見那人間有什麼不合理的、不公不義的,看了心裡不舒服,就靠力量來扭轉。


是以,這自始至終是私家的正義,沒有點拳頭和本事,便無法維繫。


回到孟州十字坡酒店,孫二娘跟著大盜父親學得了一身本事,性格上當然也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但自從張青加入之後,這家肉包店也開始鋪展自己的價值觀,行起自己的「道」了。




我特別想點出的是上面殺不得的三等人,其中第二等風塵女子,這一條特別有意思。


從各個角度來說,《水滸傳》都是一部極為陽剛、父權的小說,書中對女性的醜化、貶抑、輕賤所在多有。如果是正面形象的角色,基本上都帶著男性視角的期待,如女將扈三娘,是個貌美如花的女中豪傑,偏偏整部《水滸傳》幾乎只提到她的長相而未給予任何臺詞,形同噤聲。扈三娘後來嫁了矮腳虎王英,自然也不是出於本願,但嫁人之後又死心塌地跟著夫婿,成了模範妻子,這一切描述全然符合父權期待。所以,如果要在性別意識上給《水滸傳》打點分數,大概是死當再死當了。


不過,正是在這性別意識特別薄弱的小說中,張青等人對於風塵女子的同情,倒成了特別有意思的觀察重點。小說原文說道:「第二是江湖上行院風塵之人,他們是衝州撞府,逢場作戲,搭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


十字坡酒店對風塵女子的同情,並不基於任何性別之立場,純粹是一種素樸的、有著明確因果關係的正義感。因為這群人符合了某些條件,是顯而易見的「弱勢者」,身上帶的都是辛苦錢,是以不得殺。至於更為底層的窮苦人口,則連上酒店的可能都沒有,就不在此列了。


對於風塵女子與罪犯的不殺條款,恰恰展現了水滸價值中的兩個層面。其一是對於弱者的同情,且弱者的認定是主觀的,並沒有從從結構上徹底反省產生的論述作為基礎;其二是對於好漢(某種程度上,可以是相對於弱者的強者)的人格審美,這是一份浪漫的英雄惜英雄之情,因著對方是條重情重義、有血有淚的漢子,是以打從心裡認可。只要得到「好漢許可」的人,無論是身懷絕技,抑或重情仗義,都夠資格上山結拜,坐一頭領席位。




而此處所說的,對於弱者主觀的認定,正顯示出水滸世界裡「正義」面對結構問題時的簡陋與無力。就女性角色而言,《水滸傳》對於風塵女子採取的,基本上都是一種同情乃至肯定的態度。除了十字坡酒店的店規,書中後半部串起宋江與皇帝「趙官家」的重要人物,汴京名伎李師師,更是此一人物之典型。


無論是賣藝的藝伎,抑或賣肉的色伎,在《水滸傳》中的地位,也反襯出另一類女性角色的醜化與貶抑。


這類女性角色在書中被描寫為「淫之婦」、「蕩之婦」,下場都是被梁山好漢「大快人心」的殺害,諸如著名的潘金蓮,以及宋江所殺的閻婆媳,都是這類人物的典型代表。然而,在水滸世界提供的視角裡,我們很難感受到這些女性實際上一直活在結構的縫隙中,苦苦掙扎著。


於是,在《水滸傳》的價值體系中,孫二娘可說是一等一的女性角色了。她不是嬌弱柔媚的女人,自然不會是敗壞倫理道德的淫之婦,但她亦不能是知書達理的良家婦女,否則上不了梁山。是以,孫二娘以近乎風塵女子的形態登場(《水滸》原文寫孫二娘出場:「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紐。」幹的是殺人劫財的勾當,但又同時在丈夫面前扮演一個順從的角色,即便家業繼承自父親,最後仍依了張青所要求的新規矩。


而除了故事前期與武松有過幾番談話,孫二娘同大部分角色一般,在小說後半部幾乎是噤聲的。當然,這也顯示出孫二娘與丈夫張青,充其量只是一個功能性的角色,在後期的劇情發展中可有可無。(張青後來折在亂軍之中,草草一筆帶過。孫二娘痛哭一場後,不久後也被飛刀殺死)孫二娘真正的表現,大抵在夫妻二人與武松的一段緣分後就結束了。




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孫二娘與武松之間的情誼,依然是依附在張青與武松的兄弟情之下。與武松談輩分、論交情,稱兄道弟的是菜園子張青,而不是母夜叉孫二娘;說話的是丈夫,妻子只是理所當然地被算在這份交情之內。


孫二娘真正的性格,僅凸顯於她與丈夫間的對話中。她可以笑罵張青的老實,可以為武松作未來打算。她重情重義,只可惜在《水滸傳》的格局中沒辦法有太突出的表現。更重要的,孫二娘在水滸中的正面形象,仍舊不脫父權價值框架的審視,即便再精明幹練,依舊走不出這層限制。但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一位特殊的角色,方能讓我們找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切入點,看見細節處透露的結構問題。


