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西班牙 7 所高校中國學生募捐首批防護服...

2020-12-17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西班牙《歐華報》報導,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之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突然爆發,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至世界24個國家。截至2月11日晚20:30,中國確診病人42745人,疑似病人21675人,死亡1017人,治癒4045人。加之1月31日,世衛組織正式宣布將此次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如其來的危機牽動著每一位海內外國人的心,助力抗「疫」也成了一場覆蓋全球的行動。

身在西班牙留學的中國學子們,雖然遠在千裡之外,但是無時無刻不為飽受疫情肆虐的祖國憂心,當無數名醫護人員尚且在前線扶危渡厄,我們在後方又怎能忘記自己也有使命在肩。

據本報了解,聽聞中國疫區醫療物資告急,1月24日,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華人學生協會會長陳鵬宇緊急呼籲馬德裡六校學生會(康普頓斯大學,馬德裡理工大學,阿爾卡拉大學,卡洛斯三世大學,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馬德裡自治大學),與馬拉加學聯開始募捐。以實際行動為抗「疫」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傳達力所能及的聲援。

募捐活動開始後,很多同學滿懷熱血,積極響應學生會及社會民間團體的號召,參與到募捐隊伍中來!據統計,截止到募捐結束,參與捐款人數總計352人,募集金額約合人民幣110012.57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部分團體和企業參與外,學聯組織的此次捐款以學生為主力。但是事實上,在西留學生們並不富裕,只有為數不多的生活費及零工錢;雖然每一份捐款並不多,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說起此次募捐活動的初衷,這批莘莘學子們如是說:「我們深知力量微薄,但是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為祖國、為武漢、為抗擊疫情一線的人們送去我們的支持……」

據悉,本次募捐錢款已全部換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用防護服,共計1620套。

2月1日,物資由外地運至馬德裡,學生會多個部門的成員共同前往,認真仔細地對貨物進行搬運、清點、檢查、分裝等相關工作。2月9日,首批募集物資1420套防護服已搭載東航MU710航班,於當晚23點左右正常起飛,並於2月10日晚到達上海浦東機場,正由封關卡車運往杭州口岸報關,屆時由菜鳥卡班直送武漢,最後抵達湖北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和荊州市胸科醫院。相信很快這份承載著西班牙學子們拳拳赤子之心的物資就能送達目的地。

考慮到疫情不斷發酵,物資支援刻不容緩,從發起倡議,到聯繫入手貨物,籌集募捐和等待運輸僅歷時一周。在此期間,學生會盡心完善每個流程細節,同時設立了募捐專項群,以方便學生監察,保障所有數據和流程的透明公開。此外,對於在此期間發現的不良商家參雜的過期防護服,學生會也將其撤出,並對該商家的不良行為予以譴責、警告。

此外,在募捐過程中,我們還了解到有不少同學的父母都處在戰「疫「的一線。他們義無反顧的背後,深藏著家人無時無刻的牽掛和憂心,「我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是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白衣戰士,我也從未像此刻一樣,如此明白他們的選擇、承諾與使命,我雖然會擔心他們,但是醫者的堅守與擔當讓我相信他們能夠扛過去。」

我們願意相信,因為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有無數個默默無聞的醫護人員正在用他們堅韌但尚且單薄的身軀為我們守護著萬家燈火;因為面對辛苦作戰的他們,其身後還有我們這些不言未來,不論何地,守望相助的年輕海外學子們。在這場災難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成為祖國前行路上的守護者,助力戰「疫」,同心同行。

這次旅西中國留學生的捐款捐物行動能夠成功進行除了離不開西班牙各校學生會的熱心組織、諸多熱心學子的積極參與,同時受到了中國駐西班牙使館、西班牙歐華傳媒集團、西班牙華僑華人協會、馬德裡遞四方和阿里菜鳥物流,以及湖北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助。從防護服的採購,國內外物流情報關,到疫區內陸運輸,疫區第一線醫院的對接等,旅西中國留學生與各方通力合作,使命終達。

