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滿載64架「施特勞斯」鋼琴的兩輛貨櫃大貨車,從浙江德清縣洛舍鎮樂韻鋼琴公司廠區駛出,奔向180多公裡外的上海港。按計劃,這批鋼琴於9月2日從上海港「出海」,出口法國。對於繁忙的上海港來說,這只是每日通關貨物的普通一單。但對上海老品牌施特勞斯鋼琴而言,別有意義——這是上海品牌與浙江製造,在長三角「跨省合資合營」的新成果,某種程度上可以叫它「長三角牌」。
去年10月8日,浙江樂韻鋼琴有限公司與上海鋼琴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上海施特勞斯鋼琴有限公司,嘗試將老品牌走出新路子。「浙江德清團隊主要負責設計、研發和生產,上海團隊主要負責品牌的展示和推廣。雙方各揚所長,讓新品牌迅速得到市場關注。」上海施特勞斯鋼琴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軍華說,這次出口的鋼琴,便是雙方合作後研發的新型號。
去年底,企業接到來自法國的一個訂單。下單的是法國當地一位琴行的老闆,主要從事鋼琴批發。訂單量不大,只有1臺。但李軍華喜出望外,「有海外的客商關注到了施特勞斯品牌的迭代,說明合作的路子是對的。」疫情影響稍緩和後,今年6月「法國訂單」有了後續。這一次,那位法國琴行老闆一口氣訂了64架鋼琴,並對款式、顏色、設計細節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上海老品牌和浙江民營企業對接合作,有內在需求,符合市場邏輯。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