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遠凱:我和每具屍體都是「生死之交」

2021-01-10 瀟湘晨報

姓名:關遠凱

年代:90後

警齡:3年

職務:刑偵大隊法醫

工作單位:東莞市塘廈公安分局

在我認知裡,法醫具有一種神秘的正義感,死因、證物、線索、回溯、答案……他們工作中的每一個名詞似乎都與死亡有關。我不禁好奇:現實中的法醫跟銀屏中有差別嗎?他們面對屍體會感到恐懼嗎?法醫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偏見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進了東莞塘廈公安分局和法醫關遠凱對話,原本以為會是一場充滿訝異、邏輯縝密的談話,但率真、活潑、極具責任心,以及附帶幾分「宅男」屬性的關遠凱,顛覆我對法醫的想像。

白色防護服

大框護目鏡

藍色醫用腳套

……

在此次疫情之前,大多數人對這身裝扮的印象可能僅僅來自一些醫療紀錄片,但對歷經三年法醫工作的關遠凱而言,這是每次執行法醫病理任務時的必要裝備。與屍體「交談」,讓真相不因死亡湮滅,這樣的信條幾乎貫穿著這位法醫日常的每一天。

法醫,並非劇中人物

「害怕,嫌棄,不解,好奇……我們身上被貼的隱形標籤有很多,很多人甚至會直接問:『為什麼會選擇做法醫,難道對屍體『情有獨鍾』嗎?』」關遠凱說:「這樣的誤會就像港劇對法醫工作過於戲劇化的改編——把粘著唾液的菸頭往試管裡一丟,電腦屏幕上就會出現碩大的對比結果,真相立即浮出水面。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喜歡法醫這個職業,但並不代表我們喜歡屍體。或者說,對待屍體,我們既有人性上的尊重,也有專業上的淡然。」

關遠凱主要從事的工作就是死因鑑定,即為死者排除或找出刑事案件嫌疑。而在這些任務當中,很多現場非常人所能想像。「這一點很多影視劇中塑造的劇情倒是並不誇張,如果要問什麼樣的屍體最讓人無法直視,那必然是腐屍!」關遠凱解釋說,皮膚高度腐爛,屍水橫流,屍臭味百米之外都異常刺鼻,這種現場是他們經常會遇到的,類似的畫面即便在影視劇中也會模糊化處理,但對法醫,從採樣到搬運再到完成屍檢,他們幾乎寸步不離。「很多人也好奇,一天到晚面對屍體,難道不害怕嗎?其實我們也怕,但這樣的工作成為常態之後便別無選擇,也不再選擇。如果你熱愛這份工作,便更加淡然。」關遠凱說,從懵懂到初見,從怯弱到堅強,幾乎所有法醫都曾經面對。

出現場和屍檢並非法醫們唯一的任務,很多時候他們也常常在DNA實驗室裡加班加點。塘廈分局刑偵大隊DNA實驗室承擔著全區全部刑事案件的物證檢驗工作。「影視劇裡的法醫都是衣著光鮮,工作環境舒適,但在現實中,為方便隨時做實驗、出現場,我們最常見的裝束其實是作訓服。」關遠凱的同事說,他們也從不用香水,因為「實驗室裡臭的東西本來就多,混上香味會讓人更加難以忍受,同時也會影響氣味判斷」;他們相信直覺,但直覺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神」,在實驗室裡,更多時候令他們信服的是DNA技術的運用和高科技設備檢測的結果。

畏懼者遍地,獵奇者眾多,相知者寥寥,無論在東莞還是放眼全國,大眾對法醫的「誤會」還有很多。但關遠凱早已放平心態:「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並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只要大家都秉持著相同的熱愛和尊重,法醫便和其他工作沒什麼不同。」

有「職業病」但從未打過「退堂鼓」

從2017年入職以來,關遠凱已經做了上千次傷情鑑定,更與不少屍體「打過交道」。從生理不適到心理陰影,如今,關遠凱無論是在技術領域,還是出現場中,都比之前更加專業和淡定。

即便在實習期間有過解剖經歷,但工作中接觸的第一現場並沒有福馬林那樣的緩衝劑,更休說這般場景往往很惡劣,衝擊著關遠凱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感官。「我的鼻子向來很敏感,但現在幾乎成了我的累贅。部分屍體臭味附著性很強,即便身穿防護服,再回去洗三四次澡,都洗不掉那種無法形容的味道,甚至長舒一口氣,都有屍臭的味道!」他說,起初他以為是心理作用的結果,但同事身上或多或少都印證了這一點。

