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愛書的娃,只有不會勾搭的媽

2020-12-23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寫下這個標題,我想送自己一張圖↓

可是它韻押的不錯,我捨不得放棄。

靈感來源於之前挖下的一個承諾坑:如何勾搭娃愛上閱讀,有沒有什麼性感的姿勢。

來解鎖一下。我先來說說小娃。

首先,我覺得小娃是最好勾搭的,至少安德魯是這樣的。

在他幾個月只會蹬腿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讀繪本,完全沒有反抗。我讀,他就在一旁開心的蹬腿。

後來,養成了習慣,一天不讀都不舒服,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就是這麼簡單,so easy!

我知道你們肯定對這個答案超級不滿意,別急,我後面還有招。

上面這一條只是給娃還很小的仙女提供一個思路,給小小娃讀書,主要目的不是他真的能聽懂什麼,學會什麼,而是養成一個習慣。習慣培養好了,之後讀什麼都會很輕鬆。

那麼,對於已經有反抗排斥情緒的娃,該怎麼辦呢?

我得提醒一下,這幾招都有點費媽。可是,費媽是這樣一種事,你早費了,之後可能就不費了;你早了偷懶了,之後可能更費。所以,該費還得費,費一陣就不費了。

第一招,遊戲式。

小娃都不會抗拒遊戲,而讀繪本又很容易跟遊戲結合起來,邊讀邊玩,或者先讀後玩,對勾搭興趣都有很好的療效

舉幾個安德魯2-3歲之間,我們玩過的例子。

卡爺爺(eric carle)的書,我們在初期讀過很多,圖大,畫面不複雜,顏色鮮豔,又朗朗上口的。

the very busy spider,我們就用紙殼子做了個蜘蛛,用鞋帶做網,把家裡的仿真動物都請了出來,邊讀邊操作:「moo moo said the cow,want to eat some grass?」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我在網上找了點素材,玩了個影子對對碰,玩的過程中,還可以強化這些詞彙的說法。

A house for hermit crab,按一個手掌印做寄居蟹的身體,再把故事裡出現的海洋生物都剪下來,邊講邊粘到寄居蟹的身上,做出來還挺好看。

little blue truck’s christmas,把樂高結合進來,做成藍色小卡車的樣子,然後跟著故事,給各種動物送去big ,tall ,short,fat的聖誕樹。

這樣玩起來,就很有沉浸感,娃也不會覺得讀書是一件無聊的事。

我屬於手殘的類型,只能做到這種程度。如果你們去小紅書或者能翻牆的,去ins搜一搜,能看到特別多驚豔的。比如用漂亮的積木搭出繪本中的人物,看的我少女心都泛濫不已。

第二招,戲精式

小娃也都不抗拒戲精。所以在初期給娃讀書的時候,真的要犧牲點肺活量。

一定要感情充沛,抑揚頓挫升調降調都可以誇張一點。如果是兩個不同人的對話,可以稍微變一下音,讓娃有一種看劇的感覺

最簡單的還可以多加點音效。安德魯第一本聽到嘎嘎笑的是,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宮西達也的那本。我和他爹都給他講過,講的時候,就配了好多「額,啊,嗷,滋」這樣的怪音,他就聽的欲罷不能,那時候還不到一歲。

用唱的也是個好招,廖彩杏書單裡的繪本都給了唱的版本,隨時就可以來上一段。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好多古詩也用唱的,是勾人的妖精啊。

長大以後,還可以用演的,比如之前牛津樹有一本講變魔術的,安德魯就自己擺了個攤,演起來了,還能順便複述故事

第三招,主題式

這個可以跟遊戲式結合起來

看到手巧的仙女製作的主題櫃,美的我都想住進去。

做不出來這種也無所謂,我之前發過很多主題書單,比如季節性的,節日性的,都可以應景的讀起來,在環境的薰染下,娃的接受程度也會隨之升高

比如冬天了,下雪了,我們就讀起來冬天主題繪本:初雪已至,冬天的這把雞飼料可以查收了

馬上聖誕節了,街道商場的氣氛都很濃了,那就聖誕主題繪本拿出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聖誕禮物,就是送你。。。一張聖誕書單!哈哈哈哈

娃如果對什麼主題感興趣了,馬上去找對應的書,興趣點在哪就打哪,事半功倍。

說到這了,我就要跳出小娃,說幾個大娃小娃都適合的招。

這裡會涉及幾個常見的情況。

第一個情況:我家娃就是喜歡讀某一本或幾本書,其他的一概不讀。

首先,這不是什麼壞事。誰還沒有個特別執著喜歡的東西了,比如我就看了N遍臺版的流星花園,臺詞都會背了,還是看不夠。

有獨寵一本書或幾本書的現象,至少說明,娃對書是投入感情了

這樣的情況,先是滿足。多給讀幾遍,多費點口水,別急著把娃從喜歡的東西身邊拽走。

再說個我們小區群裡的故事,這家娃已經上小學了,特別愛讀米小圈,她老母開始就有點嫌棄,喂喂喂,不夠高大上啊,世界名著了解一下啊!

