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當之無愧為世界第一運動。無論是城市寫字樓裡的白領,還是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都有一顆足球夢;無論是歐洲富人區含著金鑰匙的富N代,還是南美貧民窟食不果腹的孩子,都會激情忘我地追逐一顆皮球;不論男女老幼,不論高低胖瘦,上至總統、下至貧民,一起為它瘋狂。足球讓人們在世風世俗之中,可以肆意地蔑視權貴、血統、金錢、關係,以及種種小聰明、小動作,它讓人相信:只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在綠茵場上的表現,不管是王子還是街頭混混,都可以像明星、科學巨匠一樣,名揚天下。足球讓人們狂歡,也讓人們審視自己,審視這個社會,審視這個時代。
足球是圓的,就像地球是圓的一樣,絕對的圓是不可能的。
世界盃從它開始的第一天起,就帶有強烈的地域、國家、民族因素和濃重的榮辱色彩。現代足球發展到今天,世界盃的意義在逐漸回歸本真。5月27日凌晨皇家馬德裡對利物浦的歐冠決賽中,直到終場前幾分鐘才出現全場比賽第一張黃牌,說明現在的人們無論是在賽場還是在生活中都更加注重規則和公平;利物浦的世界頂級門將卡裡烏斯在這場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賽中,竟然拋球被斷失第一球,50米開外的遠射禁區無人居然接球脫手丟掉另一球,讓全世界球迷目瞪口呆;我們還看到了12年前就開始參加世界盃今年33歲的C羅在場上司職前鋒依然雄風不減。足球運動除了強身健體和巨大的經濟利益外,還可以培養人們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勇於克服困難的優秀品質;可以培養人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戰鬥作風;可以培養人們團結協作、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甚至有人說足球比賽就是社會和人生的另類演練——講究實力,又要有運氣;場上拼命,場下還要「運作」;當然,你可能還會遇到黑哨,在嚴密的規則下被人「做掉」。觀賞高水平的足球賽事,可以使人體會青春和激情,品味無窮的哲理。
世界盃是全世界球迷的節日,在歐洲和南美洲,甚至是一些國家的節日。比如只有32萬人口的冰島,2016年歐洲杯期間幾乎舉國到法國為本隊加油吶喊。世界盃之所以有趣,每次都讓這個星球上不同膚色、不同制度、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的人一起為之癲狂,那是因為20屆世界盃留給了人類多彩豐富而又不只是有趣的記憶,世界上再沒有一項運動能如足球一般經歷了如此複雜、漫長、舉世矚目而又與國家、民族及個人息息相關的發展歷程。這裡不僅有激情飛揚和賞心悅目,還有陣痛與無奈、苦難和挫折、尊嚴與恥辱,當然,更多的是歡樂和淚水。
所以,如果說世界盃好看,你不了解世界盃的歷史,是根本無法體會的。
你知道下面這個球員是誰嗎?
我們都知道五星巴西,也知道德國和義大利分別四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捷克和匈牙利分別兩次奪得過世界盃亞軍,無冕之王荷蘭三奪亞軍,德國得到過四次冠軍,還有四次亞軍,是進入世界盃決賽最多的國家(在總共20屆世界盃上,德國人13次殺進四強)。一支球隊,先從本洲預選賽出線,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小組出線,經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半決賽殺進決賽,這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你能想像哪一年中國隊也能像瑞典、捷克、匈牙利一樣殺進世界盃決賽嗎?
在本屆俄羅斯世界盃上,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了塞內加爾、突尼西亞、巴拿馬、塞爾維亞這些小國,但是,我們看不到四星義大利隊,也看不到全攻全守盪氣迴腸的荷蘭隊,他們在歐洲預選賽中就被淘汰了。
每次看世界盃,我們都要回顧一下世界盃的歷史,看看每個國家在歷屆杯賽上的表現,交戰記錄,恩怨情仇。對一個足球愛好者來說,記住哪個國家在哪一屆世界盃上在哪裡奪得了冠軍,戰勝了哪個國家?不難!總共也只有20屆。這其間有邏輯性,有戰爭創傷,伴隨著人類發展的印記,還有每個人的個人生命軌跡。記住重大比賽、重大事件,稍加分析,就有結果。當然,如果你曾經激情不睡、如痴如醉地看過某一屆世界盃,這屆杯賽的點點滴滴自然就融入了你的記憶。
第一屆世界盃 1930年
烏拉圭 4:2 阿根廷
舉辦地:烏拉圭
1930年,毛澤東剛剛發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蔣介石正在籌劃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南美洲東南部的一個小國烏拉圭卻喜氣洋洋地迎來了獨立建國100周年。烏拉圭西鄰阿根廷東接巴西,是世界上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國家之一。此時,烏拉圭榮膺1924年、1928年兩屆奧運會足球冠軍,又正趕上獨立100周年,國際足聯巴塞隆納會議投票選舉烏拉圭為首屆世界盃主辦國。
像所有事物的發展一樣,即便是足球強國,也有自己的周期。這個時候的烏拉圭足球隊正是烏拉圭歷史上的「黃金一代」,它順理成章拿到了首屆冠軍,拒絕參加第二、第三屆世界盃,又在二戰後的1950年巴西第四屆世界盃上捧杯。此後,「黃金」一去不復返。試想一想,如果不是烏拉圭人意氣用事,而是參加第二、第三屆世界盃,憑藉當時的實力,現在也許就不是「二星」烏拉圭了。
