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興科技集團董事長劉雙廣:用高新技術振興民族產業

2020-12-15 新華網廣東頻道

  劉雙廣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弘揚企業家精神

  高新興科技集團董事長劉雙廣對「創新」二字深有感觸。「我自己是工程師出身,技術就是我的立身之本。」創立高新興23年來,他帶領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過去一年,高新興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驅動5G、AI等前沿技術的規模化落地應用。疫情期間,高新興僅用45天就完成了9個地市400多個卡口的建設,實現對入粵車輛的大數據管理;用6天時間升級了5G警用巡邏機器人的體溫檢測和口罩識別功能,擔當了海關、火車站、機場等重要場所的「守門人」。「自主創新,是我們企業不斷發展的源泉所在。」劉雙廣說。

  防疫一線:做入粵通道的「科技守門人」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廣州許多企業以科技力量彰顯社會擔當,高新興就是其中一員。日曆翻回到疫情初期,外地流入的車輛對疫情管控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大年初三,高新興接到有關部門關於人流車流大數據監測的研發需求,在劉雙廣的帶領下,研發人員奮力突破各個難關,短短72小時內就完成了正常需要21天的工作量。

  為降低省內疫情擴散風險,高新興緊急承建了廣東入粵通道聯合檢查點項目。從現場勘察、出方案和圖紙、挖基坑、水泥澆築、光纜及電纜敷設、立杆、裝設備、調試,整個項目建設完工正常需將近半年。「提前一分鐘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鐘遏制疫情蔓延。」平安事業部交付中心20多人背上乾糧就往省交界處跑,奮戰40多天,高質量完成了9個地市400多個卡口的建設任務。

  當外地車輛駛入廣東省省界,路邊卡口的攝像頭馬上捕獲車輛信息。一旦發現重點管控車輛,車輛信息及行駛路徑將第一時間反饋給疫情防控組,防控組立即跟進,重點逐個排查從外地進入本地的車輛和人員,防控工作高效準確進行。

  在這場與病毒的較量中,高新興的研發人員一直與時間賽跑:6天時間緊急升級5G警用巡邏機器人的人體測溫功能,3天時間實現口罩識別功能的從無到有,耗時低於0.3秒的情況下準確率大於98%,並快速部署到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廣州南站等人流密集場所。

  劉雙廣說,「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取名為『高新興』,當時就是一個非常純樸的想法:想用高新技術來振興民族產業。『產業報國』始終是高新興的初心,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如何實現『產業報國』?要堅定不移地強化研發、支持研發、投入研發。」

  下海創業:以環境監控設備拿下大單

  作為企業家,劉雙廣對研發的重視,或源於他的技術出身。上世紀80年代,劉雙廣考上了南京郵電大學的王牌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雖然通信不是他的第一志願,劉雙廣卻意外地喜歡。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他還特別喜歡動手「做好玩的東西」,比如用振蕩器造時鐘等。「當時在學校學會了組裝電視機,假期回家就買了一些元器件,組裝了一臺黑白電視機,在那之前,村裡沒有人看過電視。」

  畢業分配到廣州通信研究所後,劉雙廣從喜歡「做東西」升級為痴迷。當時,電話分機尚未普及,劉雙廣利用業餘時間研製了小型程控交換機,一個電話進來每個房間都能接,成本比國外產品大大降低,這一成果被一家工廠量產後大受歡迎。進入20世紀90年代,已成為小有名氣的工程師的劉雙廣決定放棄鐵飯碗,一頭扎進當時席捲全國的創業浪潮中。

  1997年,在天河的一棟二層小樓裡,32歲的劉雙廣成立了廣東高新興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沒有足夠的名氣和資金,劉雙廣鎖定了動力環境監控設備——為無人值守的通信基站遠程監控電力、溫度、溼度等。由於產品性價比高、質量過硬,這個在背包裡裝著監控器、騎單車推銷的年輕人,拿下了廣東移動和浙江移動的大訂單。

  2010年上市以後,劉雙廣帶領高新興開始謀求由通信行業向安防行業轉型,短短兩年間,高新興的「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領域的項目就在廣東、貴州、四川、山西、河南等地「開花結果」。

