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過漫長歲月,從矇昧無知的時代到可以遨遊於太空的時代,隨著時間的變遷,人類的進程在飛速前進,但唯一沒有變的,就是傳說與信仰。
我們不禁常常疑問,最初的信仰是怎麼建立的?這些所謂的「神明」又是誰?史前大洪水又是怎麼回事?
滅世與救世
在遙遠的時代,那時大約是在12000年前,也是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的末期,地球上絕大多數地區還處於冰封狀態,只有少數陸地可供人類繁衍生息。
至於那些冰蓋區,更是由於寒冷而滅絕了大多數的物種,此時人類還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中過著最原始,最本能的生活,人們不會去探尋太陽是什麼、繁星是什麼、陸地是什麼。
當然,這些人類並不是當代唯一的智慧物種。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這個星球的某個角落,還存在著一個被稱為亞特蘭蒂斯的文明,這是一個高智慧文明,但誰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存在,又如何發展的,不過那個時候,除了他們自己,也再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存在。
01、天墜
一天,當這些原始的人類正在合圍一隻獵物的時候,突然天搖地動,原本清亮的天空逐漸變的黑暗。
只見一顆碩大的火球從天空墜下,越來越大,遮天蔽日。那劇烈的溫度讓人無法呼吸,人們紛紛逃竄,慌忙的跑向山洞,同時不忘手舞足蹈的向同伴交流:「天塌下來了!快跑」!
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響,那顆碩大的火球伴隨著無數隕石瘋狂砸下,地面一陣晃動,無數生靈在這一瞬間灰飛煙滅。
僥倖存活的人們仿佛感覺到了地面的傾斜,紛紛蜷縮在巖石下一邊死死的扣著巖縫,一邊躲避著漫天隕石雨,一邊看著以經墜落在遠方的「天」,那是如今太平洋的位置。因為它太大了,所以即使隔著十萬八千裡,可還是能夠看到和感受到那鋪天蓋地的壓力。
《左氏傳》盤古開天闢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四海一統,其樂融融。不意太陽爆,隕石降,竟至石破天驚,「四極廢,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
02、災難
這些史前人類猜想的不錯,陸地的確被砸傾斜了,原本的南北極因地球自轉軸的偏移以經不復存在,大量的冰川開始融化,滔天洪水洶湧而下,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而原本完整的大陸也被震得四分五裂,洪水洶湧的灌入剛剛分裂的大陸板塊間隙。就連那個神秘的被稱為亞特蘭蒂斯的文明也在這場「大洪水」中被淹沒。
《列子·湯問》 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而那個所謂的"天",由於與地球的劇烈撞擊,仿佛裂開了一般,熾熱的巖漿伴隨著濃煙滾滾噴湧而出。
《淮南子·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
03、救世
正當人們絕望的注視著眼前的一切時,天邊出現一個巨大圓盤,隨著一束光華打開,陸續從中出來數個生物,有的人首犬身,有的人首蛇身,有的頭大如鬥,他們從巨大圓盤上落下後就紛紛四散開來。
有些眼尖的人類看到,這個巨大圓盤,貌似就是從那個「天」的裂口中飛了出來,但看得出,他們在幫助這個殘破的星球阻擋災難。
其中有一個叫做諾亞的人,飛快地在高山上的叢林裡穿梭,不一會就收集了大量的木材,他示意人們幫她一起造一艘巨大的船,以希望能夠幫助人們熬過這次災難。
《聖經》記載:「洪水泛濫地上40晝夜,水往上漲,連山嶺都淹了」。整個地球的人類文明全被摧毀,只有諾亞方舟裡的生物得以倖存。
而另外一個人首蛇身的生物,她叫做女媧,她將諾亞等人送下圓盤之後就重新回到了「天」的縫隙中。
不一會,她又重新出來,在其他生物的幫助下,他們將還未凝固的巖漿糊在「天的縫隙,使裡面的濃煙不再洶湧,然後又」在「天」的外圍安裝了四隻巨大的圓柱體,這圓柱體,在女媧的操縱下,可以無限延長,同時還伴隨著耀眼的白光,其實這個圓柱體在現在被稱為「推進器」。
《論衡·談天篇》 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又一次劇烈的轟鳴,以及地面的震動,以經在諾亞方舟上的倖存者們怔怔的看著那個「天」在四條「巨柱」的支撐下升向天空,因為被砸得地方以經深深地陷了下去,所以四周的洪水瘋狂得湧入這個大坑。
