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上映的小成本電影《夏洛特煩惱》是由開心麻花、新麗電影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閆非、彭大魔執導,沈騰、馬麗、尹正、王智及艾倫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改編自「開心麻花」的同名舞臺劇,講述了夏洛在大鬧初戀婚禮後意外重返青春並最終領悟人生、找回真愛的故事。
《夏洛特煩惱》是一部有著喜劇外殼的懷舊青春電影,片中展現的穿越元素、懷舊情感、幽默搞笑的故事情節,以及對生活的感悟都有較強的感染力與吸引力。使得這部電影在2015年一上映,就以黑馬的姿態,取得 14.41 億票房的好成績。
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秋雅的婚禮上,學生時代暗戀秋雅的夏洛(沈騰飾)看著周圍事業成功的老同學,心中泛起酸味,他假充大款,借著醉意大鬧婚禮現場,出盡洋相,惹得妻子馬冬梅(馬麗飾)現場發飆。混亂之中,夏洛意外穿越時空,回到了1997年的學生時代的課堂裡。他以為是場真實感極強的夢,於是痛揍王老師,強吻秋雅,還嘗試跳樓讓自己醒來。
當受傷的他從病床上甦醒時,他意識到自己真的穿越了時空。既然有機會重新來過,那不如好好折騰一回。他勇敢追求秋雅、奚落優等生袁華、拒絕馬冬梅的死纏爛打。後來夏洛憑藉「創作」樸樹、竇唯等人的成名曲而進入娛樂圈。 他的人生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但是內心某個地方卻越來越感到空虛。
近年來,青春電影作為一種「現象級」影片類型,打著懷舊的旗號,喚起觀眾集體的青春記憶,也在藝術和商業中取得了較好的平衡。電影《夏洛特煩惱》同樣作為國產懷舊青春電影,卻是一次創作上的新突破,藉助「白日夢」的敘事方式,將青春懷舊與現實回歸聯繫在一起。在契合觀眾消費心理的前提下又對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從而形成了一種的新的美學風格,開闢了青春電影的新道路。
01、影片採用非線性的敘事結構,使主角在夢境與現實的來去中體味人生的真諦
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窮困潦倒的中年男人夏洛,參加曾經的女神秋雅的婚禮,他借了豪車和西服準備在婚禮上大出風頭,卻被老婆馬冬梅當場拆穿,窘迫的他逃向了廁所,他打開水龍頭使他意外的穿越了,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時代,開啟了一場夢境,在夢中,夏洛的人生重來了一次,他體驗了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成功和奢華。
整部影片中,夏洛曾多次嘗試回到現實人生。第一次是剛穿越回到校園,他想起自己是冷水浸臉時穿越回來,便嘗試用冷水洗臉回到現實,以失敗告終; 緊接著他模仿小說中的慣常做法,跳樓以死亡結束穿越,醒來後還是留在 1997 年;後來夏洛宣布退出樂壇時點火燒了自己的大幅海報,周杰倫的出現使夏洛明白自己沒有在創作,不過是在偷竊。
他對夢境中揮霍無度、紙醉金迷的生活徹底厭倦,他在這種無序中體味到妻子馬冬梅的好,他要回到現實人生。多次嘗試未果,一直到夏洛在夢中的醫院含恨而終時,夢境自然結束,一直開著的水龍頭,被夏洛關掉,這個細節的設置是區分夢境與現實的標誌。