正因如此,關遠凱逐漸潔癖起來:每次出完任務要洗很久的澡,每天要洗無數次手,加之鼻子靈敏,更加難以忍受各種輕微的異味。「平時只要稍微聞到一絲臭味,我就會往腐敗的方向去想。以前類似睡覺不敢關燈這些心理恐懼正在慢慢消失,但潔癖逐漸成為我,或者說我們的職業病。」關遠凱認真地說。

問及是否打過退堂鼓,關遠凱又斬釘截鐵毫不遲疑:「從最開始就沒有過,讓陳年枯骨『開口說話』揪出命案真兇、讓失散多年的孩子得以找到親生父母,法醫帶來的成就感會讓人變堅強的同時,也會讓人愛上這個職業。與此相比,心理的恐懼、生理的不適、工作的忙碌都可以拋之腦後。」

生離死別的場景比劇中更深刻

「在死亡現場勘查的過程中,最打動我、最讓我意難平的往往是那些最普通的打工人,他們背井離鄉來到東莞打拼,卻因為疾病或是意外離開人世,有幾次親眼見到家屬得知真相的一剎那,真的讓我動容,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2019年,一個農民工猝死在工地上,關遠凱奉命到現場查驗屍體。經他一番檢查,可以排除他殺,但在死者手部發現兩塊黑色被燒焦的皮膚,「可能是電擊,也可能是死者長期抽菸所致。」關遠凱在腦中迅速得出兩個可能。本著對死者負責的原則,他親自前往死者家中告知其親屬,並詢問一下死者生前的生活習慣。看著破敗的房子和死者憔悴的妻子,關遠凱始終沒辦法說出口,最後還是一位社區民警打破了「沉默」。「死者妻子剛開始是一愣,沒說話,也沒太多表情。拿起電話和親戚報喪。剛說一句,是大姐嗎?淚水便不受控制的湧了出來。身體好似被掏空般的癱坐到地上。」

這個場景,關遠凱感觸很深,他表示,同理心是最重要的,面對我的工作對象,不論是傷者,還是死者家屬,我都會盡我的專業知識為他們解答疑問。我上學的時候,臨床專業總是講一句話,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我認為這句話對警察來說同樣適用,面對群眾的問題,我們首先應該抱著同理心,以溫度來服務。

希望在專業上更進一步

關遠凱說,讓自己能夠堅持下來很重要的一點是自己有個可以學習、互相幫助的團隊。三年來,雖然自己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在一些棘手的難題上依然要向師傅和前輩們學習。「雖然已經成為了法醫,但正是他們讓我堅定了方向,接下來我想繼續在專業上提升自己,爭取成為像我師傅那樣全能、權威的專家!」關遠凱表示。

影視劇裡戲劇化甚至簡化的描述,往往和他們實際工作大相逕庭。現實中,關遠凱經常要在驗屍房裡工作一到兩個小時。「我們一般接觸的是死者,醫生面對的更多是頑疾纏身的病人,相比較而言,醫生內心更加痛苦,責任也更重大。但是,兩個職業的生死觀很接近,而且相比醫生,法醫接觸的往往是肉體更不堪的一面,這些遇難者裡性別不同,年齡各異,死亡原因有別,這些無不警示我們:生命無常,必須加倍珍惜!」關遠凱說:「在專業上走得越遠,這種感慨就越深。」

