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獲悉,從昨天開始,該中心正式推行智能預約、智能收繳、人像智能採集、全程查詢智能回饋、身份證「網上辦、零跑腿」、縮短制證周期等六大服務新舉措。群眾通過手機下載並登錄「皖警便民服務e網通」APP,點擊「身份證辦理」進入居民身份證網上服務平臺,即可辦理相應事項。
身份證照片可自行上傳
近年來,我省公安機關在戶籍身份證方面先後推出辦證「綠色通道」、相片「多拍優選」、身份證到期「簡訊提醒」、戶政業務辦理標準統一、省內戶籍遷移一站式辦結等多項便民服務舉措,為群眾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隨著身份證可「不見面辦理」,群眾將獲得更大的便利。
「新系統解決了很多痛點,諸如身份證『醜照』、辦證排隊、只能線下繳費等。主要目的是通過創新,著力解決好群眾辦事難、辦事慢、來回跑、不方便等突出問題。」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負責人說,在多項服務舉措中,備受關注的是人像智能採集模塊,群眾可根據需要,選擇現場拍、自助拍、手機拍、提前備等方式,現場採集或者線上上傳本人滿意且驗證合格的人像信息,滿足群眾「最美證件照」的需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照片的選擇空間大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家可以盡情「美顏」,需要根據規定保留重要人像特徵。
目前僅適用於部分居民
記者了解到,目前網上辦理系統適用於 18 歲以上、兩年內再次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合肥市區居民,後期將在全省逐步推開。此外,首次申請身份證需要去戶政大廳或派出所辦理,但也可以採用該APP預約、繳費、多元化採集等。
群眾可通過網上預約系統熱力圖和導航功能,輕鬆了解附近各受理點當前預約人數、工作狀態和前往受理點的交通方式、路線導航等信息,方便群眾選擇合適的受理點和出行方式。而智能收繳,線下繳費「碼」上付、線上繳費「一鍵付」等功能,則是在保留現場現金支付的基礎上,群眾可通過網上支付、受理點手機掃碼支付的方式繳納證件工本費。
15個工作日辦好身份證
據介紹,法定居民身份證製作周期一般是 60 天,我省此前已實現 30 個工作日完成;此次改革創新再次縮短制證時限,從受理到拿證只需15個工作日。而通過「身份證查詢系統」「信息回饋系統」,群眾還可以及時了解身份證辦理的進度。
據介紹,2019 年 4 月底,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開始在全省試點上述「六大創新服務舉措」,深受廣大辦證群眾歡迎。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群眾網上預約辦理戶政業務數量佔總受理量的96.2%,累計網上受理戶口及身份證業務100萬筆,工本費智能收繳達98.6%。據統計,隨著六項舉措的不斷推進,「皖警便民服務 e網通」居民身份證網上服務平臺點擊量將激增至 8000 萬次,實名註冊用戶每年將遞增 300 萬。每年可減少群眾跑腿 20 萬公裡、節約群眾時間 11 萬小時、節省群眾資金達 1.2 億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