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一個強調天賦的競技舞臺,天賦甚佳者,只能說明有成為超級巨星的潛力,但NBA同樣也是一個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自然世界,如果只靠天賦吃老本而不加以努力的人,也不過是另類版本的傷仲永。擁有傲人天賦者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天資平平,但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在聯盟闖出一番天地,而小個子球員想要在聯盟立足,除了努力,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在NBA七十四年的歷史長河中,就有幾位小個子球員在這個強調天賦的競技聯盟中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身高1米69的斯伯特-韋伯,人們稱之為「土豆」韋伯,1986年扣籃大賽冠軍;1米75的內特-羅賓遜,3次全明星扣籃大賽的冠軍;96黃金一代狀元秀以及四大分衛之一的艾佛森,成就自不用多說;現役頂級控衛保羅,小個子球員單防專家;當然,也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以賽亞-託馬斯,地表最強175。
現在的小託馬斯在傷病以及心態的影響下,已經淪落到無球可打的地步了,臀部受傷,身體天賦有限,結果就是小託馬斯想用底薪繼續在NBA上打球都顯得十分困難。但是,小託馬斯健康的時候,他是可以作為建隊基石來培養的,毫無疑問,這對於身高僅175的小託馬斯而言所達到的成就也算通天達地了。
對於小託馬斯而言,身高一直都是他籃球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因此在高中和大學都沒有受到教練的器重,但這並不妨礙小託馬斯成為一個得分機器,高二時,小託馬斯場均能拿到31.2分,而這也成為小託馬斯進入華盛頓大學的入場券,進入大學後,小託馬斯並沒有因為天賦不佳而失去競爭力,反而越戰越勇,大二賽季場均就能貢獻16.9分3.9籃板3.2助攻,在大三聯盟錦標賽中,小託馬斯單騎救主狂砍28分並壓哨絕殺,拿下錦標賽冠軍。因為在大學出色的表現,小託馬斯在2011年參加了NBA選秀大會。
儘管小託馬斯大學的表現十分耀眼,但在NBA這個雲集了大量天賦之才的舞臺,小託馬斯的身高仍舊是追求籃球路上的最大攔路虎,但好在上天眷顧,小託馬斯在第二輪第60順位被國王選中,離出局僅一步之遙,儘管被低順位選中,但至少開啟了自己的籃球夢。
受限於身高,小託馬斯新秀賽季僅以替補身份出戰,但小託馬斯在比賽中用穩定的表現逐漸徵服了主教練,在為國王徵戰的65場比賽中,小託馬斯有37場首發,場均能得11.5分2.6籃板4.1助攻,這無疑間接表明了第60順位的能力名不副實,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二年,小託馬斯成功坐穩首發,而隨著上場時間的增多無疑縮短了小託馬斯的成長周期,到了13-14賽季,三年級的小託馬斯場均能拿到20.3分2.9籃板6.3助攻,憑藉自己的努力打出了全明星水準的表現。
但這並不是小託馬斯的巔峰之年,畢竟才三年級,成長的潛力無比巨大,直到小託馬斯被交易到凱爾特人,他的巔峰才真正開始。
當小託馬斯被交易到凱爾特人時,整個賽季只剩下21場比賽,但這並不影響小託馬斯卓爾不群的表現,26分鐘時間裡能夠貢獻19分2.1籃板5.4助攻,在3月和4月當選了東部周最佳,並且帶隊殺入季後賽,雖然首輪被騎士橫掃,但是這對於志在重建的凱爾特人無疑是一個好的信號,在重建需要極高的時間成本時,小託馬斯的到來為球隊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以其為核心建隊縮短重建周期。
事實證明凱爾特人也是這麼想的,在16-17賽季,小託馬斯迎來了他的巔峰之年,同時也把凱爾特人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小託馬斯場均28.9分2.7籃板5.9助攻,投籃命中率46.3%,三分命中率37.9%,並且在得分王榜單上位居第三,僅次於威少和哈登,小託馬斯的爆發要歸結於其自身的努力和強大的進攻能力:
唯一的速度天賦讓小託馬斯籃下得分變得高效
小託馬斯能夠稱得上天賦的地方也許就是大個子球員所缺乏的速度了,在擋拆換防後,小託馬斯能夠利用自己的爆發力和速度優勢來進行小打大,17賽季的小託馬斯的籃下命中率為58.9%,這對於1米75的小託馬斯而言無疑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小託馬斯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速度優勢,在籃下進攻中小託馬斯的出手佔比為總出手數的33.1%,並且作為一個名小個子球員,小託馬斯持球突破場均能夠獲得8.5次罰球,罰球命中率高達90.9%,也就是說,小託馬斯的速度和爆發力以及投籃手感都是頂級水準,產量可觀,得分高效。
出色的三分投射能最大化提高進攻效率
16-17賽季正是勇士王朝三分席捲聯盟的時候,俗話說技多不壓身,更何況是靜態天賦不足的小託馬斯,因此,無論是定點投射,還是擋拆後出手,亦或是追身三分小託馬斯都遊刃有餘,而三分投射是小個子後衛進攻的必備武器,因為速度快,即使身高不佔優,也能快速完成出手,不容易被對手幹擾,在這方面小託馬斯可以說是極大的拔高了自己的進攻水準。
