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競行業蓬勃發展,人們對電競行業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電競不再是「不務正業」,而是成為了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
2003 年 11 月18 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電競為第 99 個正式體育競賽項, 2018 年,電競首次進入亞運會,成為雅加達第 18 屆亞運會的表演項目。
國家統計局也在《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將電子競技歸為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與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競技項目屬於同類型。隨著電子競技不斷被認可,2019年4月,人社部將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納為官方認可的新職業。
官方的認可,以及常有某選手百萬籤約費的新聞曝出,容易讓人以為電競行業十分賺錢,但其實絕大多數的電競俱樂部都處於虧損的情況,從事電競行業的人也並不是個個都月薪輕鬆上萬。
有機構對2020年中國電競用戶個人月收入水平做了調研,發現5000元—8000元月薪的電競從業者所佔比例最大,處於電競行業收入頂端的,通常為擁有百萬籤約費的電競明星選手。
收入百萬的電競明星們要納多少稅?
通常來說,電競明星選手的收入可以分為職業收入、直播平臺收入和其他收入,網上談議最多的或屬賽事獎金和代言一類特殊的收入方式,那麼賽事獎金和代言收入應該如何徵收個人所得稅呢?
一 、賽事獎金
高水平運動員參與的國際比賽往往都伴隨著各種類型的高額收入。
例如剛落幕的2020年英雄聯盟總決賽,獎金池為$2225000美元,冠軍戰隊將分走25%,假定匯率為1:6.5,即冠軍戰隊可以獲得近370萬元人民幣。除了高額的獎金外,還會有周邊、冠軍皮膚一同售賣,而冠軍皮膚售賣收益也會按照25%分給冠軍隊伍。俱樂部會對這筆獎金進行一定比例的抽取,從而再分配給每位選手。
對於獎金收入,該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呢?
1. 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在上述已經談過了,電子競技歸為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頒發的獎金屬於體育類獎金,但必須明確的是,舉辦方需為「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選手獲得的獎金將享受免徵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
2. 不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情況
像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DOTA2國際邀請賽、絕地求生全球冠軍賽等著名的競技比賽,舉辦方性質並不屬於稅收優惠的範圍,因此獲得的獎金也就無法免徵個人所得稅,而是應該按照「偶然所得」項進行納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抵免額不得超過該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偶然所得在個稅繳納中適用的稅率為20%, 在境外取得的偶然所得,若在境外已經繳納一定的稅費可根據個稅法第七條相關規定進行抵免。
二、代言收入
LDG電競俱樂部曾在公開媒體上表示,LGD的隊服上會有類似於皇馬、巴薩球衣上會有一些贊助商的露出, 同時也會在選手id後面附有贊助商名稱,來達到廣告宣傳效果。明星選手的代言形式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NIKE將明星選手uzi籤為代言人,代言費高達500萬美元一年,兌換成人民幣為3286.8萬。
此類代言和廣告宣傳,都將作為勞務報酬所得來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是如何繳納的呢?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款時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可以減除費用八百元;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可以減除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作為費用扣除後的餘額為預扣預繳的應納稅所得額,在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時,會將勞務報酬所得併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勞務報酬所得在計入綜合所得進行彙算清繳時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具體稅率表如下。
代言收入越高,分段適用的稅率越高,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就越高。
而電競選手的直播收入、工薪收入、籤約費用都需要納入綜合所得進行彙算清繳採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
這裡優稅貓提示大家,本文所說的電競選手均為中國居民,若非中國居民,納稅規則是不同的。
一個行業的發展,不只是稅務機關,也將有公眾們一同對其進行監督。隨著電競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電競新職業的納入,電競行業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同時對電競行業的稅務規範也會有更多的要求,相信電競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也會越來越完善和具體。
更多行相關財稅問題,歡迎留言和優稅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