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

2020-12-17 新化月報網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這是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上透露出的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而在此之前的9月22日,中國剛剛宣布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志存高遠且腳踏實地,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構想正在傳導至具體領域的具體指標和不同的時間節點上。這項宏偉工程的藍圖正在全面展開,緊密融入中國現代化之路的全過程。」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表示,在各項目標中,非化石能源佔比25%為各經濟部門全面低碳化奠定了能源轉型的基礎;12億千瓦風光裝機則是對落實非化石能源佔比目標的堅實支持;碳強度指標65%以上是在經濟增速下降、消費提高的背景下提出,體現了應對挑戰的信心與擔當。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同比增長9%。其中,風電、光伏累計裝機量雙雙突破2億千瓦——全國風電累計裝機2.1億千瓦,同比增長14.0%;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04億千瓦,同比增長17.3%。

今年雖然疫情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風電、光伏行業快速復甦,實現了恢復性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到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均達到2.23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近日在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透露,初步預計,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3500萬千瓦,將持續八年保持全球第一;累計裝機將達2.4億千瓦,將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當前的數據表明,風電、光伏要累計完成12億千瓦的目標,未來十年還需至少實現7.2億千瓦的增長。據此測算,風電、光伏接下來每年的新增裝機將不低於7200萬千瓦。而「十三五」期間,我國風電和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合計約為6263萬千瓦。

不過,業內的預估更為樂觀。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一般預計是7000萬千瓦,樂觀預計是9000萬千瓦。

今年400餘家風能企業代表聯合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期間,須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華西證券報告認為,「十四五」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有望成為我國能源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相關焦點

  • 2016—2019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約12%
    七八年前,行業普遍認為平均風速至少得達到6米/秒才具有開發條件,所以我國之前主要在三北地區建設風電場。這幾年葉輪直徑增大、單位千瓦掃風面積增加、高塔筒技術應用等技術提升,使得平原地區、低風速地區也具備了開發條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介紹,在當前技術水平下,我國中東部風能資源儲量達到近10億千瓦,目前僅開發11%,潛力巨大。
  • 今日能源看點: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1、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1月7日,國家電網公示了2021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共涉及52個集中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587.44445MW,涵蓋河北、山西、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四川、甘肅、青海、寧夏10個省份。
  • 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分析: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大(附圖表)
    風力發電是指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是一種清潔無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風力發電量達3577.4億千瓦時。風力發電持續增長,據最新統計,2020年1-9月風力發電量為2971.9億千瓦時。註:2020年數值為1-9月累計值。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我國能源節約優化成效顯著
    2012年以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4.4%,相當於減少能源消費12.7億噸標準煤。能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白皮書指出,我國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 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
    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億至39.7億噸。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累計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2019年發電量7.5萬億千瓦時,較2012年分別增長75%、50%。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
  • 新增裝機佔比領跑全球,我國光伏產業如何「逐日」發展?
    「截至2019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已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已連續5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時,供應鏈基本實現自主可控。」在剛落下帷幕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如是說。
  • 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7.9億千瓦,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30%。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 能環寶資訊:財政部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
    納入補貼清單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需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符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規劃的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地熱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項目。所有項目應於2006年及以後年度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手續,並已全部容量完成併網。二是符合國家能源主管部門要求,按照規模管理的需納入年度建設規模管理範圍內。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自2005年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超過巴西和美國後,我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生產國(可再生能源除了生物質能外,太陽能、風能、水能不易儲存,因而消費量與生產量相差不大)。2019年我國佔全球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份額高達26.94%。
  • 挑戰12億千瓦風電太陽能裝機目標——風電如何與太陽能競爭新增...
    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12億千瓦。這是中國此次官宣12億風光裝機規劃的具體目標,將進一步激化風光新能源的發展積極性,根據預測,2020年底,風光裝機總量將達到或接近5億千瓦,意味著未來10年,風電和太陽能的新增規劃將超過7-7.5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超過7000萬千瓦,當然,我也注意到兩個字眼:以上,如我們風電太陽能競爭力非常有力,以上這兩個字眼的空間就很大了。
  • 怎麼看「2030年風、光裝機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是習近平首次在公開講話中為風電、光伏設定具體裝機目標。
  • 財政部回函向華電董事長溫樞剛: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欠費問題的...
    您提出的關於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欠費問題的建議收悉,我們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有關規定,我國自2006年起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實行基於固定電價下的補貼政策,補貼資金來源是隨電價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
  • 白皮書:我國已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 白皮書指出,我國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 穩字當頭,生物質發電穩定發展
    麥電網訊:7月22日,《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對於我國各可再生資源發電的發展情況做了相應總結,並就未來可再生資源的發展情況做了展望。首先,報告指出,儘管會受到疫情影響,可再生資源的發展總體依舊向好,「『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長約12%,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年平均佔比已超過50%。」在報告中,分別闡述了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以及生物質發電的發展情況。其中,子啊提到生物質發電時,報告著重提到了兩個字——穩定。
  • 2030年中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將超過12億千瓦
    對此,習近平表示中方已經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並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麥當勞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超過1吉瓦
    在750兆瓦的新增產能之前,該公司去年決定部署38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本周,麥當勞籤署了三個新的虛擬電力購買協議(VPPA)——兩個風力發電場和一個太陽能項目——新增裝機容量750兆瓦,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了1億瓦大關。
  • 100天 全域使用清潔能源發電!這個省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因此,降低煤炭消費,提高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多年來成為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也是能源結構變革的大勢所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7142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
  • 智庫論壇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
    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和生產國2019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總量達到17.95EJ(1EJ (艾焦)是10的18次方J。自2005年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超過巴西和美國後,我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生產國(可再生能源除了生物質能外,太陽能、風能、水能不易儲存,因而消費量與生產量相差不大)。2019年我國佔全球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份額高達26.94%。
  • 「十四五」風電光伏裝機規劃展望:大力發展綠色能源 推動能源結構...
    根據《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到2020 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 億千瓦,年均增長5.5%;按照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的要求,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7億千瓦左右,佔比約39%,發電量佔比提高到31%;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1 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1 億千瓦。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我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新華社北京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白皮書介紹,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億至39.7億噸。努力保持原油生產穩定,2012年以來原油年產量保持在1.9億至2.1億噸。天然氣產量明顯提升,從2012年的1106億立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1762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