17賽季,小託馬斯的三分命中率高達37.9%,場均出手8.5次命中3.2次,出手佔比高達總出手數的43.9%,並且有13.8%是通過定點投射出手的,每回合能得到1.22分,優於聯盟92.4%的球員,從下邊的投籃熱圖可以看出,右側底角命中率最高,達到了50.8%,其次是弧頂,命中率達到了37.6%,除了左側底角,小託馬斯的三分投射其他位置都在平均水準或者高於平均水準,無死角的三分投射能最大化的提高外線牽制力,為球隊陣地戰創造一個良好的進攻環境,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進攻效率。
小託馬斯16-17賽季投籃熱圖
高效的中投讓小託馬斯保證了進攻下限
小託馬斯在開發三分技能包時並未把中距離投射丟掉,受限於身高,小託馬斯為了減少失誤通常都是手遞手接球發起進攻,而這樣的進攻通常是由擋拆發起,在17賽季,小託馬斯的擋拆水準可謂是登峰造極,數據顯示,小託馬斯有34.4%的中投來自於持球擋拆,通過這種方式每回合能夠得到1.04分,優於聯盟94.1%的球員,命中率為44.6%,在同位置中僅次於洛瑞。其次,通過上圖的投籃熱圖可以看出,在肘區附近以及左側中距離位置命中率都是高於五成的,因為借擋拆後的掩護可以讓小託馬斯能夠輕鬆調整出手方式,並且中距離相對籃下而言並不是太吃環境,這也最大程度彌補了小託馬斯的身高劣勢,豐富了進攻手段,也保證了其進攻下限。
末節之王名副其實
小託馬斯關鍵時刻絕對是可以信賴的,在大學時就是通過絕殺奪得了冠軍,而在17賽季,小託馬斯對於第四節的把握度比起以往只高不低,在2016年12月31日,凱爾特人對陣熱火的比賽中,小託馬斯在第四節就得了29分,打破了隊史第四節個人得分記錄,這場比賽小託馬斯得到了52分,並且成為凱爾特人隊史第五位單場得分超過50的球員;
17賽季,小託馬斯第四節場均能夠得到9分,高居聯盟第一,並且成為了NBA歷史上單場得到50+的身高最矮的球員,這些都無不表明小託馬斯關鍵時刻大心臟的能力。
小託馬斯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當然與他超高的籃球智商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他的身高註定了他的巔峰只是曇花一現,受限於身高,小託馬斯完成一次進攻所需要的空間成本和技術成本都比其他球員要高,就擋拆而言,如果不是霍福德是個擅於使用擋拆的內線,那麼小託馬斯的擋拆效率是遠沒有這麼高的,其次持球突破時小打大是5號位時,小託馬斯可以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進行擺脫,但是一旦換防到3-4號位的鋒線搖擺位時,小託馬斯的持球突破就會變得艱難無比。而且每衝擊一次籃下都會對加大身體受傷的風險,一旦爆發力和速度都不佔優了,那麼所謂地表最強175也就像煙花一樣,轉瞬即逝。
然後是小託馬斯的防守,在強度不算大的常規賽時,得益於體系的掩蓋,防守問題並非特別突出,可是一旦到季後賽,小託馬斯的防守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17賽季東決與騎士的對陣中,就被詹姆斯頻頻點名,這也是凱爾特人敗北的原因之一。
其次,小託馬斯在常規賽末段比賽中臀部右髖關節髖臼盂唇撕裂,而造成的後果就是爆發力和速度都遠不如以前,作為一個小個子後衛的優勢點沒有了,那麼巔峰期間的神勇狀態也就一去不復返了,被交易到騎士後,狀態一落千丈,僅為騎士出戰了15場比賽,場均僅能貢獻14.7分2.1籃板4.5助攻,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自17賽季因為受傷而被當做商品交易至今,小託馬斯3年輾轉了4支隊伍,如今更是淪落到無球可打地步,人生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不過如此,小託馬斯如今31歲也正值當打之年,而他自己也明確表示:
「我油箱裡還有很多油,我的目標永遠是打球達到我40歲,我將做一切需要的事情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小託馬斯的雄心壯志依然還在,但是聯盟的優勝劣汰並非有心就能成事,仍舊還需要一定的機遇,如今的小託馬斯有著不錯的心態,也保持著不錯的競技狀態,相信小託馬斯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屬之地。
小託馬斯的身體天賦比之聯盟大部分人都要差,但他卻靠著自己辛勤的努力和堅持做到了聯盟大部分人都達不到的成就,他1米75,可心比天高,他用自己嬌小的身軀穿梭於霸王龍守護的禁區,為自己打出了一片天地,本以為可以馳騁聯盟,卻未曾想傷病來襲,如今,更是流落聯盟,但不可否認,他為小個子球員塑造了一個最好的榜樣,只要努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未嘗不可。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能在逐夢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因為,小託馬斯可是地表最強175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