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大黃魚、小黃魚、黃姑魚、梅童魚、黃唇魚?

2021-02-07 食品資源

 

大黃魚、小黃魚、黃姑魚、梅童魚、鮸魚、黃唇魚、毛鱨魚江湖人稱「黃魚七兄弟」,價格相差懸殊,如何區別?

在東海邊長大的人,多半聽說過鮮美的「黃魚七兄弟」,沒錯,它們就是大黃魚、小黃魚、梅童魚、黃姑魚、鮸魚、黃唇魚、毛鱨魚。


之所以將七種魚稱為「黃魚七兄弟」,是因為它們或者體色金黃,或者是俗稱有「黃」字,或者長得很相似,且都屬於硬骨魚綱的石首科。石首科魚類最大的特徵就是它們的頭裡面都有一對的大大的耳石。然而,說起「黃魚」,大多數人還真不一定分得清楚。


   NO.1大黃魚

大黃魚可以說是「大海第一魚」,因通體金黃而得名。



大黃魚本尊


大、小黃魚雖然是兩種魚,但兩者味道有些相近,確實有點難區分。區別大小黃魚的竅門如下:小黃魚只能長到20多釐米,魚尾短鱗片大;而大黃魚能長到50多釐米,魚尾巴細長鱗片略小。


 

     來張比較直觀的大小黃魚對比圖。上圖為大黃魚,下圖為小黃魚


大、小黃魚曾是東海舟山漁場的四大魚類之一,現如今,隨著漁業資源過度捕撈,野生黃魚卻難覓蹤跡,尤其是大黃魚最是稀少。市面上看到的都是頭圓嘴小腹大、飽食終日養尊處優的養殖黃魚,而野生黃魚經常要為口腹而奔勞,嘴又尖又大,胴體呈瘦長型,這是區別養殖與野生的竅門之一。


野生大黃魚


養殖大黃魚


   NO.2小黃魚


小黃魚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五六行鱗,金黃色。


   NO.3梅童魚(棘頭梅童魚)


市面上常見的梅童魚通常是棘頭梅童魚,因頭部較大又名大頭梅,魚如其名,童稚可愛,最大的也不過15釐米,通體金黃,嬌嫩鮮美,在黃海、東海、南海近海海域都有分布,且越是渾濁的海域,棘頭梅童魚的顏色就越黃。

 

                     棘頭梅童魚,大眼萌萌的是不是很可愛


除了常見的棘頭梅童魚,石首魚科梅童魚屬中還有一種黑鰓梅童魚,也是很容易和大黃魚混淆的。不過梅童魚屬的頭部鈍圓,整個身體呈蘿蔔型,頭上有棘刺。棘頭梅童魚鰓腔全為白色或者灰色;而黑鰓梅童魚的鰓腔上部為深黑色。二者都是黃魚家族的鮮美之物。

                                            黑鰓梅童魚


除鮮食外,梅童魚加工的烤頭叫梅子烤,是烤頭中的上品。

 

 

烤梅童



   NO.4 黃姑魚

黃姑魚又稱黃婆子,當地人稱黃三,此名非常形象,因為此魚也是通體金黃,較似黃魚,僅次於大黃魚、小黃魚,位居老三。如今一些嘴刁的食客在養殖的大黃魚和黃姑魚中反而喜好選擇後者。黃姑魚其實也有一個家族,還有白姑魚、黑姑魚、叫姑魚,前兩種從顏色上區分,白姑、黑姑俗名白婆子,但叫姑魚無法辨別。


 黃姑魚


長得那麼神似,怎麼區分大黃魚、小黃魚和黃姑魚呢?看鱗片!黃姑魚體背側有許多斜向下的灰黑色波紋狀條紋,不與側線下方的斜條紋相連。


                仔細看側線上下方,黃姑魚的鱗片紋理


   NO.5鮸魚

與大、小黃魚、梅童、黃姑魚不同的是,「七兄弟」中的鮸(miǎn)魚長得黑不溜秋,但外形還是與黃魚相似,味道也不錯。

              與黃魚一樣,如今鮸魚也在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


   NO.6黃唇魚


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鮸」「金錢猛魚,又名魚高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體長、側扁,尾柄細長。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海洋資源日漸枯竭的今天,大部分漁民可能一生都難捕到一條。這條魚貴在魚膠是高級滋補品,一來稀有,二來價格也被越炒越高。


怎麼辨別是不是黃唇魚呢?


黃唇魚體背棕黃色,腹側灰黃色,各鰭色素較深,有時呈灰黑色。黃唇魚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胸鰭腋下有一圓形黑斑。

                              黃唇魚胸鰭腋下有一圓形黑斑


   NO.7 毛鱨魚



毛鱨(cháng)魚是一種海洋性的洄遊魚類,十分稀有珍貴,有的地方也叫褐毛鱨」「舟山大魚,它們是石首科中的大個子,可長到1米以上,捕到一條據稱價值百萬。毛鱨魚的營養價值很高,魚膠更是高級滋補品。不過,現在也非常罕見了。



