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黨的溫暖送到每一個貧困群眾心坎上

2020-12-16 農視網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肖意

七月裡,豔陽天。

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曲灘村頭,一車車混凝土倒入已紮好鋼筋的房屋基礎中,看著盼了很久的房子終於開始建設了,65歲的劉玉清高興地合不攏嘴。

「多虧了深圳市貿促委駐村工作隊的薛遠鵬隊長,沒有他的幫助,我不敢想還能住上自己的新房。」劉玉清開心地盤算著,「如果順利的話,8月中旬就可以搬進新房子啦。」

劉玉清是曲灘村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的47戶143名貧困人口之一。

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住房就業上學等民生問題……提起薛遠鵬,曲灘村沒有跟他不熟悉的村民,沒有他不清楚的村民村情。

作為深圳市貿促委派駐曲灘村的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到崗駐村一年多來,這個西北漢子一頭扎入基層、融入群眾,按照深圳市貿促委的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多措並舉,全力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努力壯大集體經濟,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努力提升農村綜合治理水平,熱心幫助困難群眾和殘疾人員,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無房貧困戶,將圓住房夢

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曲灘村民眼中,借住在出嫁女兒家中的劉玉清,這輩子可能都無力建起自家的房屋了。

劉玉清夫婦都在60歲以上,沒有勞動能力。在珠海打工的兒子因文化水平較低,工資也是常常入不敷出。為了生活,劉玉清之前一直給一家物業公司做保安,夫婦一直在河源市租房居住。去年,因為年紀大了,保安工作也做不成了,家裡沒房子,老兩口只好借住在女兒家裡。

脫貧奔康路上不能讓一個群眾掉隊,要把黨的溫暖送到每一個貧困群眾的心坎上!

在詳細了解劉玉清家庭情況後,薛遠鵬立即向深圳市貿促委匯報,得到單位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要求駐村工作隊在政策範圍內全力為該貧困戶解決住房問題。

有了單位的重視和支持,薛遠鵬幹勁更足了,他多次上門找劉玉清,詳細介紹了2019年東源縣鼓勵無房貧困戶建房的幫扶政策,鼓勵他要充分珍惜和把握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在村裡修建一套養老的房子,改變長期租住、借住的現狀。

沒有獨立宅基地、缺少建房資金……薛遠鵬與村兩委幹部前前後後為劉玉清選擇了4塊建房用地,最終在他菜地附近找到一塊合適的建房用地,並做通了菜地涉及到的其他3位村民工作;薛遠鵬還和村黨建指導員陳可光一起籌集了6500元,幫助劉玉清支付了土地轉讓款。

建房用地問題好不容易解決了,但新問題又出現了。因為該地塊施工作業面小、施工難度大、高速涵洞限高導致施工機械無法入場、建房總價低等原因,薛遠鵬聯繫的多個建築施工隊都不願承包這個工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努力,最終,被薛遠鵬執著勁頭感動的一家本地施工隊願意接活,劉玉清的房子終於開始建設了。

「薛隊長是個好人,比親人對我們還好,幫我們實現了住新房的夢想,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他。」劉玉清的愛人何貴嬌激動地告訴記者。不遠處,忙乎著的劉玉清看著剛剛完成的新房地基,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重點貧困戶,確保不返貧

高國強是曲灘村的重點幫扶貧困戶,家裡共5人,人口多,勞動力少,兒子高小亮因為車禍裝了義肢,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兒媳婦離家出走多年未歸,家中還有一個4歲的孫女,全家收入來源主要依靠63歲的高國強和兒子平日裡打散工,另外耕種有3畝地、養了50多隻雞,屬於重點幫扶鞏固對象。

結合高國強家的實際情況,薛遠鵬在市貿促委支持下,為高家開出扶貧「藥方」,想方設法提高其家庭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首先要讓高國強一家的生活有基本保障。薛遠鵬多方努力,妥善解決了高國強兒媳婦離家出走多年但沒辦理離婚手續無法辦理低保的問題,在鎮民政部門和村裡協助下,最終為高國強一家辦理了低保。

