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酸甜的滋味和生動的廣告,乳酸菌飲料迅速佔領了低溫乳製品市場,在超市、便利店的開放式冰櫃裡,總少不了它們的身影。
並且乳酸菌飲料一直給消費者「健康」的感覺,但其實,想要獲得這些益處需要很多條件才能達成,其營養價值和功能性也一直存在質疑。
01
乳酸菌飲料增長迅速品牌眾多
隨著國民健康理念的覺醒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乳酸菌市場也在快速崛起。乳酸菌飲料市場主要分為常溫乳酸菌飲料和低溫乳酸菌飲料。
據了解,養樂多佔據了較大的乳酸菌飲料市場份額,在業內人士看來,養樂多市場份額在2019年已達60%。
常溫乳酸菌飲料有伊利暢意、娃哈哈乳酸菌飲料、鑑宜益活力、完達山乳酸菌飲料、小樣小乳酸、蒙牛GO暢、均瑤味動力、君樂寶君暢等。
低溫乳酸菌飲料有蒙牛優益C、伊利每益添、益力多活性乳酸菌飲品、君樂寶每日活菌、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品等。
目前乳酸菌飲料在國內發展的速度很快,眾多乳企進入乳酸菌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產品選擇。
根據中商情報網消息:近年來,中國乳酸菌飲品市場保持了較為快速的發展。2015-2019年,乳酸菌飲品保持了11.2%的平均複合增長率,至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364.8億元。未來乳酸菌飲品市場將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389.3億元的規模。
其中,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的增長快於整體乳酸菌飲品市場的增長速度。2015年,中國大陸的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僅為77.2億元,至2019年達到148.8億,複合增長率為17.8%。預計至2020年,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有望繼續增加到160.6億元。
02
滿足條件才能有益
《國人腸道健康2020年報告》顯示:過去一年87.6%的國人遇到過腸道健康問題,前五大腸道問題分別是排便不規律、便秘、腹瀉、腹脹和消化不良,對腸道健康滿意者不到三分之一。
對於解決腸道健康問題,在此報告給出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多吃乳酸菌發酵乳製品。長期食用含益生菌的奶製品(如益生菌酸奶),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消化吸收,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利於人體健康。
活性乳酸菌飲料中確實含有很多活菌,再加上如「給你的腸胃做做操」、「喝暢意,暢快隨心意」、「活菌600億,天天暢快樂」、「500億活的益生菌」等廣告語,宣傳能夠喚醒腸胃、輕鬆順暢、補充能量,滿足消費者的消化健康需求,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很健康。但事實上,如果想要真正獲得乳酸菌帶來的益處,還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首先必須添加的是對健康有明確積極意義的菌種,比如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桿菌等;其次必須足量飲用乳酸菌飲品,因為腸道菌群數量基數大,僅服用少量可能起不到作用;最後需要確保足量的活菌能夠進入腸道。
從外包裝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某款產品號稱富含幾百億的活菌,然而這些活菌到了銷售環節或者是保質期臨界時還能檢測出多少呢?
在國家出臺的《GB/T 21732-2008 含乳飲料》中對乳酸菌飲料的規定顯示:未殺菌型乳酸菌飲料出廠期乳酸菌活菌數指標必須高於1×106CFU/ml,即每毫升乳酸菌飲料中要含100萬個活菌;而銷售期要按照產品標籤標註的乳酸菌活菌數執行。
國內現有的乳酸菌飲料標準已經很多年未進行更新,目前執行的是2008年發布的標準。
03
銷售渠道逐漸下沉
乳酸菌飲料市場規模很大,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蒙牛、伊利、味全等品牌早已進入這一市場,不僅推出了大瓶裝的乳酸菌產品,還在口味上進行了改造,原味、葡萄、草莓、水蜜桃等口味層出不窮,極大的滿足了消費者對於味道的需求,也受到很多消費的歡迎。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之前提到,乳酸菌行業發展會形成金字塔結構,由於低溫乳酸菌受制於冷鏈運輸,養樂多、蒙牛、伊利、味全等知名品牌的低溫產品主要以一二線城市市場為主;蒙牛、伊利、味全、味動力、君暢依託自身的渠道優勢在三四線城市以常溫乳酸菌產品布局為主。
根據數據顯示:活菌型乳酸菌飲料的重點市場的確是在下線城市及鄉鎮,這些地方貢獻了85%的銷售額;而活菌型乳酸菌飲料的重點市場是在上線城市,一二線城市場的銷售額佔比達到51%。
三四線城市發展活菌乳酸菌飲料的最大阻礙就是冷鏈,因為在這些城市冷鏈系統相對來說不發達,但是活菌乳酸菌又必須在低溫下保存,所以在一二線城市銷售情況較好。但是現在乳酸菌飲料的銷售渠道正在下沉,活菌型乳酸菌飲料已經在一二線城市擁有了比較紮實的基礎,現在正在加速向三四線城市進發。
這些乳酸菌飲料在拓展市場時也面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營養價值、功能性會受到質疑等。
據了解,常見乳酸菌飲料中每100ml就含有15g的糖,比可樂(10g/100ml)的含糖量還要高,對於有保持體重需求以及兒童在選擇時都要注意;蛋白質的含量也比較低,意味著營養價值也不高,僅靠這類飲料是不能滿足補充營養的目的,長期飲用可能還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飲用乳酸菌如果是要起到助消化的作用,那首先要喝到足量的活菌。
即使乳酸菌飲料在生產時添加了足量的活菌,但是從生產加工到儲存、運送、銷售,哪個環節保存不當都可能導致益生菌失活;再加上進入腸道之前,這些活菌還要經受胃酸的「絞殺」,最後可能到達腸道的活菌十分有限。所以乳酸菌是否真的能夠起到助消化的作用一直存在質疑。
雖然銷售渠道下沉對乳酸菌產品拓展市場有好處,意味著能夠獲得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但是在市場發展時不能忽視這些制約因素的存在,也不要過於迷信其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