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率先勝出?

2020-12-23 健康一線視頻網

2020年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ASH)於12月5-8日在線上虛擬召開。這是今年最重要的血液學活動,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血液學會議,本次ASH大會報告了針對BCMA靶點的29個不同項目的數據,BCMA靶點再次成為焦點。

白細胞成熟抗原(BCMA)是一種極其重要的B細胞生物標誌物,廣泛存在於多發性骨髓瘤細胞表面,是多發性骨髓瘤(MM)和其他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一個非常熱門的免疫治療靶點。當前針對BCMA靶點開發的免疫療法主要分為3大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新基/藍鳥生物、強生-傳奇為代表)、雙特異性抗體(BsAb,安進為代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GSK為代表)。

隨著會議的進行,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細胞療法通常比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更有效,而雙特異性藥物比抗體藥物偶聯物更有效。

ADC藥物陷不良反應困境,GSK、AZ受影響

今年8月,葛蘭素史克(GSK)的抗體偶聯藥物(ADC)Blenrep(belantamab mafodotin-blmf)獲得美國FDA批准,作為單藥療法用於既往接受過至少4種療法(包括抗CD38單克隆抗體、蛋白酶體抑制劑和免疫調節劑)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雖然Blenrep是首個獲批的抗BCMA療法,但其視力損傷不良反應引發人們的擔憂,而且它相對於目前正在研發的其他療法的有效性並沒有多少優勢。

然而,阿斯利康正在開發的ADC藥物MEDI2228可能就無法走那麼遠了。在ASH報告中,該藥顯示了更高的視力損害率。在試驗中,所有患者最終都停止了治療,其中2/3是因為不良事件。MEDI2228進入臨床後期開發的機會已微乎其微。

雙特異性抗體面臨CRS風險,推廣受挑戰

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作用原理與CAR-T療法類似,兩者均試圖將T細胞靶向腫瘤。但是,與傳統的CAR-T相比,雙特異性抗體的生產和管理更容易。傳統的CAR-T必須針對每位患者進行定製,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更可能實現大規模生產。

但是,最新的數據可能會給這個想法潑冷水。在幾項試驗中,約40%-50%經歷了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這意味著為了確保治療的安全性,患者可能必須在大型醫院中接受治療,以能夠及時處理CRS。因此,雙特異性抗體可能將面臨與CAR-T療法相似的推廣挑戰。

這可能給AMG 701帶來特別的麻煩,試驗數據表明,接受抗體治療的患者中有9%的患者發生了3級或更嚴重的CRS,比其他雙特異性藥物甚至某些CAR-T療法的CRS發生率還要高。

細胞療法競爭激烈,現成療法或是下一個突破口

全球範圍內,進展最快的BCMA細胞療法要屬新基和藍鳥的bb-2121。該產品是第二代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目前已向美國FDA提交BLA,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望成為第二款BCMA療法。

但是,以Allogene為代表的新一代現成細胞療法顯示出了很好的潛力。雖然本次ASH上報告的響應率僅為60%,而BMS和藍鳥顯示出82%的響應率,強生和傳奇顯示出97%的響應率和長期耐久性,但Allogene和Burnett的數據尚處於早期臨床,隨著劑量的增加,可能會變得更具競爭力。

此外,其他使用更傳統的BCMA CAR-T方法的新貴公司也首次亮相,其中Poseida在採用新製造方法的6名患者中顯示了4次反應,而Arcellx在6名患者中顯示6次反應,包括4次完全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患者對BCMA靶向藥物產生耐藥性,他們也不會停止表達BCMA,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可以嘗試先給予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再進行CAR-T治療,反之亦然,以此延長癌症復發時間。

國內BCMA療法迅速崛起

南京傳奇生物CAR-T療法LCAR-B38M/JNJ-4528,是目前國內較火熱的一項在研產品。在2017年6月,傳奇生物憑藉LCAR-B38M/JNJ-4528 CAR-T細胞療法治療復發性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數據(100%的客觀緩解率)一鳴驚人,成為當時業界最亮眼的黑馬。今年8月,該產品被CDE納入突破性藥物名單,而藥監局也才是在7月8日發布的《突破性治療藥物審評工作程序(試行)》文件。

科濟生物自主研發的全人抗BCMA CAR-T細胞(CT053)已經獲得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加拿大衛生部臨床試驗許可,已獲得FDA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和「孤兒藥」資格認定,並被歐洲藥監局(EMA)納入優先藥物(PRIME)計劃及給予「孤兒藥」批准意見。

小結

對製藥公司而言,針對BCMA靶點的療法已有多個項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意味著該領域競爭日漸激烈,可能有些企業即便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仍將輸給其他實力更強的公司。但是能真正治癒病人的療法還沒有上市,仍然需要各企業繼續努力。

參考來源:

#ASH20 saw a BCMA brawl. Who's still standing? And who got knocked out for good?

