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保險,第一個總是想到平安。
1988年,作為行業黑馬,「平安保險」橫空出世。三十餘載過去,伴隨著中國商業保險成長的30餘年,領跑陣營中,平安仍一馬當先:世界第21強,客戶數以億計……
縱使在受疫情影響,保險行業人力發展受阻,還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的當下,中國平安20年度中報顯示,其業績業務等綜合數值居然還穩健上漲了。是其在哪發了一筆橫財嗎?不是!就是穩紮穩打、穩中求進罷了,畢竟客戶從品牌影響力、產品力、服務水平等方面綜合考量,還真難覓出其右者。
具體來說——
首先,是關乎萬千客戶利益的資本及投資實力
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是老生常談了,但歸根結底卻還真算是企業營運能力的試金石。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的衝擊下,不少金融、保險公司都面臨線下業務開展受阻、個人消費金融風險上揚等不利因素影響。不過從平安集團公布的2020年中報可見:
ž 其業績表現穩健。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不降反升,高達743.10億元,同比增長約1.2%
ž 團體綜合金融業務價值貢獻增長。團體業務綜合金融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70.2%,對公渠道綜合金融保費規模同比增長168.4%
ž 保險業務穩中求進。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515.35億元,同比增長6.4%。
從種種數據來看,儘管受上半年疫情及消費下行的不利影響,平安的整體業績仍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怎麼做到的?拿炒股舉例,如果我們不是高手,往往採取的措施就是抱大腿,畢竟都知道背靠大樹好乘涼,高手懂得多所以比普通人投資回報率更高這個道理。而平安就是這樣一個在投資、資管方面頗有造詣的高手。
從平安人壽累計投入近7000億在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建設等優質項目上就不難發現,其投資視野可謂舉目千裡,這種投資方式已不局限於單純牟利,而是在通過敏銳眼光與專業知識選擇投資方式的同時,帶動經濟發展,在給客戶穩健回報的同時,還能發揮社會責任,如京滬高鐵項目,僅2019年就為平安分紅超過6個億,作為第二大股東,京滬高鐵今年1月上市首日,平安資管在一天之內的浮盈即高達91.89億元。
這也就不難理解平安人壽的理財型保險產品給客戶的回報為何會如此穩健了!比如其明星產品「聚財寶」,依託企業背後強大的資管實力,年化利率一直穩定在5%,讓客戶輕鬆體會什麼叫人在家中坐,利潤天上來,等於把錢交給了理財高手,由他出力,用專業知識想辦法去錢生錢,客戶躺贏就好了。
投資實力的體現,就是需要「大範圍、長期解決消費者的核心利益,同時能兼顧保險公司的盈利」,其難度不亞於「在刀尖兒上跳舞」,而平安人壽作為傳統的保險企業,在做到保障、保值的前提下,還能在逆境中實現高回報,靠的就是這份硬實力。
光會賺還不夠,持續贏得客戶口碑也是硬實力
就像手機看華為、白酒看茅臺一樣,在大眾眼中,品牌是做消費決策時的最佳佐證,品牌承載的更多是一部分人對其產品以及服務的認可,從而高效的幫助自己做選擇。
此處「品牌」與「名牌」是有顯著差別的:名牌可以通過廣告來獲得,而品牌則難得多,更多的是消費者的口碑、定位,是一個企業的產品、服務提供的真實體驗,在其龐大的客戶群體中,多年積累才贏得的讚譽。
從理念端正如開頭講到的一提到保險不少人想到的就是平安。
從實證端,平安也不負眾望於2020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21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7位,BrandZTM全球品牌價值100強第38位,更五度蟬聯全球保險品牌第1位。
憑藉客戶對品牌高度認可的硬實力,代理人跟客戶線上開展業務的溝通成本大大減少,而公司通過不斷深耕市場所擴展的知名度,和持續與時俱進服務客戶所收穫的美譽度,又構成了其品牌實力的積澱。
抗風險的風控實力同樣是保障客戶權益的底牌
投資實力是賺錢的,就像公司的銷售是營收主力,但每個公司的正常運行可不僅僅只有銷售就夠了,還要仰仗很多不創造直接營收的部門,因為他們節約了成本、防止了虧損。
所以投資的反面,防止虧損的風險控制能力,同樣是保險公司最硬核的實力之一。只有把精妙的產品規則、高超的數據洞察能力、數據平臺和系統等融會貫通、共冶一爐,才能遊刃有餘地「在刀尖兒上跳舞」。再往後深挖,則是企業文化、資金、團隊、IT系統的建設能力等,說起來更為抽象,屬於玄學範疇,就不在此贅述了。
這種出類拔萃的綜合風控能力,才是讓消費者能真正、長期擁有實惠的保險產品和高回報的堅實基礎。否則眼看虧損就停售,或者收窄收緊投資回報,或者配套的增值服務有水分,對消費者而言都是潛在的長期風險。
而平安人壽在風控能力上顯然做出了肉眼可見的成績,比如銀保監會風險綜合評級中連續獲得的A類評級;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信用評級多年A2;更接地氣的比如多數長期保持5%結算利率的分紅險,無一不體現了平安人壽穩健的資本風控水平和強勁的盈利能力。
最後,還有服務及科技等實力為客戶體驗錦上添花
幾乎整個上半年,太多險企都在忙活「趕緊轉線上」,要麼線上直銷分銷,要麼想辦法讓出不了門的代理人通過微信展業,開各種各樣的小交會、產說會。比較狠的如平安人壽,僅用三個月就拿出了跨屏互動數位化工具,讓持代理人能遠程動態演示保險方案,應變之快除了企業戰略調整迅速,其科技創造力作為後盾的實力之強可見一斑。
而這種科技威力正更多的用於服務領域,比如本世紀初首創的「一人一帳戶」,正是結合了科技+服務,幫助客戶動動手機即可通過app一站式管理保單,省去了諮詢、變更、報案、理賠等等複雜環節,除了流程變得便利,平安還不遺餘力在流程中致力於大幅節約用戶時間,其「智慧客服」「閃賠」等服務就已將從前數天的理賠時間最快縮短至不足半分鐘,而以上種種正為上億用戶保駕護航……
四位一體贏未來
資本管理有道、客戶服務有法、風險防範有控、科技發展有新,四位一體,環環相扣,使得平安在短短30餘年裡,創造了許多亮眼的成績……盈利千億、投資千億、回報高額、分紅穩定(此類產品不少,前述提到的將於21年度開門紅季隆重推出的迭代升級版短期理財明星產品「財富金瑞」,就是典型代表)從名不見經傳到享譽千家萬戶,從小小的初創公司到架起萬丈高樓的金融集團,從「賣保險的」成長為國際上都能拔得頭籌的金融巨擘。
銳意進取,穩健經營,可以說是市場機遇與歷史發展選擇了平安,但前提是平安自己造就了自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唯有不斷的力爭上遊,唯有踏實穩健經營,才有機會在市場經濟中彰顯價值、在社會發展中盡到責任、在歷史演變中有所成就。
上一個三十年,百舸爭流。
下一個三十年,誰主沉浮?
理性的判斷是:攻防兼備,努力躋身前列的人,永遠最有資格。