《水滸傳》不完美、亦不進步,他透顯的是舊社會裡的諸多框架與束縛,有顯有隱,顯者如英雄末路,這是作者有意的經營;隱者則如女性的噤聲、道德的束縛,這則可能是連作者都未曾跨越的限制。我無意藉由任何進步價值,審視舊時代之經典,甚至以之判定其文學成就。但身在新時代的我們,總必須透過一個又一個更新的視野,去檢視舊時代的的傷口,以思去路。



相關焦點

  • 在水滸傳中,醜陋無比的孫二娘為何對武松如此好呢?答案很簡單
    相信大家對於《水滸傳》再熟悉不過,其中的108將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雖然梁山泊裡面都是人人稱道的好漢,但是小編認為真正能夠配得上好漢的寥寥無幾,個人看來只有武松、魯智深、晁蓋等人才有資格稱的上好漢,其餘的要麼有名無實,要麼只會投機取巧,而宋江則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是最虛偽的,但是也是最善於駕馭眾好漢的
  • 《水滸傳》中,孫二娘戰死,武松為何痛哭流涕?
    張青孫二娘和武松三人關係雖然情同兄弟,孫二娘在小說中確實死的比武松早,一些編劇對於武松的情感具象化了,試問哪一個親人去世焉能不傷心?武松是一個非常有自己原則的男人,並且在作者施耐庵的筆下武松不可能與任何女性發生關係,當初潘金蓮那麼引誘武松,武松也無動於衷,所以,武松與孫二娘之間沒有私情哦。武松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缺親情的人,武大郎是他的親情依靠,但是武大郎被潘金蓮給害死了,武松報完仇之後被發往孟州,最終在十字坡遇見了孫二娘,就這樣武松與孫二娘的故事就展開了。
  • 《水滸傳》中孫二娘拍過《封神榜》,大尺度是傅藝偉版無法相比的
    《封神榜》在幾十年中,前前後後被翻拍了好多版本,有傅藝偉版,範冰冰版、林心如版等等。很多人不知道,還有梁麗版。 很多人認識梁麗也是從多年後的《水滸傳》中熟知的,她飾演的孫二娘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今的她一直單身,是不是也拍一些影視劇,五十多歲了容顏未變。
  • 《廬山戀》郭凱敏搭檔「孫二娘」 四川造電影《扶貧主任》成都首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1979年,電影《廬山戀》中傻氣憨直的耿樺,與演員張瑜演繹了銀幕上的經典愛情;41年之後,郭凱敏自導自演《扶貧主任》,他邀請了曾在《水滸傳》裡飾演「孫二娘」的演員梁麗,兩人在片中伉儷情深,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 山東放豬娃,養豬時挖出孫二娘藏的黃金,一夜暴富卻家破人亡
    我們只是知道《水滸傳》裡面有一個名叫母夜叉—孫二娘的英雄,但是卻不知道她曾經在上梁山前埋藏了大量的黃金。卻在幾百年之後被山東的一個養豬娃卻挖出來了,然而不久之後他就慘死了。孫二娘埋藏的黃金我國經典作品《水滸傳》也被人們稱之為《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當中105位男人在小說中都是頂天立地的人物,可是那三名女性在當時也是響噹噹的人物。
  • 武松為孫二娘之死而痛哭流淚,她的儀腸義膽值得武松為之動情
    在電視劇《水滸傳》中,孫二娘替武松擋排刺而死,武松抱著口吐鮮血的孫二娘,淚流滿面,哭得十分傷心。a、這是影視劇中二次創作,原著《水滸傳》中沒有此番描寫。b、電視劇中武松與孫二娘初次交手,有貌似「調戲」的不雅之舉,但這與男女之情無關。
  • 孫二娘死前藏18箱黃金,無意間被人挖出,結果怎樣?
    108將是《水滸傳》裡非常經典的人物,不過這些人絕大多數是大老爺們,只有孫、扈、顧3人是女英雄。就拿孫二娘來說吧,她雖出鏡率不高卻也十分有特點。孫二娘人稱母夜叉,是菜園子張青的媳婦兒。按原著劇情,張、孫2人在山東馬陵山開了家酒店,不過卻帶有「黑店」性質。
  • 同是《水滸傳》中的女將,她能夠得以善終,她卻被玷汙清白
    二、孫二娘 孫二娘,號稱「母夜叉」,在梁山108位將領中排名103。 隨後武松和孫二娘的丈夫張青結拜成兄弟,因此稱孫二娘為「嫂嫂」。 在新版《水滸傳》中,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編劇竟然增加了「孫二娘前傳」—— 她本與父親相依為命,結果有一次父親好心救助四個乞丐,不成想乞丐恩將仇報,將她父親殺死,而孫二娘沒能逃出魔掌,同樣被乞丐蹂躪。
  • 論《水滸傳》中女英雄的悲劇
    Key words:Water Margins; Heroines; Tragedy前言《水滸傳》是一部歌頌農民革命的文學傑作,也是一部現實主義巨著。書中塑造了眾多男性英雄的光輝形象,也塑造了為數不多的女英雄:孫二娘、顧大嫂、扈三娘。
  • 《水滸傳》中有沒有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水滸傳》中有沒有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水滸傳》中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至少有這三處:第一個細節是孫二娘孟州十字坡酒家的血腥;第二個細節是宋江禍害秦明的手段令人髮指;第三個細節是黃文炳死得令人毛骨悚然。孫二娘第一個細節是孫二娘孟州十字坡酒家的血腥。武松刺配孟州,到了孟州十字坡酒家,他早就對孟州十字坡酒家的名聲有所耳聞,甚至把江湖上流傳的話都記得滾瓜爛熟: 「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