相關焦點

  • 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先勝?
    ASH 2020| 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率先勝出?來源:藥智網|森林2020年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ASH)於12月5-8日在線上虛擬召開。當前針對BCMA靶點開發的免疫療法主要分為3大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新基/藍鳥生物、強生-傳奇為代表)、雙特異性抗體(BsAb,安進為代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GSK為代表)。隨著會議的進行,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細胞療法通常比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更有效,而雙特異性藥物比抗體藥物偶聯物更有效。
  • ...將獲得全新的抗體偶聯藥物,從而大幅增強癌症產品管線
    此項收購將使勃林格殷格翰進軍又一個重要領域,推動公司繼續專注於難治型實體瘤患者NBE-Therapeutics的產品管線基於其創新的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DC)技術平臺NBE-Therapeutics將繼續在瑞士巴塞爾基地運營
  •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總日程——EBC2020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作為EBC四大主論壇之一,今年將特別圍繞「抗體產業化發展之路」、「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創新藥物前期研究及開發關鍵」、「抗體偶聯藥物開發全流程」」抗體藥物產業閉門會議」等抗體藥物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 億勝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家分享「抗體片段偶聯藥物(FDC)技術」
    文章分享了一種新的ADC藥物技術,即抗體片段偶聯藥物技術(FDC)。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體藥物偶聯物,是近年相當熱門的一種治療腫瘤的新技術,是將具有靶向性質的抗體和強細胞毒性的藥物偶聯而成的一種新型抗腫瘤藥物,俗稱「生物飛彈」。
  • 基石藥業-B(02616)與LCB就抗體偶聯藥物LCB71訂立授權協議
    (LCB)訂立授權協議,許可方授予獨家許可以允許公司於韓國境外地區開發並商業化LCB71,一種以受體酪氨酸激酶樣孤兒受體1(ROR1)為靶點的臨床前階段抗體偶聯藥物(ADC)。根據授權協議並按照其中的條款及條件,許可方有權就開發、監管及商業裡程碑收取總額為1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及總額為3.54億美元的或然付款。
  • 至本醫療與百奧賽圖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新靶點抗腫瘤藥物的開發
    合作將從靶點發現到臨床研究等多個方面開展,共同推進新靶點抗腫瘤創新藥的開發。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至本醫療 」)和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百奧賽圖 」)達成戰略合作,在腫瘤創新生物藥的研發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從靶點發現到臨床研究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腫瘤創新藥尤其是全新靶點藥物的開發。
  • 全球首個BCMA靶向療法!GSK抗體藥物偶聯物belantamab mafodotin獲...
    (ADC),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過至少4種療法(包括一種免疫調節劑、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一種抗CD38抗體)的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如果獲得批准,該藥將成為上市的第一個BCMA靶向療法。在2017年,belantamab mafodotin獲得美國FDA授予突破性藥物資格(BTD)以及歐盟EMA授予優先藥物資格(PRIME),該藥也是第一個被授予BTD和PRIME的BCMA靶向製劑。這些資格認定旨在促進在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領域具有臨床前景的在研藥物的開發。
  • 多肽藥物高效口服吸收新思路——長鏈脂肪酸偶聯
    相較小分子藥物,多肽藥物在蛋白質相互作用靶點及G蛋白偶聯受體靶點結合方面有著獨特優勢,並且多肽藥物分子量遠小於各類單克隆抗體或蛋白類藥物。本文中,沈教授團隊首先實現LCFA與艾塞那肽(Exendin-4, Ex4)定點偶聯,再通過殼聚糖納米膠囊將小分子多肽偶聯藥物包裹在脂質體內,最終實現Ex4的口服吸收。
