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美食文化(三)——熱豆腐和米涼粉

2021-02-17 丹稜故事

       作為小吃類的熱豆腐和米涼粉,也是丹稜人十分喜愛的一種食品,也許是丹稜生態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陶怡了丹稜人的飲食文化。你看,這小小的殿堂座無虛席,再瞧他們津津樂道的神情,仿佛真要吃出什麼名堂來。 

      米豆腐是用大米加工製作,先是將大米用清水浸泡後,磨成漿再放入鍋裡進行炒制,然後分裝在盆中冷卻凝固,食用時劃成小方塊,用溫火烹製,熱涼粉是用豆類做原料,其做法與米豆腐基本相同,但兩者在後期食用配料上各有特色。

       米豆腐以酸辣為主體味兒,需用二十多種配料方能體現其特色。熱涼粉則是以麻辣見長,也需要十多種配料,還有一種吃法,就是冷涼粉,它用豆粉加醬油炒制後做底料,再配入其它作料形成另一種風味兒。


       米豆腐和涼粉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在小食店裡都會同時出現,一般喜吃這種小食品的,坐上桌後都會同時品嘗。由於米豆腐和涼粉價廉物美,頗受大家的歡迎,尤其是女性和生病初愈的人,最愛吃這種食品,它能起到開胃提神的作用,目前在丹稜縣城有不少這樣的小食店,尤為出名的是曹八孃米豆腐。


       米豆腐、涼粉,不僅是丹稜人喜愛的食品,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它就像凍粑,涼拌雞一樣聲名遠播。

       丹稜山好、水好,人更好,今天的丹稜人,熱忱歡迎各地朋友前來品嘗丹稜美食。品嘗百家味,生活更愉快,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讓丹稜飲食文化發揚光大。