來源:東莞市公安局 鳳凰新聞

【來源:平安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先進事跡展播 | 讓每一具屍體開口說話,是我的職責——陳泰
    因為劉打獵經常路過這口井,這口井的附近很少有人居住,知道井位置的人又是少之又少。但我仍然堅持解剖檢驗,徹底查清案件性質。通過解剖,我發現死者頭皮下以及腦組織存在損傷出血,頸前部軟組織可見出血,舌骨、甲狀軟骨、右側肋骨骨折,屍體背側軟組織大面積出血,顯然是一起命案。在我的直接參與下,此案得以很快偵破,避免了一起錯案的發生。
  • 珠穆朗瑪峰有一具屍體,長達20年,為什麼無人掩埋?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那些途徑這位死者的冒險者們來講,身旁有這樣一具屍體存在難道不是一種心靈震懾嗎,而出於人道角度考慮,死者也應該被其他人送回故鄉才算是得以安息吧,可為何,一具屍體居然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足足存在了20年的時間呢?
  • 急智歌王張帝:曾和鄧麗君劉文正齊名,與鄧麗君堪稱「生死之交」
    被調侃一個調唱了一輩子,卻與鄧麗君和劉文正齊名,與鄧麗君堪稱生死之交,今天帶你了解急智歌王張帝的傳奇人生。 1942年7月24日,張帝出生於山東青島,從小喜愛唱歌,十分嚮往文藝職業,可他是家中長子,家庭的傳統觀念認為長子必須繼承父業,他在父親的逼迫下進入醫學院讀書,一直讀到醫學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軍隊當軍醫,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既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又有可觀的收入,但他每天都要面對愁眉苦臉的病人
  • 海面上飄來一具腐爛的屍體,路人走近才發現屍體沒有頭和手臂
    據西班牙《阿梅利亞之聲》2020年9月24日報導,9月24日下午,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聖胡安德洛斯特雷羅斯市,一具沒有頭和手臂的屍體在海灘邊被人發現。當地警方表示,屍體腐爛的程度很嚴重,無法確認死者的身份,初步懷疑死者是從非洲試圖偷渡到西班牙的難民。
  • 走進女法醫:凝視過5000具屍體,從死亡理解生命
    都是法醫們在工作中搜集的無名顱骨,男女老少,天南地北,空洞的眼孔在某個角度會折射光,像一種凝視,提醒。這裡是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王燦是法醫勘查大隊副大隊長。法醫秦明的暢銷罪案小說,很給法醫這個職業圈粉,但懸疑故事終究是娛樂,真正的工作不是。王燦做了23年多法醫,給5000多具屍體進行過屍檢,5000多個生命,沒有一個曾經是虛構。
  • 珠穆朗瑪峰最著名的一具屍體:為何長達20年無人掩埋?
    近20年來,每一位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上山頂的登山者都遭遇過巨大的心理折磨:在一處石灰巖洞中,海拔8500米的珠穆朗瑪峰東北山脊路的積雪中,一名遇難者的屍體躺在那裡。圖片:珠穆朗瑪峰最有名的屍體。遇難者的紅衣服遮住了臉,上身蜷縮著,兩腿伸展著,好像要側睡似的——他已經安靜地躺了20年,雪薄時,每一個人都被迫踩在他那雙引人注目的螢光綠靴子上。因為綠色的登山鞋,這具屍體被稱為「綠腳」,它是珠穆朗瑪峰上最有名的屍體。
  • 墨西哥停屍房堆積近4萬多具無名屍體,政府只能秘密將屍體掩埋
    達爾文·弗朗哥在報導中寫道,他無法相信哈利斯科州法醫中心前負責人科特洛·貝爾納爾醫生的話:該法醫中心每周都會收到幾十具不明身份的屍體,而他們的冷藏室只能容納78具屍體。達爾文·弗朗哥表示,墨西哥泛濫的暴力使得該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死亡工程」,根據調查,墨西哥的法醫系統早就不堪重負,多年來,法醫中心的停屍房內堆積了38891具無名屍體。
  • 八拜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
    上一篇文章咱們講述了八拜之交的由來和其中的管鮑之交。像什麼管鮑之交,生死之交,忘年之交,知音之交咱們都是耳熟能詳的,以前咱們學歷史學語文的時候也學到過,今天咱們來了解的這個就比較生僻了,像雞黍之交,從典故到人物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
  • 吳青峰個人巡迴演唱會開唱,感謝歌迷:堪稱「生死之交」
    還打趣說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場的歌迷們可說是他的「生死之交」。當晚吳青峰帶著升級版的歌單、20年的創作光譜來到臺北小巨蛋,將太空宇宙的概念無限擴張;除了新增延伸舞臺,一樓的觀眾席也新加入燈光成為舞臺的一部分,舞蹈表演者們更數度跳到內場觀眾席,讓臺上臺下,互動更為緊密。
  • 美國自由女神像對面公園,650具屍體躺在冷凍貨櫃中超過半年
    據美媒近日報導,在紐約市自-由女神像附近的布魯克林日落公園內,依然還有650具屍體,至今仍躺在冷凍貨櫃車中,沒有被處理,時間已超過半年之久!此次曝光的裝載著650具屍體的冷凍貨櫃車,只是由於停駐在日落公園的海岸線上,格外顯眼,所以才會被關注,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貨櫃中存放的屍體,時隔多月後,必然不是這個樣子了。