  • CD123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美國FDA授予IMGN632突破性藥物資格...
    2020年10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ImmunoGen是一家致力於開發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DC)改善癌症患者預後的生物技術公司。IMGN632是一款以CD123為靶點的新型ADC,目前處於臨床開發,用於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包括BPDCN、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抗體藥物已經成為治療腫瘤的重要產品。國內各大藥企也將抗體藥物作為研發重點,也是藥企開拓市場的明星產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抗體藥物的市場潛力和熱門靶點抗體藥物的研發進展。Top10榜單內的8款抗體藥物中6個為抗腫瘤藥物(阿達木單抗、阿柏西普除外),主要針對TNF-α、PD-1、HER-2、CD20和VEGF等熱門靶點,提示抗體藥物在治療腫瘤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遠泰生物——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通訊員 楊婷婷抗體藥物因獨特精準的靶向療效,其研究開發牽動人心。
  • ...合全藥業與Tubulis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臨床研發
    ,共同加速Tubulis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的開發,直至新藥臨床實驗申請(IND)。Tubulis開發了一種雙平臺方法來生成具有獨特匹配性和疾病特異性的抗體偶聯藥物,能夠將選擇性抗體與有效載荷(payload)相結合,該方法已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高度穩定性和有效性。此次與藥明生物及合全藥業達成合作,將支持Tubulis生產工藝擴大至全球臨床標準。TUB-010是此次合作管線中的首個項目,它是一種高度匹配、高度穩定和高效的蛋白偶聯物藥物,用於治療淋巴瘤。
  • 中國抗體-B(03681)與D2M建立有關創新型藥物靶點識別的戰略合作關係
    除研究、發展及商業化協議外,中國抗體亦將投資D2M共500萬美金,作為Pre-A1輪投資。據了解,D2M Biotherapeutics Limited是一家專門開發基因驅動靶點識別平臺,以及就治療或預防人類疾病針對該等靶點發現、發展及商業化療法及治療的公司。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巴託利單抗有望治療一系列因致病性IgG 水平異常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著力將其打造為一款擁有廣泛適應症的重磅產品。此外,我們針對乾眼的新型TNF-α受體片段生物藥,也將於近期啟動三期註冊臨床實驗。其次是支持新一代創新生物藥的開發,基於自有核心技術平臺,和鉑醫藥打造了包括重鏈抗體、雙靶點抗體的創新產品線。
  • 三生國健(688336.SH)選取Verseau的VSIG-4靶點抗體作為腫瘤免疫...
    (簡稱「Verseau」)近日宣布,根據2019年雙方籤署的研發和商業化治療多種癌症的創新單克隆抗體的合作協議,選取VSIG-4靶點的單克隆抗體作為授權產品。該產品為雙方根據合作協議選取的第二個授權產品,第一個授權產品為Verseau於2019年11月18日向公司授權的免疫治療新型靶向PSGL-1單抗藥物VTX-0811。
  • 多發性骨髓瘤中國市場潛力達300億元,多款創新藥物布局藍海市場
    更具針對性的單克隆抗體、CAR-T細胞治療、抗體偶聯藥物、雙特異性抗體等多種有效對抗多發性骨髓瘤的創新靶向療法進展迅速(見圖1)。 圖1 以BCMA為靶點的在研MM免疫療法(CAR-T細胞治療、抗體偶聯藥物、雙特異性抗體)[1] 01
  • 兔單抗:抗體開發平臺新選擇
    作為scFv(人源化單鏈抗體片段)藥物的先行者,Numab公司擁有scFv改造的scFv-λcap核心技術以及基於此技術構建的MATCH (Multispecific Antibody-based Therapeutics by Cognate Heterodimerization)雙特異性抗體/多特異性抗體平臺。
  • ...4靶點抗體作為腫瘤免疫合作領域的第二個巨噬細胞檢查點調節劑
    (「Verseau」)宣布,根據2019年雙方籤署的研發和商業化治療多種癌症的創新單克隆抗體的合作協議,選取VSIG-4靶點的單克隆抗體作為授權產品。該產品為雙方根據合作協議選取的第二個授權產品,第一個授權產品為Verseau於2019年11月18日向公司授權的免疫治療新型靶向PSGL-1單抗藥物VTX-0811。
  • 強生與傳奇生物CAR-T藥物最新臨床數據公布:總緩解率達97%,但伴有...
    西達基奧侖賽是由傳奇生物開發的一款靶向 B 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 CAR-T 療法,是國內首個被納入突破性治療名單的品種。2017 年 12 月,傳奇生物與強生製藥子公司楊森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s)籤訂了獨家全球許可和合作協議,進行西達基奧侖賽的開發和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