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王海是打假而不是假打,那就不該拿出「資格論」的論調來為他設限——就算他名下公司違法,也無損其打假的權利。
▲王海微博視頻截圖。
「國內職業打假第一人」王海,也被「起了底」。
近日,「王海公司涉嫌嚴重違法」登上了熱搜。企業查詢平臺顯示,2019年11月,王海持股20%的王海在線資訊公司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此前該公司已3年無法取得聯繫。此外,王海的關聯公司湖南省醴陵市王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南寧王海熱線諮詢有限公司,還被吊銷了營業執照。
事實確鑿,一時間,「打假人被打假」的消息不脛而走,引發了廣泛熱議。很多人說這是「接連爆料遭反噬」。
目前,王海已經出面回應,他對出問題的三家公司分別作了解釋——成立醴陵王海公司是為幫職工維權,「就是準備替職工坐牢的」;南寧王海公司工作人員則是出現失誤,辦了稅務註銷沒註銷工商;王海在線公司則存在法定代表人偽造籤名的狀況,王海此前曾經向工商局做了舉報。
王海「打假」打的是「違法」,可如今他名下公司也被曝出「涉違法」;假貨本質上是失信行為,現在王海持股公司也進入失信名單……這看起來有些「搬起磚頭砸人時砸著自己腳」的既視感。
但這其實是兩碼事,宜一碼歸一碼,不能用一碼混淆另一碼——認為他所涉公司「失了信」他的打假行為也不足為信,或認為他自己都身陷輿論漩渦沒資格對別人打假,都有失偏頗。
眼下王海正站在風口浪尖之上。他此前通過打假辛巴團隊,力證起所賣燕窩「是糖水」,也引發了很多人對燕窩問題的聚焦。後來他又將炮火對準了羅永浩,揭露其直播帶貨,「用洗牙視頻來表現漱口水的效果」涉虛假宣傳。
▲燕窩亂象調查:糖水含量超九成,有樣本檢出豬與家禽DNA成分 。新京報動新聞。
通過打假重錘出擊直播帶貨界兩位頂流大咖,王海成功讓鏡頭再此聚焦於己,重奪聚光燈C位,由此也順帶引發了外界對他本人的關注與「監督」。
從王海當下的回應看,他對名下公司的「違法」行為給出的解釋是否站得住腳,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與求證。可供佐證的是,2005年確有報導顯示,王海主動到海澱工商分局信訪處舉報,該公司其他三位股東存在「虛報註冊資本、提交虛假證明文件」等情況,公司也由此受到了「罰款並吊銷其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
實際上,無論王海公司「違法」情況事實到底如何,有一點需要明確,那就是王海打假行為跟其關聯公司涉嫌「違法」這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而應秉持法治立場理性看待。
一方面,只要王海是真的打假、打的是真假,而不是假打,那就不該拿出「資格論」的論調來給他設限——縱使他的關聯公司真有違規之處,也無礙其打假的權利。
即便他因所涉公司違法而蒙上汙點,只要他打的假確屬假貨,那其行使消費者權利的行為就該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他盯上別人,如今被別人「盯上」,也在所難免。而「職業打假人」本也沒有免於被監督的特權。這對該群體本身也是好事:合法經營的要求對所有人一體通用,他們要求被打對象合法經營,自然也應將自身經營行為框定在合法框架內。
說起來,「職業打假」是個受爭議的行當。王海本人作為該行業的「開創者」,沒少經受爭議。早前,他因打假名揚四海,被視作替消費者淨化市場,但之後,因為他以此為業,並專門靠打假大公司獲賠償盈利,而引發外界對其「專事敲詐勒索」的質疑。也因如此,在外人眼中,他一直都有兩種身份,有人視他為「英雄」,有人將他看作「敲詐者」。
在「職業打假」的行當中,也的確出現過「打假」轉「敲詐」的例子,此前,有「山東王海」之稱的臧家平,就因敲詐勒索被判三年有期徒刑。這類違法犯罪行為,確實會削弱打假的「合法性」。身為職業打假人,在這方面當多些潔身自好。
無論如何,「職業打假人」的打假行為只要有理有據、合法合規,就該得到支持與鼓勵。這並不是他們自身或所涉公司違法犯罪的豁免金牌,但也不受公司某些不規範行為的影響。讓權利的歸權利,涉及問題該依法處理的依法處理,這點沒必要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