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久就到了我們2021年春節了,而人們忙碌了一年,這時候也該回家一起團聚享受享福時刻了。而一年又一年,人們總期盼來年能夠再次獲得大豐收,生活更加美好。對於人們而言,我們現在很多農事活動基本上都還是在看農曆進行辦事。
而人們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十人分餅」,這是說的什麼意思?
農曆是我國一直延續至今的老皇曆,它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現在一直在使用陰陽合曆,而農曆也一直在使用者。而在古代人們最開始使用的是幹支紀日法來記錄日子。它是我國歷代曆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俗語「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十人分餅」就和幹支紀日法息息相關。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國使用的幹支紀日法就是10個天幹和12個地支一起配對組合而成的60個幹支。二十個天幹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庚、辛、壬葵。十二個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那麼這兩組數據兩將配對在一起就可以組成六十個幹支。人們因此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記錄日子,六十天一循環,同時也被人們稱為「六十一甲子」。
二龍治水
對於農民而言,人們都期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雨水充足,這樣農作物能夠順利的成長,人們就能夠獲得更大的豐收。而在以前的傳說中,龍是管理人間雨水的。而「二龍治水」就是說今年將會有「二龍治水」,雨水更加充沛,來年更加風調雨順。
而「二龍」的計算是通過二0二一年正月初一開始算起,由於剛好到了初二那天屬於「壬辰日」,而「辰」代表龍,初二屬於「壬辰日」,因此就是「二龍治水」。
十一牛耕田
通過幹支紀日法可知,從二0二一年正月初一開始計算,到了正月十一(陽曆2月22日)剛好是「辛丑日」,而「醜」在古代的意思就是「牛」。因此才有「十一牛耕田」的說法,如果辛丑日對應的是正月十二,那麼就是「十二牛耕田」。
在以前農村人們都是看牛來耕田,而越多的牛耕田,那麼就表示當年種植糧食不用那麼辛苦,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同時它也代表著當年是豐衣足食的好景年,表達了人們滿滿的期盼。
十人分餅
在以前古代農村,糧食是人們生存唯一的重要來源。而如果糧食總量不變,那麼分糧食的人數越多,人們獲得的糧食也就越少。因此人們是不希望看到更多的人分攤收穫的糧食的。而「六人分餅」是在二0二一年正月初六對應著「丙申日」。「丙」對應著「餅」,餅就是糧食的意思。
丙申日對應正月的哪一天,那麼就是對應幾人分餅。
現在來看這樣的俗語沒有多大的科學依據。而人們也僅僅是通過幹支紀日法計算的日子來跟日常生活中結合起來。最終總結出了這樣的俗語。雖然現在來看沒有多少科學依據,但是我們無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在不同年代人們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願景。
最後,對於俗語「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六人分餅」的由來您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