作者:熊省海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快速關注

故事熱線:18990361012

查看往期圖文,請點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子若輕塵|米涼粉生成記
    那些饞涎欲滴、垂涎三尺關於美食麵前失去定力的詞語,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所謂心急吃不得熱豆腐,而如此一來,心急卻可以吃米涼粉。晾冷以後的米涼粉,米糊成了米粉,雖一字之差,卻可謂點石成金。將其一層層分剝起來。則或薄如紙,或滑如綢,或飄如絮。觀其物也,綿而不沾,軟而勾連,膩而有韌,柔而成型。人云美食必美看,而此物,美食即美色,令食者似傻似癲,觀者如醉如痴。
  • 金字招牌 | 尋味丹稜——以「橙」相見
    點亮「川字號」   提升品牌價值四川公共·鄉村頻道每周一至周三20:05首播(每期25分鐘)  丹稜古稱齊樂郡,是大雅文化的發祥地,自古以來引得無數文人雅士獻上詩篇,數代果農無畏艱難培育桔橙,被譽為「中國桔橙之鄉」,是全國最大「不知火」生產基地,也是「眉山春橘」的核心產區
  • 家鄉的味道:不在青川你也可以親手做出青川米涼粉!
    正宗的酸菜熟油辣子還有絕對不能缺的蒜泥三大碗下肚脹得瓜搓搓的經年之後/ 離開家鄉外/ 寄居城市中/ 鋼筋築建的森林裡/ 有超越想像的欲望和美食可舌頭遠比雙足念舊/ 嘗過川湘杭幫粵 天南地北味/ 卻仍心心念念那一記家鄉的味道——在外地很多年,我嘗試過很多種方法來製作米涼粉:也用灰泡過之後用打漿機打。
  • 丹稜文武廟是蘇東坡三爺子的母校??
    北宋和南宋時代,是丹稜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高峰時期。無論在文學,還是史學、書法等方面都是人才輩出,如繁星璀璨,雄視天下。北宋時期丹稜文武廟沒有「儒學教授」,「武學教授」,舉辦官學,培育文武雙全的學子。三蘇鄉的「三蘇場中蘇祠是蘇東坡父子的老家」(《眉山縣誌》「三蘇鄉在北宋、宋時是丹稜縣的轄區。」
  • 眉山區縣鄉村旅遊丹稜篇:好想去幸福古村做一個農夫
    四川在線眉山訊(記者 王青山 姚粼)去古村,腳踩青石板路,穿梭在鄉間野嶺,打卡千年銀杏夫妻樹,摘葡萄品脆紅李,享受豐收的喜悅與富足,品丹稜生態農家美食,體驗特色民宿,夜晚仰望星空,聽蛙叫,早晨在公雞報曉中醒來,做一個悠閒自得的農夫
  • 丹稜大雅堂博物館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其中,丹稜大雅堂博物館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據悉,丹稜大雅堂博物館位於丹稜縣齊樂鎮大雅堂公園內,距省道106線300米,遂資眉高速公路連接線800米,核心區佔地面積23畝,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包括主殿、規劃館、鄉賢館、嗩吶館、文物展示廳、書畫展示廳、多功能學術交流廳、三谷書屋等展館,其中主殿高19.9米,為三層宋式仿古建築,建築面積990平方米。
  • 綠色的豆腐?這些安康非遺美食你聽過嗎?
    長久以來,許多對安康美食還不了解的人還停留在蒸面、酸菜面等傳統美食上但其實安康還有很多非遺美食而且一個比一個好吃,一個比一個有意思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那些鮮為人知的安康非遺美食吧~漢濱區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也是外地遊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
  • 中國哪裡的豆腐最好吃?快看看,這是你家鄉的豆腐嗎?|美食課堂
    陶谷在《清異錄》中就描寫到在淮南一帶,當地人拿豆腐跟羔羊肉相媲美。蘇軾自己做著豆腐,還吟詩道:「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可見豆腐的美味,真的徵服了太多的人。今天,暖暖就帶大家領略一下,中國不同地區的豆腐美食。
  • 老成都最有面子的八菜一湯之三:紅油豬頭肉、豉香米涼粉
    不要再猶豫了,關注「火筵」,火哥在你的身邊幫助你老成都最有面子的八菜一湯之三:紅油豬頭肉、豉香米涼粉感謝上帝賜予我們今日的美食紅油豬頭肉【紅油豬頭肉】這道菜是火哥從小就很喜歡吃的一道涼拌菜,還記得80年代那時候成都涼拌菜小攤一份豬頭肉起拌是兩塊錢
  • 家庭美食:皮蛋鱔魚豆腐,燉雙色豆腐,青咖喱雞肉蓋飯
    過日子就像品嘗美食,總是要經過時間的煙燻火燎,香甜才會慢慢醞釀而成,收穫總需要用辛勤的水去浸潤,去蒸騰,去熬煮,才會在心中留下智慧的營養。吃貨小編,致力於將優質美食推薦給大家,讓所有人都會做美食。加強體育鍛鍊,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 【家的味道】丁奇話美食---韓國泡菜豆腐鍋、部隊鍋、醬湯鍋
