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候學校舉辦過一次活動,要各個小朋友回去製作一個手工火箭,到時交上來把好的作品一塊擺出來展覽。
作為一個動手能力幾乎為零的小男孩,面對這種事情,第一反應當然是找人求助。
而結果就是,全家都一齊出動,勢必要打造一個超級火箭:
父親把用完的礦泉水瓶剪好拼組在一起,母親在外面裹上厚厚的一層紙,哥哥拔下水筆的芯作為火箭頂端的尖錐,最後由我收尾,在火箭的外層上寫下歪歪扭扭的幾個大字——神州火箭。
那場展覽最後的結果我已是記不太清,倒是這手工火箭一直停留在我的心頭,時刻準備著帶我直衝雲霄。
所以當我十幾年之後在《星際拓荒》裡,駕駛著我的飛船緩緩停在別的星球的那一刻,我激動得渾身發抖,感到自己整個靈魂都在澎湃著。
《Outer Wilds》,星際拓荒。
我心目中的年度獨立遊戲,代表那個曾遙想過星河之間的小男孩。
我玩過很多遊戲,它們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塞,勢必要打造最豐富的玩法。
太空冒險遊戲要駕駛飛船,那就讓你設計火箭,改裝設備;要探索太空,那就讓你在異星收集資源,四處挖礦;還要讓你升級工具,改進武器。
可《星際拓荒》從來不是那樣的遊戲,它是克制的。
在它這裡,你所要做的一切,就只是探索宇宙。
▲ 在宇宙回望最初的星球
遊戲裡,我們扮演的是一個來自哈斯人族群的新太空人,準備第一次離開自己居住的星球木爐星,駕駛自己的飛船航行宇宙。
和夥伴在出發前夜徹夜長聊,竟不知不覺在篝火邊打盹睡去,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 從夢裡醒來
遊戲裡建立了一個微縮銀河系,除了我們所在的木爐星以外,更有好幾顆各不相同的星球,甚至還有彗星和衛星。這些星球生態完全不同,等待著我們前去探索。
深巨星是所有星球裡最龐大的一顆,它的體積在航行日記上看比其他星球大了一圈不止,從宇宙遠遠望去,它如同懸掛在天際的巨大綠葡萄。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駕駛飛船來到深巨星時,鉚住了勁衝它飛去。原以為飛船會和星球來上一個大相撞,卻不曾想飛船直接穿破綠色屏障,闖入了一個巨大的空間,一剎那間天色如水,水天相接。
原來它那層綠色的外殼,不過是它的大氣層,而它真正的模樣,藏在這綠色之下。
▲ 扎入深巨星
又或者還有一顆叫作碎空星的星球,星如其名,它的中部就真的是中空的,甚至在最中間是一個黑洞。
在這裡探索的時候,可千萬要小心,不要跌入黑洞了,不然你會一瞬間被拉扯到千百萬裡遠的白洞處,一個人在孤寂的太空漂浮著。
而離太陽最近的兩顆行星,在引力的作用下,其中一顆星球不斷往另外一顆星球傾倒泥沙,竟然宛如一條系帶系起兩顆星球。
站在星球上遠遠望去,沙子系帶從天際降臨,如同神跡一般,頗為震撼。
▲ 雙子星在宇宙間相連
不過這些星球好歹還是球的模樣,黑棘星卻已經破碎得不像球了。幾塊地殼被巨大的植物藤蔓給拖著,勉強維持著形狀,想必這個星球很可能就是被這奇怪的植物從內部活活撐爆了。
而星球正中心的種子內部,卻好像是另一個宇宙,進入之後看到無限往外延伸的空間。迷霧之中點點燈光,也可能是噬人的饕餮怪物——安康魚在埋伏著它的獵物……
▲ 黑棘星深處被迷霧重重籠罩
誰也無法真正說明白宇宙的模樣,它如此神秘又遙遠,以至於可以承載我們所有的空想與奇思。而我也無法說清,製作人究竟在這個微型的宇宙間,藏了多少絕妙的想法。
在星河與星河之間,還有多少等待著我們的探尋?
在遊戲裡,我們的探索並不是毫無目的隨便瞎轉,還肩負著一個任務——找尋挪麥人的歷史。
哈斯人一直在生活在木爐星上,但出土的無數文物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那就是這顆星球上,原本有著另一個種族——他們被哈斯人稱作挪麥人。
挪麥人如今在哪裡?怎麼現在星球上找不到他們的蹤跡了?這樣的想法,也是每個哈斯人坐上飛船時會思考的。
事實上,一旦你飛出木爐星,你會發現:哪止木爐星啊,挪麥文明早已遍布了整個宇宙!
他們利用行星的引力,實現了遠距離傳送,還如同我們修建地鐵一般,在星河之間修建出一個個站點。
還記得我前面提到的不小心落入黑洞嗎,實際上假如你飛行技巧高超,你可以順利在白洞附近登入「白洞站」,重新折返碎空星。
▲ 在白洞站星際跳躍
而挪麥文明哪至於此,他們的足跡遍布全宇宙,應對不同的生態,更有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應對:
深巨星常有龍捲肆虐,會把一整個小島都甩到無重力的宇宙中去,於是這裡專門配套了固定身形的設備,會在無重力的環境下自動啟動,把你吸在原地免得你飛走;
▲ 深巨星總是不得安寧
碎空星會一直受到其衛星「空心燈」噴射隕石的撞擊,地表實在不適宜生存,於是他們搭構起了獨屬於他們的地底宮殿,就隱蔽在地表下方;
而空心燈有這麼豐富的地能,當然也要利用起來,用這些能量打造他們的核心……
探尋這一切,就好像在讀一部厚厚的歷史著作,充滿了在時間尺度裡探尋時的新鮮與感慨,更有更足的動力想要弄清楚後面發生的一切。
歷史在這個微縮的宇宙間變成了具象的存在,而未來也在我們的面前延伸著,能否把握,如何書寫,一切都看我們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還圍繞過去與未來設置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重生機制,很符合直覺的同時,也很貼合遊戲本身。這裡不詳細闡述,留給大家自行體驗。
我想,宇宙是世間所有孤獨與浪漫的聚合。
在這裡,距離的尺度被無限放大,思念被拉成絲,模糊地在空間內盈盈蕩漾。
我是來這裡做什麼來了?是了,我要探索挪麥文明的歷史,還要找尋那些早我出發的前輩。
廢巖星,木爐星的衛星,如同月球之於地球,埃斯科獨自一個人在這裡睡著。
他是瞭望者,要替全族在這裡瞭望宇宙。醒著的時候,他會一個人在這裡修剪植物,或者望著篝火發呆。
我到來的時候,他在搖椅上靜靜地睡著,地平線的遠方,木爐星正在緩緩升起。
他的家鄉,我的家鄉。
有時我會漂浮得累了,打開信號探索儀,捕捉遼闊宇宙間那一縷飄動的音樂,音符滑動過我的心弦,我的心也跟著微微顫動著。
我知道,那是我的夥伴,他們在異鄉的星球響奏著家鄉的樂器。
我會費勁所有的力氣找到他們,看著他們坐在篝火邊演奏。接著我會輕輕坐在他們對面,不打擾他們享受音樂。
篝火旁,我烤一顆棉花糖。
這是宇宙的何方?我好像摸不太清楚,也許是盡頭。
木爐星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