娃的老師就說了:「讀米小圈就不叫閱讀麼?養成習慣更重要啊。你總讓她捧著世界名著,不符合她年齡,她沒共鳴,她憑什麼覺得看書比看電視好玩?」

於是,這位老母就放開了,由著娃的興趣讀。你猜怎麼著,娃讀完米小圈,讀各種童話,讀完童話,讀世界名著小童版,還有一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科普也開始感興趣了,讀到停不下來。

一般安德魯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我會提前跟他商量好,「你想讀這幾本啊,沒問題,那我先讀完這幾本,讀完就要讀這幾本了啊(我選的)」

有時候,讀完我選的,他又上癮了,有了新寵

有時候,就實在是不想讀我選的,不讀就不讀了,放一放,過段時間再拿出來可能就喜歡了;就算一直不喜歡,也無所謂,何必為了一本書,而破壞對整個「森林」的興趣。

第二個情況:中文很強勢了,很難引入英文閱讀。

這裡要考慮幾個問題,為啥很難引入了?

是因為就是排斥英文?

這種情況就得費費神,每天先堅持讀1-2本(數量依娃的情況定),之後再慢慢增加,養成習慣先

還是因為娃聽不懂?

這種就得翻譯啊,不要總考慮什麼英文思維,如果你全家都是中國人,生活在中國,平時說的也是中國話,上的學也說中國話,談英文思維真是有點「想太多」。

翻譯,或者說解釋,是確保娃能理解意思,但沒必要逐字的翻譯,如果這個字是個名詞,動詞,比如antelope,給娃翻譯一下是羚羊,這沒問題;如果這個詞是the,for這種,你沒法說出一個準確意思的,一筆帶過就行了,不會影響整體意思的理解。

繼續說為啥難引入?

還有可能是因為素材不喜歡?

講分級閱讀的時候,我把各個分級的特點都介紹的很清楚了,目的就是讓大家根據自己娃的興趣去做選擇。

沒有必須要讀的分級,只有適合你家的分級。

我就拿牛津樹和RAZ舉例。牛津樹是故事性的,而且是人物都相同,像連續劇一樣的故事性的,娃整體的喜愛程度就是很高。

RAZ,很平鋪直敘,畫風也很直男,很多小娃就是覺得很無聊,不喜歡。

兩歲多的時候,我給安德魯讀RAZ,他雖然不排斥但也無感,讀過就讀過了。現在四歲多,我們返回低級別練自讀RAZ,這時候他知識的儲備,生活的體驗都更豐富了,每讀一本,他都要跟我討論好久,跟兩歲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所以,不喜歡沒必要硬逼,尤其是小娃,去找喜歡的就好了,等到年齡增長了,以前推進的很費力的,都有可能變得很輕鬆。

第三個情況:我家就是不愛讀書。

前幾天在幼兒園接安德魯,排隊的時候,前面兩個女的在聊天。

一個就說另一個家娃特別特別愛讀書,老大愛讀書,帶動的小的也愛讀書,爸爸也愛讀,全家就很有氛圍。

再說到自己,就說,我家娃不行,就是不愛讀。

我特別怕這種,包括評論裡,我也最怕遇到這種。

為啥呢?

首先,語氣和態度裡就已經透露出「我家就是不行了」,「我咋弄也不好使了」,一種喪,想放棄了,不想去挖掘原因了,不想去改進方法了的狀態

自己的精氣神都沒有了,還拿啥去帶動娃呢?