打散工時,高小亮不小心摔了一跤,義肢損壞了,無法維修,但更換一個新的義肢要價1萬多元,況且醫保無法報銷,而高家也拿不出這個錢。得到該消息後,薛遠鵬積極爭取深圳市貿促委的支持,使用單位自籌資金為高小亮更換了新的義肢,並針對高小亮的實際情況,經多方協調,為其爭取到鎮裡三防值班的公益崗位,幫其實現了穩定就業。

「薛隊長對我們一家很好,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困難。」高國強拉著記者的手反覆說,「衷心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深圳市貿促委多年來的無私幫助,我們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實施產業扶貧,激活造血功能

曲灘村地處一江兩岸。美麗的東江帶給曲灘村秀美風光的同時,也因生態保護制約著村裡的經濟發展。

如何發展適合曲灘村的環保產業,快速提升村集體經濟,是市貿促委、薛遠鵬和前任駐村隊長思考最多的問題。

「5年來,市貿促委堅持黨建引領,多措並舉,全力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薛遠鵬說,市貿促委先後籌集並投入各類幫扶資金910萬元,按照「一戶一策」的精準扶貧模式,探索實施了光伏電站、黃牛和土雞養殖、資本性投資入股、種養生產資助、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一大批產業和民生項目,推動曲灘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2016年的5萬多元增長到目前的31萬元,貧困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最初的不足4000元提升到目前人均14913元,貧困戶自身「造血」能力不斷增強。

「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薛遠鵬說,為鞏固脫貧成效,提升脫貧質量,壯大集體經濟,打造農業旅遊亮點,確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無縫對接,深圳市貿促委結合村集體發展意願,充分利用曲灘村水資源豐富的優勢條件,全力幫扶曲灘村積極推動荷花蓮子產業和精釀啤酒坊項目。

「我們利用村裡60畝無法耕種的土地,建設荷花池和步行棧道,探索發展特色荷花蓮子產業和特色農業旅遊觀光項目。」薛遠鵬說,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立項審批,預計總投資230萬元,計劃今年8月動工,11月底前完成項目建設。

「7月30日,咱們村裡的義合精釀啤酒坊項目正式投料試產了,8月中下旬就有啤酒喝啦。」薛遠鵬告訴記者,「作為促進消費扶貧的一項工程,該項目計劃投資70萬元,預計今年8月份建設完成並開始生產,屆時可為曲灘村直接增加10多個就業崗位,並帶動周邊餐飲、旅遊觀光、特色民宿產業發展。」

「疫情對於曲灘村培育多年的竹鼠特色養殖產業是滅頂之災,也給竹鼠養殖貧困戶脫貧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薛遠鵬說,今年3月6日,鎮裡統一組織對存欄的489隻竹鼠進行了無害化填埋處置,造成竹鼠養殖貧困戶直接損失約24萬元,貧困戶一下失去了發展方向,並且存在重大的返貧風險。

「一定要迅速平穩完成竹鼠特色養殖產業轉產。」看到高官新等養殖貧困戶們難過、茫然的表情,薛遠鵬在心裡暗暗發誓:結合實際為貧困戶儘快尋找新的致富產業,絕不能讓疫情影響任何一名貧困戶的脫貧奔康進程。

薛遠鵬迅速梳理了疫情對全村貧困戶帶來的影響和衝擊,詳細向市貿促委進行了報告。市貿促委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對策,出臺了詳細的復工復產和特色養殖轉產工作方案,籌措安排17萬元轉產補貼資金,幫助貧困戶立即開展香菇大棚種植、土雞養殖和入股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等轉產項目。