第一屆世界盃由於在歐洲的戰後恢復期和經濟蕭條時期舉行,因此直到開幕前的2個月,歐洲國家沒有一個申請參賽。經FIFA總會會長雷米特積極斡旋,最後有13個國家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其中包括9個美洲國家和4個歐洲國家,分成4個小組,其中第4組只有美國、比利時和巴拉圭3 個隊。決賽場上,烏拉圭最終4:2反勝阿根廷,奪得首屆世界盃——「雷米特杯」。
本屆比賽雖然參賽隊不多,但球員們在賽場上的球技和風採已經毫無疑問地向全世界證明: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賽事。
第二屆世界盃 1934年
義大利 2:1 捷克
舉辦地:義大利
由於第一屆世界盃的成功舉辦,第二屆世界盃在一片熱望聲中如期舉行。雖然四年前義大利拒絕參加第一屆世界盃,但是由於當時墨索裡尼執政的法西斯政府看到世界盃正是其鼓吹法西斯主義的好機會,義大利政府千方百計爭取到了1934年的世界盃舉辦權。
於是第二屆世界盃的背後,有了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大獨裁者墨索裡尼,世界盃第一次成為政治的工具。義大利人從阿根廷挖來了蒙蒂等三名球星,讓他們改換國籍參賽;另外,墨索裡尼還擁有指定裁判的權利,半決賽和決賽中,他指定了同一名主裁判執法,有傳言說這位名叫埃克倫德的瑞典裁判曾和墨索裡尼私下會面,但被本人否認。憑藉全體國民辦好一件事的「舉國體制」以及偉大的墨索裡尼親自指揮,義大利世界盃辦得非常成功,顯示了大羅馬帝國的團結和強大。
本屆比賽首次採用預選賽來決定決賽階段參賽隊伍,參賽國家比首屆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有10支球隊來自歐洲以外的國家。最終義大利在決賽中2:1戰勝了捷克斯洛伐克,成為歐洲首個世界盃冠軍。
本屆比賽有兩點非常特別:首先,上屆冠軍烏拉圭為了抗議歐洲球隊對於首屆比賽的不重視,拒絕了本次比賽的邀請,成為世界盃歷史上唯一一個在奪冠後沒有參加下屆比賽的球隊。其次,義大利隊也是世界盃歷史上唯一一支參加了預選賽的東道主隊(如果預選賽出不了線豈不是更有意思?如果哪一天中國拿到了世界盃主辦權而規則又改回去,中國人會不會哭暈?)。
本屆比賽還出現了世界盃歷史上的首次重賽。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加時賽後仍然以1:1打平,於是兩隊重新進行了一場比賽,最終義大利以1:0淘汰了西班牙。
第三屆世界盃 1938年
義大利 4:2 匈牙利
舉辦地:法國
第三屆世界盃賽前,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歐洲大陸,戰爭和政治上的原因使很多優秀球隊無緣本屆世界盃。法國和阿根廷都提出了申辦要求,但由於當時國際足聯主席是法國人雷米特,近水樓臺得到了月,導致阿根廷強烈不滿,他們認為歐洲不應該連續兩屆舉辦世界盃,在已經取得決賽階段資格後拒絕參賽!而「黃金一代」的烏拉圭還在為第一屆歐洲隊不參賽耿耿於懷,繼上屆之後再次抵制本屆杯賽;西班牙內戰爆發無法組隊;而美國隊雖然報了名,但因隊裡的英國僱傭球員拒絕在星期日比賽被迫退出比賽。
1938年的世界盃充滿了火藥味,德國已經吞併奧地利,奧地利國家足球隊瞬時人間蒸發,已經出線的阿根廷臨時變卦拒絕到巴黎,所以最後只有15支球隊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
本屆杯賽作出了一項新的規定,前一屆的冠軍隊和東道國球隊直接進入決賽圈,其中東道國球隊直接進入決賽圈的制度沿用至今。
巴西是本屆的奪冠熱門,他們在賽場上的足球天賦令人驚嘆,射手萊昂尼達斯不但憑藉8粒個入球成為本屆最佳射手,更因在比賽中光腳射球進門(在面臨得分機會時球鞋剛好掉了)而成為世界盃史上的有趣人物。
實力強大的巴西人的運氣需要耐心再等20年才會來到。而這一年,貝利窮困潦倒的父親剛和一位姑娘結婚,由於經濟窘困還在猶豫要不要生一個孩子。巴西首場對波蘭6:5險勝;以2:1擊敗捷克後,在半決賽遇上了剛將東道主法國淘汰出局的衛冕冠軍義大利,而隊中最優秀的萊昂尼達斯和蒂姆因傷缺陣,以1:2飲恨,無緣決賽。
1938年6月19日,第三屆世界盃的決賽在浪漫之都巴黎的「鴿子」體育場進行,匈牙利人凌厲的攻勢掉進「藍旗軍」連鎖防禦體系的泥潭,義大利隊在老謀深算的教練波佐指揮下,沉著應對,終於以4:2力克強敵,成為第一支蟬聯世界盃冠軍的球隊。從這一天起,義大利人真實地嘗到了防守反擊打法的甜頭。
第四屆世界盃 1950年
烏拉圭 2:1 巴西
舉辦地:巴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有近1億人傷亡,足球世界盃也整整12年無法舉辦。1950年,除了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上還有戰爭陰雲外,整個地球都沐浴著明媚的陽光。第二、第三屆世界盃都在歐洲舉辦,第四屆世界盃自然要花落南美,憑藉強大的足球實力和全民的足球熱情,巴西如願獲得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舉辦權。
這是足球王國巴西歷史上第一次舉辦世界盃,為此巴西政府專門修建了能容納20萬人、到今天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幾經改造座位數已有變化)。64年後,2014年第20屆世界盃決賽也是在這裡舉行。
原定出線的16個隊伍,分成4個小組。但有印度,蘇格蘭和土耳其臨時退出,最終只有13支球隊參加。因此有兩個小組是4支球隊,一個小組是3支,還有一個小組只有烏拉圭和玻利維亞兩個隊伍。
本屆世界盃的賽制比較特殊。小組賽決出四支球隊,然後進行循環賽,最後誰的得分高,誰就是冠軍。所以,本屆大賽也是世界盃歷史上唯一一次沒有真正意義上決賽的世界盃。