其次,真的沒有說清楚娃為啥就不愛書了,沒有足夠的信息,讓別人出意見都難出,又不是大仙能掐指一算的事兒。

所以,這種情況真的要沉下心想一想,娃到底為啥,是讀書的環境不夠安靜?之前逼著看書有情緒了?選的書都不是他想要的?每次讀書的時間太長了,大大超過了他能專注的時間?讀的沒吸引力?找原因很重要。

相關焦點

  • 乾貨‖如何讓娃輕鬆考出ket:英語渣媽的原版書雞娃之路
    前期英文啟蒙之路作為四級考了兩遍,到大四才通過的英語渣媽,不想讓娃再吃我吃過的苦,再流我流過的淚,自然也不能讓她再走我走過的老路。於是從娃中班開始我就帶著娃踏上了英語啟蒙之路。如何啟蒙呢?找機構還是自己來?各方打聽之後發現癟癟的荷包和高昂的機構外教費用讓我望而卻步!
  • 風中凌亂的冬天,娃不愛戴帽子咋整?糕媽來支招啦
    想到過幾天要帶娃去野生動物園,辦公室的潘姐就一陣哆嗦——這得多冷啊,得給娃戴好帽子保暖防風,不然凍感冒就悲劇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煩惱:娃不愛戴帽子,戴上去就給薅下來,出個門能為此折騰好久。雖然我們不提倡捂娃、不要時時刻刻都給娃用帽子圍巾包牢,但必要的時候:比如現在這種風很大很冷的冬天,當然還是要戴著禦寒了。有沒有什麼小妙招能讓娃乖乖配合呢?
  • 這種書千萬不要給娃買,越玩越上癮!
    過來人講講真相》裡提到過,很多娃剛一入小學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多半是專注力不夠。訓練孩子專注力最好的遊戲就是迷宮和拼圖。關於拼圖怎麼玩,米粒媽寫過《省下萬元早教費,拼圖到底怎麼玩出高度》鍛鍊邏輯思維能力有些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數學成績挺好,四五年級之後,越學越吃力,這到底為啥?米粒媽想說,數學學得好不好,邏輯思維是基礎。
  •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一個無微不至的媽,養出一個坐享其成的娃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大概就是因為有我這個事事善後的媽。她總是忘東忘西,大概也是因為我時時記著她的一切包括吃喝拉撒。說我是個糊塗媽,我絕不承認。只是沒想到我習慣了為孩子操心,卻不小心養出了一個自己什麼都不操心的娃。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帶到上個月正好滿一年,表妹覺得自己媽出了不少力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老公能給她一些錢表示表示。結果表妹夫不肯,說別人家孩子奶奶帶娃都是義務勞動,為啥孩子外婆帶娃就得給錢?說話聲音太大,讓在另一房間的嶽母聽到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還好表妹機靈,說了句「你要是肯入贅我家,我媽就成了孩子奶奶,她也可以免費帶娃。」表妹夫無話可說。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平時在上網的時候,經常會刷到一些很可愛的孩子,而且他們不僅僅是長相可愛、好看,就連穿搭都格外時尚,一個個就跟小模特一樣。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
  • papi醬產後憑「神曲」回歸,一首rap講述帶娃辛酸,當媽的被唱哭
    「生孩子」說起來就是簡單不過的三個字,但實際懷胎十月的辛苦、產後帶娃的辛苦,也只有媽媽自己最有體會。作為新手媽媽,她視頻中講述各種帶娃的辛苦和不容易 他一直哭哭啼啼,我完全沒有休息吃奶要人餵、累了要哄睡,但他只是個baby什麼都不會,最後吐槽一句:我也不會啊」!
  • 我不是精英媽媽,我就不配生娃養娃嗎?
    講真,能做到像她這樣的媽媽,估計應該不多吧。我們幾個當媽的感慨顧佳這個精英當起媽媽來,太像回事時,一個已婚未育的閨蜜突然插嘴問道:「那這樣說,是不是不是精英的女人,就不配生娃養娃啊?你們說的那個顧佳,會做的那些,我都做不到啊。像是做飯做甜點,我壓根就不會,更別提針線活了,一竅不通。」
  • 一組寶媽帶娃乘車圖,透出為母則剛的辛酸:當媽後看不得這些
    可是,除了這些看上去很偉大的標籤外,寶媽們似乎並沒有從母親這個身份中,獲得實質性的一些幫助。恰恰相反,人們更多地還會因為「媽媽」這個角色,而覺得這個群體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當媽真辛苦啊,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 「你媽不帶娃憑什麼要我媽帶」?丈夫霸氣護媽,結果卻被反將一軍
