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和工作機制。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這就要求各級黨員幹部樹立更強的法治觀念,在依法治國中「扎穩」「走實」。
堅定法治理想信念。「古之立大事者,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樣的「大事」,必須要有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與執著,對法治的自信。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新時代國家和社會治理的重要理念,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對國家和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如何提升作了重要而詳細的部署與規劃。國家和社會治理要想得到實質的提升,離不開法治的力量。全面依法治國,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信仰。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的各項法律制度,不斷淨化政治「心靈」,增強法治意識,做好表率,以身守法,始終做法治上的「明白人」。
堅持法治服務人民。「立法術,設度數,所以利民萌,便眾庶之道也。」人民是歷史的見證者,是改革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黨和國家改革發展從一而終的理念。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目標是為人民謀福、為人民服務、保障人民的利益。近年來,黨和國家從憲法修正案、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到《民法典》的頒布,一系列法治建設都在緊緊圍繞人民權益,把立法為公、執法為民真正落到實處。從立法、司法到執法,都是法治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法治是深化改革重要的尺度規範,不僅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破解更多問題和矛盾上也發揮著更關鍵性的作用。這就需要在法治建設中不斷體現法治服務人民,更好地在破解人民「急難愁盼」方面彰顯法治的強大生命力和執行力。
堅決用法治約束自己。無規矩不成方圓。法治的核心是守規矩,要有更強的規則和紀律意識。各級領導幹部的帶頭和示範,才會讓法治的權威性和約束力顯得更「強」、更「實」。全面依法治國要求黨員幹部始終樹立法治觀念,帶頭尊崇法治,掌握和了解法律,堅守法律和黨內法規制度的原則「底線」,始終保持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在工作實踐和幹事創業中以法律和黨內法規要求自己,並且堅持法治思維,決策和執法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