鑑於當前疫情特殊情況,防護物資的採購並不輕鬆,既符合中國標準的,可供一線醫護人員使用的防護服。加之為了直達醫院,節約時間,在聯繫醫院對接時也花費了不少心力。當所有人都在聚焦武漢時,武漢周邊的地級市,也在經歷水深火熱,如荊州,對醫用物資的需求甚至比武漢更為迫切。為了讓救援物資直達目的地,馬德裡遞四方優先給我們安排倉位,阿里菜鳥同樣辛苦安排國內外物流。一旦落地國內,需要國內物流運力來保障,這時候,疫情中「逆行」的物流師傅送一趟到疫區返回即被隔離。在這場馳援抗「疫」的行動中,從留學生、到使館,從旅西協會到物流公司,從熱心人士到物流司機,凝聚著每個人的時間、精力、心力與愛心。

馬德裡理工大學中國學生協會會長李政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動容地說:「疾病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雖然山水相隔,但是我們永遠都懷著一顆灼熱的赤誠之心,無條件支持祖國!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意,從發起、籌備到最終順利完成本次的活動,再次感謝每位同學,以及社會各界熱心參與者的大力支持!」

歐華報在此也向所有支援中國抗擊疫情的同胞、海外友人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同時祝願戰「疫」早日告捷!祖國一切安好!(原標題:「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西班牙7所高校中國學生募捐首批防護服直達荊州)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歐華報