1950年7月16日,最後一輪巴西同烏拉圭交鋒,這實際上成為了決定冠軍歸屬的「決賽」,這場比賽巴西只要戰平就可奪魁,但在馬拉卡納17萬4千名觀眾的注視下,世界盃歷史上的驚天冷門誕生,烏拉圭2:1逆轉獲勝搶走冠軍,巴西人功敗垂成,甚至有數名巴西球迷開槍自殺,「馬拉卡納的眼淚」漫天飛舞。
東道主參加冠亞軍爭奪但卻失利,這在20屆世界盃的歷史上只出現過兩次(另一次是1958瑞典世界盃巴西戰勝瑞典),1950年巴西人無限痛苦地體驗了這種滋味,以至於在賽後,組委會甚至沒有舉行頒獎儀式。傾國之力仍未奪冠,烏拉圭「一支球隊打敗了一個國家」的傳奇令人扼腕。兩度參賽,兩度奪冠,烏拉圭人會不會因意氣用事拒絕參加第二、第三屆世界盃而把腸子悔成青色?烏拉圭人此後的世界盃歷程,最好成績是1954、1970和南非世界盃的第四名,他們缺席了1994、1998和2006年世界盃,2014年巴西世界盃雖然有一顆很厲害的「牙「,但也未能打進八強。
第五屆世界盃 1954年
西德 3:2 匈牙利
舉辦地:瑞士
1954年第五屆世界盃絕對是世界盃歷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一屆賽事,「伯爾尼奇蹟」成就了德國隊、德國人甚至德國這個國家,足球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大意義在1954年的夏天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也正是從這一屆世界盃開始,全世界人民才從心靈深處刻骨銘心地體會到足球的偉大和無窮魅力。
1954年的奪冠最大熱門是匈牙利隊,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將奪取世界盃冠軍。開賽後,匈牙利表現出強大的實力,9:0勝韓國、8:3勝西德,小組輕鬆出線。在通往決賽的道路上,匈牙利以4:2的相同比分連克南美雙雄巴西和烏拉圭。小組賽3:8慘敗給匈牙利的西德人則2:0擊敗南斯拉夫、6:1橫掃奧地利。在決賽裡站在匈牙利人面前的又是西德隊。1954年7月4日,在伯爾尼進行的決賽中,匈牙利人先2:0領先,但西德隊連追三球獲得冠軍。從0:2到3:2、從3:8到3:2,西德人不可思議的翻身打倒了匈牙利巨人,創造了世界盃歷史上最神奇的決賽。
奪取世界盃冠軍,對於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從戰爭創傷中恢復過來的德國人的重大意義,你怎麼估計都不過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今的德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必然有第五屆世界盃奪冠給當時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巨大信心。聯邦德國隊奪冠後舉國上下欣喜若狂,所有球員均被視為國家英雄,德國甚至還專門拍攝了一部電影來紀念。
本屆世界盃首次引入了電視轉播,既增加了影響力,還帶來財源,賽事的商業運作初具雛形。衛冕冠軍烏拉圭依然雄心勃勃,在和匈牙利進行的半決賽中,開始以0:2落後,但下半場15分鐘,荷柏格為烏拉圭攻進一球,到終場前4分鐘時,他又進了一球,把比分扳平。狂喜的隊友圍上來又捶又打,以示慶賀,沒想到竟把他打暈在地,抬了出去,結果烏拉圭以2:4輸掉了這場比賽。
第六屆世界盃 1958年
巴西 5:2 瑞典
舉辦地:瑞典
儘管兩屆世界盃得主烏拉圭和義大利、歐洲強隊西班牙等隊無緣決賽圈,但是這屆世界盃依然令人難以忘懷,特別是電視全面直播,人們帶著新奇感在黑白銀屏上目睹了方丹、雅辛、加林查的炫目演出,當然還看到了未滿17歲的球王貝利橫空出世。
1958年6月29日,決賽在巴西隊和東道主瑞典隊之間展開,由於瑞典隊中很多隊員都來自義大利的職業聯賽,而開賽以來巴西人已經用他們的技巧徵服了觀眾,因此有評論家稱這是一場僱傭軍對魔術家的較量。開賽之後,瑞典隊率先打入一球,但只過了5分鐘,巴西隊就由瓦瓦扳平比分。和半決賽一樣,決賽的下半時屬於球王貝利。第55分鐘,貝利打進了他那個著名的進球,從頭頂挑過後衛,隨後凌空將球射入網窩。最終巴西隊5:2擊敗瑞典,第一次舉起雷米特杯。
賽後,17歲的巴西少年伏在隊友迪迪肩上哭泣,這成了這屆世界盃最經典的一個鏡頭。瑞典的一家報紙率先以「球王」稱呼貝利,瓦瓦、加林查、迪迪, 扎加洛以及天才守門員吉爾瑪……當這批天才球員匯聚到一起,巴西的第一個「黃金一代「開始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偉大的巴西足球王朝由此拉開序幕。
1958年世界盃也寫入了中國足球的史冊,從這一屆開始,中國足球開始了艱難辛酸的世界盃徵程。直到44年後,一個叫米盧的前南斯拉夫老頭帶領中國足球隊到世界盃決賽圈露了一下臉,雖然一場未贏,一球未進,一分未得,也足以讓13億中國人自豪得一塌糊塗,直到今天。
第七屆世界盃 1962年
巴西 4:1 捷克
舉辦地:智利
歐洲足球強大,更重要的是歐洲經濟政治強勢,所以第二、第三屆世界盃連續在歐洲大陸的義大利、法國舉行,第五、第六屆世界盃又連續在歐洲的瑞士、瑞典舉行,其結果呢?南美洲很生氣,其中阿根廷還在第三屆世界盃決賽階段開賽前臨時決定不去歐洲參加比賽。毫無懸念,第七屆世界盃必須在南美洲進行。
1962年世界盃的舉辦地需要重點記一下。智利西鄰太平洋,多地震,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萬多平方公裡。智利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教育等方面在世界上有很高的排名。但是,智利國家男子足球隊的成績卻一直平平,世界盃上,只有在1962年本土舉行的杯賽中贏得季軍,餘者差不多都在小組賽出局。
在這個星球上,能夠贏得世界盃冠軍亞軍當然了不得,但如果能夠舉辦一次世界盃,也非常了不起。南美小國智利做到了,而常常被美國欺負的墨西哥甚至舉辦了兩屆世界盃,足球水平一般,但不得不令人佩服,更讓中國人羨慕、嫉妒、恨!
