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四年, 千人團隊,100%國產製作,改了66版劇本後的電影《姜子牙》,最終在今年國慶檔與觀眾們見面。預售票房過億,上映第一天就以首日3億的票房刷新了中國動畫電影的記錄,宏大的視覺效果和頂級的製作收穫眾多好評,截止目前累計票房超13億。作為彩條屋中國神話系列的第二部,電影《姜子牙》又一次打破常規,顛覆傳統設定,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展示全新的故事和一個從未見過的姜子牙形象。
姜子牙本是奉元始天尊之命,誅殺九尾即可拯救蒼生,可姜子牙卻在九尾體內看到了一個被困的女孩,心存猶豫導致九尾逃脫,因此他被剝奪了神力下凡思過。姜子牙的形象變成一個中(帥)年(氣)憂鬱大叔,他迷茫不知所向,一臉頹廢在海邊垂釣。在尋找真相和陪同人類女孩小九找尋阿父的路上,被小九努力掙脫宿命而傷痕累累的執著所動容,再得知所謂的正義和蒼生竟是一場陰謀,無辜的小九卻要成為拯救蒼生的犧牲品,姜子牙對天道發出了吶喊:若天道不公,我便走自己的道。姜子牙就此徹悟,回歸內心,相信自己,「成為了自己的神」。
電影裡去神化的普通人姜子牙,還帶著些許迷茫的形象,照進了許多成年人的現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擁有過「姜子牙式」迷茫,遭遇中年危機,需要在兩難的抉擇中做取捨,還被無情的現實所鞭撻,價值觀顛覆,信仰崩塌,開始自我懷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不知道該信什麼,但最終要學會與自己和解,堅信自己,成為自己的英雄。
觀眾大都認為動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為了走出國漫低齡化的困局,《姜子牙》從立意上進行了突破的嘗試。不同於《哪吒》的少年熱血,逆天改命,《姜子牙》開始轉向注重成年人的內心。電影裡增加了不少成年世界裡的思考和更加現實的隱喻,從成年人的心理層面上去探討關於信仰顛覆、重拾自我的話題,意在將電影內涵演繹得更加深刻。雖然不少觀眾表示電影有距離感,並且立意的複雜和沉重,讓電影基調缺少了些許娛樂性,但正是這份取捨,讓國漫有了更多可能。
除了人物形象顛覆和立意加深,宏大的視覺效果與《哪吒》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強迫症一樣的團隊將電影視覺效果推到極致,拿電影開場的二維動畫來說,美輪美奐,攝人心魄,極具東方魔幻色彩,如敦煌壁畫般的美術風格十分驚豔。
可見國漫正專注於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獨特的畫面表現力,想要做出屬於自己的動畫,有比肩甚至趕超日漫和好萊塢動畫的野心。在2020國際動漫節上,《姜子牙》、《哪吒》與《飛屋環遊記》等國外經典商業動漫一起展映,國漫正以勢不可擋的銳氣走向國際化的舞臺。
國漫衝破了低齡化的困局,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努力形成自己的獨立風格,在製作上也是不斷突破,精益求精。《姜子牙》也在嘗試更高的電影立意,用深刻和沉重敲打成年人的內心。萬物如塵,平凡如我們,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同樣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