  智能交通:運用多項技術疏通城市擁堵

  23年的創新發展,高新興從製售動力環境監控產品的小團隊,成長為一家在智能交通、智能網聯、物聯網等領域佔據「頭部位置」的上市公司。公司研發超過1500人,佔總人數的1/3以上,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獲得上千項專利,並參與了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尤其在智能交通領域,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高新興已經形成了包含前端採集、基礎支撐算法、中心應用實戰平臺的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系統產品。

  2017年,高新興中標清遠智能交通項目,涵蓋了智能交通從外場各個業務系統到指揮中心、大數據中心等完整的建設內容,是一個典型的城市綜合性的智能交通建設項目。

  在這個項目中,不僅融入了AI、AR、大數據、雲計算等許多先進的技術,而且創新性實現所有交通數據的融合感知,包括網際網路、視頻專網、公安網等各種交通數據,通過數據的融合應用實現了交管業務的發展和升華,例如全城信號狀態的預警預判和信號實時自適應優化,還有交通態勢、警力、勤務的融合指揮等。據高德地圖擁堵指數顯示,2017年清遠擁堵指數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六,高新興承建的智能交通項目運行之後,擁堵指數逐年下降,去年為59名。

  展望未來:把企業打造成強大創新主體

  如何克服疫情、經貿摩擦帶來的不利影響,是當下許多企業家共同的思考問題。「我相信,全球化的進程不可逆轉,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也不會關閉,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高新興一方面加大國內市場拓展,彌補國際市場的業務下滑,同時堅持研發投入不減少,苦練內功,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劉雙廣說。

  據悉,過去一年高新興的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並且在算法、音視頻、大數據等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成果。同時,高新興獲得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認定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稱號。

  記者了解到,高新興正在建設「智能網聯製造與研發總部基地」。該基地將重點把大數據、AI、5G、視頻分析等核心技術上的研發資源進行整合,在車聯網、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大交通等業務領域進行深度應用。按照計劃,這個基地將會在2022年投產運營,新增1000個供應鏈就業崗位以及500個研發崗位。

  「我會牢記總書記的囑託,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努力把高新興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力爭做出一流的產品,發展一流的產業。」劉雙廣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相關焦點