《夏洛特煩惱》打破了傳統線性敘事所固有的完整統一的敘事模式,而是採用了後現代主義拼貼式風格,藉助夢境的幫助,將幻想與現實相結合,影片的敘事格局看似零零散散,但實際上,整個電影的結構脈絡清晰流暢,情感內線完整。這種敘事手段打破時空局限,為觀眾營造奇妙的夢幻時空,也讓夢境與現實形成強烈對比,使觀眾感受不同時空荒誕情節的衝擊,同時引發思考。也因為穿越的夢境結合,讓影片不拘泥於形式,有別於其他青春電影。
此外,在電影的開頭,為了能夠更快速的將觀眾代入到電影情節中,採用了第一人稱進行敘事,利用夏洛的扮演者沈騰本身極具喜劇感的聲線進行畫外音講述。「有的人,缺鐵,有的人吧,缺鈣,而我,最缺的就是面子」,將夏洛的特點用詼諧的語言進行描述,讓觀眾迅速理解主人公的形象背景,也為後續的情節發展進行鋪墊。
電影還巧妙地運用了閃回的表現方式,比如說在馬冬梅為了保護夏洛而被黑社會欺負的過程中,電影閃回出馬冬梅與夏洛在現實生活中結婚的情節,讓馬冬梅和夏洛的現實感情和夏洛的內心世界進行一次巧妙的映照,儘管在夢境中,兩個人的關係並不融洽,但是在現實世界裡,他們之間的感情基礎一直都存著,夏洛保護冬梅的心並沒有動搖。也為後續夏洛想要回到現實做了一定的解釋。
影片裡畫外音和閃回的運用對於電影劇情的發展推動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利用畫外音和閃回能夠幫助電影更好地鋪墊前提、塑造人物的心理特徵,讓整個情節的展現更加豐滿和有感染力。在影片獨特的非線性敘事結構中,畫外音和閃回的使用,起到了解釋說明的作用,讓觀眾對影片的劇情推進更加的清晰直觀、有邏輯感。
02、影片在幽默元素組成的喜劇外殼裡,透露出批評現實的諷刺性內核
作為一部喜劇青春電影,《夏洛特煩惱》具有較強的幽默性與喜劇特點。
①人物的喜劇性刻畫
影片開場是秋雅的婚禮,秋雅是夏洛高中時期心中的「女神」,夏洛想要在婚禮上展現最好的自己。影片旁白講述到:「我要在她最重要的日子裡靈光乍現,然後永遠消失,成為她永遠觸碰不到的男神,雖然今天主角不是我,但是我要穿得最帥氣,但最悲催的是我居然和司儀撞衫了。」這個巧撞衫的小細節,不僅逗得觀眾大笑,還體現出夏洛成為「笑話」的事實。即便夏洛坐豪車,穿著昂貴的衣服,在同學眼中他還是那個「全校公認的笑話」。
馬冬梅希望夏洛能夠多注意她、喜歡她,刻意模仿秋雅的穿衣打扮,但是被人說成是東施效顰。夏洛告訴「大傻春」讓他買北京二環內的房子,「大傻春」也確實聽了夏洛的忠告,但是房價只漲了 200 元就將房子賣了出去,還特別驕傲和自豪地說「狠狠地賺了一筆」。而每次袁華與秋雅單獨出場的時候,都會以歌曲《一剪梅》為背景音樂,渲染了喜劇氣氛。
人物的刻畫是構成影片幽默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影片中每一個人物都有相對應的喜劇「標籤」,通過語言、情節與人物形象的完美結合,形成極具感染力的喜劇效果。人物與人物之間進行相互襯託,才讓每個人物的形象更加飽滿,生動,豐富的人物特徵,也讓影片的幽默化更加的多元。
②幽默元素裡體現出的諷刺效果
影片一開始就以諷刺的手法展現了夏洛的自卑。為了給女神留下美好的印象,生活拮据的夏洛不惜花重金租衣服、借豪車,並在婚禮酒店門口圍著花壇轉了好幾圈,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看見他是從豪車上下來的,讓所有同學都對他刮目相看。但是,隨著馬冬梅的出現,將夏洛衣服是租來的事實講出來,更揭穿了夏洛沒有工作,靠著馬冬梅風裡雨裡的辛苦工作賺錢養家,他還硬要在同學面前裝作風光有錢。