來源:海產頻道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黃魚七兄弟」
    大黃魚、小黃魚、黃姑魚、梅童魚、鮸魚、黃唇魚、毛鱨魚江湖人稱「黃魚七兄弟」,價格相差懸殊
  • 這幾種魚都很像大黃魚,到底哪一種才是大黃魚?
    有經驗的老漁民都知道,黃魚有幾個親戚,除了常見的大黃魚、小黃魚、梅童魚、鮸魚、黃姑魚之外,還有罕見的黃唇魚和毛鱨魚。它們從外觀看起來,都非常相似,以致在海鮮市場中,有個別奸商把其它廉價的魚冒充大黃魚。梅童魚梅童魚顏色金黃,也有人叫小細,形似幼年的大黃魚。因為,很多人都會把梅童魚當做了小黃魚。
  • 這幾種海魚長得像,價格差別大,不懂亂賣多花錢,老漁民教你區分
    這幾種海魚長得像,價格差別大,不懂亂賣多花錢,老漁民教你區分大海如此廣闊,地球71%的面積都是海洋,海洋裡生活這許多許多的物種,其實就有很多我們經常食用的魚類。魚的種類不一樣,但是很多看著都差不多,不是漁民還真區分不了。身在沿海地區,雖然海魚經常吃,但也分不清,就比如這幾種海魚,長得很像,價格差別大,不懂亂賣的,都要多花錢,所以今天就讓老漁民教你區分。一、小黃魚、梅魚、黃姑魚小黃魚的價格比較貴,野生的小黃魚價格上百上千,一般人吃不起,因為小黃魚十分難得。
  • 東海黃魚曾遭滅絕性捕撈,大陳島雞籠頭黃魚養殖讓大黃魚重回餐桌
    漂亮的寶島上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就是「雞王」,雞籠頭是遊客到此必打卡的聖地,因為這是一座出產當地名貴黃魚的碼頭,遊客也能在此品嘗到仿生野生黃魚,味道與野生黃魚不相上下,當然這裡還有許多海鮮可吃。早在很久以前,這裡的漁夫就在這裡大量捕撈黃魚,那時的野生黃魚產量非常高,由於過度捕撈,黃魚產量急劇下降。並且因為黃魚的存在,這裡成了黃海附近最有名的捕魚場。
  • 如何區分星月菩提陳籽和雞油黃?
    作假的陳籽,因為本身內部是經過傳說的「草藥」操作所以內部已經定型,顏色質感就算盤的再亮,開片也是一種很難的想像那麼如何區分?我們先來了解陳籽是如何形成,解鈴還需系鈴人因為原料的形狀酷似元寶,所以元寶籽又叫海南料沒有什麼區分陳籽的形成,是原料經過長期放置形成,自然物理氧化發黃的現象那麼在長期放置的過程中
  • 浙江800多斤野生大黃魚...
    在林傑的倉庫,工人們將這批黃魚再次稱重分裝。最小的一斤三兩,最大的三斤六兩,比43碼鞋子還要大,大約有幾十條,當然,最多的還是2斤左右的。漁民高興地說,一網捕到這麼多大黃魚,幾十年才遇到一次。最大的3.6斤,比43碼鞋子還長。
  • 沈嘉祿:初夏時節,應有鹹菜大湯黃魚
    烹煮時為整魚加持,十分好吃,在口感上與緊實的魚籽有同工異曲之妙。但飯店裡的廚師也會單獨處理它,有一次我在淮海東路鴻興館的廚房裡看到牆上貼白瓷磚,瓷磚上貼了幾十條黃魚膘,慢慢風乾成半透明狀。師傅告訴我,等到年底一起揭下來,入鍋炸至發泡,就可以做三鮮魚肚羹了。家裡臨時來客人,我就端著鋼精鍋子去這家飯店買一碗三鮮湯,三鮮魚肚羹是吃不起的。
  • 【小常識】大黃魚及其六種經典烹飪方法推薦
    大黃魚,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又名黃魚、大王魚、大鮮、大黃花魚、紅瓜、金龍、黃金龍、桂花黃魚、大仲、紅口、石首魚、石頭魚、黃瓜魚,為傳統
  • 經常被錯認為重唇魚,其實它的價值比重唇魚高,談如何垂釣花骨魚
    花骨魚的習性花骨魚和重唇魚的區別如何垂釣花骨魚了解花骨魚,認識花骨魚,才能更好地垂釣它。本文從以下幾點開始論述如何垂釣花骨魚,並教大家如何正確區分花骨魚和重唇魚。2、食性花骨魚是雜食性魚類,當幼魚時,主要攝食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浮遊動物,也攝食藻類及水生高等植物。當生長為成魚時主要攝食水底的水生昆蟲的幼蟲、水蝦類、蜆類和 蚌類、螺螄類、淡水殼菜以及小型魚類等等。
  • 如何釣黃姑魚,聽老手細拆講
    黃姑魚性喜溫,和鰱鱅魚一樣,天越熱吃口越好,7、8、9月份是釣獲此魚的最佳時間,夜間比白天上魚率高。黃姑魚屬雜食性魚類,在餌料的選擇上沒什麼秘方可言,雞、豬、魚飼料加炒香的麥麩就是很好的誘餌。因其口小,又較脆,掙扎力還大,極易鉤豁魚嘴而跑魚,故不宜使用硬竿,選擇中調竿即可。使用較軟的竿,可充分享受遛魚時的感覺。黃姑魚的掙扎力大,主線和腦線要用柔軟的強力釣線,可使用1號主線,0.6號腦線。最好使用碳氟腦線,因碳氟線抗拉強度大,不易彎曲,是釣黃姑魚首選腦線。因其口處在下位,又小,還有一片角質喙,一般鉤不易釣獲,可使用伊豆2~3號歪嘴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