04、秩序
久違了得地面也終於重新露出水面,人們歡呼雀躍,對這二人以及其他的生物頂禮膜拜,視為神明。
《淮南子覽冥訓》中說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背方舟,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
自從女媧鍊石補天后,世界的秩序逐漸恢復,人們終於可以腳踩大地,懷抱圓天。《淮南子覽冥訓》原文中說「背方州,抱圓天」。這句話的意思我認為是當「天」終於與地球分開後,人們終於不再受到來「天」的壓迫,從而能站起身子,腳踩大地,隨著圓形的「天」越飛越遠,仿佛可以將它抱在懷中。
05、因果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也明白了,上文所說的「天」,其實就是月球,它原本是一顆有著燦爛文明與活力的星球,但有一天卻突然脫離原運行軌道,飄流在宇宙中。
由於宇宙中的隕石亂流,導致月球表面千瘡百孔,不再適合生物生存。於是這些高級智慧生物就將月球鑿空,搬到月心去住。
隨著漫無目的的飄流,月球終於誤打誤撞進入到地球軌道,由於慣性衝擊和引力牽引,這顆碩大的星球就這樣砸了下來,最終導致了這樣一個牽扯億萬生靈和億萬光陰的大因果。
詳見:《月球空心說》
月球與兩極
因為這次的因果,最終導致了「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也正是由於這一撞,地球的地球自轉角度生傾斜,導致原本的南北極移位,原本處於溫帶的地區卻因這這次的移位變為了新的兩極。
在19世紀初,距離北極圈不遠的西伯利亞以及橫跨北極圈的新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地帶,人們發現了大量的如猛獁、河馬、犀牛等等大型哺乳動物,這些動物在被人發現時,依然完好的被凍存著,據分析,這些動物原本是溫帶物種,甚至在這些動物的胃裡還留存著未消化完的溫帶草本植物。
隨著女媧及其同伴們的努力,月球終於被驅離了地面,但是當月球飛到太空中,距離地球大約38萬多千米時,因為地月引力的相互牽制,終於不能再有絲毫寸進。
於是在這個距離,月球正式開始了與地球相依相伴的日子,而地球也終於將氣候固定為了現在的模式。
月球與四季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四季往復,雖說直接原因來自於太陽,但是月球對四季同樣有著絕對的影響,因為月球對地球有著強大的引力作用,這可以使得地球現在的自轉傾斜角度保持穩定,否則地球一但脫離了與月亮之間的引力牽引,那麼地球自轉軸就會再次傾斜,從而導致地球的溫度呈兩級分化狀,那時就不再有四季之說了,而是只有兩季:「燒烤季」和「冰鎮季」。
這就是為什麼在《淮南子覽冥訓》中說,女媧補天后,「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意思就是這次事件過後,溫暖的春天,炙熱的夏天,凌冽的秋天,還有熟悉的冬天都會恢復正常。
月球與地球
其實在研究資料中有很多關於月球生命的解釋,雖然說法不一,但大多在幾十億年前,但這是月球的形成,與月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毫無關係。
在史前遺蹟的發掘中,並沒有發現哪個文明在那個時代有過關於月亮的記載,反而一些神秘的文明記載了金星或火星的描述,就比如消失在「大洪水」中的亞特蘭蒂斯遺蹟。
所以,月球本不是地球的原生衛星,而是「半路夫妻」,這就是為什麼研究表明,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離心力會導致月球每年遠離地球3.8釐米,因為現在的月球運行軌道本就不是它原來的軌道,只是因為引力的關係被牽制著,想「離婚」又不能。
另外,據美國和前蘇聯從月球上採集的樣品分析,月球的主要成分包含了鈾、釷、鎂、鈦以及純鐵等數種金屬元素,要知道如果沒有高溫煉化,純鐵是不可能自然形成的,而且月球上的這些礦石元素與地球上的大部分相似。
所以通過以上種種聯繫,要說地球與月球沒點「曖昧的曾經」,是誰也不會相信的。
到這裡不能再說了,字數這麼多,大家能看到這裡也是怪不容易的,但本文雖結,話題未結,歡迎大家將自己的見解發表於評論區,我們一起深挖這件事!
註:本文為依照史料記載中的神話故事改編,結論未經證實,僅供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