    妻子想要老人來幫忙帶娃,這樣兩個人能都出去上班。便提出接來公婆,讓婆婆幫忙照顧孩子,反正婆婆在家也是成天打麻將也沒有什麼事。沒想到丈夫這天回到家心情不好,所以聽到妻子的建議,不經思考就來了一句:為什麼不讓你媽帶?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 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喜歡頻繁在朋友圈曬娃的寶媽,多半過得不幸福,原因很現實
    在朋友圈喪心病狂曬娃的寶媽,多半過得不幸福身邊一位寶媽,和老公關係不好,老公從來不管家裡的事,更別說照顧孩子。寶媽成為喪偶式育兒,每天自己在家帶孩子。自打有孩子後,每天孩子照片九宮格不停的刷屏,孩子拉粑粑,裸著洗澡,摳鼻屎的照片也往裡面發,頭像是孩子的照片,微信名是XX媽媽。所以會說,在朋友圈喪心病狂曬娃的寶媽,多半過得不幸福。
  • 如何讓帶娃騎行更安全?不知道愛瑪袋鼠車的寶媽注意了!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愛瑪最新資訊 > 正文 如何讓帶娃騎行更安全?不知道愛瑪袋鼠車的寶媽注意了!
  • 「看不出她有孩子」,那些從不曬娃的寶媽們,她們是怎麼想的?
    "看不出她有孩子",那些從不曬娃的寶媽們,她們是怎麼想的?有很多女生在成為媽媽之後,也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娃,任何跟孩子有關的事情她們都想要在朋友圈裡分享,這其實都是媽媽愛孩子的一種表現,但是也有一些媽媽從來不在朋友圈曬孩子,甚至有很多不熟的人都表示"看不出她有孩子"。那麼從來不在朋友圈裡曬娃的媽媽們,她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 寶媽嫉妒父子的親子時光,但孩子終究要長大,父愛能給娃更多力量
    閨蜜很詫異孩子的表現,然後又去找老公說,老公一開始擔心自己帶不好娃,但在閨蜜的軟磨硬泡下,娃爹同意獨自帶娃上課去。倆人在早教中心的配合特別好,前線不斷傳來捷報,楠楠沒有哭沒有鬧,全程和爸爸友好相處,閨蜜也踏實的參加完活動。晚上回家聽著娃爹唾沫橫飛的講述他倆愉快的一天,閨蜜竟有一絲嫉妒。
  • 「不帶娃我就不養老」寶媽這話聽起來無理取鬧,卻讓人無言反駁
    這就算了,還動不動拆我的臺,跟孩子說我的壞話,還指望我養老?你想得美!」「不帶娃我就不養老」寶媽這話聽起來無理取鬧,卻讓人無言反駁。婆婆和兒媳沒有血緣關係,所有的情分都是靠後來積攢為什麼寶媽的話明明聽起來無理取鬧,又讓人無法反駁呢?
  • 五本穿書養娃文,反派兒子錦鯉閨女,女主在線躺贏!
    七七給小天使們推一波穿書養娃文,穿成炮灰女配,養萌系反派小糰子,超有愛的~ 第一本《我是神童他媽》 作者女主是吸血鬼,因為反應遲鈍不會說話,被族人嫌棄,後被毒殺而亡。死後穿書綁定系統,任務是生下未來男主,完成任務即可覺醒純血族最高的能力。娃他爸也是吸血鬼,存在感比較低。 女主一開始沒得感情,就是單純的做任務,沒想到她搞錯了對象,系統拍拍屁股走人,女主只好留下專心養娃了。
  • 「媽,這不是你的家」,沒有邊界感的愛,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所以一聽到兒媳懷孕要生老二,劉阿姨就犯了難,自己還沒有退休,老伴一個人帶兩個孩子能行嗎?親朋好友都勸劉阿姨別幹涉孩子的生活,以兒子、兒媳為主照顧孩子,但是劉阿姨卻總是說:「他們啥也不會,孩子跟著他們光是吃零食了,會生病的,哪能讓他們照顧孩子呢?
  • 明星阿諾生娃險些難產,因胎兒頭大苦戰7小時,網友:當媽不易
    繼papi醬成功生娃後,又一明星生娃險些難產今年,娛樂圈生娃的明星要數最火的網紅papi醬了,成功卸貨的她,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孩子。還通過社交平臺實力吐槽,做啥也不如當媽累。時間久了,不愛運動,身體機能就會下降,等到分娩的時候,自己會使不上勁。三:注重休息,保持體力一般到了孕晚期的時候,孕婦怎麼呆著都很痛苦,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好。
  • 不愛看英文繪本學不好英文?那是沒有遇上橡子系列!完美適合2-10歲娃
    學樂橡子系列的這幾套書,我憋了兩個月才給大家介紹,實在因為太好了,我家倆娃愛不釋手,我甚至不知道來如何描述才更為貼切。總之,適合2-10歲,無論是剛開始啟蒙的小娃,或者有基礎的大娃,以及基礎薄弱的大娃,都適合!接下來一套套給大家介紹。關於學樂,無需贅言,買過英文繪本的,都知道這個出版社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