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的奇幻動畫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鬼媽媽》這部電影,這部作品大膽地運用了黑色賽朋克童話為背景,是一部看似簡單卻又值得人們深思的動畫片。
有人曾給出「用荒誕包裝童真」的說法,但我並不認同,因為這部動畫片的切入點就是兒童,每個家庭中都多多少少有些不足,但是能讓兒童啟蒙的動畫片卻少之又少。
動畫片剛開始,相信不少觀眾就可以被劇情代入,整日裡忙來忙去的母親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父親,基本上對卡洛琳沒有絲毫關懷,沒有人問過女兒願不願意來到這個新家,也沒有人問她想把花園裝扮成什麼樣子,有的只是短暫的交流和冰冷的飯菜。
《鬼媽媽》是唯一一部以「母親」為反派boss做題材的動畫電影
隨著劇情的深入,卡洛琳卻愛上了這個家,因為這個家裡有一個不一樣的母親,她會溫柔細語,也會變出各種各樣的美食,花園裡到處都是鮮豔美麗的花朵,他們歡聲笑語,生活的特別融洽。
那麼究竟誰才是反派母親?一位出現在白天,對卡洛琳看似漠不關心,一位出現在黑夜,總能想辦法讓卡洛琳得到自己想要的,相信對於兒童來講,後者一定站好人面偏多。
但實際上,黑夜裡出現的母親,才是真正的反派,她長相和正版母親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她的兩隻眼睛上帶著讓人毛骨悚然的紐扣。這部動畫片角色設計大膽,用「母親」作為反派boss,觀眾開篇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通道意味著「新生」午夜時分,當卡洛琳找到家中角落裡隱蔽的通道時,才能去她嚮往的地方,這個通道也不簡單,製作組將它包裝成類似「產道」的裝扮,預示著孩子能在這裡得到「新生」。
這個屬於比較精細的製作點,每一個爬向另一個世界的孩子,都能得到現實社會中父母不能給予的溫暖,這就是欺騙的第一步。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孩子也犯了同樣的錯誤,總以為嚴厲的父母壞人面偏多,心裡話通通都送給了陌生人,殊不知這些願意傾聽你訴苦的陌生人,十有八九就是披著羊皮的狼。
選擇,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有時候,我們選擇相信眼睛,可有時候因為相信了眼睛,我們都錯過了最重要的東西。
如何選擇?讓卡洛琳陷入迷茫,如果兩個母親只能選擇一位,她究竟該留在哪裡?這兩位母親,一位陪伴了她整整十幾年,一位卻懂得她內心最想要的。
其實動畫片演到這裡,我們也陷入沉思,卡洛琳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又何嘗不是?選擇這個詞,可大可小,可重可輕。
人生中每天都面臨選擇,但是重大的轉折點卻只有一次,能不能把握住,就像外人看卡洛琳一樣,多麼簡單的事情!但是當真正的選擇降臨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就變得異常複雜,真是應了那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選擇,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影響大腦選擇的潛在因素一定是價值觀,人生道路上的善與惡,在於行為本身,與地位毫不相關。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你選擇了什麼,而是你做出選擇以後,這條路如何走下去。
對於孩子來講,親情是什麼?
親情最淡,也最綿長,無可替代,無法形容,可以補救,是永遠的歸宿。
對於孩子來講,反派boss早已摸透了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會用花言巧語和一點點小恩小惠去誘騙,這些都是漏洞和疏忽。
卡洛琳的父母,正是因為忽略了女兒的感受,才讓孩子多次陷入危難,但是同理,卡洛琳也沒有理解父母的苦楚,成年人的世界中,天真和幻想早已不存在,更多的是對生活的追求。
如果沒有父親辛勤寫作,沒有母親操持家務,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應著女兒的要求,卡洛琳今後的生活還會有保障嗎?坐吃山空立地吃陷就是如此,當然了這不是一個孩子能考慮到的。
所以關愛是互相,人們的信任和愛,不就是來自互相關心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走進別人的內心,孩子在成長中什麼最重要?相信家長不會不理解——溝通。
肉眼看到的愛,並不一定就是真的愛
很多人都相信眼見為實,卻往往被實際發生的事情蒙蔽了眼睛。
《鬼媽媽》這部定格動畫,裡面有很多的含義,但是作為孩子成長的啟蒙動畫片,最應該先去理解的就是真實與虛幻。
肉眼看到的一切,不一定是真的,就像卡洛琳,她多次往返兩個世界,從最初的迷茫到最後的堅定,都是自己用心去琢磨的。
她明白了現實和幻想是兩碼事,當不用努力,就可以擁有華服美食的時候,得到的不僅僅是空虛,還有陰謀的味道。這是不完整的人生,沒有付出何來收穫?所以說肉眼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的。
整部動畫片看似簡單,實際上想要表述的內容卻很複雜,恐怖只是其中最小的題材,親情和選擇才是主打,隨著卡洛琳的勇氣和努力加持,得到的回報或許不如預想中多,但是更多的收穫,是努力中積累的經驗,滴水穿石才能長久。
愛,到底是什麼?
愛不是無時不刻的關懷,它可以逐漸淡化,也可以最深沉,有時候會變質,但永遠無法忘懷,是最深的羈絆,就像卡洛琳一樣,幻想和真實中,她選擇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