  • 接匿名電話後 警察在此發現17具屍體
    【文/觀察者網 齊倩】周一,美國一小鎮警方接到匿名電話,來電人稱在養老院外棚子裡發現一具屍體。但當警察到達時,屍體已經從棚子裡移走了。在一番搜尋後,他們在養老院的一個小停屍間裡發現了17具屍體。這個停屍間的空間最多只能容納4人。
  • 鄭州法醫18年檢驗1500具屍體 看牙齒能推算年齡
    當法醫18年,經他手檢驗過的屍體至少有1500具。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胡巨陽態度開始也怕 習慣就好了「很多朋友問我:『經常去血淋淋的現場,和屍體打交道怕不怕?』剛開始有點怕,習慣就好了。」郭立創說,他當法醫是受父親的影響。他說:「我父親曾是一名軍醫。
  • 為了去掉「哈利波特」的標籤,丹尼爾這次演了一具「神奇的屍體」
    眾多影片的參演,也讓這個廣大影迷口中長殘的童星,更加放飛自我,有時候也不太能理解,都這麼有錢了,還需要如此嗎?(丹尼爾的具體身價不得而知,但早在幾年前就傳出了,可以媲美英國的一位王子)而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瑞士軍刀男》,是小編個人覺得丹尼爾突破最大的一次(毫無底線),扮演一具神奇的屍體,別看這個奇奇怪怪的名字,其實本片算是個溫暖的治癒故事一個被困在荒島上的男人漢克(保羅·達諾飾)對生命早已絕望,於是他決定結束自己失敗的生命,上吊的時候,繩子竟然斷了,此時他意外地發現一具順水而來的屍體
  • 乙一的《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那年夏天,我九歲,然後,我死了
    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天真的童話,天生的惡魔。在我們眼中孩子都是天使般的存在,笑起來,心都化了。當然,調皮搗亂的時候,讓人牙痒痒。可乙一筆下的孩童們可愛的外表下藏著惡魔一般的心,文章以第一人稱死去的「我」視角展開來寫的。
  • 揭秘墨西哥黑幫「屍體處理工」!10年時間,用強鹼分解了600多具屍體!
    美劇粉可能對《絕命毒師》第一季中老白和小粉用化學品在浴缸裡融屍的片段記憶猶新,A+B+C攪一攪,倒在裝有屍體的容器裡,半天過後,屍骨無存。    Meza回憶說:  「他們讓我等兩個小時,再把牛腿撈出來,我照做了,撈出來後,腿上的肉全掉了。  大約又過了半年,他們再次找到我,跟我說,他們打算用人肉做做實驗。」  一天晚上,他們果然找來了一具人的屍體,大桶裡的液體調配好之後,他們脫掉屍體的衣服,把光溜溜的屍體放進大桶,然後開火「烹煮」。
  • 32歲妻子查出乳腺癌,丈夫的舉動讓人淚奔:每對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除非特別脫不開身,一般都是老公守著,喝水餵飯,端屎端尿。于娟睡了多少夜醫院,老公睡了多少夜躺椅。在當時2010年,有一支化療的藥,一支2萬5,不進醫保完全自費。醫生問于娟老公:「你們經濟實力怎麼樣?一支藥2萬5,每21天用一次;你愛人這種情況,可能要一直用下去,不能不考慮現實。」
  • 「南京大屠殺」如果我在那個年代、那個地方,我便是其中一具屍體
    張純如的名字「純如」,出自《論語八佾第三》:「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繹如也,以成。」佾讀作yì,意思為樂舞的行列,而「純如」的意思、則為「純正和諧」。1989年大學畢業後,張純如先在美聯社和《芝加哥論壇報》擔任記者,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寫作碩士學位,開始專業寫作的道路。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這三個大學生的屍體由一家打撈公司負責打撈。打撈公司到現場後,第一時間並不是下水打撈屍體,是在船上和家屬談價。打撈公司開出了一具屍體12000元的價格。然後魏職軍會帶他們去看屍體,確認是了,再談撈屍費。撈屍對於魏職軍來說就是一門家族生意,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幹這個的。他們分早晚班,24小時都要在河上「等」屍體。這其中的油費、人工開銷很大。
  • 每一秒的猶豫都關乎生死
    他用「黑暗總會過去,黎明終將降臨」來概括自己與新冠疫情戰鬥的日日夜夜,回憶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危急的時刻,他說:「每一秒的猶豫,都關乎生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實習生 蔡孜茁  「收治病例全部出院」  吳蘇武在醫院工作已經有26年了,需要穿這麼多層防護服的「大場面」,還是他人生第一次。1月24日,汕頭市中心醫院接收了第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
  • 48年前出土一具栩栩如生的屍體,身穿龍袍,和康熙有密切關係
    最讓人意外的是出土時公主身穿龍袍,而且屍體依舊栩栩如生。清朝到現在最起碼也有兩百多年了,為什麼這具屍體還能保存的如此完整?而且她一個公主為什麼會穿龍袍下葬?考古學家根據墓志銘的研究之後認為這是康熙視之珍寶的固倫榮憲公主,與康熙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