轉產項目早建成一天,貧困戶的損失就少一天。

為了爭搶轉產時間,降低轉產成本,幫助貧困戶獲得更大收益,薛遠鵬在辦理縣轉產補貼手續的同時,通過網際網路採購平臺,幫助貧困戶改造竹鼠養殖場地,購置香菇種植設施和香菇菌棒,修建養雞圍欄、雞舍及購置雞苗,並赤膊上陣,負責收貨、運輸、安裝,為轉產搶得了時間,將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降至最低,在竹鼠填埋處置後1個月內就完成全部轉產工作,實現了快速轉型、快速見效。目前,2戶貧困戶已走出疫情影響,新的產業也慢慢開始取得收益。

美麗的東江從曲灘村中穿流而過,街道寬敞整潔,村民房屋白牆黛瓦,在藍天碧水間煞是好看;新修建的文體廣場、汙水處理廠等民生工程,讓這個曾經的省定貧困村,在「蝶變」中煥發無限生機。

(作者:肖意)

相關焦點

  • 【駐村典型】把特色產業送到貧困群眾的心坎上——黃初平
    把特色產業送到貧困群眾的心坎上——記宣威市得祿鄉河艾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黃初平  金秋十月,記者走進宣威市得祿鄉河艾村的貧困戶家裡,只見各家各戶門前的場地上曬著一片又一片紅彤彤的辣椒。老人和兒子、兒媳們圍坐在一起,一邊用剪刀剪摘著莖稈上的辣椒,一邊有說有笑,憧憬著今後火紅的日子。
  • 區委書記率隊開展節前走訪慰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
    1月20日下午,市政協副主席、區委書記韓軼率隊開展2020年春節前走訪慰問工作,前往我區勤務卡點、駐雙武警部隊和社區,看望公安幹警、老黨員和環衛工人,慰問困難群眾,代表區委區政府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致以新春問候和誠摯祝福。
  • 懷化:把監督做到貧困群眾心坎上
    懷化聚焦各環節加強政治監督,嚴查處、實整改、強弱項,全力護航脫貧攻堅——把監督做到貧困群眾心坎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米承實 唐黎12月中旬,寒潮來襲,漵浦縣大江口鎮小江口村脫貧戶舒元寸悠然地端坐在堂屋裡烤火,沒了昔日的煩惱。
  • 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區
    從種香蕉到種辣椒,再到見證靈丘農業技術上的一次次突破,他認為扶貧隊給靈丘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己也長了見識,故事更是說不盡、道不完、講不夠。「我們的手是拉在一起的,心是相互映照的,用我們老縣委書記的話說,團中央來,是我們靈丘人民的福氣,我能感受到。」他說,這份真情體現在每一隊的每一個隊員身上,「他們帶著感情來,我們也帶著感情回報」。
  • 【哈拉海鎮興隆堡村駐村工作隊: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長春市農安縣哈拉海鎮興隆堡村駐村工作隊: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2020-12-16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豐順縣領導節前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
    在春節來臨之際,豐順縣領導曹志輝、何火營、吳偉明、譚杭、廖月芝等分別率隊開展節前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為一線工作者、老黨員困難群眾送去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 「脫貧攻堅」送米送油送棉衣……把溫暖送到貧困戶的心坎裡
    wennuan讓貧困群眾溫暖過冬近日,尼山鎮機關幹部進村入戶到全鎮740多戶貧困群眾家中開展為貧困群眾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讓貧困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確保他們溫暖過冬、安全過冬。尼山鎮把幫助貧困群眾溫暖安全過冬作為一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貧困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該鎮拿出專門資金,為貧困群眾購買了生活用品,幫助貧困群眾修繕房屋。機關幹部深入到各自幫扶貧困群眾家中,進行走訪慰問,為貧困群眾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 把黨的聲音傳播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把黨的聲音傳播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www.gxbszx.gov.cn  2020-12-21 09:02  閱讀:384次  作者:莫有合  編輯:吳黃蘭  來源:右江日報
  • 淄博保稅物流園區:把業務窗口搬到群眾身邊 把服務送到百姓心坎
    沒想到咱園區主動上門來詢問,仔細講解政策,真是把服務送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裡。」近日,家住淄博保稅物流園區衛固村村民高興隆激動地說。△園區便民服務中心開展「計生宣傳趕大集」活動正如高興隆所說,淄博保稅物流園區黨委將便民服務作為貫徹落實「一號改革工程」工作切入點,實施「服務群眾用加法」工作模式,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實施便民服務升級工作,把業務窗口搬到群眾身邊,把便民服務送到百姓心坎裡。
