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曝光希特勒瘋狂設想:曾欲重建柏林為「世界首都」

2021-01-0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 英媒稱,希特勒對於由納粹德國統治的歐洲的展望把世界投入了造成數百萬人喪生的最血腥戰爭。這位納粹頭目瘋狂沉迷於讓歐洲大陸符合自己的邪惡理想。他曾打算推平德國首都柏林,把它重建成「日耳曼尼亞」——一個專門弘揚雅利安主義的巨大都市。

據英國《明星日報》網站6月3日報導,他對於納粹德國的戰爭能力極有自信,甚至預期戰爭將在1945年獲勝,而日耳曼尼亞將成為5年後舉辦的大型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

報導稱,倘若希特勒成功實現了他建設日耳曼尼亞的夢想,德國的這個首都會被改變得面目全非。

報導還稱,按照希特勒的首席建築師阿爾貝特·施佩爾的方案,大約10萬棟房屋、德國國會大廈和歷史性的布蘭登堡門都要被夷為平地,以便建造歐洲大陸之前從未有過的超級建築。

報導指出,在希特勒的主要願望中包括一座大型體育場,這座可容納40萬人的德意志體育場的設計草圖已經被發現。倘若建成的話,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場,其容納觀眾的能力會比第二名多出大約25萬人。

劍橋大學歷史學家理察·埃文斯爵士說,這位納粹領導人希望使改了名的柏林成為「世界首都」。他在接受《明星日報》網站獨家採訪時說:「德國當時即將成為統治世界的強國。柏林將被改名為日耳曼尼亞,並被重建為世界首都,它擁有一個巨大的大會堂,會堂的穹頂比聖彼得教堂的還要大,還會有一個規模比巴黎凱旋門還要大的凱旋門。它還將成為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城市。」

報導稱,在戰爭爆發前,施佩爾已經開始為他的宏大工程奠基,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把歐洲拖入長達6年的艱苦戰爭,他提升了自己的關注目標。事實表明,這位戰後道歉的建築師曾把猶太人趕出柏林,送往死亡集中營。然後他確保納粹奴役的勞工們為自己設想的日耳曼尼亞和其他工程生產了足夠的建材。不過,這些工程永遠都不會接近完工。

報導還稱,當形勢表明納粹德國將被盟國合力摧毀時,希特勒把更多地把時間花在了自己曾經渴望的夢想世界上。埃文斯說:「希特勒會一連幾個小時和施佩爾一起澆注新首都的模型,以此逃避令人沮喪的現實狀況。對他來說這是某個夢想世界,他肯定知道這永遠都不會成為現實了。」

