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家教育改革的態度有多堅定?如果我們還停留在今年開始實行的「民辦搖號」政策的懷疑和驚訝中,未免太out了。
因為,公辦學區房也要經受考驗了!今年,北京各區「幼升小」入學政策一出,可謂是聲聲驚雷,北京著名的頂級學區房集中地、教育資源大區「西城區」——今年直接確認「六年一位」、「多校劃片」的入學政策!連北京都敢這麼做了,上海還會遠嗎?學區房真的要涼涼了嗎?
01 以「房產「為條件的教育資源分配現狀…
長久以來,全國各地的義務教育公辦資源都是以「房產」+「戶口」為導向的,起初,只要有學校對口地段範圍內的房產,就可以入讀這所學校;後來,在房產這個的基本條件之上,不斷加碼,要求「人戶一致」,即戶口和房產地址必須一致;再要求「入戶年限」,滿足戶口必須在這套房產內3年或5年以上……
總之,入學條件越來越苛刻,原因是大家都追求「學區房」,買的人多了,但學位是有限的。如果按照這個規律走下去,好學校對應的學區房越來越貴,沒錢買學區房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去一般的學校,好學校和「菜場小學」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不符合國家提倡的義務教育公平入學的原則。
怎麼辦?改革註定觸碰許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已經花了高價為孩子購置學區房的家長,政策一旦推行,房價勢必刷刷往下掉。
02 北京各區陸續推行「多校劃片」
就拿眼前的北京西城區來說,今年剛剛確定以2020年7月31號為分割點,7.31以前入戶的繼續按就近入學方案,7.31以後入戶的,開始實行「多校劃片」政策入學。政策一出,西城區的房價瞬間下降10%。不過,還是有家長想要趕上最後一班車,豪擲千金,在政策落地前的最後3個月,買下天價學區房,抓緊讓孩子入戶。所以,5.1假期期間出現了「上千萬的學區房每天成交10套!」的熱搜話題。
2014年北京「教改」後,實行就近入學制度,造就了一批「天價學區房」。就近入學是國際上通行的義務制教育入學慣例,但對於北京這樣的城市來說,優質教育資源的供需長期嚴重失衡,最終反映到房價上。所以,「多校劃片」作為一種遏制學區房的手段,開始在北京各區推進。
2019年8月,北京市海澱區、東城區以及豐臺區,就已經開始實行「多校劃片」。
03 上海「幼升小」入學會怎麼做?
抑制學區房房價,實行「多校劃片」,北京已經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上海還會遠嗎?
事實上,上海在促進「公平入學」這方面,也已經做出了不少努力和行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幼升小」、「小升初」有哪些改革做法:
多校劃片
1. 一個小區不再只對應一個學校和一個學校不再只對應固定幾個小區。
2.多個小區對應多所學校,其中含重點公辦、非重點公辦、重點民辦、非重點民辦,學校水平不一。
電腦派位
重點學校學位緊張,只能靠搖號,要不然就是被直接分流,而學位緊張的城市就只能是直接分流。
目前上海「小升初」就有區域實行該項政策,主要是長寧區、靜安區、徐匯區。
上海的許多熱門幼兒園也是採用這個方式隨機錄取生源。
五年一戶
北京有「六年一戶」,上海有「五年一戶」,即「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
今年上海「幼升小」實行「五年一戶」的區域增加至9個,分別是浦東新區、黃浦區、靜安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其中,黃浦、楊浦、寶山和長寧4個區實行全區範圍內「五年一戶」,其他5區只有熱門學校實行「五年一戶」。
租售同權
北京市教委發布2018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首次強調京戶無房子女幼升小可在租住地入學!
2017年7月,廣東廣州首次提出租售同權租房也可就近入學,從廣州出臺該政策到12個試點城市名單出爐,也就僅僅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一時之間,房價下跌,租賃市場欣欣向榮。
上海目前的「幼升小」政策中,滬籍無房子女也同樣是要按照戶籍或者實際居住地就近安排入學的,不過對於熱門學區來說,統籌概率非常大,基本無緣熱門學校。未來,國家對房市和租賃市場的調控,會很大程度上幫助無房家庭順利入學。
大學區/集團化辦學,生源內部流動
集團化辦學是將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學校組成學校共同體,形成1所名校帶動多所學校的聯動辦學模式。
目前上海各區的教育集團基本形成,從今年「幼升小」的政策來看,開始鼓勵民辦教育集團內部的生源流動。這個趨勢也可能會推行至公辦教育集團,形成集團化、大學區化的入學模式。
「幼升小」、「小升初」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擁有較為輕鬆、愉快的童年,保持戰鬥力,到了高年級階段再進行升學競爭,而不至於過早背負沉重的升學壓力,忽略了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展。
對此,作為家長的你,有什麼看法呢?快來留言區發表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