  • 安徽肥西銘傳鄉:貧困群眾感恩黨 抗擊疫情添力量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快、蔓延的勢頭大,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恰逢村裡號召群眾共抗疫情,守護家園,他第一個衝進村部報名成了墩塘村一名群防群控的交通勸導員。「守路口、做勸導、發放預防疫情一封信、給過往司機測量體溫」,從不叫苦叫累,他告訴筆者「黨給了我關懷和溫暖,給了我希望,只要用得著我的地方,我有的是好精神和一把子力氣,可以一直幹,直到疫情真正結束!
  • 把好故事講到群眾心坎上
    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區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時代主題,充分利用第一手鮮活素材,用藝術的語言,把寧夏的好故事講到群眾的心坎上,用文字、畫筆、鏡頭、音符等元素記錄所見、所聞、所感,創作了一批主題明確、時代特徵鮮明的優秀文藝作品,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光澤供電:把黨的溫暖傳遞到員工的心坎上
    今年以來,光澤供電公司常態開展「有事找黨組織」工作,注重從政治上關心、思想上引領、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愛四個維度,著力解決員工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讓員工「有事找黨組織」,有事隨時能找到組織,依靠組織。 該公司營銷支部在開展員工思想動態調研的工作中,有員工反饋工作壓力大,精神容易緊張疲勞,從而造成身體的不適。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建達:「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德州各級各部門積極應對 確保百姓溫暖過冬
    德州市委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 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日前,德州市委、市政府以市「兩辦」名義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紮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通知要求,各個有關部門單位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紮實做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工作,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 漳州市第三醫院:為困難群眾送溫暖
    近日,在龍文區民政部門的組織下,漳州市第三醫院開展新春扶貧慰問活動,將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本次慰問活動共計向龍文區1417戶低保戶、特困分散供養人員發放了慰問品。慰問人員與困難群眾促膝而談,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面臨的困境,鼓勵他們要勇敢面對困難,自強自立,積極樂觀地生活,並向他們送上新春的祝福。
  • 溫暖直達遠冬牧場
    12月14日,杜爾根村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及下沉幹部組成的慰問組踏雪深入野布、託特哈拉一帶的遠冬牧場,看望慰問轉場到此地的牧民群眾,為他們送去了麵粉、清油、大米、茶葉等慰問品,同時也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 新北街道:專項經費用到群眾「心坎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群眾的滿意來自新北街道用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真正為居民群眾辦了實事、做了好事、解了難事。為切實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街道各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切實發揮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的作用,把經費用在群眾「心坎上」,讓轄區群眾收穫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陝西武功:讓黨的好政策在南立節村落地生根
    同時,他籌備了愛心超市,鼓勵貧困群眾參與村上的公益活動,用勞動兌換愛心積分,攢積分兌換所需物品。「這寬闊明亮的大廣場真的讓我們的生活一下子不一樣了,白天村裡的孩子們在這打籃球、打桌球,晚上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跳廣場舞、健身操,熱鬧的很,男女老少都很開心。」在廣場陪孫子玩耍的王大娘說道。
  • 讓愛助聽,淄川區把溫暖送到聽障人員心坎上
    82歲的貧困聽障老人張良順說完,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1月13日上午,由淄川區扶貧辦、寨裡鎮黨委、寨裡鎮人民政府主辦,淄博悅之聆助聽器有限公司承辦的「關愛貧困聽障人士,扶貧助聽你我同行」活動在寨裡鎮土古堆村啟動。啟動儀式上,悅之聆負責人嶽茂磊向淄川區扶貧辦捐贈200套寶爾通助聽器,價值近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