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全稱為藝術類高考生,是按照所學習的藝術特點劃分的部分學生群體,一般分為美術和音樂兩大類別,高校招收藝術類專業學生時,通過在文化課的基礎上附加藝術專業加試後,按照考生取得的綜合成績進行錄取。」
由於高校對於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並沒有太高要求,成為除了天生對於藝術專業感興趣的學生之外,其他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考上本科院校的捷徑,但同時學習藝術的花費相較而言也要比文化課高上許多。
藝術生為何這麼燒錢
學習用品消耗快
說到藝術生「燒錢」這件事,美術生肯定是最具有發言權的。美術生作為藝術生中最為普遍的學生類型,在大學校園裡也較為常見。每當和他們聊天時往往會聽到他們抱怨,錢不夠花呀,材料消耗太快之類的話。
的確美術生在繪畫材料的消耗上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光是素描時所要用到的鉛筆,高中三年就要花費近千元,加上水彩、水粉、畫紙、等易耗材料,滿打滿算美術生在材料的消耗上,即便是不買一些高端品牌,一年的花費也要將近萬元。
集訓班價格高
由於絕大多數的藝術生並不是天生就開始學習藝術,大多是上高中時才開始學起,導致每天的訓練量都很大,為了趕上學習進度並在藝考上取得好的成績,藝術生往往會報一些集訓班。
這些集訓班的價格十分昂貴,通常費用在2萬到5萬不等,如果是一些名師集訓班的話,培訓費用加上住宿費,10萬以上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因此不管是美術生還是音樂生,集訓班的費用往往是導致學習藝術非常「燒錢」的主要原因。
即便是藝術生在高中和大學時的學習花費很高,畢業後找工作時往往還是較為困難,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藝術生為何不好找工作
就業範圍狹窄
不管是美術生還是音樂生,他們的就業範圍都是比較狹窄的,不像是傳統的文科或是理科專業,雖然他們在大學時期所學專業並不一定能和當前所尋找的工作對口,但由於很多知識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也能很快的適應工作的要求。如中文系的學生除了當老師之外,自然也可以勝任編輯、文秘等工作,但藝術生由於自身所學習內容的限制很難做到這一點。
社會認同度低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往往就代表了一個學生的素質和個人能力,這點不管是在人們的認知還是社會氛圍,都不得不承認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
筆者在大學時期學的是新聞專業,找工作時他們都會詢問我是不是學習播音主持的藝術生,我都會給他們解釋一番,很怕他們誤會。在此也可以看出,藝術生在尋找除自己專業外的工作時,即便學歷和其他專業學生一樣,受到的待遇卻不同,往往會被企業或個人看低。
適合藝術生的工作有哪些
美術生方面
首先是設計行業,不管是從歷年的招聘數量,還是未來的行業發展來看,設計行業都是美術生的不二選擇,不僅專業對口,並且工作環境也較為優越,十分適合美術生的學習和創作。
其次是動漫產業,隨著近些年來的發展,我國動漫產業又重新迎來了一股新的浪潮,越來越多的動漫電影進入院線和動漫周邊商品的火爆就很直接地說明了這一點,同時動漫這一天馬行空的藝術形式也很適合美術生參與到其中。
音樂生方面
學習音樂方面的同學往往都懷揣著成為明星的心,在這裡筆者十分理解,但娛樂圈的競爭和發展環境用殘酷這個詞來形容毫不為過,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錦鯉」,想要出人頭地家庭條件其中起到的作用太過重要。
我比較推薦學習音樂的同學往音樂老師的方向發展,音樂老師作為教育行業的一分子,本身工作較為穩定,福利待遇也相對優越,喜歡安穩生活的同學都可以考慮以下。
結語
學習藝術的同學往往都懷揣著一顆熱誠的心,能夠在充滿艱辛的藝術學習過程中堅持下來,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的突破和蛻變,他們與其他的大學生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們的成功同樣是經過了刻苦努力,不應該受到社會的看低。
您是藝考生嗎?您學藝術時每年的花費是多少?不妨在評論區裡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
分享最新教育動態,解析當下教育現象,您的每一秒停留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