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區玉峰山鎮村民餘木平正在收拾衛生。黃亞輝 攝
人民網重慶5月13日電 持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讓「廁所革命」惠及更多村民。13日,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2018年以來,重慶市累計投入15.82億元,完成戶廁改造87.99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79.67%,累計完成農村公廁改造7407座。
一塊木板兩塊磚,三尺柵欄圍四邊,這曾是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而如今,白磚淨瓦,乾淨無臭的廁所已成為眾多村民家的標配。
「以前我們廁所建在豬圈屋,又髒又臭,蒼蠅蚊子滿天飛。現在政府出錢幫我們修了新廁所,乾淨衛生,還修了三格式化糞池,看不見糞便、聞不見臭味,美化了生活環境,糞便還更有肥效。」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玉峰山鎮玉峰村的餘木平滿臉笑容。
「我們通過院壩會、發微信等多種方式,勸村民們進行廁所改造,並以此為契機,幫助村民根除陳規陋習。」渝北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渝北區新改造1.12萬戶無害化衛生戶廁,不僅有效解決老百姓的如廁需求,還進一步改善了農村風貌,營造良好衛生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生根。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餘木平家裡的改變,只是推進愛國衛生運動中,實施「廁所革命」的一個縮影。
「在愛國衛生運動的諸多舉措中,『廁所革命』有著標誌性意義。多年實踐證明,對農村改廁工作的重視,既體現了愛國衛生運動中政府主導統籌謀劃的特點,也體現愛國衛生運動預防為主的理念。」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8-2020年,農村改廁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部署,計劃到2020年,一類區縣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0%、二類區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左右、三類區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逐步提高。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通過規範驗收、對口聯繫、分片督導、第三方評估、群眾監督等方式切實提高改廁質量。利用愛國衛生月,開展農村「廁所革命」主題宣傳進村社、進院壩、進農戶,讓老百姓充分知曉改廁目的、意義和政策,有效調動群眾參與改廁的自覺性、主動性。
同時,加強文明生活習慣、衛生廁所日常管護、無害化衛生廁所使用知識、傳染病防控知識等宣傳教育,確保衛生廁所「用得好、用得久」。(陳琦、黃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