從經濟角度來看,1962年的世界盃,阿根廷比遭受地震打擊的智利更有條件申辦,但偉大的智利足協主席只用一句話就扭轉了申辦劣勢:「我們什麼都沒有了,我們不能再失去世界盃!」
可惜的是這番話沒有感動賽場上的球員們。也許1958年強大的巴西隊輕易奪冠讓人看不到通過正常途徑化解對手進攻的希望,骯髒的殺傷戰術成為本屆世界盃的主調,有人甚至將這屆世界盃的綠茵場比喻作拳擊場,東道主的熱情招待並沒有讓人對地震過後的頹垣敗瓦感到失望,反而遠道而來的貴賓們(當然包括智利的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讓觀眾傷透了心。
本屆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一共有34名球員受傷,平均每場比賽都要抬下一名球員,在1958年世界盃上已經名揚天下的貝利自然是重點照顧對象,他在首場比賽就被對手踢傷,第二場踢到一半就黯然離開本屆世界盃,可憐的球王貝利甚至沒有能夠順利參加下一屆英國世界盃。後來為巴西奪冠立下汗馬功勞的加林查在半決賽對智利的比賽中被對手鏟得傷痕累累,忍不住回踢了一腳,就馬上被紅牌罰下場,離場時還被觀眾砸下的瓶子敲破了頭。
最恐怖的一幕出現在小組賽智利和義大利的比賽中,雙方的敵對情緒從賽前就已經不斷升級,人仰馬翻的場面此起彼伏,雙方各出陰招明爭暗鬥,混亂中甚至還有球迷上場參與騷亂,最後,義大利的法裡利被警察像逮捕罪犯一樣扭送出場,上半場快要結束的時候義大利又被罰下一人,馬斯喬的鼻梁骨則被打斷,而智利方面也有一名球員被踢斷了腳,最終多2人的智利以2球優勢贏得了勝利,但這場比賽卻因此成就了臭名昭著的「聖地牙哥之戰」。
值得慶幸的是,技術出色的巴西隊還是笑到了最後,否則世界盃粗野的作風可能還要繼續下去。儘管失去了貝利,但強大的巴西隊還有加林查、瓦瓦、扎加洛、阿馬裡爾等天才球員。決賽中,巴西隊4:1戰勝捷克,成功衛冕。
暴力絕對是足球天生的敵人,本屆世界盃最後竟有6名球員以4粒個人進球並列最佳射手。
第八屆世界盃 1966年
英格蘭 4:2 西德
舉辦地:英國
1966年夏天,東方一個大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而世界盃足球賽也熱火朝天地回到了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國。有意思的是雷米特金杯在倫敦傾城狂歡展出期間被人偷走,英倫三島全民出動尋找金杯,英國小偷不堪忍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就把金杯扔到了草叢中,最終被一隻名叫「皮克勒斯」的狗找到。皮克勒斯成為了國家英雄,遺憾是金杯竊賊至今仍然逍遙法外。
每屆世界盃都有如今看起來不可思議的離奇事情。由於非洲球隊集體抵制本屆世界盃,他們拒絕了要和亞洲爭奪唯一的一個參賽資格的不公平待遇,於是,掌握著宇宙真理的朝鮮隊便成為唯一的亞非球隊代表,這也是偉大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就是這樣一支公認的魚腩球隊卻在小組賽最後一戰中爆冷擊敗兩屆世界盃冠軍義大利隊,令全世界人民大跌眼鏡。在八強戰中朝鮮隊上半場剛過25分鐘就以3:0領先葡萄牙,如果不是尤西比奧獨進4球上演經典逆轉,朝鮮隊還要繼續創造東方神話。即便這樣,朝鮮作為亞洲球隊取得世界盃前八的記錄也一直維持了36年才被打破,而打破記錄的球隊也同樣來自朝鮮半島。對比中國人第一次參加世界盃的成績,朝鮮人要笑得滿世界找牙了。
1966年的世界盃註定是英國人的世界盃。在主場瘋狂的享譽全球的球迷支持下,英格蘭隊一路殺出重圍,其中八強賽1:0擊敗阿根廷的比賽更是引發了兩國漫長的足球宿怨,半決賽2:1擊敗葡萄牙後,英國與德國最終在決賽會合。
英德兩隊在溫布利球場的決賽便成為了世界盃上經典中的經典,產生了一個著名的歷史疑案:英格蘭球員赫斯特在加時賽的第二粒個人進球在彈中門楣後到底進了沒有?英國人和德國人吵了半個世紀至今也沒有搞清楚。今天,採用門線新技術的世界盃徹底結束了此類爭議。最終,英格蘭以4:2擊敗德國,捍衛了現代足球發源地的榮譽。
第九屆世界盃 1970年
巴西 4:1 義大利
舉辦地:墨西哥
世界盃如期輪轉到美洲。規則的健全是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的最大貢獻,國際足聯不但完善了紅黃牌制度,還首次允許球隊可在比賽中替換2名球員,這不但讓前2屆世界盃盛行的殺傷戰術失去了作用,也從根本上斷絕了對手抱著「同歸於盡」想法踢球的可能。貝利返回了世界盃,一支空前強大的巴西隊為全世界觀眾奉獻了一屆堪稱完美的世界盃,成就了巴西足球神話。三奪世界盃的巴西人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
為了電視轉播需要,大多比賽不得不在中午進行,高原+高溫便是墨西哥世界盃的最大特點,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球員們的發揮,汗水反而激發了各支球隊的熱情和鬥志,多場經典比賽在這裡被記載上史冊:小組賽秘魯3:2逆轉保加利亞、八強賽西德以同樣的比分逆轉英格蘭、半決賽義大利4:3淘汰西德以及決賽巴西4比1擊敗義大利直到今天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德國隊儘管沒有打進最後的決賽,但25歲的貝肯鮑爾和25歲的穆勒已經橫空出世。轟炸機穆勒一人在5場比賽中攻進10球成為最佳射手,再加上1974年世界盃的4球,兩屆14球的記錄讓他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射手,這一紀錄直到32年後才被羅納爾多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是球王貝利最後一次參加的世界盃,他參加了四屆世界盃,出場14次打進12球。1977年10月1日,貝利舉行告別賽,同時打入1球,將個人生涯的進球數定格為1281個。
第十屆世界盃 1974年
西德 2:1 荷蘭
舉辦地:西德
德國人在20年前就拿到了世界盃冠軍,卻沒有舉辦過世界盃,用腳指頭想一想,1974的世界盃也是在西德舉行。
本屆世界盃一共有16支球隊參加,決賽階段比賽一共分成三個階段,首先16支參賽球隊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進行單循環比賽。小組前兩名,也就是八支球隊晉級。隨後這八支球隊再分成兩個小組進行單循環比賽。每個小組的第一名晉級決賽,第二名則參加三四名決賽。在本屆世界盃上,國際足聯首次採用淨勝球方式,用來區分相同積分情況下兩隊的排名。所以,第10屆世界盃對於今後世界盃規則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1974年是荷蘭人克魯伊夫職業生涯唯一一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盃,圍繞克魯伊夫創立的全攻全守足球風格令人們耳目一新。儘管沒有在國家隊級別的比賽中贏得過任何榮譽,但他卻能與貝利、貝肯鮑爾和馬拉度納這樣的巨星比肩。毫不誇張的說,1974年的西德世界盃,讓人們見識了克魯伊夫的魅力!