  • 108條梁山好漢中,這8個人完全是來湊數的,可有可無
    文章作者:琢磨君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講述了108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為什麼非得是108條梁山好漢,而不是其他數字呢?顯然是作者施耐庵精心設計編排的: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
  • 《水滸傳》中的武松為什麼終身不娶?
    關於武松的姻緣,在《水滸傳》中,施耐庵給武松安排了三場可能的姻緣,但次次對武松本人來說都是極大中傷,一次一次催婚了他對婚姻的心存美好和嚮往!對武松來說,打虎英雄出身的青年豪傑,天下女子對她幾乎都是一見傾心的,而且施耐庵在《水滸傳》中,也是給武松安排了看似原本可以完美人生的三場婚姻機會:第一場,潘金蓮。第二場,張玉蘭。第三場,孫二娘。
  • 孫二娘藥翻頭陀,為何留下他的度牒?千萬別小看了宋代的度牒!
    十字坡的孫二娘用藥麻翻了一個頭陀,把他的肉用來做饅頭的餡兒,而留下他身上的那道度牒。度牒,就是僧尼道士等出家人的證書。它始於唐代天寶年間。《唐會要》云:「程天寶六年(747),制僧尼道士令祠部給牒。」孫二娘殺了頭陀,按理說,不應該保留那道頭陀的度牒,因為那樣,就等於留下了一個殺人的罪證。可是,她不怕冒險,硬把它留下。這固然出於她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同時,也因為度牒是個有用的東西,要用很大的一筆錢才能買到。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開始公開出賣度牒,而且把它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方面。
  • 《水滸傳》中有108將,卻僅有三位女好漢,最終下場如何?
    ——《水滸傳》引言不可否認水滸傳中的故事精彩絕倫,其中的人物更是性格鮮明,但是作者在對女性人物的描寫,也有頗多解釋不通的地方。這幾個女性的出現讓整個水滸傳多了幾分柔情,但是這幾分柔情背後,卻又是悲情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數梁山三位女將的下場。
  • 《水滸傳》裡,孫二娘在酒裡下藥。它無色無味。武松是怎麼發現的
    舊史中的心論《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水滸傳》中,有108位英雄,都是被迫造反,最後成為好兄弟。其實,沒有不打不相識的英雄,沒有不打不相識的熟人。武松,孫二娘其實就是這樣。孫二娘的性格非常鮮明。
  • 98版《水滸傳》美女現狀,2位銷聲匿跡,「潘巧雲」參演蔣欣新劇
    這部劇雖然是以男性為主,但劇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女性角色都是美女,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那麼今天讓我們來看看當初本劇中的七大美女如今都怎麼樣了呢?第一位:潘金蓮雖然她不是第一個出現的女角色,但絕對是比較出名的,她本來是武大郎的妻子,卻因為和西門慶有染,毒殺武大郎,最後兩人惡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所殺。
  • 水滸傳的三位女將,只有一人得以善終,而她卻被流浪漢玷汙了清白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四本書,每一本讀下來,你都會發現,這四本書中講述的人物故事,最終的結局都不是美好的,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以悲劇結尾。尤其是《水滸傳》,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中最後有幾位是善終的?
  • 盤點《水滸傳》中真正能稱得上好漢的人物
    《水滸傳》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的是108將在亂世當中齊聚水泊梁山,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他們全部都稱自己做好漢,可是在這108人品質確實參差不齊,並不是每個人都對得起好漢這一稱號,比如十字坡賣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孫二娘,菜園子張青,吃人心肝的矮腳虎王英,錦毛虎燕順,白面郎君鄭天壽
  • 水滸傳中,打虎英雄武松叫店家篩一碗酒,為什么喝酒要用篩呢?
    水滸傳中,打虎英雄武松叫店家篩一碗酒,為什么喝酒要用篩呢?篩酒,很可能就是某地方言「斟酒」的意思。但是從《水滸傳》前後文來看,這個「篩」很有可能並不是指的過濾,更有可能是和「盛」或者「斟」是同義詞。比如孫二娘下藥這段:婦人自笑道:「這個賊配軍正是該死!倒要熱吃!這藥確是發作得快!那廝便是我手裡行貨!」
  • 看綽號猜《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描寫農民戰爭的白話小說,書中塑造了108位個性鮮明、形象豐滿的梁山英雄形象。小師出一道題,來一起挑戰一下吧!問:《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108位好漢個性鮮明,下列選項中主要人物及其綽號對應錯誤的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