相關焦點

  • 東德首都在柏林,西德首都在哪裡?
    、蘇聯、英國、法國四國所佔領,原首都柏林同樣被上述四國分別劃區佔領。 東德以位居德國東部的柏林為首都,但西德卻選擇了一個並不算起眼的小城市波恩作為首都,這就十分令人感到疑惑了。
  • 希特勒珍愛的「日耳曼尼亞計劃」,建築史上最夢幻的瘋狂計劃
    提到希特勒,許多人都會想到他瘋狂自負的一面,但許多人都不知道他究竟能瘋狂到什麼地步。即使在他一竅不懂的建築上,他的瘋狂念頭也是能讓世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其中最令人稱道便是希特勒偉大的"日耳曼尼亞計劃"。這個建築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工程至今也令許多人感到瘋狂。
  • 二戰時如果是英美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李三萬摘要:二戰最後階段,美英盟軍和蘇軍分別從東西兩線逼近德國首都柏林,而且美英盟軍一度比蘇軍更接近柏林,但艾森豪考慮到根據雙方協議,柏林戰後是由蘇軍控制,就沒有繼續向柏林推進。如果是美英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 日耳曼尼亞:希特勒的夢幻「帝都」
    任何人都不能只靠空話來領導一個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須能建造一些能讓民眾感到自豪的東西,那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建築。這並不是在炫耀,而是給一個國家以自信。」——阿道夫·希特勒1937年,希特勒的建築師,阿爾貝特·施佩爾(Albert Speer),接到了要將柏林打造成為第三帝國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Germania)的任務。重建柏林是希特勒的夢想,而施佩爾要負責實現它。
  • 德國統一之後,為什麼拋棄小城波恩,而選擇東德的柏林為首都呢?
    因為柏林在歷史上就是普魯士的首府。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柏林也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首都。德國統一的歷史很短。19世紀末,德國境內的大大小小的邦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斡旋之下,才最終實現了統一。所以,柏林歷來都是德國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中心。德意志帝國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在英法稱霸世界的時候,德國還是一盤散沙。當時,日耳曼民族組成的較為強大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南邊的奧匈帝國(後分裂成奧地利),一個是東北邊的普魯士王國。兩者都有做老大的野心。俾斯麥家族是普魯士的世襲容克貴族,其實也就是鄉紳。
  • 薦書 希特勒與柏林奧運會
    整個巨大的場地將變成世界上最大的體育設施——它擁有眾多的比賽場館、一個露天劇場、一個德國體育之家和一個閱兵場。建築師維爾納·馬馳(Werner March)負責體育場的整體設計規劃,他已經為申奧設計出了若干方案。 希特勒積極地參與建築工程的進程,提出改進的意見,時而表現出他對場館設計的不滿,他一直對奧運場館的建築設計不太滿意。
  • 兩德統一後,德國為何將首都選擇在了柏林?
    在波恩到柏林600餘裡的公路上,前面卡車揚起的塵土還沒有落地,緊跟著後面的車再次呼嘯而過。 柏林也在為了重建新都而忙的熱火朝天,家具,文件,被搬到國會大廈和政府人員的新家中。自戰敗以後,柏林人這是第一次看見希望,往昔的榮耀在向他們揮手,每一個柏林人的眼裡都有光,屬於柏林的時代即將到來。
  • 崩塌的日耳曼尼亞——希特勒與建築大師施佩爾破碎的夢
  • 希特勒的最後幾天:柏林如何陷落
    朱可夫更關注柯涅夫方面軍穿過施普雷河畔的科特布斯(Cottbus)向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所在地佐森(Zossen)的疾行,因為這將導致從南面奪取首都上流社會聚集的郊區。4月20日傍晚,柯涅夫命令他的先遣部隊「今晚絕對要攻入柏林」,而朱可夫集結第6突破炮兵師(Breakthrough Artillery Division)的火炮,開始炮轟第三帝國首都的街道。
  • 在德國戰敗前希特勒要求施泰納反擊在柏林的進攻,但要求遭到拒絕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808字,閱讀約4分鐘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56歲生日那天,總理府地下室舉行了一場慶祝晚會,戈林、希姆萊、鮑曼、裡賓特洛甫等納粹元老幾乎悉數到場,包括國防軍的凱特爾
  • 蔣介石何曾策動德國軍隊推翻希特勒?
    當希特勒決定要發動侵略戰爭時,才有將軍有重啟歐戰的疑慮,可能導致德國的敗亡,重蹈上次大戰的覆轍,遂試圖阻止希特勒。就在希特勒決定攻打捷克斯洛伐克之前,至少有三位掌握兵權的指揮官同意參與逮捕希特勒的行動,以免因捷克與英法開戰,其中包括衛戍首都柏林及其鄰近地區的司令員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將軍。
  • 刺殺希特勒最後刺客逝世 曾兩度參與刺殺行動(圖)
    1944年1月,一名22歲德國陸軍中尉打算在與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見面時引爆身上的炸彈與其同歸於盡,但計劃幾經推遲未能實施。本月8日,這名參與暗殺希特勒行動的最後倖存者埃瓦爾德·海因裡希·馮克萊斯特在位於德國城市慕尼黑的家中逝世,享年90歲。
  • 德國小木匠功虧一簣,希特勒死裡逃生,改寫世界歷史的13分鐘!
    和埃爾塞爾設想的一樣,炸彈果然炸塌了二層的樓臺,可惜,希特勒和納粹黨核心人物已經離開13分鐘了,爆炸未能給他們造成任何損傷。 第二天早上,已回到柏林的希特勒知道啤酒館爆炸事件後,暴跳如雷,下令嚴查兇手。
  • 認識德國首都:「德國最大的城市」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柏林四面被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坐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萊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 美國海軍欲重建第一艦隊意欲何為?
    據美媒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近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布雷斯韋特宣稱,為提升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力態勢,欲重組第一艦隊,並將其作為遠徵艦隊,主要負責印度洋和南亞地區。
  • 如果希特勒打贏二戰,這些都會成為現實:揭秘「日耳曼尼亞」計劃
    ,告訴世界列強一個新的德國已經崛起!▲阿爾貝特·施佩爾作為希特勒身邊的大紅人,納粹御用建築設計師,日後的軍工部長,其自然也是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的總規劃師,而阿爾伯特··施佩爾負責的重建柏林的官方計劃被稱為「帝國首都的全面建設計劃」(德語:gesamtbauplan
  • 二戰德國最忠實的盟友,希特勒丟柏林也要保住它,令蘇軍吃盡苦頭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他也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它爆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1929年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出現了一次全球性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同一時期法西斯獨裁者納粹黨頭目希特勒上臺,它為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而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希特勒奧運會:1936年柏林奧運會如何?對後世奧運會影響如何?
    1936年柏林舉行了夏季奧運會,這場奧運會被稱為希特勒奧運會,那麼,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是怎麼樣的?這場奧運會對後世奧運會有著怎麼樣的影響?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他和徒弟戈培爾成功遊說奧運會組委,將舉辦權授予了柏林。雷瓦爾德為德國魏瑪政府爭取得到了奧運會,但是民族社會黨的突然崛起,隨後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讓雷瓦爾德的處境岌岌可危,壓力巨大。
  • 「納粹」崛起背後——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的眼皮底下發展壯大的?
    就在這時,對《凡爾賽條約》大加批判,宣揚泛日耳曼主義的希特勒憑藉著個人魅力及政治宣傳得到了德國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上臺後,通過加強中央集權的方式,逐漸將總統、總理兩個職務合併,而他自己,則成為了集黨權、政權、軍權於一身的「元首」,成為元首後,希特勒在國內民族復仇主義情緒日漸高漲的時期,開始瘋狂的擴軍備戰,納粹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再一次發動了戰爭。
  • 夜讀|1936年柏林奧運會:歐文斯擊碎了希特勒的神話
    柏林奧林匹克館座無虛席,世界上最大的飛船興登堡號低空飛過來,拖曳著奧運旗幟飄在場館上空;火炬手舉著從雅典一路傳遞過來的奧運聖火奔入場內。在場館內烏壓壓十萬人面前,希特勒宣布奧運會開幕。  柏林奧運被當時的國際社會認為是個大成功。耗費巨資、宏大的奧運場地,高效的組織和管理,以及豪華闊氣、130英畝的奧運村,讓當時的國際社會讚譽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