荷蘭與東道主西德的表現非常突出,決賽中,雙方展開了一場世紀之戰,結果荷蘭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遭到西德2:1逆轉。
第十一屆世界盃 1978年
阿根廷 3:1 荷蘭
舉辦地:阿根廷
阿根廷與烏拉圭、巴西是南美傳統強隊,就連智利和墨西哥都成功舉辦了世界盃,有什麼理由世界盃的主辦權還不落到阿根廷呢?
共有創紀錄的104支球隊參加了預選賽,最終有16支球隊鏖戰決賽圈,而克魯伊夫、貝肯鮑爾等名將,都因故缺席了本屆世界盃。阿根廷像前幾屆的烏拉圭、義大利、英國、西德以及1998年的法國一樣,在本土舉辦世界盃的時候如願拿到了冠軍。決賽中阿根廷3比1擊敗荷蘭,歷史上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這一年,17歲的馬拉度納沒有入選國家隊,但已在職業聯賽中嶄露頭角。24歲的肯佩斯在本屆杯賽中打入6球,尤其是在決賽中梅開二度,成為阿根廷奪冠的頭號功臣,他包攬了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兩個頭銜。除本屆外,他還參加了1974年西德世界盃和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直到1996年,41歲才正式掛靴。值得一提的是,在代表國家隊出場的所有比賽中,肯佩斯從沒有領到過紅黃牌,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十二屆世界盃 1982年
義大利 3:1 西德
舉辦地:西班牙
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這也是需要重點記住的。世界盃輪到了歐洲,英、德、意、法都舉辦過,瑞士、瑞典也舉辦過,這一年,西班牙來了。
一共有24支球隊參賽,這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世界盃。24支球隊被分成6個小組,阿根廷、巴西、西德、荷蘭、西班牙和義大利成為種子隊。決賽在馬德裡進行,義大利隊3:1戰勝德國隊,成為巴西之後,第二支三度獲得世界盃的國家。
揭幕戰即上演冷門,衛冕冠軍阿根廷竟然0:1負於比利時,馬拉度納遭到對手的嚴密盯防,整場比賽幾乎沒有獲得太多機會。
本屆杯賽上,德國門將舒馬赫名揚天下。在德國和法國的半決賽中,德國人的勝利讓人們見識到了他們永不放棄的一面,但是在這場勝利中門將舒馬赫的表現卻讓德國人蒙羞。加時賽快結束前,法國替補巴蒂斯通帶球突入禁區,已經無人阻擋,如果被他打入一球,那法國很可能贏得這場比賽。此時,舒馬赫棄門出擊,用膝蓋撞向巴蒂斯通,後者由於速度太快,未能躲開,結果臉被狠狠地撞了一下,三顆牙齒當場落地,立刻昏迷不醒。對於這一明顯犯規,當值主裁判卻沒有對舒馬赫做出任何處罰表示。結果,法國只能將昏迷的巴蒂斯通抬出場外,繼續比賽。賽後,舒馬赫的惡行遭到外界嚴厲抨擊,法國媒體送給他一個「屠夫」的綽號,而此後舒馬赫我行我素的風格卻並未改變。1986年世界盃後,他與主帥貝肯鮑爾鬧翻,被逐出國家隊,職業生涯末期過得非常悽涼,中國人通常把這叫做「報應」。
第十三屆世界盃 1986年
阿根廷 3:2 西德
舉辦地:墨西哥
1986年,我已經進入大學讀書,有電視有時間有無數認識或不認識的小夥伴一起看球。馬拉度納連過6人將球打進球門的鏡頭立刻點燃了眾多年輕人喜愛足球的無限激情,這種激情,自從燃燒的那一刻起,就從沒停止,直到今天。
1986之後的歷屆世界盃在哪兒舉行、有哪些重要事件和重要比賽、誰是冠亞軍永遠都刻在了我們那一代人的記憶裡。甚至每屆世界盃在什麼地方看球、同哪些夥伴們一起觀看,都記憶猶新。
世界盃已經是第二次來到墨西哥,雖然雷米特杯換成了大力神杯。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兩次主辦過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即便是那些得到過數次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比賽的規程有所變化:24支參賽球隊分成6個小組進行循環賽。然而第二階段比賽中,由六個小組的前兩名和四個成績最好的第三名,共16支球隊進行淘汰賽,直到決出冠軍。
四分之一決賽上演了不朽的經典,憑藉著「新球王」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和狂奔50多米連過6人的精彩進球,阿根廷隊以2:1擊退英格蘭隊的挑戰。巴西隊與法國隊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攻戰,卻在點球大戰中以4:5被淘汰出局。西德隊與比利時隊在分別淘汰了東道主墨西哥和西班牙後,雙雙闖進四強。半決賽,法國西德之戰重演四年前的一幕,以馬特烏斯領銜的西德隊以2:0淘汰了普拉蒂尼領軍的法國隊,阿根廷則繼續依靠馬拉度納的兩記精彩進球順利擊敗比利時。
6月29日的阿茲臺克體育場,阿根廷隊和西德隊在世界盃的決賽中眾望所歸的交手。馬拉度納帶領阿根廷隊一度取得了兩球的領先優勢,但是以頑強著稱的西德隊並沒有就此認輸,很快就將比分扳平。終場前,勝利的天平最終倒向了阿根廷人,布魯查加接馬拉度納的傳球射入制勝一球,阿根廷終以3:2擊敗西德隊,這個跳著探戈的國度歷史上第二次捧得世界盃。
第十四屆世界盃 1990年
西德 1:0 阿根廷
舉辦地:義大利1990年夏天的陽光充足而且粗暴,我在一個國有企業的鍛造車間辛勤勞動並深刻反思著祖國的未來。還好,勞累和汗水被一首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的歌曲嚴重衝淡了,以至於每每回想起那個夏天,耳邊總是第十四屆世界盃足球賽主題曲《義大利之夏》的旋律。感謝當時的女朋友買了這盤一點都不便宜的磁帶!
