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升消防安全規範管理,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熟悉消防系統操作規程。
方法:現場培訓
參與人員:
組織:
講師:
培訓主要內容:
第一, 消防控制室的管理
第二, 消防控制室資料管理
第三, 消防裝備的管理
第四, 消防安全巡查、檢查
第五, 建築消防設施巡查
第六, 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宣傳
第七, 應急預案演練
一. 消防控制室的管理
(一)消防控制室設置條件
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築及自動滅火系統或機械防排煙系統時,應設置消防控制室。
(二)消防控制室位置要求
1) 宜設置在建築物首層或地下一層;
2) 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門的方向應向外打開;
1) 消防控制室與周圍要進行防火分隔;
2) 入口處應做明顯標誌(便於識別入內操作);
3) 應設置火災應急照明。
(三)消防控制室要明確防火負責人,對消防控制室的安全情況負責;
(四)配置滅火器材,設置滅火器材標誌,滅火器在綠區、綠區與黃區分界線上為合格,在綠區與紅區分界線上為不合格;
(五)設置擋鼠板,擋鼠板由主板面和卡槽構成,外觀可見部分為鋁合金定製,表面經過防腐處理,堅硬、美觀,易拆卸,擋鼠板上部貼有反光條,夜間容易辨別,防止人員被絆倒,擋鼠板的高度不低於60釐米,寬度可根據實際要求製作。
(六)消防控制室應安裝溫溼度計,溫度控制在5度至35度,溼度控制在15%-85%之間;
(七)消防控制室要設置粘鼠板及標誌,粘鼠板放置於靜電地板下角落處,無靜電地板的要放置於消防控制室牆角處,垂直擺放,並保證粘鼠板在有效期內。
(八)消防控制室要設置應急照明燈,供電正常,經試驗符合使用要求;
(九)消防制度、應急相關流程圖、表格及消防從業人員的資格證書要上牆公示,並保持有效、齊全,清晰;
(十)消防控制室及設備等環境衛生保持清潔,無明顯灰塵,物品擺放整齊,無吸菸現象及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
(十一)消防控制室屬重點要害部位,對進入控制室(除值班人員外)的人員要進行登記,門口處應設置「機房重地、閒人免進」警示標識,室內設置「禁止吸菸」標識。
消防設備的啟動和停止有3種途徑:
1. 機房啟動。
2. 現場啟動。
3. 控制中心啟動。
第一種方式:消防水泵房電氣控制櫃
第二種方式:現場啟動(1.手動報警按鈕;2.設備的手動操作裝置:消火栓按鈕、機械排煙口手動操作裝置、防火捲簾手動操作裝置等)
第三種方式:消防控制室啟動
綠色按鈕為「開」
紅色按鈕為「關」
二. 消防控制室資料管理
(一)消防控制室應有建(構)築物竣工後的總平面布局圖、建築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建築消防設施系統圖及安全出口布置圖、重點部位位置圖等。
(二)消防控制室應有消防相關管理制度、滅火、疏散應急預案等。
(三)消防控制室應有消防安全組織結構圖,包括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部門消防責任人、義務消防人員等內容。
(四)消防控制室應有員工消防安全培訓記錄、應急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記錄。
(五)消防控制室應有值班情況、消防安全檢查情況及巡查情況的記錄;
(六)消防控制室應有消防設施一覽表,包括消防設施的類型、數量、狀態等內容。
(七)消防控制室應有消防系統控制邏輯關係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系統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
消防控制室應定期保存和歸檔設備運行狀況、接報警記錄、火災處理情況、設備檢修檢測報告等資料。
三. 消防裝備的管理
(一)消防裝備配備包括:應急包(滅火器、消防斧【鍬】、插孔電話、應急手電、滅火毯、防毒面具)、消防頭盔、消防戰鬥服、消防手套、消防戰鬥靴、安全帶、安全鉤、保險鉤、消防腰斧、照明燈具、個人導向繩、安全滑繩、消防扳手(室外消火栓開啟鑰匙)等。
(二)消防裝備的用途
(1) 消防戰鬥服主要用於訓練及滅火戰鬥時保護身體防火源輻射;
(2) 消防戰鬥靴主要用於訓練及保護小腿;
(3) 消防頭盔主要用於保護頭部及面部;
(4) 消防手套主要用於高空作業、滑繩及火場破拆護手;
(5) 安全帶主要用於訓練和保護腰部;
(6) 保險鉤主要配合安全帶用,有利於高空作業;
(7) 安全滑繩用於高空滑繩自救;
(8) 消防斧(腰斧)主要用於破拆;
(9) 消防扳手主要用於打開消火栓供水;
(10) 消防裝備須擺放整齊、規範,每班進行除塵,保持表面乾淨整潔,保障消防裝備能隨時啟用。
四. 消防安全巡查、檢查
(一)建立各級崗位責任制,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每年由消防安全責任人與部門消防責任人籤訂《安全生產責任書》,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並組織和接受消防檢查。
(二)每日進行防火巡查,《填寫防火安全巡查記錄》,每月或重大活動及節日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三)消防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消防控制室、火災自動報警(滅火)系統、安全疏散出口、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誌、室內消火栓、滅火器配置、機房、廚房、庫房、樓層、施工作業現場(包括室內裝飾、裝修)、電氣線路及防排煙系統等;