相關焦點

  •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8月13日,螺洋街道的應急工作群裡頗為熱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自發組織了一場募捐活動。這場募捐活動的對象,是螺洋街道南山村一名身患重病的村民,叫做尚海珍。54歲的尚海珍,原是南山村的一名健康指導員,2018年,她被確診為直腸癌。兩年多的抗癌治療已經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今年4月,癌症的轉移加復發讓這個原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 西班牙僑胞首批捐贈物資已被送往武漢
    中新網1月28日電 據《歐華報》報導,當地時間27日,由西班牙華僑華人華裔捐贈的首批近1萬隻口罩,登上海航HU7984航班,從馬德裡飛往深圳。運抵深圳後,會繼續由海航負責轉機至武漢,送達疫區人民手中。據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各省市都出現了醫療物資短缺的現象,時刻牽動著全西僑胞的心。
  • 「風雨同舟,聚沙成塔」——中國貿促會組織海外華企抗疫救援
    然而,這並不是孤例,因為「風雨同舟,聚沙成塔」又來了。日前,中國貿促會駐日本代表處組織在日中國企業協會大力籌集醫療物資支援疫區。中國貿促會駐日本代表處發揮在日中國企業協會作用,籌集了價值約185萬日元的防護服、N95口罩、醫用防護口罩等第二批物資,並與我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商務處聯絡,積極落實運輸渠道,商請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承運第二批物資,即將發往武漢。
  • 河南學生好消息:將新建13所高校,其中2所本科、11所專科
    當然,河南的高等教育也是一直在努力發展,這不,河南近幾年又要新建高校了,其中一、中國民航大學鄭州校區中國民航大學是我國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高校,也是「國字號」航空領域名校。三、河南省質量技術職業學院近日傳來消息,河南新鄉市將在平原示範區建設一所河南省質量技術職業學院,主要培養質量技術職業人才,計劃建面30萬平方米,可容納2萬學生。近期將籤訂協議,開工奠基。
  • 全國共有7所女子大學,其中3所本科院校,構成中國女子高校聯盟
    全國7所「女子」大學名單:01山東女子學院02中華女子學院中華女子學院(CHINA WOMEN'S UNIVERSITY)地處中國首都北京,是直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教育部批准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
  • 1454所高校「雲端」開學以來 高校學生在線學習人次達11.8億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各大高校充分藉助網際網路為學生開通各類「雲端課堂」。10日下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中國高校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課程建設工作視頻會上介紹,截至4月3日,全國在線開學的普通高校共計1454所,95萬餘名教師開設94.2萬門、713.3萬門次在線課程,參加在線課程學習的學生累計達11.8億人次。
  • 上海多所高校迎首批學生返校【圖】
    青年報·青春上海報導 今天不僅是申城初三、高三生的「big day」,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也從今天起啟動學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首批返校的學生們走進了闊別許久的校園。上午10時許,上理工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研三學生潘雄拉著行李箱走進了軍工路334號校門,在完成出示隨申碼、進行測溫、驗證校園卡等一系列流程審核通過之後,踏入了久別的校園。按照要求,所有返校學生進入測溫點前要戴好口罩、保持間距,在測溫區出示本人健康碼,刷校園顯示「通過」、體溫正常後方可進校。
  • 華東師大伸援手,7所美國高校近1500名中國學生有了「新校園」
    的個人公眾號推文在華東師大一群特殊的學生中傳閱。他們是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等7所華東師大合作的美方高校的1498名中國留學生。因為新冠疫情,他們無法前往海外學習。幸運的是,華東師大接收了他們,讓他們得以在上海、在華東師大繼續自己的學業。這篇推文的作者「青衫一襲」就是其中一位學生的家長。
  • 寧波高校首批學生今日返校:好久不見,歡迎回家
    4月26日上午7點20分,通宵趕車返校的黃宏來到了學校門口——浙江萬裡學院。讓小夥子沒想到的是,他是第一個到校的同學,更沒想到的是,應敏校長和很多教職工早早等候在校門口。「歡迎回家!」一聲親切的問候,讓他頓時消除了旅途勞累。
  • 2020中國高校「薪酬」100強出爐!這3所雙非高校薪資過萬!
    外交學院~簡稱「外院」,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展覽館路24號,是一所小精尖的語言類特色行業院校,由外交部直屬,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學生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學校創建於1955年9月,我們偉大的周總理為學院親筆題寫校名,如今以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院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簡稱「廣外」,位於我國一線城市廣州,轄4個校區,總面積約2442畝(含規劃)。
  • 「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浙江寧波市竟然只有14所高校
    寧波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東南沿海,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貨櫃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
  • 濟南學生走運了!這所「國字號」高校規劃落戶,卻因校名意外走紅
    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在這方面就做得很不錯,出了積極建設本地的優質高校,增加高校數量之外,還積極引進其他地區優質教育資源,努力提升濟南市的高等教育水準。不久前就有消息稱:中國空天信息工程大學選擇在濟南建設,有了這樣的高校建設,這裡的教學水平也會得到很明顯的提升。不過除了這所高校落戶濟南外,還有一所「國字號」高校也要規劃落戶濟南,濟南的學生真的是走運了!
  • 開學實錄丨高校已開學一周,首批返校的學生現狀如何?
    在4月國內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後,各省市的高校陸續發布了開學通知,經過了90多天的假期時間後,同學們這回是真的可以返校了。大部分高校的開學通知要求學生在4月中旬分批返校,到現在首批開學的同學已經到校一周了。那麼這些首批返校的學生們,在返校途中跟以往比有何不同呢?在校隔離的真實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 中國內地91所高校赫然在列!
    根據2021年度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數據顯示,中國內地91所高校共有468個學科入圍榜單,中國內地高校共有29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其中,北京師範大學總上榜數位居全國內地高校並列第四位,有9個學科上榜,其中教育學學科排名世界第29名,位居全國內地高校第三名;心理學學科位居全國內地高校第二名!
  • 42所雙一流高校世界排名,被劃分為7檔,新疆大學墊底
    國家提出雙一流高校建設計劃,是希望我國的高校能夠走進世界舞臺,在世界的高校裡面都能夠脫穎而出,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雙一流高校現在都特別重視在世界排行榜中的名次。 我國首批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42所,基本都是綜合性的大學或者是理工類的大學。
  • 全國14所體育高校,北體大世界水平,上海體院中國一流
    在我國的2000多所高校中,是本科階段的體育類高校只有14所,而且這些體育高校是跟其他的大學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些體育高校必須是在體育這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才可以報考的,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體育高校在以後的發展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的。
  • 中國國足球員年薪與武漢募捐對比
    中國國足球員年薪與武漢募捐對比一、中國國足2019稅後年薪排名(來自網絡)一起來看看國足一些球員稅後年薪的排行榜,簡直就是土豪!No.5:張稀哲(900萬)No.4:鄭智(1000萬)No.3:郜林(1100萬)No.2:任航(1580萬)No.1:艾克森(1000萬歐,約7800萬RMB)二、中國國足武漢疫情捐款捐物
  • 企業抗疫行動|爭分奪秒:元明資本邁勝醫療捐贈的首批物資運抵防疫...
    作者:邁勝醫療1月31日下午,由元明資本邁勝醫療聯合捐贈的首批防疫物資成功運抵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現場。首批醫用物資運抵武漢同濟醫院現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邁勝醫療持續關注疫情發展態勢,迅速響應。在醫療防護裝備告急、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邁勝醫療聯合元明資本積極調動國內外資源,緊急啟動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全球採購行動,星夜兼程、力爭以最快的速度送抵醫院現場,第一時間為戰鬥在一線的醫療工作者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