  • 廣州日報|高新興科技集團董事長劉雙廣:用高新技術振興民族產業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為落實習總書記企業家座談會講話精神《廣州日報》策劃「穗企行動」系列報導方案特別邀請粵企高科技代表——高新興科技集團高新興科技集團董事長劉雙廣對「創新」二字深有感觸。創立高新興23年來,他帶領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過去一年,高新興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驅動5G、AI等前沿技術的規模化落地應用。
  • 高新興科技集團董事長劉雙廣:做科技抗疫「守門人」 、創新發展...
    高新興科技集團董事長劉雙廣對「創新」二字深有感觸。「我自己是工程師出身,技術就是我的立身之本。」創立高新興23年來,他帶領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過去一年,高新興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驅動5G、AI等前沿技術的規模化落地應用。
  • 高新興:實控人劉雙廣擬延期購回2.51億股
    每經AI快訊,高新興(SZ 300098,收盤價:5.11元)1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雙廣先生的函告,劉雙廣先生擬將其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路支行質押的2.51億股進行延期購回,佔其所持股份的59.50%。
  • 高新興(300098.SZ)遭實控人劉雙廣累計減持5264.76萬股 減持時間過半
    高新興(300098.SZ)遭實控人劉雙廣累計減持5264.76萬股 減持時間過半
  • 吉利聯合高通和高新興 引入5G與C-V2X技術
    2月26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計劃在2021年發布吉利全球首批支持5G和C-V2X的量產車型。
  • 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張述仁成「民族品牌全球推廣大使」
    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張述仁率領企業在創新實踐中業績卓著, 且具有較強的務實創新精神與能力。中仁健康產業集團旗下中仁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榮獲「2020中國年度影響力民族品牌」稱號,旗下中仁保健品科技有限公司榮獲「2020中國誠信典範企業」稱號。
  • 華夏銀行100億元授信 助推東旭集團民族產業振興之路
    華夏銀行100億元授信 助推東旭集團民族產業振興之路   11月20日,東旭集團與華夏銀行在京籤署銀企合作協議,與下屬企業共獲得100億元授信,這將進一步助力東旭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開拓發展,提高其民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 科技織密疫情防護網,高新興校園防疫平臺在廣州多所中學落地
    為確保學生返校後的安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華師外校)引進高新興科技集團自主研發的「校園AR實景防疫管理平臺」,以科技武器嚴密築牢校園安全防線,消除安全隱患,打造平安校園。4月11日上午,華師外校舉辦了師生返校複課和突發疫情應急演練活動,全流程演練了復學各場景。
  • 科技助推遂寧高新技術產業躋身「國家隊」
    科學技術部《通知》發布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感慨不已:這是我市堅持十餘年,源源不斷為遂寧國家基礎電子元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注入科技能量的最好印證。   近年來,我市從政策支持、科技服務等多方發力,逐步建立起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先後成功創建了遂寧國家鎂鋰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遂寧國家現代服務業物流產業化基地、遂寧國家基礎電子元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 奇安信集團與高新興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構建車聯網安全共同體
    12月28日,網絡安全龍頭企業奇安信集團與車聯網龍頭企業高新興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車聯網安全領域圍繞新技術孵化、安全融合的整體解決方案打造、行業標準規範研究、城市級車聯網安全運營模式探索以及標杆示範項目建設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建車聯網安全技術生態,加速車聯網相關技術應用落地。
  • 藍潤集團董事長戴學斌: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優勢,促進鄉村振興
    巴中市恩陽區將生豬項目作為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以強農惠農政策支撐,營造環境引項目。近一年來,巴中市恩陽區高度重視與藍潤集團合作的生豬養殖及深加工項目,多次走訪藍潤集團,與藍潤集團董事長戴學斌溝通項目開展情況。
  • 中電科攜手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研究院 助推網信科技產業大發展
    當今,信息科學技術與數據網絡化是世界發展最快、滲透力最大、影響面最廣的高新技術,它與現代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密切相連,為加快創建並實現數位化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力的切入口與支撐 點。同日下午 14 時,中電科智慧城市有限公司與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並籤署了合作協議,此次合作雙方始終秉承國家的戰略指導方針,並形成一體多翼式戰略的發展模式,肩負引領者使命,深耕網際網路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科技等領域,持續推動網際網路平臺與產業鏈升級,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戰略主線為經濟賦能。
  • 運鴻集團:培育支柱產業 振興產地經濟 夯實脫貧攻堅
    日前,由湖北黃岡師範學院、黃岡市農科院、湖北福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黃岡市食用菌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黃岡市食用菌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如期舉行,黃岡市副市長餘友斌、黃岡市民政局副局長陳李虹、黃岡師範學院校長陳向軍、黃岡師範學院副校長馬志斌、黃岡師院生物與農業資源學院副院長鄭永良、運鴻集團董事長李玉保等領導嘉賓及食用菌協會會員60多人參加了會議
  • 中原再擔保集團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揭牌 專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王怡瀟)7月29日上午,中原再擔保集團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揭牌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鄭州市高新區舉行,河南省有關銀行代表,部分融資擔保機構、30多家知名基金公司和40多家企業負責人等參加了揭牌暨籤約儀式。
  • 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張述仁:一個民族企業家的情懷
    從白手起家發展到現擁有「健康事業、動物科技、開發建築、物業農業」四大事業組團十二家子公司的跨領域、跨行業的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他立志要把中國品牌發揚光大,為中國品牌贏得尊敬。2020年,對於張述仁和他的中仁集團來說是收穫的一年,連續獲得「2020中國品牌十大匠心人物」、「民族品牌全球推廣大使」、「全國誠信守法明星企業」、「全國保健品行業百強企業」等多項大獎。從學生時代的刻苦好學,到教師時期的孜孜不倦,再到艱苦創業的篳路藍縷。用張述仁自己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的一生是被困難鍛鍊出來的,通過克服一個個困難實現了事業的一個個新高度。」
  •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文兵一行考察調研隴西縣...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文兵一行考察調研隴西縣脫貧攻堅工作 2020-10-16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於深圳市2020年第一批擬更名國家高新技術...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的規定,擬準予6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更名。
  • 維爾利董事長李月中:打造環保產業民族品牌
    新華信用海口12月6日電(記者陳碧琪、陳崛翔)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品牌信用建設高峰論壇12月5日在海南博鰲舉辦,維爾利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月中在論壇上表示,在民族品牌打造過程中,環保事業也是公益事業,既關係發展也關係民生。
  • 中運富通,用實幹和創新助力民族振興!
    2020-12-10 18:26:21 來源: 峰航忒 舉報   「十三五」時期,高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