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冬至,冬至,冬天已至。到了這個節氣,表明冬天真正來臨了,也意味著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要到來了。所謂「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天晚將欲雪,能飲一杯無?」,三五好友,圍著火爐而坐吃吃熱騰騰的火鍋,烤烤熱烘烘的炭火,當屬冬天應有的「節目「。只是,快樂享受的同時請您也要注意安全。進入冬季,天氣越來越冷,燃氣熱水器、煤氣暖爐、燃煤取暖等各種取暖工具使用率大幅上升,如果用戶安全意識淡薄或者使用不當,就很容易威脅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近期,全國多地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每年的秋冬季節,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期,應當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以防意外發生。
有這些症狀就要懷疑是否中毒了
日常生活中,家庭中引起中毒的物質種類很多,比如鉛中毒、除蟲及滅鼠劑中毒、家庭清潔劑中毒、化妝品中毒等等。但氣體中毒中最常見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因燃料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的。在密不通風的房間裡,或關嚴門窗的汽車裡,或瓦斯爐或熱水器漏氣的廚房和浴室裡,如果這些地方通風不良,人們就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
一氧化碳造成人中毒是因為一氧化碳和人體內紅血球的血紅素會很快地結合起來,影響血液的攜氧量,從而造成人出現各種中毒跡象。我們一般用血中的HbCO量來衡量一氧化碳中毒的嚴重程度。當血液中的HbCO量達到10%15%時,人就會感覺到頭痛;達到 25-30%時,人就會噁心、嘔吐、呼吸困難;達到30-35%時,人的皮膚就會呈現櫻桃紅色;達到35-40%時,人就會眩暈,聽力模糊;達到40-45%時,人體運動就會失調;達到45-50%時,人體的心搏加速;達到50-55%時,會讓人呼吸加速;達到55-60%時,人體就會抽筋,出現陳-施氏呼吸症狀;HbCO量> 60%時,人就會昏迷死亡。
這些病患出現在醫院時,應懷疑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任何火災的罹難者;任何暴露在不完全燃燒下的病患;任何不明氣體或瓦斯中毒的病患;皮膚呈櫻桃紅色的病患;任何不明原因的組織缺氧患者;任何不明原因的紅血球過多症患者(考慮有慢性中毒可能)。
如果發現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應立即採取這些措施進行處理:1. 打開門窗將患者移到安全地區(要沒有危險性或者可以迅速出來情況之下,才可進入房間救出患者);2. 呼吸困難者給氧氣吸入,立即撥打120請求救援,迅速送醫院急救;3. 呼吸停止者,立即實行心肺復甦術(CPR)再送醫院急救;4. 讓中毒者靜臥,減少氧的消耗;5. 如援救工業氣體中毒患者,急救員應戴上防毒面具或救生索;6. 如中毒者無法脫離現場時,可用溼毛巾暫時蓋住口鼻。
預防比搶救更重要
預防對於任何疾病都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健康策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首先要明確的是,如果條件允許,在寒冷季節如有條件儘量選擇集中供暖,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
如果室內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時,首先要正確安裝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要定期檢查爐具,維護和清掃煙筒、風鬥,保持煙筒、風鬥暢通。煤爐要安裝煙筒,煙筒接口處要順茬接牢(煙筒粗的一頭朝向煤爐),嚴防漏氣;煙筒口最好開在下風向,伸出室外的煙筒,最好加裝遮風板或拐脖,防止大風將煤氣吹回屋內;屋內務必安裝風鬥,風鬥最好安裝在門窗的上方。使用時注意煤炭要燒盡,不要悶蓋;要經常門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應遠離易燃、易爆、易揮發的有毒物質,不要直接放在臥室;如條件允許,晚上睡覺前最好將爐具搬到屋外。在低氣壓、相對溼度較大的雨雪冰雹天氣等氣象條件下,儘量不要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家中吃火鍋時,最好不要使用煤、炭火鍋,如果使用,最好放在通風的大廳或保持門窗適時打開通風。要特別提醒的是,家中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時,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並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燃氣、煤氣熱水器作為每個家庭必備的家用設施,購買燃氣、煤氣熱水器時,需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熱水器;須請專業人員安裝,經檢測合格後方能使用。定期對燃氣、煤氣熱水器減壓閥和皮管進行檢修,如發現有破損、鏽蝕、漏氣等問題時應及時更換。使用燃氣、煤氣熱水器時,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洗浴時間切勿過長,使用完要檢查熱水器是否完全關閉。同樣,家中使用燃氣、煤氣熱水器時,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並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使用燃氣、煤氣灶具時,安全也必不可少。購買燃氣、煤氣灶具時,需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熱水器;須請專業人員安裝,經檢測合格後方能使用。不要私自更改燃氣、煤氣管道設施。定期對燃氣、煤氣灶具的氣罐、減壓閥、皮管以及燃氣、煤氣管道進行檢修,如發現有老化、破損、鏽蝕、漏氣、或關閉不嚴等問題時,應及時更換和維修。使用燃氣、煤氣灶具時,切記人勿遠離,嚴防溢鍋將灶火澆滅,導致燃氣、煤氣溢出,使用完要檢查灶具是否完全關閉。為了安全,家中使用燃氣、煤氣灶具時,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並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市疾控中心同時提醒市民,不要在室內、車庫、地下室等場所使用小型油、汽發電機,要在室外使用並遠離門窗、通風和排氣裝置。車輛停放在車庫、地下室時,不要讓汽車引擎持續運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空調,也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要注意定期檢測汽車的排氣系統,防止排氣系統一氧化碳洩漏。
不要讓這些誤區害了你
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被一些所謂的經驗誤導,認為是可行、有用的認知。但實際上很多我們認為有用的「經驗」卻是錯誤的。對於一氧化碳中毒人們往往也有一些誤區。我們要遠離這些誤區,避免傷害。
誤區一:只有燒煤才會引起中毒
實際上,凡屬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燒時,皆可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誤區二:認為有臭味就是一氧化碳
實際上,一氧化碳氣體是無色無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燒生成的。有些人認為屋裡沒有臭渣子味兒就不會一氧化碳中毒,這是完全錯誤的。
誤區三:以為在爐邊放盆清水可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科學證實,一氧化碳不溶於水,要想預防中毒,關鍵是門窗不要關得太嚴,煙囪要保持排煙通暢。
誤區四:認為在火爐上放些白菜葉、橘子皮、松樹枝之類,或放一盆涼水,或在地上灑些水,就可以預防煤氣中毒的發生
其實白菜葉之類不能與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學反應,因此,這些東西都不能解煤氣之毒,自然也就不能預防煤氣中毒的發生。
誤區五:認為煤氣中毒經搶救恢復了健康後就平安無事了
實際上有的中毒者過2周至3個月時間又突然出現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癱等症狀,往往被誤診為腦出血、精神病等。其實,這仍是煤氣中毒的特殊表現,只要把救治時間延長一段,就可防止發生這些後續症狀。
誤區六:認為把人凍一凍或灌些醋、酸菜湯就可解毒
但寒冷及醋、酸菜湯並無解煤氣之毒的作用,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反而會使病人因受涼感冒或並發肺炎而加重病情,或因延誤搶救時間而帶來嚴重後果。
來源:荊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