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魯能有驚無險的點球晉級,足協杯四強正式出爐。考慮到四強裡蘇寧和卓爾是全華班,泰達相較於第二階段也少了巴斯蒂安斯、艾哈邁多夫、蔣聖龍等多名主力,看起來現如今在朝著魯能拿下足協杯的劇本走。然而劇本雖然疑似早就被提前寫好了,但打到了這個階段,在距離獎盃還有三場球的情況下,蘇寧、泰達、卓爾這三隊也不可能沒有想法。而蘇寧和卓爾即便沒有外援,但把所有可以調動的國內球員全部派到足協杯舞臺,這足以說明大家還想再拼一拼!
當然拼也得有足夠的實力才能拼,外援的缺陣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除魯能外,另外三家的戰鬥力;但看到在亞冠中,申花準全華班展現出了出人意料的戰鬥力,足以說明中超球隊缺少外援也不是就不能踢。
而回看蘇寧的足協杯歷程,首輪打深圳,派出準主力陣容出戰的蘇寧過的還算輕鬆。而從第二輪打梅州開始,蘇寧就已經沒有外援了;但是在梅州的輪換球員面前,蘇寧這套班底還是顯得非常強大,在沒往死裡打的情況下,就打出了7比2。而打崑山FC這一場載入史冊的江蘇德比,場面談不上精彩,過程跟酣暢淋漓這樣的字眼也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比賽還是在按照奧拉羅尤的設想進行。而以結果為導向,可以說蘇寧是以最經濟實惠的方式,時隔4年再進足協杯4強。
而在足協杯過關的同時,我們同樣能看到有些輪換球員,以及年輕球員打出了讓各方眼前一亮的感覺。張凌峰連著兩場比賽替補破門,張誠這兩場比賽站在邊後衛的位置上,進攻端卻幹起了邊鋒的活,助攻、進球樣樣精通;而黃紫昌這兩場比賽雖然沒有進球,但送出了4個助攻;看到小黃人在場上又找回了靈氣,那個敢於拿球、充滿自信的昔日中超最佳新人仿佛又回來了。。。
當黃紫昌儼然成了特謝拉的替代者,謝鵬飛、張凌峰又在一定程度上幹起了原本埃德爾的活,再加上吳曦在中場依舊是這支球隊的中流砥柱,本土球員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承擔起了責任,沒有外援的蘇寧依舊有能力維持原有的戰術打法和節奏去比賽,足協杯的晉級之路也能反應出蘇寧的國內球員正在持續的進步;單就從鍛鍊隊伍的角度來說,蘇寧已經得到了不小的收穫。再考慮到中超即將實施更嚴苛的限薪令,各隊的大牌外援陸續離開幾成定局,未來中超主要比拼的將會是國內球員人才儲備的背景下,國內球員的愈發出彩,越有利於未來蘇寧鞏固在聯賽第一集團的地位。
進了足協杯四強後,再也沒有低級別聯賽球隊的身影了;面對阿奇姆彭和蘇亞雷斯領銜的泰達,看起來蘇寧是牌面落與下風的一方;再加上吉翔和楊博宇傷情的不確定性,蘇寧想拿雙冠的難度非常大。
不過從放外援回家那天就決定了,足協杯對蘇寧來說,就是用來練兵的;但以奧拉羅尤「爭強好勝」的性格來看,在聯賽中,他已經帶隊創造了不可能,足協杯既然選擇讓吳曦、吉翔、李昂這批國內主力去打,而不是讓預備隊打,也能表現出奧拉羅尤同樣想搏一下。
蘇寧目前的處境其實跟聯賽收官階段打上港、打恆大時很像;蘇寧是牌面處於弱勢,不被看好的一方,這就決定了蘇寧的球員不需要有壓力。何況賽季開始前蘇寧提出的目標是亞冠資格,結果蘇寧把中超冠軍獎盃都給拿到手了,已經早早的超額完成了賽季目標;而聯賽以弱勝強的奪冠經歷,對全隊上下士氣和信心的提振是顯而易見的,為爭取雙冠提供了動力,蘇寧完全有可能迸發出更高的上限。
距離再次改寫歷史只差三場球,此時不搏,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