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最重,同學情最真。」我覺得,這種真,是童真,是天真,是純真,也是認真,是實實在在的,毫不做作的,不作掩飾的,也是不含雜質的。 為什麼是這樣,根本原因是同學之交不參雜利益的因素,是為情使然,不是為錢使然。
(這些老師大家都有印象吧!)
對於同學聚會,小信一直都是很陌生的,看到的只是網上各類的新聞,從來沒有切身體會過什麼叫同學聚會。這次真心的謝謝各位同學,讓我體會到了真正的同學聚會。
分開已經16年了,記憶中的我們小小個,談論的都是怎麼跳橡皮筋,怎麼跳房子,玩彈珠,一片辣片分著吃,相互幫忙傳紙條,誰和誰為了什麼事打了架。
再次見面,我們已是而立之年,都在忙於生計,有些同學的小孩也已經到了我們相遇時的年紀。
感嘆時間的流逝,但是它沒有帶走我們的情誼,再次相聚,我們談論著過去的趣事,展望著未來。
一直看到網上的同學聚會都是一些負面消息,這次的聚會讓我看到了真正的同學聚會是什麼樣子,沒有炫富,沒有比較,沒有代溝,沒有疏離,有的只是大家這十幾年分開後的想念之情,相互幫助之情,一起談論著這些年的變化,回憶著過去的趣事。
同學之間一旦雜入利益關係,那就變味了,曖昧了,甚至變質了,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這種感情不同於愛情,因為愛情是兩個人的世界,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價值的承認與接受;這種感情不同於親情,因為親情的本質是血緣關係,遵循倫理法則;這種關係當然更不同於世俗人情,因為人情是利益博弈的結果,外交界有一句話叫「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人情世故也如此。而同學之情是一種理想化的東西,是一種不會再生的東西,當你感覺到它的時候,其實早已經結束,定格在歷史和記憶的長河中,有一種「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無奈,有一種「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惆悵。不能再得的東西,不可再造的資源,不能返回的青春,這一切,決定了同學情之真,之可貴,之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