歡樂過後回望,也許這是一屆令人失望的世界盃。功利至上,52場比賽防守之風盛行,淘汰賽階段有多場比賽通過互罰點球決出勝負,決賽中西德隊僅僅憑藉一記有爭議的點球僥倖戰勝實力下降的阿根廷隊。西德隊是上兩屆世界盃的亞軍,事不過三,終於,第三支三獲世界盃冠軍的國家產生了!
本屆比賽首場就爆出大冷門。衛冕冠軍阿根廷隊在開幕戰中以0:1不敵喀麥隆,之後非洲雄獅喀麥隆表現驚人,闖入了半決賽,並與英格蘭隊鏖戰到加時,才以2:3抱憾而歸。這也是非洲球隊在世界盃上所取得的最好成績。
第十五屆世界盃 1994年
(0:0)巴西 3:2(點球) 義大利
舉辦地:美國
美國舉辦世界盃足球賽?這在上世紀90年代前就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情,但是在1994年,這個籃球和橄欖球王國卻給了全世界球迷一屆成功的足球世界盃。
這一年我又回到了校園讀研究生。印象最深的是,每天上午上課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在打瞌睡。有一天,正在迷糊之間,老師忽然發怒,並不是因為大部分同學都無精打採,而是他自己的研究生在他講的課上打起了呼嚕,所以,他讓一個叫「師長」的同學站起來聽課。
參加本屆世界盃賽的24路諸侯多是以往的老面孔,到八分之一決賽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冷門:德國隊僥倖淘汰了比利時,巴西隊驚險闖過美國關,荷蘭隊不出意料地擊敗愛爾蘭,義大利隊憑藉著羅伯特-巴喬的兩粒入球艱難戰勝奈及利亞,失去了老馬的阿根廷隊雄風不再,被處於上升勢頭的羅馬尼亞挑落馬下,新貴保加利亞和瑞典則繼續書寫著新的歷史。四強席位的爭奪戰開始上演經典對決,巴西隊與荷蘭隊聯手為世界球迷獻上了一場完美的比賽,依靠著布蘭科在比賽尾聲的一記直接任意球破門,巴西隊繼1978年後再次進入世界盃的四強。狀態越來越出色的保加利亞隊大爆冷門,這支來自東歐的球隊反敗為勝淘汰衛冕冠軍德國,歷史上首次打進半決賽。步履蹣跚的義大利隊好運連連,憑藉著兩位巴喬(羅伯特和迪諾)將西班牙隊擋在四強門外。瑞典隊則在一場黑馬之爭中通過點球大戰淘汰了羅馬尼亞。
半決賽中巴西隊再次遭遇小組賽的對手瑞典,小個子羅馬裡奧在瑞典隊嚴密的後防線中抓住了機會,一記頭球將巴西送入決賽。義大利隊利用羅伯特-巴喬的出色發揮淘汰了保加利亞隊。7月17日,本屆世界盃的決賽在巴西與義大利隊之間上演,這是一場功利主義足球發展到頂峰的比賽,雙方除了謹慎小心就是死守嚴防,場面激烈有餘精彩不足。120分鐘悶戰後結果仍是0:0,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場需要由點球來決定冠軍歸屬的殘酷事實擺在了全世界球迷的面前,已經闊別冠軍長達24年的巴西人笑到了最後,巴雷西,馬薩羅和羅伯特-巴喬接連射失,巴西隊點球3:2擊敗了義大利隊(義大利隊5個點球射失3個,也是醉了),成為了第一支四捧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94年的世界盃是羅伯特-巴喬職業生涯的顛峰,儘管他未能笑到最後,但是他的表現已足以令萬千球迷如醉如痴,羅伯特-巴喬幾乎憑一己之力將義大利隊帶入決賽,這位1993年歐洲金球獎得主在淘汰賽階段多次挽救了球隊的命運。遺憾的是,決賽點球大戰最後出場的巴喬把球直接踢出了門外,義大利隊最終沒有得到幸運女神的垂青。「憂鬱王子」射失點球後在球場上黯然神傷的背影,永遠留給了球迷,而這個憂傷的背影和那雙憂鬱的眼睛,在接下來的數年內迷倒了全世界無數的女球迷。2002年日韓世界盃,義大利主帥特拉帕託尼甚至拒絕了羅伯特-巴喬入選國家隊。
第十六屆世界盃 1998年
法國 3:0 巴西
舉辦地:法國
1998年世界盃回到世界盃之父雷米特的祖國法國。從上古以來法國人對於雄雞的崇拜就相當聞名,公雞Footix成為這屆世界盃的吉祥物。但凡有法國隊的比賽,看臺上總有位痴心的法國球迷抱著一隻公雞,為法國隊加油吶喊。這一點還真靈:法國隊在世界盃7場比賽中全勝,而且僅僅丟掉兩球,雖然不能說是這隻公雞的功勞,但是至少可以說這隻公雞在看臺上見證了法國隊的奪冠。
連續兩屆世界盃被擋在決賽圈之外的法國隊憑藉九十年代以來卓有成效的青訓體系培養了包括德塞利、齊達內、德約卡夫、圖拉姆、巴特斯在內的一大批世界級球星,成就了法國足壇的「黃金一代」。另一方面,上屆冠軍巴西隊94年之後人才輩出,其中尤為注目的就是兩屆世界足球先生得主羅納爾多。
決賽之前羅納爾多突然昏厥,巴西隊頓時手足無措,比賽開始後羅納爾多雖然首發,但是卻魂不守舍,巴西隊其他隊員也因為羅納爾多的不在狀態一起低迷。上半時齊達內利用其以往被認為是弱項的頭球兩次接到角球頭球破門,下半時雖然德塞利被罰下,但球隊依然頑強,並在終場前由珀蒂將比分鎖定為3:0,法國隊成為歷史上第七支奪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法國隊奪得世界盃冠軍,儘管球隊的進攻能力不敢恭維,但其防守卻是異常的出色,他們創造了世界盃冠軍隊丟球最少的紀錄——2個,而且法國隊也創造了運動戰丟球最少的世界盃冠軍紀錄,僅有克羅埃西亞的蘇克在反越位中打破法國隊的球門,其他時候法國隊的城門無懈可擊。當然,法國隊還有一個尷尬之最,德塞利在決賽中下半時被罰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決賽中吃到紅牌的冠軍隊球員,而法國隊也成為第一支以少打多還能取得世界冠軍的球隊。