除了人物,電影《夏洛特煩惱》中還出現了許多對社會現象的諷刺。比如電影中王老師不但暗示學生對其行賄,還用侮辱性語言罵學生。而對於父親是區長的袁華,王老師的態度就大相逕庭,充分體現了對現實生活中不公平現象的嘲笑與諷刺。這些拜金現象、教育歧視、權利崇拜等讓觀眾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帶來種種反思,使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教育意義。
諷刺是喜劇類電影常用的表現形式,《夏洛特煩惱》通過用人物的諷刺和社會的諷刺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將這部喜劇電影的荒誕性內核表現得淋漓盡致。創作者獨特的觀察視角與創作理念,揭示出了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與問題,從而體現出人性的弱點。藉由幽默元素的外衣,體現出一定的批判性,讓影片有超脫於青春喜劇片的現實意義。
03、懷舊的審美意趣,喚起了觀眾的集體記憶
作為一部懷舊青春電影,《夏洛特煩惱》將穿越的時間點設置在 1997 年, 當夏洛從學校中走出來,驚訝地發現街道上響起的是「公元 1997」的歌聲,看到的是歡慶香港回歸的條幅。這樣的時間節點設置喚起了觀眾的集體回憶。
①聽覺上的懷舊記憶
電影出現的第一首歌是在夏洛無法接受回過去的事實,他衝到大街上,響起了音樂《公元 1997》; 追求女神秋雅的時候,翻唱盜用樸樹的《那些花兒》,許巍的《曾經的你》; 之後成名了還唱了周杰倫的《雙截棍》《菊花臺》。這些耳熟能詳的懷舊歌曲,喚起了觀眾的青春回憶,感染了觀眾的情緒。
電影中的插曲,那英的《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也起到了推動劇情的作用。在夏洛一次次傷害馬冬梅的時候,便出現這首歌,這首歌曲的歌詞也概括了他的迷茫: 「你以為一切都是沒選好,得到的和想要的對不上號。你以為時間可以重來,換個人當主角愛情就會天荒地老。」還有夏洛原本要為秋雅唱的情歌《一次就好》,前兩次嘗試,都被馬冬梅打斷, 直到最後他頓悟心中原來深愛著馬冬梅,歌曲才完整地唱出。
這些歌曲的使用具有懷舊情懷,利用了人們對於那個年代的音樂記憶,刺激了觀眾內心。但又並非僅僅只是兜售情懷,這些老歌的運用點明了時間,呼應了穿越的主題,同時又不落俗套,通過歌詞說出夏洛的心聲,暗示了情感走向,表達出電影中人物的具體處境心情,輔助劇情的發展。
②視覺上的懷舊氛圍
在影片中,大春和夏洛在打遊戲時遭遇小混混,對方的打扮模仿的便是對戰格鬥遊戲《拳皇》中的人物八神;在學校裡,夏洛的課桌上貼滿了日本動畫片《灌籃高手》的貼紙;馬冬梅為了阻止夏洛和秋雅調情時,故意拿著一本舊版的《中國近代現代史》課本說「秋雅, 我有道題不會算,你幫我看看唄」去分開二人。
袁華假裝在寫作業而實際上在電腦前看美女照片時的笨重的老式顯示器; 以及公共空間中的街道、火車站、公共電話亭等,這些具有懷舊性的符號,是屬於80後的年代記憶,給觀眾塑造出一個20世紀末的時空印象。
在夏洛穿越的夢境中,這些視覺符號都是以暖色調出現的,代表了浪漫和希望的碎片組合,營造出溫馨的氣氛,代表了夏洛無憂無慮的青春時光。與現實中夏洛落魄、潦倒、不如意的形象形成對比。夏洛在這些被美化的視覺符號所組成的美夢裡,沉淪享樂、迷失自我,直到美夢破碎,他才從挫折中認清自己。
總結一下
《夏洛特煩惱》通過夏洛的穿越之夢,讓觀眾和夏洛一起回到了20世紀末,短暫的感受了一段記憶中的青春年少生活。在喜劇元素和懷舊氛圍的雙重構建下,依託著影片非線性敘述的特殊結構,使觀眾得到一種和諧而統一的情緒釋放。並在輕鬆搞笑的同時引發觀眾的思考,年少時光已經逝去不可追憶,重要的是活在當下,珍惜身邊的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