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程振偉 王琛 卞廣旭
杭電有一個宿舍,住著4個小哥,最近他們陸續畢業離校,但他們「全宿舍考上研究生」的事情,讓學弟學妹們津津樂道。
要說今年研究生擴招,全宿舍考上研究生的並不少見,但這個宿舍的「集體考研上岸」,用輔導員賈鵬飛老師的說法,則是「宿舍內存配置好」。而宿舍有3位小哥,則把經驗歸結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杭電生活區21號樓307宿舍,住的分別是姜揚軍、吳嘉誠、李放,和江鑫傑同學。他們分別考入的是中科大軟體學院、東南大學網安學院、華師大計算機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考得學校都很不錯,或者是特色大學的最王牌專業。姜揚軍、吳嘉誠、李放三位同學口中的「車頭」,就是江鑫傑。「他和我們是同齡,但在學習特別是考研上,是他『扛』著我們走」。
有考研「主心骨」
「我覺得我們的考研,雖然大家考的專業都不一樣,但有點團隊作戰的味道,而且我們有主心骨,就好比指揮官。」姜揚軍同學說。
「我覺得我們的考研,一點也不慌張,就是按部就班來。什麼階段幹什麼事,科學高效備考。控制複習節奏的,就是我們稱其為江總的江鑫傑。比如英語複習,什麼階段背該單詞了,什麼階段該重點抓作文了,江總的『指導』科學而 精確。大家一起上岸,顯得水到渠成。」吳嘉誠說。
「我覺得『江總』對大家幫助最大的,就是他的自律精神,從大一開始,他就幾乎每晚都11點上床睡覺,上床了也不玩手機,慢慢全宿舍都自覺早睡,這個習慣在考研過程中特別好,精力充沛學習效率也高。」李放對記者說。
對室友的「高評」,江鑫傑顯得很不好意思。不過在記者看來,大家的「共識」,是發自肺腑,而且因為「集體在考研中受益」得到自恰。然而江鑫傑也承認,「307宿舍的考研氛圍,真的沒話說。」
晚上搞「宿舍跨學科研討會」
對同學們「學霸宿舍」的稱呼,四人都連稱「肯定不是」。江鑫傑自嘲「勉強算學霸吧」。江鑫傑來自杭電有名的「學霸學院」——會計學院。因為班裡學霸太多,而自己「只是拿過2次二等獎學金」,江鑫傑「不敢稱學霸」。但江鑫傑肯定也不是「專為考研來的」。他是會計學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帶領同學們搞各種競賽。而且自己作為核心成員拿過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的國家三等獎。「真正全力考研,也就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吧。」他說。
而其他三名同學,真正開始考研也是在2019年初。這三名同學,都經歷過基於個人學習興趣的「轉學院、專業」,而且有的還是「從文到理的乾坤大挪移」,所以在新學院,開始時談不上成績有多優秀。「但有一點很好,大一大二時,因為江總的存在,宿舍裡的學習氛圍特好,大家專業不一樣,可是在江總的帶動下,我們常常在宿舍搞跨學科研討,這幾乎成為每天晚上10點到11點的固定節目。」姜揚軍家住杭電所在的杭州市內,為了不錯過和室友每晚研討的機會,他連周末都很少回家。
誰懈怠就是「擾亂軍心」
而從大三下學期,全宿舍都正式準備考研開始,這種「宿舍團隊學習」方式,發揮出了優勢。江鑫傑因為自己的優秀成績、自律精神和熱心性格,自然而然成為大家的「主心骨」「考研指揮官」。「江總和我平常是在宿舍學習的,而其他兩位在圖書館,在宿舍學習需要有很大的自律,在江總帶動下,我在宿舍學習也能心靜如水。江總涉獵範圍廣,我不會的常常向他請教,他大多能幫我解決。平常來找他問問題的同學,也很多,他都樂於解答。」吳嘉誠說,宿舍是大家考研備考的「大本營」,考研期間大家自覺不在寢室打遊戲,否則會被認為是「擾亂軍心」。
「平常我們注意到,高校同學們之間,也有很佩服在某方面表現很優異同學的傾向,比如稱呼誰誰誰『大佬』『某總』『智能車神』「ACM夢之隊」而不是簡單的稱呼誰誰誰「學霸」,其實這不是嫉妒,而是希望自己向他們學習也能進步的心理傾向,」在輔導員賈鵬飛老師看來,高校裡同學們之間「見賢思齊」的氛圍很重要,「307宿舍自發形成以江鑫傑為主心骨的學習共同體,在考研、競賽等方面都是碩果纍纍。」
忘宿舍合影,只能PS了
考研上岸後,307宿舍一起吃了個小火鍋。這幾個好兄弟都很內斂,記者採訪他們時,其中兩位已經回家,在記者提醒下,他們居然從來沒有一起合過影。「家人一樣,都在一塊,合影的事從沒想過,大家都想著,讀研的學校大多在長三角,以後還相約一起在杭州工作,會常聚的。」江鑫傑說。不過,有心的賈鵬飛老師,特地為4個小夥子PS了「最牛考研宿舍合影」。
中小學時,有些家長希望自家孩子能與學習優秀的同學同桌「求帶帶」。杭電307宿舍的故事,是否在說明「你有一個熱愛學習又會學習而且熱心的室友有多重要」。大學裡一個個「全宿舍考研上岸」的故事,是否也在證明「宿舍考研領軍人物也是最硬核配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