(四)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的,填寫《消防安全檢查記錄表》,發現火災隱患下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整改並跟蹤驗證;
(五)對施工現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的,發現問題及時下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並督促整改,須動用明火作業時,嚴格執行《動火作業管理制度》,應辦理《動火許可證》方可作業。
五. 建築消防設施巡查頻次應滿足下列要求
(一)公共娛樂場所營業時,應結合公共娛樂場所每2h巡查一次的要求,視情況將建築消防設施的巡查部分或全部納入其中,但全部建築消防設施應保證每日至少巡查一次;
(二)消防安全重點項目,每日巡查一次;
(三)其他項目,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四)建築消防設施巡查應明確各類建築消防設施的巡查部位、頻次和內容。巡查時應填寫《建築消防設施巡查記錄表》。巡查時發現故障,應填寫《建築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並按要求處理。
六. 值班管理
1. 消防控制室、具有消防配電功能的配電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等重要的消防設施操作控制場所,應根據各公司管轄區域的工作、經營特點建立值班制度,確保火災情況下有人能按《消防系統運行操作規程》及時、正確操作建築消防設施。
2. 每班工作時間應不大於8小時。每班人員應不少於2人。值班人員對火災報警控制器進行檢查、接班、交班時,應填寫《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表》的相關內容。值班期間每2h記錄一次消防控制室內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並及時記錄消防控制室內消防設備的火警或故障情況。
3. 確認屬於誤報時,查找誤報原因並填寫《建築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
4. 消防控制室應在火災報警信號、反饋信號輸入10s內顯示其狀態信息,其他信號應在輸入100s內顯示其狀態信息,消防控制室的安全管理信息、控制及顯示要求應滿足GA 767《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的規定。
七. 單項檢查
1. 建築消防設施的單項檢查應當每月至少一次,並填寫《建築消防設施單項檢查記錄表》。
2. 滅火器:檢查滅火器型號、壓力值和維修期限。檢查數量不少於總數量的25%。
3. 末端試水裝置放水檢查數量不少於總數量的25%。
4. 室內外消火栓出水及壓力,消火栓啟泵按鈕,系統功能。檢查數量不少於總數量的25%。
5. 火災報警探測器和手動報警按鈕的報警功能的檢查數量不少於總數的25%。
八. 聯動檢查
消防設施的聯動檢查應當每年至少一次,主要對建築消防設施系統的聯動控制功能進行綜合檢查、評定,並填寫《建築消防設施聯動檢查記錄表》;
九. 檢測
建築消防設施檢測委託具有消防資質的廠家每年進行一次,做好《建築消防設施檢測記錄表》,將檢測報告存檔備查。
十. 維修
1. 值班、巡查、檢測、滅火演練中發現建築消防設施存在問題和故障的,相關人員應填寫《建築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並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
2. 消防安全管理人對建築消防設施存在的問題和故障,應立即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維修期間,應採取確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故障排除後應進行相應功能試驗並經消防安全管理人檢查確認。維修情況應記入《建築消防設施故障維修記錄表》。
十一. 保養
1. 制定建築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計劃,列明消防設施的名稱、維護保養的內容和周期。
2. 實施建築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時,應填寫《建築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記錄表》並進行相應功能試驗。
十二. 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宣傳
每年對客戶不少於2次消防宣傳,對全體員工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及消防宣傳教育;對培訓的員工進行考核驗證,不合格者直至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每年以創辦消防知識宣傳欄等形式或參加消防宣傳活動,使員工親身感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體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
十三. 應急演練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並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消防安全關乎到業戶和員工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只有將消防安全管理規範化、標準化,才能減少事故的發生,才能達到對物的管理,促進對人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