本屆世界盃還有一個神話,克羅埃西亞首次參加世界盃就奪得第三名。與四年後中國隊首次參加世界盃得到第32名相比,整整差了29名。但是,中國人總還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比如我們的人口是克羅埃西亞的100多倍,我們的歷史比克羅埃西亞長5000多年。
第十七屆世界盃 2002年
巴西 3:0 德國
舉辦地:日本、韓國
2002年世界盃首次在非歐洲和美洲的大陸上舉行,日、韓共同申辦世界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雙東道主杯賽,而兩個東道主也都在世界盃上取得了空前的成績突破。這一年,中國隊創造歷史首次進入世界盃殿堂。但是,在荷蘭、捷克等世界強隊缺席本屆杯賽的同時,土耳其、塞內加爾、美國甚至韓國等黑馬卻將世界盃格局攪得一團亂麻,而被公認為是奪冠熱門的法國和阿根廷雙雙在小組賽中就折戟沉沙,賽前不被人看好的德國和巴西雙雙殺進決賽,羅納爾多在決賽中梅開二度最終2:0戰勝對手,成就了「五星巴西」,羅納爾多以神勇的8個進球打破了32年以來世界盃最佳射手進球不超過6個的怪圈。
我清楚地記得某一天的下午我經過青島流亭機場,機場大廳的大屏幕上正在直播中國隊和巴西隊的小組賽。面對巴西隊的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洛斯、裡瓦爾多等國際巨星,一開始中國的小夥子們有板有眼似乎並無怯色。幾分鐘後就見到任意球大師卡洛斯左腳任意球遠角入門,裡瓦爾多的入球和小羅的點球讓中國隊上半場0:3落後,在飛機上聽說下半場羅納爾多又攻入一球,中國隊還沒打第三輪就提前出局。
中國人從來都是有自知知明的,雖然口頭上經常不承認。中國隊原定的目標是贏一場;如果真的贏不了,那就平一場得一分也成;退一萬步講,如果贏不了也平不了,那怕讓對手貫十個八個入球,中國的小夥子們至少也要進一球,留下點印記,總不能代表12億中國人來參加比賽,結果卻和觀眾一樣,只是過了眼癮。結果呢,真的只是大飽了眼福!之後的每次世界盃預選賽更是留給中國球迷無限的傷痛,以致於中國球迷因為遍體鱗傷已經對更多的傷痛無動於衷。今天想一想,那個時候反而是中國足球最為輝煌的時刻。未來——不知道未來到什麼時候的哪一天,中國足球還能回到那個我們當時認為的甚不滿意的時刻。
中國著名裁判陸俊第一次出現在世界盃舞臺上,幾年後他因為黑哨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零6個月,後查實的受賄事實大部分都發生在2002年以前。
還好,中國球迷都有無比強大的內心。如今我們看世界盃,可以摒卻國家、民族、政治、經濟等無關體育精神的因素,盡情地欣賞每一場比賽,任意讚揚、評論甚至謾罵每一個國家的任意一位球員。我們喝著啤酒,大聲地喊,大聲地唱,卻不會因為任何一場比賽失誤或裁判不公把啤酒瓶咂到牆上。「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我們就是在看耍猴,或者是在圍觀鬥蛐蛐。
第十八屆世界盃 2006年
(1:1)義大利 5:3(點球) 法國
舉辦地:德國
2006年世界盃回到歐洲,在德國舉行。這屆杯賽見證了內德維德的悲情告別,見證了菲戈帶著遺憾離開世界盃舞臺,見證了羅納爾多創造了新的世界盃總進球紀錄,見證了齊達內在世界盃大舞臺上戲劇性的絕唱,見證了義大利這支4星球隊的誕生。
這屆決賽是齊達內最後的世界盃演出,可以說法國隊就是憑他一己之力才走到了最後,而且他還在決賽中踢進了一個勺子點球。不過,他給馬特拉齊的那一頂,不僅把自己頂下了場,更是成全了義大利人。法國與義大利苦戰120分鐘戰成1比1平。點球大戰,義大利5比3擊敗法國(總比分6:4),第四次捧起世界盃。
在巴西隊與加納隊的1/8決賽中,羅納爾多在開場後5分鐘便取得了進球。這是羅納爾多在世界盃上的第15粒進球,憑藉這個進球,羅納爾多超越了「轟炸機」蓋德·穆勒的14球,成為世界盃歷史上進球最多的球員。
對於中國人來說,1/8決賽義大利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是必有一提的。比賽快要結束時義大利左後衛格羅索在禁區內被絆倒贏得點球機會,電視解說員黃健翔嘶啞著喉嚨,奉獻了一段激情表演:
「點球!點球!點球!格羅索立功啦!格羅索立功啦!不要給澳大利亞人任何的機會!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他繼承了義大利的光榮傳統!法切蒂、卡布裡尼、馬爾蒂尼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格羅索,他代表了義大利足球悠久的歷史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託蒂!……託蒂!……球進啦!比賽結束啦!義大利隊獲得了勝利!淘汰了澳大利亞隊!偉大的義大利!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馬爾蒂尼,今天生日快樂!義大利萬歲!」