    酸甜苦辣需要自己品味…韓國料理又稱韓餐、韓食、韓國/朝鮮菜、朝鮮料理等,泛指朝鮮民族的飲食文化,以清練為主,少油膩,多有辣。韓國菜擁有非常繽紛的色彩和相當豐富的配菜,並重視餐桌擺滿盤的協調。韓食是朝鮮民族風味飲食系列的統稱,有石鍋拌飯、朝鮮族冷麵、朝鮮族泡菜等。朝鮮族美食特別的多,今天簡單分享一下湯鍋,以後繼續分享其它美食。用料:五花肉、幹海帶、幹鳳尾魚、幹香菇、麻油、洋蔥、泡菜、蒜末、韓式辣椒粉、鹽、糖、嫩豆腐、雞蛋、蔥花
  • 美食家常菜推薦:爆炒香菇,杏鮑菇炒肉,麻辣豆腐,做法超簡單喲
    美食家常菜推薦:爆炒香菇,杏鮑菇炒肉,麻辣豆腐,做法超簡單喲簡單好吃到爆的美食家常菜推薦,超下飯喲,做法也特別簡單,食材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喜歡的朋友快來看看吧。2、起鍋熱油,先放入蔥、蒜、辣椒爆香,然後再加入香菇翻炒。3、接著加小半碗水炒至斷生後,加入雞精、鹽、醬油調味上色。4、最後淋入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裝盤食用。香菇是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食材。
  • 關注豆腐腦、罐餃子、焦饃、熱豆腐......西平縣十大名吃揭曉,身為西平人的你最愛吃哪種?
    西平名吃綜合展臺麻辣可口的香辣兔肉、焦香酥脆的饊子、色香味美的西平鹹豆腐腦、柔軟勁道的西平烙饃、香酥可口的西平焦饃,熱香鮮嫩的炒涼粉……昨日,在西平縣嫘祖故裡十大名吃評選現場,一道道頗具西平特色小吃經過大廚的精心烹製
  • 青巖美食我會做——「香香脆脆的豆腐圓子」中一班
    "禁屠"令一出,豆腐作坊的生意變得興隆起來。此時,祖居貴陽、以開豆腐作坊為生的雷端藻及其夫人"雷三太",看準這是個擴大經營的好時機。他們想到,既然官府不準百姓吃肉圓子,那乾脆就拿豆腐來做圓子。於是,他們嘗試在做豆腐時,加入適量的鹽、鹼和香料、蔥花等調料,充分拌勻後,捏成核桃大小的圓子,然後放在菜油鍋內炸熟出售。
  • 美食丨「我們不一樣」:日本豆腐其實不是豆腐?
    本       文       約  3123  字閱       讀       需       要8 min編者按:豆腐,口味清淡,適應百味,一次意外的煉丹創造出享譽世界的絕佳美食,白嫩嫩的豆腐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在異國他鄉仍舊收人推崇,而這種寡淡滋味與清修的僧人異常的搭調。
  • 搶佔先機 加快步伐 丹稜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S104線丹名路丹稜段和S401線丹蒲快速路是該縣國家鄉村公園PPP項目的其中之一,更是丹稜對外輸出的兩條重要大道。道路的修建,將打開丹稜經濟發展的命脈。據該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劉永德介紹,S104線丹名路丹稜段是丹稜向西北融入大峨眉旅遊環線,對接雅安市名山區,連接蒲名快速、成雅高鐵、成雅高速的交通要道。
  • 縣長直播讓丹稜不知火「火了」
    說起丹稜,黃秀航縣長更是自豪滿滿:「丹稜,是座美麗的古都。丹稜自然條件優越,有利於桔橙生長。經過多年培育,丹稜縣已成功創建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桔橙之鄉」,全國最大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據介紹,丹稜縣不知火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列全國第一。業界有種說法:中國最好的桔橙在丹稜,丹稜最好的桔橙是不知火。
  • 左雲 | 白巖青:邊塞豆腐文化
    加工豆腐總稱為磨豆腐,提前把豆子上碾剝皮,人們叫竄豆黃。用水浸泡叫泡豆子。之後上磨打成糊糊叫磨豆腐,剩下的事就不用你做了。入第一鍋把糊糊熬熱叫熬豆腐。轉移到第二鍋上包壓下精華叫過包,取其精華留下糟粕豆腐渣。豆漿熬熱後用老漿抓、扶,用嫩漿點,叫點豆腐。入槽成豆腐叫壓豆腐,出槽切開方塊歸桶叫下豆腐。一槽豆腐全做完得兩個鐘頭,趁熱火做一些。
  • ​【家常美食豆腐做法】
    4、青紅椒切段,鍋內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醬,炒出紅油。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6、翻炒湯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2.魚香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