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懸疑罪案類型劇在網生領域迎來量與質的爆發,《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劇目的亮眼表現為影視劇迷帶來頭腦風暴的同時,也讓業內人看到了此類題材對當代觀眾的強大吸引力,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而隨著影視市場不斷垂直細分,懸疑罪案類作品的前景必是值得給予高期待的。
共性思考:影視環境與觀眾市場為生長提供土壤
市場需求是一類題材繁榮茂盛的原因之一,而懸疑罪案類影視劇由於題材的特殊性導致這些作品更容易吸引觀眾的目光,並產生話題。首先是內容層面,「燒腦」是作品的基礎要求,不一定需要多麼複雜反轉,但是故事的邏輯一定要嚴謹,情節一定要經得起推敲,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也可以讓觀眾產生更好的追劇體驗。
其次是對人物的刻畫,透過事件看人心是懸疑類作品最大的特色,披著推理的外衣,揭露真實的同時也是一場與靈魂的對話,彼此袒露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理解,凡觸及人性的探討往往會在觀眾心中留下烙印,甚至重新審視別人,審視自己。可以說,對現實的折射,幾乎沒有別的題材會比懸疑罪案類作品更有深度,這也是懸疑罪案類作品長興不衰的原因之一。
有的觀眾喜歡謎底層層揭露的過程,有的觀眾喜歡研究複雜難測的人物,對真相和神秘感的好奇成為懸疑罪案劇繁衍生息的土壤,去年以《白夜追兇》為首的同類題材作品也印證了這一點。與此同時,從影視大環境來看,行業對品質匠心的推崇促使著影視劇走向更高的水準,服化道的精緻必將為硬核內容錦上添花,今日開機的《請不要為所欲為》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請不要為所欲為》由歡瑞世紀(東陽)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東陽品格傳媒有限公司、深圳市酷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出品,導演馬志宇執導兼編劇,周峻緯、何晟銘、蒲巴甲、習雪領銜主演,高曙光、範雷、傅亨、王藝明、黨浩予主演。今日,該劇在浙江台州正式開機,除了一眾主創紛紛亮相外,台州臨海市副市長周李俐及臨海市宣傳部相關人員也出席了開機活動,代表當地政府對作品給予最大的支持。此外,今日亦首次曝光了該劇「線索追兇版」概念海報,海報中,一張張線索照片由點連線,勾勒出人物側臉的同時真相仿佛也浮出水面,故事的神秘感再度加分,引爆網友們的好奇。
困境破局:硬核內容和創新手法書寫影視進化論
從懸疑罪案類作品近年的發展來看,2016年的《餘罪》到今年的《蝕日風暴》,這些作品成為話題的同時也用精良的製作一再提高了觀眾的審美水平,這就意味著,要想繼續收割熱度,《請不要為所欲為》就需要打破同類型題材的創作桎梏,走出自己的風格。
破內容困境:以人物成長訴說社會百態
《請不要為所欲為》講述了男主角連舟為揭開女友尹露遇害真相的故事。不同的是,比起真相的揭露,該劇將故事的重心放在展現角色的成長。男主連,從執著於過往的傷痛,把封閉在仇恨的世界,到最後放下執念,開始體諒別人,體諒這個世界,並在辜的受到傷害的時候,選擇挺出,奮不顧,從一個大男孩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劇中,每一個人都有著難以釋懷的過去與痛苦,有的選擇極端思考走向毀滅,有的選擇假裝遺忘繼續生活,有的選擇直面痛苦敞開心胸,他們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也向社會拋出了這樣的疑問:眾生皆苦,面對不幸,我們該怎麼辦?我們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你改變不了世界,但可以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釋懷之後,往事如川而逝,種種皆不可追,這份治癒正是《請不要為所欲為》包裹在案件下的溫柔,滿足觀眾推理獵奇心理的同時,也讓觀眾情感得以饜足。
破視效困境:借動作設計體驗五感張弛
在拍攝手法上,《請不要為所欲為》將捨棄花哨的形式感,整體風格以「紀實」和「運動」為主。據悉,打鬥、追逐、撞車等動作場面在劇中都會有所呈現,並將通過手持攝影、短鏡頭,快速剪等手法,加入有設計的晃動,這樣既不會拖沓,反而可以增加故事的節奏感和緊張感。除此之外,對動作戲也是「寫實」的要求,導演馬志宇認為,人物的行為應該具備合理性,動作設計更要求有理可尋,服務於角色,而不是為了展現技巧而動作:「寫實不僅僅是指拳拳到肉,而是真實的表現出來,設計的可信,設計的巧妙。並且為塑造人物服務,動作伴隨著人物的緊張、無助、掙扎等情緒,不會為了打而打。」
破拍攝困境:由寫實風格營造真實氛圍
與同類型題材作品相比,《請不要為所欲為》對場景的要求較高,劇中的部分場景是現代化都市難以滿足的,因此,劇組在重重考察後選擇了中國臨海台州府城作為主要的取景地。該城市風景優美,既有有江南長城之稱的台州府城牆,也有歷史文化名街紫陽街,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古城中更是有山有水、有塔有寺,劇中需要的場景都能找到,古城跟故事設定的空間天然吻合。不需要過多的修飾,自然擁有與劇情相符合的真實感和生活感,進一步讓觀眾相信故事,更好的進入故事。
創作意義:影視創作需要匠心內容更要折射現實
事實上,今年懸疑罪案類作品的播出情況略遜於去年,其中緣由無外乎故事不成熟,跟風趨逐等緣故,浮於表面的視覺衝擊只能服務一時的感官刺激,一旦審美疲勞,便極易消失於劇山劇海,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忘卻。千帆過境,大浪淘沙,大眾的社會閱歷、認識水平、審美觀念在一代代提升中對影視劇創作提出不斷新的要求,最後擁有姓名的大概只有那些在藝術和思想上同時成功的作品。除了有趣的故事,作為影視創作者,還能為觀眾留下什麼?比如現實的思考,比如人性的溫度。
《請不要為所欲為》做到了。表面上,它講了主人公一根筋尋找殺害女友的真兇的故事,實際上講的是愛和成長。因為愛,才有了承諾;因為承諾,才有了追兇的堅持;成長體現在放下和擔當,放下是指如何走出傷痛,迎接新的生活。擔當則體現在從不擇手段的要一個結果到不能讓無辜的人受到傷害的轉變。正如顧城的詩中所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當心中有愛和陽光,終將能夠驅散一切的陰霾。並且,故事帶出了現實意義,並做出反思:「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為所欲為,那社會的規則和法制將何去何從?」主人公的命運跟其他人截然不同,是因為他保留了善良和道德的底線。
這正是《請不要為所欲為》的價值所在,它將作品的高度和深度涉及到社會、人性層面,拉緊道德準繩並在觀眾心中留下足以撼動人心的思考,而不是單純作為一部以獵奇題材為賣點的消耗品。
結語
以鏡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作為藝術創作的一種形式,懸疑罪案劇何嘗不是直現實的萬花筒。相信帶著懸疑罪案類影視劇的新使命,《請不要為所欲為》有望成為下一部題材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