不久,黃健翔同志永久告別了中央電視臺。
第十九屆世界盃 2010年
西班牙 1:0 德國
舉辦地:南非
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首次在非洲舉行。不要說去過現場,即便在電視機前,讓所有人無法忘記的首先是南非官方的世界盃球迷用助威大喇叭——嗚嗚祖啦(Vuvuzela),這個Made in China 的大喇叭可以發出127分貝的噪音,會導致永久性聽覺喪失,球迷們需戴耳塞看球。南非世界盃的主辦機構負責人說,這是南非文化的一部分,來賓們既然前來南非,就應該接受南非文化,也應該接受南非人民表達歡慶的方式。
本屆世界盃還成就了「章魚保羅」,它生於英國,在德國長大, 南非世界盃上「成功預測」了許多重大比賽,包括西班牙和荷蘭的決賽,成功率達90%以上,堪稱不折不扣的「章魚帝」。 2010年當地時間10月25晚,章魚保羅在德國的奧博豪森水族館平靜離世,享年2.5歲。
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於2010年7月11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足球城體育場進行。無冕之王荷蘭在半決賽中3:2擊敗烏拉圭,西班牙則以1:0擊敗德國,歷史性進入決賽。兩支球隊都沒有獲得過世界盃冠軍,因此無論那一隊奪冠,本次決賽都會產生世界盃歷史上第八支冠軍球隊。同時,本場決賽是第四次由兩支歐洲球隊對決,而且歐洲球隊之前雖然獲得了18次世界盃中的9次冠軍,但他們都是在歐洲本土上取得的,從來沒有哪一支歐洲球隊在地球上歐洲以外的地方得到過世界盃冠軍,所以,2010年的夏天,歐洲球隊於歐洲以外不能獲取世界盃冠軍的魔咒就要被打破了!
荷蘭與西班牙的比賽完全看不到應該有的激情和激烈,90分鐘的比賽0:0戰平。加時賽下半場115分鐘,西班牙隊法布雷加斯妙傳中場球員安德烈斯·伊涅斯塔,伊涅斯塔在禁區內攻入致勝一球,第八支獲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產生啦!
第二十屆世界盃2014年
德國 1:0 阿根廷
舉辦地:巴西
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是離現在最近的一屆世界盃,這是繼1950年之後世界盃第二次在巴西舉行。巴西是唯一參加過每一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包括2014年在內,巴西隊連續20屆出現在世界盃賽場上。
2014年巴西世界盃有兩項新技術應用:門線技術,用高科技來避免進球誤判;噴霧器,很好地解決了人牆距離難題。
最後的冠亞軍爭奪戰,憑藉馬裡奧-格策加時賽的制勝進球,德國1比0艱難戰勝阿根廷,奪得了德國隊第四座世界盃冠軍獎盃。至此,德國隊共取得8次世界盃冠亞軍,而五星巴西取得過7次。可以預見的是,德國隊的世界盃總成績,很快就可以超過巴西。
很多時候足球比賽的意義遠勝於比賽本身,本屆杯賽有幾場比賽值得一提。在貝洛奧裡臧特進行的德國和巴西隊的那場半決賽,帶給巴西人有史以來無法承受的巨大恥辱,因為冷酷無情的比賽中德國隊以7:1大勝東道主巴西,這一結果震驚足壇,讓賽前還想奪冠的巴西隊在家門口徹底斷了夢想。
這就是將被世界盃永遠記住的比賽,要評選世界盃歷史十大比賽,它當之無愧。
還有一場令衛冕冠軍西班牙王朝頃刻崩塌的比賽,他們在薩爾瓦多出乎意料地潰敗給生龍活虎、朝氣十足的荷蘭隊。正是範佩西一記令人難忘的魚躍式衝頂催生了荷蘭隊後來的四個進球,同時也擊垮了卡西利亞斯和他隊友的鬥志。
這屆比賽還讓一顆「牙」名揚天下,烏拉圭1:0淘汰義大利晉級16強的比賽中,蘇亞雷斯上演「咬人」一幕,成為當時最熱的話題。雖說蘇神曾有「前科」,但是這樣的場景還是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更神奇的是,挪威有倆球迷在賽前就準確預測了這一幕的上演,他倆事前在當地博彩公司各買了「蘇亞雷斯咬人1賠175」的選項,結果真的「一口賺翻」!
一個國家的足球文化及其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是一個民族性格的體現。比如在歷屆世界盃上有上乘表現的德國人,其足球天賦並不被人看好,但他們的球員依靠強烈的進取心、穩定的心理素質、高度的自律和團隊合作精神,不僅取得了場上的勝利,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韓國人在第十七界世界盃上奪得第四名,其成功之處就在於一種民族的文化(脫胎於漢)——團結一心、充滿自信、自強不息、堅忍不拔。至於靠技術取勝的巴西,則來自於聖保羅的街頭和裡約熱內盧的沙灘足球遊戲,離不開桑巴文化。當人們在足球場上看到各種髮型各種語言各種神態,聽到歡呼聲喇叭聲擊鼓聲笑聲哭聲咒罵聲,那些瘋得可愛的觀眾揮舞的草帽彩帶小旗紙屑衣衫飲料瓶使得整個生活開始隨球賽的顛倒而顛倒的時候,中國的球迷們,真的不在乎足球場上有沒有中國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